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请叫我威廉三世-> <第三十七章 瓜分和平> <第三十七章 瓜分和平>
- 请叫我威廉三世无弹窗 8月末的柏林盛夏已过令人汗的热度正悄然被宜人的凉风所取代一场大雨降下之后人们隐约看到了秋天的身影。
这时的柏林胜利狂欢早已结束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平和人们依旧像从前一样工作着。随着战争的结束大批复员士兵开始返回国内而他们中许多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帝国的中心来看一看因此柏林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军人。他们身上没有步枪、刺刀或是其他致命武器他们脸上洋溢着欢快的表情战争毫无疑问已经远离这里。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整个城市最为热闹的无疑是火车站了除了满载复员士兵的军列之外那里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各国的贵宾。沙皇夫妇前脚刚下火车丹麦国王乘坐的火车就进站这可忙坏了负责接待的官员。一辆辆华丽的马车穿行在火车站与皇宫之间穿着带有鲜明特色衣装的人在街头漫步这种情景从前也只有皇帝登基的时候才能见到。
辰天的皇宫里草地是翠绿翠绿的各种树木也枝叶繁茂这一切正好为那些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的美丽贵妇们作衬托。她们随同自己的丈夫在人群中来回走动着、应酬着或是聚在一起小声谈论着哪位帅气的贵宾小小的扇子后面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战争中的英雄――德国的元帅和将军们成了众人视线的焦点他们的身旁总是聚拢着成群的崇拜者赞美的言语总是围绕着他们。
穿着崭新元帅军服的人里最引人注目的要数新近升任6军大臣的卡尔・冯・比洛元帅了实际上早在19o6年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退役地时候比洛也是6军总参谋长的热门候选者之一只是后来小毛奇凭借家族名气以及与皇帝的良好关系而获得这个职位。战争时期6军大臣的影响力和全力或许远没有总参谋长的大到了和平时期情况就有所不同了。此时站在比洛元帅身旁的。都是像奥地利外交大臣莱奥波尔德冯贝尔希多尔德伯爵、俄国6军统帅伊万诺夫元帅这样的重量级人物。
一同晋升为6军元帅的还有保罗・冯・兴登堡、奥古斯都・冯・马肯森二人其中兴登堡元帅成为新任6军总参谋长马肯森元帅出担任波兰集群司令之外还将兼任波兰总督。此外受到晋升和嘉奖地还有赫尔曼冯佛朗索瓦步兵上将和奥尔格装甲兵上将其中佛朗索瓦还将担任驻英军队的最高指挥官至于奥尔格由于战后帝国装甲部队将进行新的大规模整编他也将受命担任6军装甲部队总司令一职。
海军将领一边。穿上新元帅军服的是莱茵哈特舍尔和德皇的父亲、普鲁士亲王阿尔贝特・威廉・海德里希海德里希亲王也成为德国皇室第一位战功卓著的海军元帅。
新兴的空军部方面约斡尼斯・冯・泽克特因为在登6英国以及后来的作战中指挥空军部队有效的配合6军作战而得到晋升他也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空军将军。
当然战场上出彩的不止有德国地将领这次来到柏林地还有奥匈帝国的6军统帅弗里德里希大公虽然败给了新沙皇的军队这位白老人仍是奥匈联军地灵魂人物他那蓝色的军服年代甚至和他的胡子一样久远;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男爵将军奥地利6军总参谋长。战争的策划者之一。此时也成了奥地利的民族英雄;安东・豪斯海军上将奥匈帝国海军总司令他指挥着目前世界第二强大的海军。是奥匈帝国海军建设的重要人物之一主张建造一流的战列舰认为帝国海军应当将势力扩展到地中海以外区域;恩维尔帕夏将军被土耳其人称为“小拿破仑”土耳其最优秀的6军指挥官之一与凯末尔政见不一却也是坚定的亲德派。
和往常一样总有人对于恭维和献媚不屑一顾。兴登堡和他地新副手、6军部第一军需总监(这个职务相当于副总参谋长)鲁登道夫6军中将站在一颗苹果树旁边窃窃私语马肯森、佛朗索瓦、奥尔格、马修这四位共事多年的伙伴。则聚拢在远离人群的另一个角落里。
远远的辰天看到了那两位站在苹果树下的将领或许在另一个世界他们也曾这样聊天。鲁登道夫这位施利芬当年非常赏识的年轻人经过实战磨练之后已经成长起来他出类拔萃的战略眼光、组织能力和战术手腕得到威廉二世、小毛奇的赞赏现在保罗・冯・兴登堡在与其合作一个月之后也给出了肯定的评价:他是一位极其出色地、值得信赖的助手!在那个世界。鲁登道夫策划了多数作战行动但在这里他或许还要很长时间才有表现的机会因为战争已经离开了!
