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文豪1978:我得给文坛上堂课-> 第588章 岛上代表团分歧初现

第588章 岛上代表团分歧初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停机坪一侧,等刘一民讲完,各大报纸的记者就忍不住开始采访。他们有的采访岛上作家,有的则是采访夏言、巴金、曹禹、王濛等人。

    在记者面前,陈映真和李敖表现得最为活跃,谈论国家和两岸文学。其余人要么谈的少,要么在谈家乡和想家等不敏感的话题。

    采访完之后,车队回城将他们安顿在燕京饭店,李敖拉着齐邦媛的手,向她讲述如今的燕京和燕京饭店:

    “现在的燕京可不是咱们那时候的燕京,咱们总是说大陆发展慢,实际上大陆发展的不慢,只是地方太大了,东西南北中都得发展。岛上地方小,跟大陆一个市差不多大。那么多资源集中发展一个市,自然能发展起来。

    国家大,担子多,但好处也多。物产丰富,有纵深,潜力大,未来发展空间足。你说新加坡发展的够好吧,可就那么一个屁大点地方,再发展也不可能成为世界强国,除非他能把马来西亚、印尼给并了。”李敖颇为大胆地说道。

    齐邦媛听到后眉头微微一皱,不过知道李敖的性格,她眉毛便立即舒展,没有接话。

    “各位代表咱们有福了,这可是燕京饭店,高档次招待。距离不远处就是天安门,大家感兴趣可以到广场上看一看,真的是大国气象,我现在越发的相信,咱们中华民族要想站起来,要靠大陆。”

    李敖讲起来滔滔不绝,眉眼间带着自豪的神色,令岛上作家觉得好像李敖才是大陆方面派来接待的。

    此时曹禹、巴金和夏言等人都已经回了文化部,只有刘一民和文研所的人送他们到燕京饭店。

    “各位代表,今天白天没什么活动安排,大家可以好好休息,晚上我们在人艺给大家留了位置,大家可以去看看话剧,今天演出的是《血战台儿庄》,最近还有《横空出世》《狼烟北平》《邓稼先》《宠儿》《推销员之死》《戏台》《天下第一楼》等一系列国内外经典的话剧作品演出,给大家留的有票,感兴趣的代表可以找会务组拿票。”

    闫真先将今天晚上的《血战台儿庄》话剧票分给了各位代表,想要去观看的人吃完晚饭在大厅里集合,一起过去。

    白先勇感兴趣地问道:“我要去,全世界都知道中国有个曹禹,有个燕京人艺,排练出来的话剧个个都是精品。就是不知道话剧版《血战台儿庄》和电影版的比起来,孰优孰劣?”

    “两种不同的表演手法,看起来自然不同,相信人艺的话剧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刘一民笑道。

    李敖乐呵呵地说道:“这里面的话剧除了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其余的都是刘教授的作品啊。”

    “这些话剧的部分原版我看过,都是优秀的文章,相信改编出来的话剧也不会错。”齐邦媛微微颔首,跟李敖的大开大合相比,显得颇为知书达理,一看就像是大家族根据各种礼节培养出来的官小姐。

    《狼烟北平》这些都是刘一民刚开始写的剧本,如今很少演出。最近演出是为了让他们好好看一看,看看国家的过去,再看看国家的现在,最好再从其中体会到国家的未来。

    “老李不说我还没发现,现在想想确实是,都是我的本子,在外人看来像是假公济私嘛!”刘一民自我打趣道。

    陈映真用自己的特有岛腔说道:“刘先生,你太谦虚了,是你写得好,我今晚一定要去。岛上话剧没什么可看的,战乱和爱情,太过小家子气。我听说《宠儿》在美国百老汇已经连演数百场了?”

    刘一民抿嘴笑道:“这个数字没有夸大!”

    “位置距离远吗?我们晚上能不能走过去,顺便看一看燕京的夜景,看看李敖有没有夸大?”齐邦媛忽然说道。

    “可以,燕京饭店在长安街,一直往北走就能到人艺,人艺所在的街道刚好是故宫的北城墙。也就是说这段路相当于从故宫南门走到北门,距离应该两公里左右,走路得半个小时。大家愿意走的话,当然可以。”

    齐邦媛听到后决定要走着去,白先勇十分推崇齐邦媛,她刚一出口,白先勇立即附和,其余人也就没什么反对的理由了。

    “那行,到时候我带着大家过去。”刘一民笑道。

    想看什么尽管去看,没有什么可以遮遮掩掩的。

    等所有人安顿进酒店房间之后,闫真过来说道:“刘老师,饭店安排的午餐好了。”

    “你去通知一下,有太过疲惫,不想集中用餐的,可以发放餐票等他们休息好再去吃。”刘一民说道。

    闫真立即带着人去办,好在岛上的代表都想尝一尝老燕京饭菜,没有人回去休息。

    李敖向大家介绍燕京饭店里面的美食:“这饭店里的川菜是一绝,这里有许多厨师都是当年燕京知名酒楼的厨师或者是在传承就在这里。”

    等饭菜上来,香味立即把岛上代表的馋虫给勾了上来。齐邦媛望着桌子上的饭菜说道:“当年到北平游玩,北平酒楼里的香味让我终身难忘,就是这个味道。”

    “大家动筷吧,尝一尝好吃不好吃?”刘一民让他们赶紧动筷子。

    齐邦媛、陈映真等人听完后也不再矜持立即动筷,不过白先勇不是汉族人,需要给他单独准备菜肴。

    白先勇感动地说道:“感谢文研所考虑的如此周全,刘先生,谢谢!”

