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请叫我威廉三世-> <第七章 小麻烦大问题>

<第七章 小麻烦大问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请叫我威廉三世无弹窗 这是1915年末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诺福克美国都华盛顿的海上大门、美国东海岸最重要的海军基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军港之一在同一天迎来了两批异常尊贵的客人。

这是一个热闹的上午军港内到处彩旗飘扬停留在港湾里的军舰全都整齐的停泊在靠北的泊位上西南面和西面条件颇佳的泊位则留给即将入港的来访舰只。码头上则是人山人海穿着鲜艳衣装、排成整齐队列的军乐团占据了最前面一大块地方各种乐器在阳光下闪闪亮数百人一起奏着《星条旗之歌》、《德意志高于一切》、《友谊地久天长》等曲子各种风格的曲调在风中传出去很远很远。

在军乐队后面是黑压压一大片一大片的人群里面有政府官员、军人和普通民众这里每个人都在翘以待看起来他们已经等了一段时间了。

“该让哪支舰队先进来呢?咳咳真该死他们为什么要凑到同一个上午抵达呢?”距离码头不远的一座塔台里穿着一身白色军服的中年人苦闷的嘟囔着。在这寒冷的冬天里整个美国恐怕没有几个人会像他一样频繁掏出手帕擦汗。不过别看他被这个问题烦闷得够呛但他肩上那可是两颗闪亮的金星!这在美国海军中并不多见可是相比港外那两支舰队上的人物他又是如此的渺小。

按照海军会议的安排与会各国代表团所乘坐的船只将在诺福克作短暂停靠然后由美国海军人员登舰陪同接着前往华盛顿。德国舰队应该在昨天抵达今天入港的是奥匈舰队后面三天则依次是日本舰队、俄国船队和土耳其船队。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德国舰队由于天气缘故比计划晚了一天于是乎两支舰队在同一个早晨出现在诺福克军港外。按理说德国舰队应该最先进港但是奥地利人认为自己准时抵达所以理应准时进港。这就让负责迎接两国舰队的美国海军将领头疼不已。

旁边一个人同样是一身白色的军服肩上有三颗星星大小和色泽都比前者逊色一些。虽不在一个级别上但他在诺福克也算是排得上号的人物了要知道官阶越高往往烦恼越多他尽管没有前者那样焦躁却也丝毫不敢有松懈的姿态。

“将军。白宫再三要求我们谨慎礼貌地接待他们!想来先进港的自然没有话说但后进港的肯定要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了之要那些船上哪位大人物一不高兴那可少不了一场外交纠纷啊!麻烦!真是麻烦!”

“这我当然知道!”两颗金星的将军又一次掏出手帕在额头上轻擦两下之后说道:“说实话我并不喜欢德国人当然对奥地利人也没有任何好感!我始终觉得他们两方都是偏向日本人的但是没有办法谁叫我们在他们面前处于劣势呢?”

“都怪该死的日本人总有一天我要让他们的天皇给我们擦皮鞋!”

此时远在东京的日本天皇自然不会因为这小小地咒骂而不安。而承载着日本代表团的日本海军出访舰队再过一天也要进入这座军港。届时这里真的是战舰云集、盛况空前据说之后还要在附近海面举行盛大的阅舰式。

两颗金星的将军并不阻止后者的不善言语他突然皱起眉头。非常不悦的看着门口一个他现在很不想见到的人正从那里走过来。

“将军德国舰队和奥匈舰队又来信号他们要求进港……”通讯官一脸无奈的报告道“这已经是他们的第三次询问了!”

“告诉他们我们正在调整港内泊位请他们再稍候一会儿!”

