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请叫我威廉三世-> <第三十三章 进退> <第三十三章 进退>
- 请叫我威廉三世无弹窗 “从目前帝国内部的势力分布情况来看奥地利家族实力最为雄厚他们向来以哈布斯堡正统传人自居实际上我们匈牙利家族同样拥有纯正哈布斯堡家族血统!仅从这一点来讲我们就应该拥有与奥地利贵族平等的皇位继承权!”
说罢格它用自己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了一圈周围众人的反应他们看样子非常赞成这个说法事实也是如此自从1699年开始匈牙利全境就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2oo多年来匈牙利的马扎尔人贵族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不足全国人口百分之一的日耳曼人。格它、格它的爷爷达门以及在场的每一个贵族都拥有纯正的日尔曼血统这一点是无庸置疑的。
“奥地利和匈牙利之后其他公国和自治省在皇位继承权上基本没有言权所以除了奥地利贵族推举出的候选人阿达马斯之外只有德皇威廉三世和俄皇狄安娜一世真正有实力能够和我们竞争!阿达马斯是前皇储的叔叔名义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此人在家族中的地位向来不高而且品格、名声也不怎么样据说时常留恋于维也纳的烟花之地!这样一个人恐怕奥地利人自己也不愿意将这样的人奉为君主吧!”
说到这里格它显得颇为得意虽说在国际上默默无闻但他的名字在匈牙利已经是人人皆知了。生在匈牙利最显赫贵族世家的他几乎从来到人世的第一天起就成为民众关注的对象他3岁能讲流利的德语和匈牙利语5岁进入布达佩斯贵族学校1o岁完成同龄人12-13岁才能完成的学业此后成为布达佩斯大学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旁听生15岁从该大学毕业后考入德国柏林皇家6军学院4年后以全校第9名的成绩毕业接着以少尉的身份进入匈牙利第3轻骑兵团服役战争爆时已经升任上尉副营长。战争中他随同弗里德里希大公深入波兰和俄国作战。作战勇敢、指挥果断战争结束时已经成为匈牙利军队中最年轻地少校军官。
这样一份优秀的阅历足以让匈牙利的贵族和民众为之骄傲格它也被公认为是百年来最有前途的家族继承人。当卡尔在华盛顿遇难、帝国再一次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时匈牙利的贵族重新燃起了角逐更高地位的野心这位年轻人家族继承人当仁不让的作为匈牙利家族地代表登上政治舞台。
“虽说各个王国、公国和侯国推荐出来的候选人不足为虑但据我所知仍有这么一些自不量力的人物其中就有施蒂利亚的弗雷德、波希米亚的卡里尼和卡林西亚的安德莱斯。施蒂利亚和波希米亚的实力和影响里不容小视只可惜格拉茨和布拉格的盟友太少。能够多拉一票都显得非常困难!至于卡林西亚我觉得他们只是在提高自己家族赞成票的价格而已!所以综合来说我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德意志地皇帝威廉三世和俄罗斯地女皇狄安娜一世他们的优势在于目前已有的地位――德皇可以利用德国地强大国力对我们国家施加影响而俄国女皇在血缘和人脉上的威胁又要比德国皇帝大一些!以上这5个将是我们的对手其他家族大都持观望态度他们在等待足以让他们投出支持票的价码出现!”
说完这些之后格它向众人微微欠身然后看着自己的爷爷表示自己的言已经结束了。
贵族们一个个赞许的鼓掌了。只是人数不多。加上他们从来都只是轻轻的鼓掌掌声显得有些稀稀拉拉。
在老者看来格它的分析虽然头头是道。可难免因为经验而遗漏一些东西但他还是很给面子的评价道:“很不错!”
“谢谢!”格它以一副躬谦地姿态回应长者的称赞。
“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和奥地利将各自获4-5票现在的关键点不仅在于如何拉拢其他公国更重要的是看德国和俄国的态度!”说这句话的时候老者的目光始终放在格它那里这明显是在告诉他政治并不是一门简单的学问他未来要学习地东西还很多很多。
格它脸上的表情愈的谦逊贵族们则大多在琢磨老者的这句话。
“进他们将成为我们最强的竞争对手;退。他们将成为我们最重要的支持者!”老者颇有蕴意的说道“只可惜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他们的真正态度这也是我最为担心的!”
“我们何不派特使到德国和俄国去呢?”一个中年男贵族提出自己的看法。
格它想开口说什么但看看老者还是忍住了。
老者看着那个提出建议的人“不我们现在还不急于行动。不管是出于何种态度我想他们都会派遣特使前来。所以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确保我们目前所能够得到的支持票然后静观其变这才是上策!”
那人恭敬的退到一旁其他人也不再多问。
这一切让年轻的格它羡慕不已他虽然是匈牙利的希望之星但在家族会议上还远没有祖父那种威信大家对于他的尊敬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他的地位而不是他本人。
待其他人离去之后格它走到老者身旁脸上带着几分忧郁之色“祖父恕我直言我想德皇和俄皇不会如此轻易的放弃统治奥匈帝国的机会两国之间说不定还会因此引一场严重的争端甚至是战争!可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万一他们之间不是战争而是合伙瓜分这个帝……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早作打算或许主动派特使到柏林和圣彼得堡去会比较好您说呢?”