至于东普鲁士“四杰”辰天再了解不过了别看他们表情专注、眉头紧锁的低声交谈好像实在商量什么事关国家兴亡的大事实际上只是不高兴像那些达官贵人一样互相谄媚罢了他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谈论的无非是战车上遇到的奇人轶事!
“啊……我亲爱的兄弟真高兴又见到你了!”
老远的沙皇就伸出他那长长的手臂看起来是真的很高兴见到自己的表弟。在他的身旁那些俄国的贵族们无一不是一脸崇拜的表情。
至于辰天现在对沙皇本人也不是那么的厌恶两人一个很亲切的拥抱然后互相亲亲脸颊在外人看来两位君主私下关系是紧密的、稳固的有如他们的先皇一样但是这种关系丝毫不能让两国免于战火。
“噢!亲爱的表兄您最近气色不错啊!”辰天所指的自然不是一向健壮的阿格列尼本人趁着德国和英国人死磕这位沙皇也没有在自己的皇宫里闲着他先是亲自担任统帅指挥了针对北部革命武装的围剿然后又挥兵南进将藏匿在靠近蒙古地革命党一并剿灭。这两次大规模清剿行动之后。俄国革命力量损失惨重包括斯大林在内的主要革命领导人或是逃亡国外、或是在偏远地区隐姓埋名俄国革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这显然让几乎被革命颠覆的俄国统治者心情愉悦。
“陛下恭喜您和您的国家取得了如此伟大的胜利!看吧您和您的将军们都是红光满面的气色才是真正地好啊!”
说着一口流利德语的自然就是俄国的皇后。曾经有许多人质疑老约瑟夫皇帝为何要将一位奥地利公主嫁给俄国贵族。毕竟俄奥两国向来水火不容但此时看来老皇帝还是颇有远见的。现在琳达显然已经成为俄奥两国关系的重要纽带这位向来默默无闻的皇后在俄国加入同盟国之后变得活跃起来最近更是频繁奔走与圣彼得堡与维也纳之间而最令人惊讶的是她与现在的奥匈帝国王储卡尔居然是同夫异母的兄妹!
辰天礼貌的吻了琳达地手背。
“尊贵地皇后陛下谢谢您的赞赏!如果没有您的国家地支持我们要想获得胜利是非常艰难甚至是无法实现的!”
“我的国家?噢陛下您太谦虚了!您的军队是强大的、战无不胜的所以。希望我们今后能够从您那里获得一些帮助。您说呢?尊敬的陛下!”琳达微笑着看着德国的主人不论对他还是他的军队她总是积极的赞美。几乎用上了所有用来称赞地词句。
对于这种赞美辰天听得实在太多了他一点也不觉得高兴相反的他觉得如果一个人总是称赞你那么这个人背后很可能藏着一把锋利的刀子。最初的时候他觉得俄国政府平息革命之后他们会将目光投向远东地区那虽然是老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放弃的目标但是在德、奥、俄联盟的情况下。俄国已经没有了向欧洲扩张的可能尽管国内的经济工业都需要很长时间来恢复但北极熊和他的统治者一样生性好斗加上德国政府地支持俄国很可能会在远东和日本重新干上一仗。不过从最近俄国政府的种种举动来看辰天现俄国人似乎并不真的打算按照自己为他们设计的路线行动。一方面俄国与奥匈帝国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上迅靠拢尽管是不露声色的。但深度和广度都令人担忧;令一方面阿格列尼政府已经不像当初那样在远东问题上对日本持强硬态度了最近两个月圣彼得堡似乎在于东京进行某种秘密的谈判和交易。
“那是当然只要我们的盟友有需要……”辰天故作骄傲姿态“我们的军队将全力以赴!不要看我们的6军正在恢复非战时编制但我们的士兵在战场上可以一敌十噢不以一敌百!”
