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想苟着养老,你们偏逼我科举题名-> 第七十八章 借势报仇 第七十八章 借势报仇
- 话说赵公子在林家受了奇耻大辱,连夜掩面逃回省城。
一见到赵宪他便添油加醋、声泪俱下哭诉:“爹!那林闲……那姓林的狂徒,根本不把您放在眼里!他不仅辱骂儿子,还……还公然嘲讽您,说您管教无方,纵子行凶,说咱们赵家不过是……是沐猴而冠!他还说什么按察使,在他文曲星转世面前,屁都不是!”
赵宪本就因林闲多次让其子难堪、更与钦差御史吴明远交好而怀恨在心。
此刻闻听此言勃然大怒,一掌狠狠拍在书案上喝道:“岂有此理!区区一个秀才,仗着几分才名和御史些许青睐,就敢如此目中无人欺到本官头上来了!既然抓人不行那就从另一方面入手断他财路,看他还如何嚣张!”
盛怒之下赵宪立刻滥用手中职权,以“涉嫌违规经营、所用原料不明、可能危害百姓健康”等莫须有的罪名,雷厉风行下令查封了林闲在县城的闲雅阁店以及城外正在日夜赶工的香皂作坊。
这还没完,他还派心腹衙役四处散布谣言,诋毁产品“以次充好”、“含有毒物”,企图从根本上摧毁林闲的经济基础和声誉!
此举可谓釜底抽薪,毒辣至极!
不仅断了林闲最重要的经济来源,更在秋闱前最关键的时期,试图用官司诉讼和污名诋毁来干扰他的心神,阻其备考!
消息传来,林家上下震动。
林承宗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这可如何是好?作坊被封,流言四起,这……这是要绝我们的路啊!”
处于风暴中心的林闲却异常冷静,嘴角甚至勾起一抹冷笑:“跳梁小丑,终于忍不住动用官面手段了么?”
他知道这已不是简单的意气之争,而是赵宪动用官方权力的无耻打压。
硬碰硬,眼下绝非上策。
他立刻启动了应急预案,双管齐下。
一方面,他让林承宗稳住族人和作坊工人,公开发表声明:“身正不怕影子斜,闲雅阁产品经得起任何检验!我等积极配合官府调查,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此举实则以退为进拖延时间,并暗中动用周知县、李知府等关系暗中斡旋,尽量将查封的直接影响降至最低。
另一方面,他则加急通过秘密渠道,联系了已深入赵宪势力核心的“暗香”柳如丝。
柳如丝很快传来密信,而这次的情报内容,让即便是林闲也微微吃了一惊。
局势之复杂,远超他之前的预料!
柳如丝汇报内容,真是爆了个猛料。
首先赵宪的真实主子并非赵王,而是另一位权势滔天的亲王——汉王!
他表面依附赵王,实则是汉王多年前重金埋下的暗桩,是汉王楔入江南的一颗关键钉子,平时利用赵王系招牌做掩护,为汉王疯狂敛财、搜集情报、培植私兵势力。
其次本省大佬巡抚孙有道实际上同样并非赵王心腹,而是个首鼠两端的老油条!
他自成一体,明面上对赵王虚与委蛇,暗地里却与赵宪勾结极深,共同贪墨漕粮、操纵刑狱、卖官鬻爵,分赃获利,形成了牢固的利益共同体。
孙有道利用赵宪的汉王背景和赵王招牌为自己谋利,而赵宪则依靠孙有道的巡抚职权保驾护航。
另外此次查封,恐非单纯私怨。
赵宪此举,既有报复之心也是一次试探和挑衅。
他想看看太子系和赵王系对此事的反应,甚至可能想借打击先生来向汉王表功,同时试探孙有道的态度和赵王系的底线。
这情报如同拨云见日,瞬间揭示了本省最高层权力格局的真相。
并非简单的太子派VS赵王派,而是汉王暗桩(赵宪)+骑墙派官僚(孙有道)相互勾结、共同牟利的复杂局面!
赵王系,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被蒙蔽和利用了!
林闲看完密信,眼中精光爆闪。
他非但没有担忧,反而露出了棋手找到破局关键子的兴奋笑容!
“好一个蛇鼠一窝,各怀鬼胎!既然如此就别怪我借刀杀人,分而治之了!”
