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585章 两岸传统文学交流会

第585章 两岸传统文学交流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刘一民所有的事情汇报完毕,正准备走的时候,王濛连忙喊住他。

    “一民同志,大家都在说你有一部写的很感人,能不能让我们看看?”王濛好奇地问道。

    王濛的话挑起了其他人的好奇心,不过刘一民拍了拍口袋:“真不巧,今天没有带。”

    王濛遗憾地说道:“忘了,应该早上就给你打个电话,让你来的时候带上。马识途同志给我粗略讲了讲,很感人的事迹。”

    “一民,你准备在哪家杂志上发表,到时候我们好提前买啊!”夏言说道。

    “您老真会说笑,不管是《收获》还是《人民文艺》亦或者是其余杂志,发表之后哪个不是第一时间放在您的桌前。”

    “哈哈哈,你准备发表在哪家杂志?”夏言笑完之后,依然追问道。

    “国内准备放在《人民文艺》。”

    夏言拍了拍大腿:“这就好了,过两天拿给我们瞧瞧。五月期的杂志你肯定赶不上了,要是到六月,时间还足够,够我们提前一观喽!”

    “行,您都这样说了,不如明天一起到文研所检查一下工作,看稿子那不就是捎带手的事儿嘛!”刘一民说道。

    夏言嘿嘿一笑:“你小子,在这儿等着我呢。行,明天下午我去一趟。笑归笑,活动前你得好好准备,别出纰漏。好不容易举办一次,能来的作家也是顶着各种压力来的,咱们不能怠慢了人家。”

    走出文化部,刘一民和曹禹一起回到了人艺,曹禹鼓励刘一民接下来先将《上帝的签证》剧本写出来:“不过剧本是次要,手头的工作是主要。”

    “明白老师,到时候岛上作家过来,还希望您也前去给我壮壮声势。”

    曹禹将手背在后面:“不管是身为老师,还是身为文联的人,我都责无旁贷。”

    到人艺之后,朱霖已经下班走了。刘一民知道她肯定在朱父朱母那里等着自己,就没有直接回华侨公寓。

    朱父朱母已经做好了饭菜,等两人吃饱喝足才回华侨公寓。

    回到家里,朱霖提起阿城的事情:“当时吓我一跳,进门就喊师娘,我寻思燕大的学生里面也没有这号人呀!”

    “哈哈哈,算是意外收获吧,老师对阿城很看好,阿城本身的文学水平也不错。在目前文坛里面,属于天赋和素养都不错的青年作家。”

    朱霖说道:“送的小喇叭还挺好用,说起话来不费劲儿。不过就是在导演里面,显得多少有点鹤立鸡群,我不好意思用。”

    “该用还得用,嗓子要保护好。”刘一民嘱咐道。

    打开家门,喜梅在家里收拾东西。

    “刘教授。”

    “这阵子辛苦了。”刘一民笑着说道。

    走进客厅,让两个小家伙在房间里玩了一会儿之后,朱霖带着他们去洗澡了。

    刘一民在书房里提笔写了一会儿《上帝的签证》的剧本,又仔细考虑了一下关于《猪仔》的故事框架和走向。

    直到十一点,刘一民才在朱霖的催促下回到了卧室。朱霖躺在刘一民的怀里,讲着这阵子家里发生的事情。

    “生日的时候,两个小家伙吃蛋糕的时候还打起来了,搞得脸上都是奶油.”朱霖轻声说道。

    过了一会儿,刘一民感觉到有点不对劲,于是警告道:“朱霖同学,你手不要乱动,讲话就讲话,嘶,你往哪儿摸呢”

    “嘿嘿,刘老师,我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我也让你尝尝粗鲁的滋味儿。”

    “呵,还治不了你了。”

    房间里,讲故事的声音时断时续,如泣如诉,如怨如慕.

    翌日清晨,神清气爽的两人吃完饭后各自奔向工作单位。

    燕大校园里,关于刘一民获奖消息的横幅还没有摘下,大陆和岛上传统文学交流会即将举办的横幅已经挂上。

    燕大中文系乃至整个燕大都一片忙碌,校工仔细检查着学校道路或者花坛,有坏的地方立即修补。

    车刚到中文系,严家炎和几位老教授就发现了他:“一民,舍得来学校了?”