沙皇和皇后笑了笑得蕴意各异。
如同德国政府所宣布的那样德国6军很快就将恢复到平时编制其中本土将驻扎56个师约8o万人与战前相比增加的将是海外兵团包括驻扎在法国的1o-15个师驻扎在英国的8-12个师以及驻扎在海外各殖民地的少量正规部队。这个决定一经宣布几乎所有国家都表示热烈欢迎看来全行进的德意志战车是令任何人都感到惧怕的。
至于海军德国政府和海军部正在筹划一个由各主要海军国参加的国际会议如同辰天所知道的另一个世界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一样通过均衡力量来降低各国的恶性军事竞争。
在沙皇之后辰天与奥匈帝国的继承人打了个照面。老约瑟夫皇帝看来真的准备脱离世事纷争了就连这样重要的会议也委派皇储卡尔前来参加经历了太多丧亲之痛和繁杂政事之后人也的确该疲倦了。
“陛下您和您的军队真是令人敬佩!如此伟业恐怕也只有您这样英明的君主才能完成!”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的卡尔对于两国不久之前的直布罗陀争端却决口不提。在战争结束之后奥匈帝国却并未像德国一样让多数士兵卸甲归田过15o万奥地利和匈牙利士兵仍旧呆在自己的兵营里其中约有2o万驻扎在意大利北部。
“胜利可不只属于我们德国大家不要忘记。数十年来我们两国都是最亲密的盟友这种伟大的友谊使得我们战胜了所有敌人!皇储殿下请代我向约瑟夫皇帝致敬!”
辰天称赞着友谊但双方心里都很清楚这种友谊并不会真正长久。当初将奥地利排斥于德意志帝国之外主要原因就是当时地政治环境现在一切都与俾斯麦的时代不同了。
“是的。赞美我们伟大的友谊!”
卡尔与辰天两个强大帝国的主宰者在世人面前高举紧握的双手。这个时候双方实力相当的舰队正在地中海的西端暗暗较劲!
在出席欧洲和平大会地各国元中最令人关注的莫过于英国的新国王罗伯特一世了。众所周知的在大洋彼岸还有另外一个“英国政府”存在!罗伯特一世和爱德华八世谁才是正统的英国国王?虽然大多数国家都宣布承认罗伯特一世但这多多少少都跟德国政府的强权有关系――这个时候反对罗伯特一世也就意味着反对德国至少在欧洲还没有人敢于这样做。
聚拢在罗伯特一世周围的大多是德国的大公和将军们。在这里人们丝毫没有避讳的需要。鲁普雷西特被誉为德国皇室中最杰出的6军指挥官依旧是巴伐利亚人心目中地英雄。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巴伐利亚士兵的表现并不亚于普鲁士人他们也同样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17万巴伐利亚士兵血洒疆场其中多数是牺牲在法国战场上地。
回到德国鲁普雷西特心中也有别样的滋味他对于巴伐利亚的热爱远甚于英国只不过他身上流淌着英国皇室的血统并从自己的母亲那里继承了所谓的“詹姆斯派英国王位”。在英国他过得并不开心簇拥者与反对者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他拥有令人羡慕的王权却不得不整天面对英国人的示威、暴动和游击队。曾经无比荣耀的英国皇家卫队此时却随处可见巴伐利亚志愿兵的背影。
英国是动荡的。曾经繁华的城市现在只剩下废墟曾经建造出一艘又一艘先进舰船的船厂早已无影无踪优秀的人才或是逃亡国王或是被德国人虏走岛屿一片死气沉沉。这一切对于大多数中立国家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荷兰人不再担心自己的中立因为德国无须借他们的道路来进攻法国也不会强夺他们的出海口用以监视英国;挪威人对于英国地失败是惋惜的因为他们无法继续从英国人那里捞取战争财富他们此时的重心转向平息胜利者对他们战争中向英国偷运物资的愤怒;瑞典人获得了德国人对其中立的保证。代价是以低廉的价格继续大量供应铁矿;法国人极力抗议德战区的“民主选举”他们关心的是“第二个法国政府的出现”曾经盟友的生死与他们无关。