“是!”得到上司地回复之后通讯官如释重负地逃离了这个地方没人能保证下一秒这位脾气暴躁的将军还能这么平和的说话。

“华盛顿那群人地办事效率实在太低了到现在都还没回音!噢。我的上帝啊!一个德国皇帝一个奥匈帝国皇帝我居然让他们在港外等了一个小时而且还要继续等下去!真不知道接下来会生什么!”将军说着将手伸进口袋但他这次终于没有掏出手帕而是一把抓起旁边的电话“喂给我接白宫……”

此时诺福克军港外那两支舰队中的气氛却完全不是美国人想象的那么紧张。

相比德国人由一艘新式战巡、三艘巡洋舰和一艘医疗船组成的远洋舰队。奥匈舰队的规模要大上不少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圣・伊斯特万”号和拉德茨级战列舰“佐里尼”号这两艘都是奥匈海军目前的绝对主力其中“圣・伊斯特万”号是4艘联合力量级中最新下水的一艘“佐里尼”号的排水量、火力等配置虽然不及“圣・伊斯特万”号却也是1911年下水地新战舰。在这两艘主力舰之后是4艘护航舰只――装甲巡洋舰“桑坦格佐格”号、轻巡洋舰“阿斯佩”号、“斯・鲍恩”号、辅助巡洋舰“乔瑟佩伯爵”号加上两艘万吨级远洋补给船“鲁尔克”号和“塔它”号一共8艘舰船总吨位几乎是德国舰队的2倍。

等待进港的德国舰队暂时停泊在诺福克港正东约3海里处奥匈舰队则在德国舰队南面约2海里的海面上加上开出公海迎接和护航的美国舰队大大小小三十余艘舰只就这样静静停留在港外的海面上。

“吕佐夫”号的指挥室内波尔元帅与舰长等人默不吭声的喝着咖啡但他们并不是因为脾气好才容忍美国人的怠慢也不是因为奥匈舰队也同样在等待进港而是因为他们的脑袋里都在想着另外一件事情。

直到两天之前这些出于各种原因一直为德皇担忧的官员和将领们才得知国内的那场政变的始末同时也知道了皇帝早就离开了这支舰队并悄然返回本土镇压叛乱。对于这种意外变故以及皇帝的大胆行踪众人自然是惊讶万分然而更令他们唏嘘不已这场牵涉到众多政要和将领的政变仅仅一天便被镇压下去随后针对政变份子的审判和行刑只能用“迅雷不及掩耳”来形容:先皇威廉二世的6个皇子被认为主导了这场政变埃特尔・弗里德里希自杀身亡。包括普林斯在内地其他5个人被录夺了爵位和军衔并被流放;与政变牵上关系的军官一率遭到免职甚至更加严厉的惩罚;禁卫军和巴伐利亚军队进驻符腾堡之后阿尔布雷希特一族在符腾堡王国已经失去立足之地;德国已经就政变中的法**人问题向南部法国政府出通谍要求法国人在两个星期之内交出所有与政变有关的人否则德国不排除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

不远处的海面上德国医疗船“胡柏”号的桅杆上仍旧悬挂着德皇地旗帜对此波尔和其他人并无异议毕竟那里还有德国皇后。此外波尔还接到德皇的电报。他本人已经搭乘飞艇飞往美国并将在近日抵达而且德国外交部正在和美国政府进行了交涉希望美国人同意他乘坐的飞艇直接飞临华盛顿……

波尔放下手中的咖啡杯然后用手指揉了揉太阳穴尽管他算是这支舰队中了解内情比较多的一个但对之前生的一切还是颇为意外同时也庆幸自己没有与弗里德里希挂上关系。据说和这位前皇子关系密切的几位海军将领已经被解职6军部高层也响应的进行了一定的调整。想想自己不久之前波尔还在担心德皇离开本土期间是否会出现异常情况但从现在看来所有的后顾之忧已经荡然无存了。

实际上任何一个具有政治头脑地人只要了解半年之前德皇与路德维希三世及其长子鲁普雷西特达成地秘密协议不久之前生的一切就显得不难理解了。可惜。这个秘密将由这三个人共同保守下去。永远也不会有外人知道。