    “不来也不行啊!严教授,感谢您帮忙,要是闫真一个人,肯定不行。”刘一民握手感谢道。

    严家炎望着刘一民略带不满地说道:“你应该早点跟我说,我可以早做准备,你还藏着掖着,等走了之后,闫真才来告诉我。”

    “严教授,您这就错怪我了,不是我想藏着掖着,主要是怕出问题。要是邀请了人都不来,咱们这边儿又大张旗鼓的宣传,那不是出自己洋相嘛!”刘一民赶紧说道。

    吴组缃说道:“一民啊,这事儿我听说之后啊,激动地一宿没睡。你做了件大事儿,我们已经核对过名单了,目前来看邀请的人都确定能来。”

    “没特殊情况一定能到齐,要是临时有情况的话”王瑶补充道。

    “没事儿,要是真有特殊情况,那也不是咱们能够控制的。各位教授辛苦了,到时候还得一起陪好客人。”刘一民和一群教授朝着中文系大楼走去。

    中文系里,每个人的脸上都露着既期待又紧张的表情,最激动也最没有压力的当属燕大的学生。他们听到之后,就成日聚在三角地发表意见,又蹦又跳。

    “一民,光说交流的事情了,还得恭喜你获得了拉美最高文学奖和美国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一民,你往这儿一站,身上各种奖项闪闪发光。”严家炎调侃道。

    吴组缃神秘地问道:“听说咱们要邀请马尔克斯过来访问,顺便再谈论一下国际文联的事情?”

    “是有这个消息。”

    严家炎急切地问道:“能不能邀请他来咱们燕大讲讲课?”

    “我跟他说了。”

    严家炎激动地捶了捶手心:“好啊,阿根廷大学聘请你为终身名誉教授,你觉得咱们聘请马尔克斯终身名誉教授怎么样?”

    “严教授,没想到您还有这个心思。”刘一民乐了。

    国内对于名誉教授的聘请历史不长,1980年中央音乐学院才授予一名法国音乐家名誉教授称号。有了先例可循,燕大想要聘请马尔克斯作为名誉教授就没了程序上的障碍。

    “你觉得多大可能会同意?一旦确定他确实要来,我就向学校和教育部上报。马尔克斯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程序肯定走的快。”严家炎紧紧盯着刘一民。

    “多大概率我也不知道,到时候先跟他商量商量,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吴组缃询问马尔克斯怎么样,刘一民简单地描述了几句。

    他们一起走进文研所,所里的人看到刘一民回来后,都兴奋地站起来鼓掌,恭喜声此起彼伏。

    “同志们,这阵子大家辛苦了,接下来的重点工作,大家也都知道了。大家也不必过于紧张,各司其职,前来培训的老师,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手头上的学术研究。”

    “刘老师,给我们讲一讲在拉美的事情呗!”有学生起哄道。

    刘一民伸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拉美之行历时很长,穿越多个国家,具体的事情纷繁而复杂。不过主要的事情大家也从报纸上了解过了,另外还有一件事情,说不定你们都有机会见到拉美来的作家。

    所以啊,到时候大家自行去体验。”

    要是空闲的时间,刘一民能坐在这里跟他们唠一唠,但现在比较忙,刘一民没时间跟他们说太多。

    刘一民冲闫真使了一个眼色,喊上他一起走进办公室,闫真立即将桌上的文件夹拿起跟着他们走进了办公室。

    闫真将文件夹递给刘一民:“老师,这是确认抵达的人员名单,上面还有时间。除了李敖提前三天抵达之外,其余人则是一起过来。”

    刘一民拿起名单看了一眼:“这个李敖,总是喜欢标新立异。”

    严家炎说道:“听说他在岛上嘴巴很毒,尖酸刻薄,嬉笑谩骂。”