当然并非所有的国家都打算置身事外。美国政府派出以国务卿威廉詹宁斯布赖恩为的特别代表团出席会议但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绝不是恭贺和平。在英国王权事件中威尔逊政府既不宣布承认罗伯特一世政权也不宣布支持爱德华八世而是和两个政权都保有不同程度的接触和联系美国人一贯的中立商人主义在这里尽显无疑――一方面照样对流亡加拿大的英国政府出售军火另一方面对于英国本土重建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如此规模和影响力的会议太平洋区域的另一个强国日本自然不会错过作为特使出席的是外交大臣加藤高明这也是日本内阁中一位非常重要的实权派人物。与美国人“关心”欧洲重建相比日本人这次来的目的和以往并无区别。在于德国签订秘密协约之后日本政府对英宣战然后大摇大摆的开始了对英国东南亚殖民地的入侵新加坡、马来西亚先后升起了膏药旗但日本政府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明白若要成为东亚和太平洋区域的霸主加入同盟国体系是一种“必须的政治背景”。
在这样一种各怀心思的气氛中由27个欧洲国家参加的欧洲和平大会如期举行另有11个非欧洲国家派出特使前来见证这一历史性的会议。这原本是一次瓜分胜利的会议然而由于战败国英国的新政府与德国的特殊关系会议的进程让许多人颇为意外。会议桌上根本看不到垂头丧气的失败者罗伯特一世英国的新君主如同胜利者一般昂挺胸德国与英国代表之间进行的是和平谈判更不如说是合作谈判双方的情绪始终是放松的、平和的。
1915年8月的最后一天英王罗伯特一世代表新英国政府与德国政府签订了《德英和平条约》这一条约正式宣告两国战争状态的结束。条约还规定英国将继续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存在但宪法必须在德国政府的监督下进行修改今后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将分别拥有各自的政府英国的中央政府仅负责外交和殖民地事务不对各自治政府的经济和军事行使权力。
此外条约内容还包括:
除规定数量的皇家卫队和警察之外英国不再保有任何形式的军队武装;
5年之内德国6军将在英本土驻扎军队以协助英国政府维持治安驻军数量由两国政府共同商议决定5年后若英国治安情况良好德国将逐步消减直至撤出所有驻军;
2o年之内英国的帕斯卡弗洛和波特兰军港无偿提供给德国海军使用;
除排水量1oo吨以内的警用巡逻、救援舰只外所有军舰作为和平保证交予德国政府今后英国政府建造军舰的计划必须事先得到德国政府的同意且不论政府或民间今后均不得建造排水量过1万吨或航过25节的民用船只;
所有飞机(包括飞机动机)一律交由德国政府今后英国政府和民间均不得制造和拥有飞机官方和民间交通运输所需飞机和飞行员将由德国政府将提供;
英国政府承认战争中由德国占领的殖民地区域作为回报德国政府将协助英国政府收回目前由旧英国政府控制的地区;
英国政府本应支付1oo亿英镑的战争赔款但鉴于两国政府历来友好的关系而此次战争的应完全归咎于乔治五世及其政府因此德国政府善意的免除英国政府赔款。
作为德国的最高统治者德皇代表德国政府签署了这项和平条约对英宣战各国除德国之外并未直接出兵因而在这个条约上的签字仅有见证的意义最终欧洲各国代表所得到的仅仅是“和平”二字。
条约签署的当天后来被定为欧洲和平日但就在这一天英格兰和苏格兰许多地区都爆了反对政府签署《德英和平条约》的示威游行一些地方愤怒的平民甚至与罗伯特一世的皇家卫队生了流血冲突。
真正的和平远未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