    “不客气,到了大陆就是到了家了,家里自然一切都要准备好。”

    “香啊!”陈映真说完擦了擦嘴:“味道层次丰富,回味悠长,岛上虽然也有川菜馆、豫菜馆等各地方菜馆,但没有这么好吃。若是有一天,能到大陆生活就好了。”

    陈映真说话毫无顾虑,其余人听闻不禁一愣,只有李敖接话道:“到时候你就可以跟刘教授作伴了,天天喝豆汁吃焦圈。”

    “老李啊,你还是饶了陈先生吧,他一个祖籍南方人,怎么能喝的惯这个玩意儿。”刘一民笑道。

    别人只觉得陈映真说话出格,但是刘一民明白,此时的陈映真说不定已经在为长期居住大陆做准备了。

    陈映真在90年后长期频繁出入,慢慢久居燕京,后来还被选为国家作协名誉副主席。

    白先勇略带调侃地说道:“陈主编,你要是来了大陆,谁在岛上战斗啊?”

    “陈主编不在,还有我嘛,齐大姐,虽然你在这里,但是我还是说,我会跟岛上乡土文学作战到底!我李敖一人就是一支军队!”李敖郑重表态,下一秒又说道:

    “当然,要是陈主编在岛上,我们的战斗力量会更加强大。”

    陈映真在1985年创办了《人间杂志》,所以不太熟络的人会称呼他为“陈主编”。

    陈映真见李敖如此说话,顿时觉得找到了战友,于是底气更足了:“战斗,我是要跟这种风气战斗下去。只要想做工作,不管在哪里都能做!”

    吃饭的过程中,两种持不同意见的人的分歧就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等吃完饭,他们独自回去的路上,齐邦媛忽然回头冲陈映真低声说道:“什么战斗不战斗,文学可以用批评和交流,战斗这词实在是太过严重。”

    “齐大姐,现在不明显,等你往后再看看,有人恨不得将我们给灭了啊!”李敖再次站了出来。

    齐邦媛没有再说话,李敖伸了一个懒腰说道:“大家刚到燕京,好好休息,我也有点困了。”

    在燕京交流期间,刘一民大部分时候也要住在燕京饭店,以防出现什么意外事件。

    走进房间,刘一民跟闫真再次交代了几句后,他躺在床上准备休息。

    睡到一点的时候,刘一民被李敖给吵醒了。原来这家伙一直惦记着今天的稿子,中午根本没有睡觉。

    李敖看到刘一民递过来的稿子乐呵呵地说道:“刘教授,不打扰您休息,我看完后把稿子送回来。”

    “好,老李啊,他们刚来,要是有什么需要不好意思提的,你来告诉我。”刘一民说道。

    “行!”李敖顿住脚步又说道:“作家聚在一起,比的是创作。刘教授,你写的比他们好,你就算放个屁,他们也得分析一下是什么味道。”

    刘一民被李敖的话逗乐了,不过还是说道:“老李,你不能这样想,我们是交流,不是来搞春秋诸侯相王来了。”

    “要真是相王就好了,你就是评选出来的王,我李敖嘛,也可以当个诸侯,其余人只有看看鼓掌的份儿。”李敖大言不惭地说道。

    等李敖走后,刘一民又睡了约半个小时。陈映真一行人都累了,一直休息到下午三点多才醒来。

    下午五点,大家一起到餐厅用餐,五点四十左右,一行人吃饱喝足走出燕京饭店。

    四月底的六点左右,天不怎么热,正好适合散步。走在路上,岛上代表团不时针对街道询问一些问题,对于一些岛上没有的东西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

    刘一民没有直接顺着大路走,而是绕道王府井。看到王府井商场人山人海,齐邦媛问道:“现在大陆还是需要用商品票吗?”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生产能力得到极大提高,许多物品已经不需要凭票购买,有些紧缺的还是需要。”

    齐邦媛皱着眉头说道:“真不明白为什么要凭票?”

    “因为物资紧缺。”

    “物资紧缺也可以放开,民国时期,各项物资都紧缺,但也没有出现凭票购买,我看这就是制度问题。”齐邦媛说道。

    刘一民不紧不慢地说道:“这就是区别,因为物资紧缺,不凭票购买的话,物资都被有钱人给买去了。现在凭票购买,至少基础民生物资大家都有购买的机会。齐女士,我知道您生长于深宅大院,从来不缺物资。但是要从普通人视角看,他们也需要生存!