    “这个人的一贯风格就是如此,为什么不邀请余光中,就是因为李敖和余光中走在一块,大家什么都不用谈了,就看李敖骂余光中了。”

    “哈哈哈!”几位老教授听到后,皆抚须而笑。

    刘一民简单地讲了讲余光中和李敖的恩怨,讲完之后,刘一民觉得还有件事情没做,那就是得让作协搜集一下岛上作家的资料交给参与接待的作家或教授。

    夏言已经拟定好了交流人选,如:“张光年、蒋子龙、钱锺书、冯至、吴组缃”等人。

    除了文学交流活动,还安排了相关参观活动,带他们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严教授,到时候文学交流活动主要在咱们中文系,咱们教室要准备好。另外校车队的车,得让学校答应全力供我们使用。”刘一民看向严家炎。

    “好,一会儿我就给校车队打电话。校长已经说了,全力支持咱们。”严家炎说道。

    刘一民又让闫真专门找几个人组成一个会务组,帮助做会议安排和场地管理,还要承担起接人的重任。

    “好的老师,您放心。”闫真赶紧说道。

    严家炎说道:“根据部里安排,住宿就不住在咱们燕大的招待所,毕竟条件不好,住宿安排在了燕京饭店。”

    “燕京饭店也行。”刘一民说道。

    等几人离开办公室,刘一民一个人又过了一遍相关会议安排。

    闫真走出去后,又走进来给刘一民倒了一杯茶,小心翼翼地问道:“刘老师,阿城来过了,说您收他为学生了?”

    “有这回事儿,他来了?”

    “来了,来了半天又走了。他的要改编成电影,最近正忙着改编剧本。他去年的剧本得奖呼声也很高,跟他比起来,我这个大师兄实在惭愧。”

    “哈哈哈,闫真,他写的比你好,但是也比你老嘛。不用过度比较,说不定你以后也能写出比他更好的。”刘一民安慰道。

    “嗯,老师,我先出去了,有事儿您叫我。”

    “好!”

    下午,夏言来到文研所检查工作,听了闫真的汇报后,夏言说道:“会务小组是无名英雄,闫真,你一定要组织好。另外做好跟燕大和中文系的联系,有什么事情一定要及时协调,及时解决。”

    “沈老,我看了,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文联和作协的安排也很到位。几个部门都很尽心,出不了什么问题。”

    等闫真出去后,夏言笑眯眯地看了刘一民一眼,刘一民立即明白,将《上帝的签证》手稿交给了夏言。

    “沈老,活动经费到时候要是不足,希望到时候部里能尽快拨钱。”刘一民说道。

    夏言瞅了瞅稿子:“经费的事情不是问题,五万块钱差不多了,实在不行临时从作协拿钱。”

    刘一民觉得不会很够,到时候肯定还得从作协拿钱。一想到到时候夏言等人都要参加,经费的事情他就不担心了。

    “现在就只等着他们来喽!”刘一民说道。

    夏言在看稿,刘一民去给大二的学生上了一节课,回来的时候他还没有看完,于是坐在文研所大教室里,又给前来培训的老师讲了节课。

    直到下午快下班,夏言才满足地从办公室里走出来:“这个何凤山以后归国,一定要想办法见一见,拯救无数人的无名英雄!”

    “他经常回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机会。”

    夏言没有将稿子还给他,而是拿到文化部供其他人浏览去了。

    刚下班,刘一民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家,离家一个月,两个小家伙怎么抱都抱不够。

    回到家,两人正在玩捉迷藏,看到刘一民后,拉着他加入其中玩耍。

    “藏好了吗?我要找你们啦!让爸爸找到,可是要打屁股的!”刘一民大声地说道。

    “藏好了!”

    刘一民听到这声音,差点笑岔气,直接顺着声音的方向将刘雨给抓了出来。

    “爸爸,你怎么找到我的?”

    “哈哈哈,你猜!”

    没过两分钟,撅着屁股藏在桌子下面的刘林也被找了出来。

    朱霖回来看到这和谐的一幕笑道:“你们慢点,别摔着。”

    随着会议即将召开,李敖提前抵达了燕京。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