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第七十五章 天降祥瑞:文曲托梦,要授举人?

第七十五章 天降祥瑞:文曲托梦,要授举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时光在蝉鸣里,已悄然到了七月底。

    此时距决定全体秀才考生命运的秋闱,仅剩不到半个月。

    原本才子聚会的风雅茶楼里,都开始弥漫着墨汁的硝烟味。

    就在这节骨眼上,一则重磅消息如巨石投湖,瞬间席卷天下!

    原来三天前皇帝批阅奏章至深夜,困倦伏案小憩时竟得一奇梦。

    梦中文曲星君脚踏七彩祥云,手持白玉笏板,仙光缭绕降临御前。

    他声如洪钟却又缥缈玄妙:“陛下乃紫微帝星临凡统御四海,然东南之地有文曲分魂转世,托生为一青年才俊,身负经天纬地之才,将于今科显名辅佐圣主,开创千秋盛世!”

    言毕星君化作一道璀璨金光,如流星般投向东南方向消失不见。

    陛下惊醒后,梦中之景历历在目。他龙颜大悦,视为天降吉兆。

    翌日早朝便将此梦告知群臣,询问众卿之意。

    此梦一出,朝野震动!

    文曲星君托梦,暗示江南有才子乃星君分魂转世,这不仅是祥瑞更关乎国运和本届科举取士的导向。

    一时间,金銮殿上炸开了锅!

    文武百官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太子周扬敏锐意识到这是个绝佳的机会,可以名正言顺尝试安插自己人。

    他立刻整冠出列,躬身激动奏道:“父皇!此乃上天垂青降下吉兆,预示我大周文运昌隆人才辈出。儿臣以为为彰显陛下求贤若渴之心,顺应天意或可特开恩典。于江南士子中,择其声名卓著、才学品行俱佳者,由朝廷重臣联名保举,免于秋闱煎熬直接赐予举人功名。破格擢用,以示皇恩浩荡!”

    他悄悄抬头,见皇帝捋须点头这才暗喜继续道:“儿臣相信,父皇此举必能激励天下学子感念圣德,潜心向学!”

    太子的算盘打得精响,想趁机将自己派系的年轻才俊直推上快车道,绕过惨烈的秋闱独木桥。

    之前那位奸臣近臣的独子,恰好在太子脑海中的拟推荐名单里。

    可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一向与太子唱反调的赵王,此次却并未出言反对。

    他反而在太子奏罢、群臣窃窃私语之际,不紧不慢踱步出列,脸上甚至还带着一丝“深以为然”的表情拱手道:“太子殿下所言,老成谋国,句句在理!”

    这一句“老成谋国”,差点让太子闪了腰。

    满朝文武更是目瞪口呆,以为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赵王无视众人惊诧的目光,继续朗声道:“天降祥瑞,星君托梦,确乃国之幸事,父皇洪福齐天!顺应天意,破格取才,正当其时!”

    他话锋一转,图穷匕见:“儿臣近日亦听闻江南有一奇才,或与星君梦兆相合。此人名曰林闲,江陵府人士,虽年岁稍长(他含糊带过),然才思之敏捷实为罕见。其府试连中案首,陛下亦曾亲赐一等秀才,享举人待遇。此子不仅经义纯熟,更难得的是于格物致用之道别开生面,所创香皂、防晒霜等物,利国利民风靡江南。前番永昌府民变,危急关头亦是此子深明大义,不顾个人安危暗中献上安抚妙策,方能力挽狂澜免了一场兵连祸结! 此等才华,此等品行,颇有古人立德、立功、立言之遗风,或正应了星君所言身负大才之兆!儿臣愿担保林闲免试入举,以示朝廷不拘一格降人才之圣德!”

    赵王这一番话,堪称教科书级的捧杀与捆绑!

    他绝口不提林闲与太子系的暧昧关系,反而极力渲染其“格物致用”、“利国利民”、“深明大义”的形象,将其拔高到“立德立功立言”的高度,仿佛不保举林闲就是辜负天意、埋没人才!

    其用意极其毒辣:

    其一示好皇帝,表明自己毫无私心、一心为公。

    其二将林闲这块烫手芋头用“为国举贤”的金丝带精心包装,硬塞到皇帝和太子面前。你太子不是要举贤吗?这就是现成的“大贤”!你举是不举?

