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江州囍事-> 第28章 假酒风波

第28章 假酒风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柳成林觉得十分无奈,为什么别人结婚都热热闹闹的,轮到自己,周围都是一群猪队友。不是丈母娘临时要加钱,就是爸妈犯浑,非得在今天拉着他吵架,好好的婚事,面子里子全都丢光了。

    柳爱林站在弟弟身边,心里很同意父亲的做法,她认为那个作的要死的陈金金不娶最好!

    但转过头,看见弟弟眼底的难过和悲凉,想想还是走到父亲身边,扶住他,柔声劝:“爸爸,我扶你去睡一觉,其他的事,有大爹爹他们,你就放心。”

    柳国清不放心。

    却也只能闷着头,被女儿拉到房间里盖着被子,闷头叹起气来!

    儿子这婚事,哪能说不办就不办?

    喝喜酒的客人来了,两万块钱给了,鸡鸭鱼肉该炖的炖,该煮的煮了!

    虽然陈家不好说话,可今天这口气他忍了,明天媳妇就能进门,他也尽了帮儿子娶妻生子的责任义务。

    真不管不顾把儿子婚事搅黄了,下一个媳妇也不一定就比陈金金好到哪里去。

    农村单身汉娶个老婆千难万难,儿子再拖两年就四十。

    错过这一个,说不定就得打一辈子单身,那他不说对不住儿子,死了都无颜面对埋在地下的爹娘和祖宗。

    人活这一生也不知道忙忙碌碌是为了什么。

    以前总说养儿防老,如今半截身子快入土了,他倒觉得,儿子女儿都是债!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窗户上新贴的喜字、新挂的彩色装饰带,裹挟着冰冷的寒气,漠然的望着一切。

    ……

    红喜事菜盘数成双,白喜事成单。

    在九江,喜事宴客,旧时盛行十大碗,上世纪八十年代城镇居民宴客讲究菜的质量及烹调技术。一般为“四盘两碗”或“四盘四碗”,丰宴有“四盘六碗”或“四盘八碗”。

    乡村宴席,逐渐改成以盘碟加碗盛菜,分凉盘、炒菜、各种汤,一桌酒席最多者可达20余盘。并讲究全鱼、全鸡、全鸭,另加白木耳、红枣或莲子汤。

    本地待客筵席菜肴有多种,四盘即糖炒糯米丸子、红烧肉、烧全鱼、烩和菜(海带、粉丝、豆角或黄花),红烧肉须铺上香菇,谓之“香蕈酒”。

    柳桥曾在文献见过,本地富豪之家,尚兴鱼肚席、海参席、燕窝席。

    第一天晚上的酒席,是“预热”,招待的是至亲和帮忙的邻里。

    她和几个堂姊妹坐一桌。

    堂姐柳爱林扒拉着碗里的饭,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半桌人听见:“现在我也没别的盼头,就希望明天我弟顺顺利利的把婚事办了,别再横生事端了。”

    她这话,软硬是个钉子。

    旁人除了说句吉利话,也不好接别的。

    “会的,哥哥明天肯定能顺利把嫂子娶进门。”

    其他婆母、叔伯们也笑:

    “女孩子优秀要求自然高,成林娶个能干老婆,以后不愁家业不旺。”

    “国清和艳芝好舍得啊,成林结婚,买这么好的酒!”

    却不想,真正的风暴就出在这“好酒”上。

    酒过三巡,菜尝五味,那头碗“和菜”带来的高潮刚过,一些敏感的叔伯就开始觉得不对劲。

    这茅台怎么喝着烧喉,下肚后头晕得厉害,心里翻江倒海。

    “国清,你这酒……劲儿挺大啊?”一位族叔揉着太阳穴,脸色不太好。

    “是啊,喝着有点扎嗓子,跟往常的不一样。”

    “茅台就是这个味吗?”

    柳国清闻言,心里咯噔一下,拿起桌上的酒瓶仔细端详。

    这酒是他图面子,在电视购物上买的所谓“特供茅台”,包装精美,价格“实惠”。

    他当时想着,儿子结婚,烟酒是重中之重。

    酒,肯定要买好酒!

    别人家都是什么天之蓝,一瓶也要三四百,他儿子在杭州开公司当老板,开奥迪,婚礼上的酒总不能比别人家的天之蓝还差。

    一动脑筋,就想起每天看的电视节目,这电视上卖的“茅台”不正好?!

    “茅台”他没喝过,也没见过,但听儿子和侄子聊天说起过,他们说茅台好,那茅台肯定好。

    于是特意蹲在电视前等着茅台打折,还别说,想什么来什么,某天他就在电视购物栏目碰到了几个长相漂亮的演员在卖“茅台”。

    一拍桌子心想:“哟嘿,这不巧了嘛!”

    他拿起手机就拨通了屏幕上的电话,按照人家指导的程序付了钱,没过两天,十几箱茅台就送到了家。

    灯光下,柳桥看着那略显粗糙的印刷和模糊的标识,心里闪过担忧:

    这酒假的这么明显,没想到不止勾兑这么假,还能喝坏人?

    “是假酒!”旁边有人低吼一声。

    “是啊,喉咙也不舒服,像是掺了东西。”

    柳国清脸色难看,拿起桌上剩下的半瓶酒,凑到灯下仔细看,又闻了闻,猛地摔在桌上——“妈的!狗日的电视台,敢卖老子假酒!”

    院子里瞬间炸开锅。

    明天正席,四方宾客都要来,这假酒要是拿出去待客,柳家的脸面就要丢到鄱阳湖里去了!

    “哥哥,这不行,明天得换酒!”柳青云沉着脸走到二哥身边。

    “换?说得轻巧!”二伯额上青筋暴起,“一天要买三天宴席的酒,这临时三刻,去哪里搞这么多一样的酒?”

    原本因彩礼就紧绷的家庭气氛,此刻因这假酒事件更是雪上加霜。

    陈艳芝又开始抹眼泪,抱怨当家的花了钱还被人骗,“你真是喝酒把脑子喝坏了,花了那么多钱,还买个假酒!”

    柳成林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

    这场婚礼,似乎从开始就步履维艰。

    “快!快去重新买酒!”村长大伯发话了。

    但如二伯担心的那样,问题接踵而至。

    正值年关,办喜事的人家多,县城里几家大点的烟酒行,存货早就被预定空了。零星凑一些,价格贵得离谱,而且仓促之间,难保不会再买到假货,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眼看明后天还有两天喜酒要摆。

    柳家上下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