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春潮里-> 第四十七章 花火

第四十七章 花火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名字定了,江秉诚也有些振奋。

    只不过此时他也抑制住自己的兴奋,笑道:“今天太晚了,我明天重新去工商局提交一遍店名,个体户执照不难办。”

    “等证件下来,铺子那边垒起来的新土窑也可以用了。”

    “行,阿哥,辛苦你了。”吟夏起身,提起水壶,想给江秉诚的杯子中加水。

    江秉诚摆摆手:“不喝了,小夏,我们还有事,你忘记了?”

    吟夏一愣,随后立马反应过来,江秉诚说的是……看电影的事!

    刚刚讨论店名的时候太过投入,她确实把这件事给忘了。

    “呀,现在已经九点了。”吟夏起身看了一下闹钟,随后看向江秉诚开口询问:“这会儿那边还没关门吧?”

    “我也不太清楚,过去看看再说。”江秉诚也起身了。

    其他人根本不懂这二人在打什么哑谜,吟华直接开口问:“小夏,这么晚了你们还要出去,不太安全,我跟你们一起去吧。”

    “不用了,老哥。”吟夏摆手:“我和阿哥去电影院转转,一会儿他送我回来。”

    江秉诚立刻接话:“大华哥,你放心,我一定把小夏好好送回来。”

    “诶,今天那边应该很热闹,我也想去看看……”吟华话还没说完,管红就给他使了个眼神。

    吟华的话一下子都堵在了喉咙里。

    管红这才笑着朝江秉诚开口:“去吧去吧,你们年轻人就应该多去外面看看。”

    “对。”母亲也笑着附和。

    父亲没说什么,但吟夏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了一些不满。

    那种不满是出于对吟夏的关心,但碍于江秉诚在场,不好直说。

    吟夏没有过多地在意这一点,毕竟现在时代不同了,看个电影而已,这是很正常的事。

    随后,她打了声招呼就跟江秉诚一起往外走。

    尽管他们已经加快了脚步,但到电影院时,还是只看到了往外涌出的年轻男女。

    很显然,最后一场电影已经放完了。

    吟夏踮脚往电影院里看,只看见墙上贴着王祖贤的海报,还有那部电影的名字——《倩女幽魂2:人间道》。

    江秉诚看着手中的两张电影票,微微叹了一口气:“可惜了,这是套票,今天以后就看不了了。”

    吟夏也觉得可惜,这电影到底是没看上。

    只不过她心态很好:“这次看不了就下次吧,阿哥,我们还会有很多机会。”

    目光触及她含笑的眼眸,江秉诚也不自觉笑了起来:“对,还有很多机会,反正糕点屋就在这边。”

    “是了,这么想机会还很多。”吟夏的裙摆微微飘扬,整个人看上去十分鲜活。

    江秉诚愣了一瞬,随后笑着张口说话。

    “砰!”

    随着一道烟花声响起,江秉诚的声音被掩盖,吟夏的视线瞬间被红红绿绿的烟花给吸引了。

    “阿哥,放礼花了,真好看。”吟夏指着天空,兴奋地同江秉诚分享。

    江秉诚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过去,不由得点了点头:“嗯,很好看。”

    烟花升空的时间很短暂,随着最后一个火星子落下,吟夏回过神来:“对了,阿哥,刚刚你说什么来着,我没听清楚。”

    江秉诚想到自己刚刚的话,不自然地挠了挠头:“没什么,你饿了吗?”

    吟夏看了一下周围摆摊的小贩,目光在卖烧洋芋的小摊上停留了一瞬,随后又移开,然后摇了摇头:“不饿。”

    很久没吃烧洋芋了,她有些嘴馋,但还没到非要吃的地步。

    “你等等。”江秉诚注意到了她的眼神,往卖烧洋芋的摊子跑了过去,很快就拿着两个烧洋芋回来了。

    他将其中一个递给吟夏:“我饿了,就当陪我吃宵夜吧。”

    哪里是饿了,分明就是看出了我想吃……吟夏笑了笑,接过烧洋芋吃了起来。

    二人一边吃,一边往回走。

    吟夏笑了笑,上前几步,在原地转了一个圈:“阿哥,今天我这一身怎么样?”

    “好看。”江秉诚不假思索地说。

    吟夏心里高兴,但还是想逗逗江秉诚,于是佯装生气:“意思就是我平时不好看喽。”

    江秉诚丝毫没有被为难到,自然而然地说:“平时也很好看,只不过今天格外好看。”

    他的语气很认真,吟夏忍不住笑了:“嗯,我也这么觉得,阿哥,你眼光挺好的。”

    说着,他们再次并肩往前走。

    吟夏咬了一口烧洋芋,香味漫进嘴里,里面有着独属于云南的烟火气。

    今天她的心情还不错,话也多了起来:“你不知道,以前在广州大家都叫我靓女。”

    “如果是你去,那他们应该会叫你靓仔!”

    “靓仔?”

    “嗯,就是说你长得帅的意思……”

    一簇簇烟花自二人身后绽放,与他们的身影交织,金红的光焰把青石板路染得透亮,将二人的身影拉得很长。

    中秋节一过,生活重新归于平静,偌大的城市仿佛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吟夏等人又在各个地方摆摊卖了几天鲜花饼,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在包鲜花饼的油纸上印上了“夏华糕点屋”以及糕点屋的地址。

    这是吟夏和江秉诚一同想出来的办法,目的是加深周围人对糕点屋的印象。

    过后没几天,夏华糕点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开业了。

    吟夏和江秉诚简单地在门头上挂了红绸布,又在门上贴了开业大吉的手写海报,没有进行那些复杂而且华而不实的仪式。

    开业的头三天,他们准备了足够的鲜花饼进行试营业,收集顾客对鲜花饼味道以及口感的反馈。

    虽然生意不如摆摊时稳定,赚得也比以前少,但吟夏心里清楚这都是正常的。

    从摆摊过渡到开店,一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又过了几天,所有人都熟悉了在新店做饼的流程。

    吟夏和江秉诚商量过后,决定兵分三路。

    吟夏留守夏华糕点屋,开拓新市场。

    吟华继续去工人文化宫摆摊卖饼,江秉诚依旧去大观码头卖饼,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这种安排为的是巩固老顾客,并且将客源吸引到夏华糕点屋。

    为了提高糕点屋的优先级,二人摆摊时只带了从前一半数量的饼,卖完就没有了。

    顾客如果想买,只能去糕点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