    假如国家只能生产一丈布,有钱的人能买走八尺,其余的两尺才能给普通人。但普通人的数量,是远远高于富人的。

    当然,等我们产量赶上来了,就不需要用这种方式进行整体计划了。”

    齐邦媛没有再接话,她确实没怎么感受过穷苦百姓的生活。

    等经过礼士胡同的时候,刘一民冲着白先勇说道:“郑洞国先生就住在这儿,白先生要是想拜访的话,到时候可以过来拜访。曾任过您父亲秘书的程思远先生住在东总部胡同,他得知你要回来,非常激动。”

    程思远最早做过白崇禧的秘书,但是时间不到一年,主要还是李宗仁的秘书。

    “这次来一定要去拜访一下程叔叔。当年在大陆的时候,虽然我年纪小,但是我仍然记得程叔叔跟我相处的时光。后来到了岛上,程叔叔和李叔叔回国,再之后大陆开始改革开放,程叔叔没少给我写信。”白先勇肯定地说道。

    等到了人艺,一行人望着已经开始排队的人艺,感慨大陆喜爱看话剧的人竟然如此之多,再打听一下话剧票价,更是觉得便宜。

    于是之站在楼上,看到他们来后快速走了下来:“一民,这些都是岛上的代表朋友吧?”

    “对,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于是之,人艺常务副院长,是一名老艺术家,他表演的作品角色可以说是栩栩如生。”

    于是之高兴地说道:“诸位同胞请进,我跟大家比,大家写作的更厉害。”

    齐邦媛等人打量了几眼于是之后,依次上前握手并做自我介绍。

    “同胞们,大家往里面走,演出还需要一会儿才会开始,先到里面坐会儿。”于是之伸手给大家指路。

    一行人的位置是在最前面,没一会儿,欧阳山尊和蓝天野走了过来跟众人讲起目前国内话剧的发展现状和导演理念。

    “现在国内话剧正在和西方话剧的碰撞中,走出一条新的路来。这条路就是不放弃现实主义,在现实主义中找到新的话剧表示形式、表现手法、表现技艺,力争内容和形式结合,为观众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作品。”欧阳山尊介绍道。

    白先勇讨论的最为积极,他不单单写,还喜爱舞台剧,会亲自写一些剧本,但是成果并不好。

    “剧本方面,白先生,你得向一民请教,写剧本我们不擅长,排剧本我们擅长。”蓝天野乐呵呵地说道。

    白先勇还想说话,话剧表演的铃声响起,大家便不再讨论,而是紧紧注视着拉开的帷幕。

    灯光聚焦在舞台中间,韩复榘马上就要被枪毙

    等到话剧表演过半,李敖感慨道:“电影拍的好,这话剧排的也好,人艺演员们的台词功底由这一场戏可以做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白先勇看到白崇禧出场的一瞬间,不由得湿润了眼眶:“历史成败,有功有过,可此时在台儿庄的战场上,有功无过。”

    《血战台儿庄》也不是新剧,但票放出去后,仍然被观众一抢而光。

    等到话剧演完,白先勇等人在谢幕的时候用力鼓掌,还向刘一民请求想跟演员们见一见。

    岛上作家眼眶微红,齐邦媛和白先勇最为激动。等到观众走的差不多了,刘一民带着他们到后台跟演员见面。

    欧阳山尊和蓝天野在前面介绍,白先勇等人要跟演员合影,好在闫真准备了相机,当场指导大家摆姿势拍照。

    等走出人艺,晚风吹拂。一行人兴致不减,还想再重新走回去。

    “行,那咱们再一起走回去。”

    八十年代燕京夜空还能看到无数的星星,回去的时候大家非常开心,聊的都是身边或者是以前在大陆发生的趣事儿。

    等走到燕京饭店门口,齐邦媛伤感地说道:“家乡的路,走起来觉得时光是过的那么快。”

    “齐大姐,还有足够的时间,我看你还是赶紧回去休息,明天还有交流活动。”李敖说道。

    看到大家都走回房间,刘一民和闫真才回去休息。刘一民看了闫真一眼:“怎么?很紧张?”

    “老师,我确实紧张,生怕出现一丁点问题。要是妨碍了交流,我这罪过可就大了。”闫真点头说道。

    “哈哈哈,不要担心,有什么事儿还有我呢,赶紧回去休息。”

    翌日早上八点,本来大家要在燕京饭店用餐,在李敖的忽悠下,一群人非得去外面喝豆汁儿吃焦圈儿。

    除了想喝豆汁儿之外,也想再看看燕京普通人的生活。

    燕京街头的小吃店里,顾客和老板看着一群西装革履的客人,一时间愣了神。

    “同志,给他们都来一碗豆汁儿加上焦圈,我来一碗小米粥。”

    “我也喝小米粥。”闫真急忙说道。

    “好嘞,同志,你们是什么人啊?港商?侨商?还是政府下来私访的?”

    “他们呀,不是港商也不是侨商,而是岛上作家,过来做访问的。”

    “岛上的?”店老板瞪大了眼睛,过了一会儿忙冲里面说道:“豆汁儿焦圈儿快预备,今天我请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