一个更为精妙狠辣的反击计划,瞬间在他脑中成形——他要同时给太子和赵王“精准投喂”情报和策略,驱动这两把最锋利的“刀”,去斩杀共同的敌人!
他并未急于立刻反击,而是冷静地做了两件事:
第一, 他让柳如丝将搜集到的关于赵宪与汉王秘密往来、以及赵宪与孙有道共同贪腐的确凿证据(如秘密账册副本、往来密信摘要、赃款流向等)整理抄录,严密保管,作为关键时刻的杀手锏。
第二, 他分别修书两封密信。
一封通过苏元的绝密渠道,火速呈送太子。
虽然太子有所猜疑但毕竟帮过他一次,所以这次他想彻底还清这个人情。
在信中他详细说明了赵宪的汉王暗桩身份,并揭露了巡抚孙有道与赵宪沉瀣一气、共同贪腐的事实。
指出此二人盘踞本省实为毒瘤,对太子未来经略江南危害巨大。
林闲建议太子设法推动朝廷,彻查漕运、刑名旧案,一举扳倒赵、孙二人!
同时,他提出关键的战略建议:“扳倒二人后,空出的巡抚职位至关重要,太子可争取安插可靠人选;而按察使一职,或可作适当让步,以换取赵王系在此事上的合作与沉默。”
另一封则通过影刹的渠道,确保能直达赵王核心智囊。
在传递的信息中,则重点强调:
赵宪实为汉王奸细,欺瞒利用王爷多年,并与巡抚孙有道勾结,严重损害王爷利益与声誉(如漕运利益被汉王系截留、刑名权力被孙有道架空等)。
建议赵王清理门户整肃内部,并趁机将按察使这一要职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林闲信中暗示:巡抚孙有道首鼠两端,并非可靠盟友,其倒台对王爷系彻底掌控本省利大于弊。王爷系可支持彻查孙有道,但需确保按察使职位由王爷信得过的人接任。
林闲此计,极其高明阴狠:
其一精准投喂,各取所需。
给太子和赵王的信息侧重点不同,但都指向共同敌人(赵宪、孙有道),且为双方画好了“分赃”的饼——
太子得巡抚位(封疆大吏),赵王得按察使位(监察刑名)。
这使得原本敌对的双方,在“扳倒现任两人”这一目标上,有了坚实的合作基础!
其二借力打力,驱虎吞狼。
驱动太子和赵王这两只猛虎,去撕咬汉王的暗桩和骑墙派,自己则隐于幕后,坐收渔利。
其三转移矛盾,祸水东引。
将赵宪对自己的打压,巧妙升级为汉王势力对太子和赵王两系的挑衅与侵害,瞬间将私人恩怨拉高到派系斗争层面。
果然太子和赵王几乎同时收到密报后,皆震惊且愤怒!
太子震怒于汉王的渗透和吏治的腐败,赵王则暴怒于被赵宪和孙有道欺骗和利用多年。
双方虽未直接沟通,但基于林闲提供的“合作框架”和确凿证据,心照不宣地开始暗中部署,只待秋闱结束,便联手发动雷霆一击!
很快在两位皇子无形的巨大压力下,赵宪愕然接到来自京城上峰的严厉斥责。
他被勒令他立即停止对林闲产业的无理查封,并赔偿一切损失,消除不良影响!
这突如其来的风向逆转,让赵宪彻底懵了。
他心里一阵发毛:“这是怎么回事?太子出手了?不对,太子的手伸不了这么快这么直接……难道是赵王?可赵王为何要帮林闲?还是说……汉王那边知道了?也不应该啊……”
他百思不得其解,想要通过汉王的渠道探听口风,却只得到“近期安分,勿生事端”的模糊回复,这更让他心惊肉跳。
“难道是……林闲?他怎么可能有如此能量?!”
赵宪一个激灵,想到了某种可怕的可能性,背后瞬间惊出一层冷汗。
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林闲,在接到官府撤销查封、赔偿损失的正式文书时,只是淡淡一笑仿佛早已预料。
他对激动万分的林承宗等人,悠然道:“跳梁小丑,徒增笑耳,不必挂怀。”
随后林闲继续潜心备考,心思沉静如水。
他知道眼前的查封风波只是疥癣之疾,秋闱才是正道。
至于报复?
秋后算账,方能连根拔起!
赵宪的覆灭倒计时,已然在他林闲的精准谋划下,悄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