算不上巧合但此时奥匈舰队旗舰“圣・伊斯特万”号上的话题也围绕着德国国内地政变与平叛。对于这场事先几乎没有任何征召的重大事件维也纳的外交家们反应强烈。从他们的角度看待这件事情时更多是一种遗憾的态度因为除了近万士兵的伤亡、数以千计的相干人等受到牵连以及一座旧皇宫损坏严重之外德国在军事和内政上并没有伤及元气。

大赞“精彩”之余奥匈帝国的皇储卡尔不得不重新估量自己的德国对手了。虽然最近一段时间直布罗陀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但这必定未来奥匈帝国与德国利益冲突最为突出的地方――直布罗陀要塞、突尼斯要塞以及苏伊士运河都是德国人手中地重要战略据点同时将奥匈帝国的势力封闭在地中海这严重影响到奥匈帝国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级海上强国。在维也纳宫廷许多人都认为十年之内奥匈帝国与德意志帝国必有一战胜者不仅可以获得在地中海区域的战略主动权也能大大改变世界局势。

至于十年内与德国交战胜算几何。卡尔的参谋们对此意见不一一致的看法则是至少需要先与一个足够强大的国家结盟。

俄国!

这是卡尔提出的建议也是受到争议最多的一个建议。反对者认为数十年来奥匈帝国最大地敌人就是俄国目前只是因为同盟条约两国才得以和平相处但没有人能够保证这种和平能够维持多久。

在德国的政变与清理过后卡尔耳边支持的声音更加明显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现在的德皇并非威廉二世那种鲁莽和野蛮之辈登基还不到一年面对如此突然的政变却能作出极其迅而有效的反应这令大多数分析家们惊呼又一个菲特烈大帝出现了!辰天是否能像菲特烈二世那样临终时对此生“毫无遗憾”还不得而知。可一旦被认定为菲特烈式或者拿破仑式的强力人物周围的国家必将惶恐不安起来按照历史的先例“绞杀联盟”的出现是迟早的事情。

“殿下今天早上皇帝陛下再度陷入昏迷状态宫廷御医已经做了全面的检查陛下暂时还没有性命的忧虑但这也只是时间问题……”弗兰茨康拉德冯赫岑多夫男爵以一种低沉的语调向皇储汇报了维也纳的最新情报这位男爵目前仍是奥地利的总参谋长而且在6军统帅弗里德里希大公年事已高的情况下康拉德实际上已经成为奥地利6军的领头人物在奥匈联军中具有颇强的影响力。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作为皇储的卡尔自然不会轻视而对于帝国未来的统治者康拉德也是积极迎合。加之与老奥皇的温和与谨慎相比卡尔完全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而康拉德则是维也纳好战派的一份子两人一拍即合许久之前康拉德就在私下表示了对卡尔的绝对忠诚。此后康拉德热情的为新主子拉拢人脉除了6军将领之外在得到加强海军投入和建设的许诺之后海军总司令安东豪斯上将投向了这位新皇储。

尽管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病情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在场的将军们还是努力的作出一副悲伤的表情。

“噢可怜的老人……”卡尔一脸的同情和悲伤但是实际上他对老皇帝并没有什么感情可言在成为皇储之前他甚至鲜有与约瑟夫一世见面的机会。然而约瑟夫一世唯一的儿子鲁道夫于早些年与情人私奔后自杀卡尔的伯父、倒霉的新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又遇刺身亡这些意外让卡尔从一个平凡的皇族王子变成帝国身份最为显赫的人物之一。

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再去怀疑85岁的约瑟夫一世是否到了生命的极限卡尔在短时间内登上皇位也是不争的实事。至于奥匈帝国这艘庞大的战舰未来将开向何方决定权不仅仅在于搭乘“圣・伊斯特万”号来到美国的这些奥地利权贵们身上人们并不知道影响帝国未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人物。

上午1o点2o分华盛顿终于给出一个既皆大欢喜又有些啼笑皆非的答案:德奥两国舰队同时进港!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