    其三,若林闲接受这“天上掉下来的举人”,那这“知遇之恩”算谁的?自然是他赵王“力排众议”、慧眼识珠。

    林闲身上就打下了他赵王的烙印,看太子还怎么放心用他?这简直是在太子心里扎一根刺!

    龙椅上的皇帝闻言,果然露出极大兴趣,他抚须笑道:“林闲?朕确有印象,是个有意思的娃娃。香皂之物,皇后得贡用后亦甚喜之。想不到还有安定地方之功?既是太子先提议恩科,赵王又如此力荐,想必此子确有不凡之处。准奏! 着吏部会同翰林院,即刻核查林闲事迹,若所言不虚,便依例特赐举人功名,以应天意!”

    “陛下圣明!”

    赵王立刻躬身,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冷笑。

    太子周扬站在一旁,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心里如同吞了只苍蝇般恶心!

    他本想趁机安插自己人,结果却被赵王这老狐狸借力打力,硬生生把他既欣赏也忌惮的林闲推到了台前,还用的是他太子提议的恩科!

    名额有限,他这次本不想举荐林闲。

    如今算是骑虎难下。

    他若反对,就是打自己的脸,还是驳皇帝兴头。

    若不反对,就等于默认赵王往他未来可能的班底里塞了颗说不清道不明的钉子。

    这简直是被赵王当枪使,还替人数钱!

    “儿臣……附议。”

    太子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心中对赵王的恨意,以及对林闲那莫名复杂的情绪又深了一层。

    消息立马长了翅膀,迅速传出京城,天下哗然!

    林闲之名,再次震动士林。

    免试直接成为举人?

    这是多少寒窗十年的学子梦寐以求却不敢想象的殊荣。

    如今,竟然要落在一个大龄秀才头上!

    退朝后,京城赵王府。

    赵王屏退左右,只留下那位络腮胡的王谋士。

    他脸上带着一丝计谋得逞后的玩味笑容,呷了口茶得意道:“今日在朝堂上,本王见太子听到父皇判决后像吞了苍蝇般,真是太痛快了!”

    络腮胡谋士捻须微笑,躬身道:“王爷此招借力打力,高明之极。既顺应了天意讨了陛下欢心,又将了太子一军,更将那林闲置于风口浪尖。一石三鸟,佩服。”

    赵王得意点头,随即又微微蹙眉沉吟道:“只是……先生以为,那林闲接到这天降的举人功名,会作何反应?他会欣然接受吗?”

    络腮胡谋士眼中精光一闪,仿佛早已看透,笃定道:“王爷,以属下对林闲此子心性的观察,他绝不会接受这唾手可得的功名!”

    “哦?为何?”赵王挑眉。

    王谋士分析道:“林闲此人看似随和,实则骨子里极其骄傲。他重格物致用,更重实至名归。府试案首,是他凭本事考的。一等秀才,是陛下钦赐的才华认可。若此番他接受了这免试举人,在外人看来固然是殊荣,但在他自己心中这功名来得未免太巧近乎施舍,甚至沾上了党争的痕迹。以他的傲气,岂会甘心?”

    见赵王若有所思点头,谋士这才继续推测:“依臣愚见,这林闲必定会认为举人功名当凭真才实学,于秋闱考场之上堂堂正正取来,方显男儿本色! 否则,他就不是那个论战群匪、屡出奇策的林闲了!”

    赵王闻言先是一怔,随即抚掌大笑:“妙!先生此言,真是一语中的!不错,若他林闲真是这等轻易被功名诱惑、甘受摆布之人,反倒不值一提了。他若真拒绝,才显得此子志存高远心性不凡,反倒更印证了其星君转世的潜质(无论真假),陛下恐怕会更欣赏他。而太子那边见林闲连送到手的举人都不要,对其不慕虚荣、忠心难测的猜忌,只怕会更重一分。本王倒要看看,林闲这出戏接下来会怎么唱!”

    两人相视而笑,都对林闲可能的“不按常理出牌”充满了期待,也对他未来在朝堂这盘大棋中的走向,更加捉摸不定。

    而此刻正对着一卷《中庸》、琢磨着秋闱策论可能从哪个死角出题的林闲还完全不知,自己什么都没做就已经被提名为举人。

    他一只脚,已悄然踏入风暴眼中……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