达门有点意外的看着这个年轻人似乎并未料到他会有这样的看法。他一言不的走向洒满阳光的大阳台格它毫不犹豫的紧跟在他后面。
“其实你说的情况我也考虑到了这并非没有可能但我们不能让他们知道这一点否则皇储争夺刚刚开始他们就各怀心思了!”达门所说的“他们”。也就是刚才聚集在这里的贵族们有利可图地时候他们自然一个个忠诚无比但是遇到麻烦的时候他们恐怕就会在第一时间寻求自保了!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格它才没有在刚才的家族会议上将这个看法讲出来。
“我们不能容许这种局面出现!”达门加重语气说道“是否会有战争我不在乎但是奥匈帝国绝不能被分裂!”
冬日和煦的阳光似乎给了格它越年龄的智慧他一针见血的指出:“您的意思是……分裂之后的局面对我们非常不利。即便是我们获得了独立?所以我们只有获取帝国皇储之位这一条出路?”
老者眺望着远山“是地帝国当初之所以会合并为的就是对抗东西两面的强敌现在强敌愈强大我们更加不能削弱自己否则我们只会成为德国或者俄国的附属国!”
圣彼得堡冬宫。一座蔚蓝色与白色相间的宏大宫殿。自从泄纪中叶之后就是历代沙皇的皇宫。如今它的主人是拥有奥地利血统的尊贵女皇狄安娜一世。
“分裂!”一个敏感的词语一副粗旷的嗓子。幸好会议室里在座每一位都是熟人上位者也只是弱弱地看了这个人一眼。
感觉到自己的言有些冒失之后那个人将脑袋缩了回去。如果说他的体型肥胖、满脸胡渣的话人们或许不会对他感到奇怪可是这样一副破嗓子却属于一个皮肤白皙、长相文弱地人。更令人意外的是他不过三十五、六岁身上的军服却表明他拥有6军中将的军衔在通常情况下人们会自然而然的认为他出身皇室贵族之家并凭借显赫地位才登上这个位置。可是他与俄国皇族沾不上半点血缘关系和这位狄安娜女皇也没有暧昧姿态。他的军衔完全是凭借战功一步步积累起来的――放眼整个欧洲目前也只有德国几位哥尼斯堡派将领在这样的年龄获得如此功绩。
“胡说!你可知道将奥匈帝国纳入版图之下对于俄国有多么大的意义吗?”说话者是一位白胡子老头他一身金色的骑兵上将军服胸前挂满了闪亮地勋章。现在整个俄国能够称得上三朝元老的恐怕没有多少了这位苏克霍姆利诺夫就是其中一个。
不过虽说是三朝元老可苏克霍姆利诺夫的过去却并不几乎没有什么可赞之处。在尼古拉二世时期的19o8年他就当上了6军大臣然而这位将军长于勾心斗角、寻欢作乐和谄媚迎合是众所皆知的。1887年的土耳其战争中苏克霍姆利诺夫作为骑兵军官获得了十字勋章。这不仅成为他后来炫耀的资本也让他将这次战争中学到的军事知识当作了永恒的真理。马刀、旗杆矛和白刃战是他的信仰火力要素之类的学说只是小把戏军备更是被抛在角落里这些间接导致了俄国6军在战争爆时面对德奥军队处于极其不利的局面。
战争还未结束苏克霍姆利诺夫就被丢脸的解除了职务可命运似乎并不打算放弃这位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老将。随着尼古拉二世遇难、阿格列尼登基苏克霍姆利诺夫被重新启用职务变成了帝国6军最高顾问专门替阿格列尼笼络、收买尼古拉二世的中高级将领这份新工作很对苏克霍姆利诺夫的胃口而且他的成果也颇得阿格列尼赞赏。
阿格列尼在华盛顿遇难之后这位明智的老将第一时间向新主宣誓效忠出于同样的考虑新女皇任命他为礼仪大臣苏克霍姆利诺夫的政治生涯也在这里得到了延续。因为地位颇高这次非常重要的御前会议也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在所谓的礼仪大臣对前面的意见作出驳斥之后好几个6军将领纷纷表示赞成这让66岁的苏克霍姆利诺夫脸上浮现出几许得意之色。
长长的会议桌旁边只有先前那位年轻中将和少数几个人脸色难看大部分人似乎都持着一种观望的中立态度。
这就是沙俄的御前会议面无表情的琳达心中满是失望唯一让她感到欣慰的便是那一声与众不同的“分裂”。
“要知道如果我们俄国和奥匈帝国连为一体那样国土、人口、6军、海军都将成为无与伦比的世界第一!到时候。哼!就连德国人也不得不看我们的脸色行事!”苏克霍姆利诺夫声音洪亮的说到在他的思维里决定一场战争的主要因素是勇气、士气和人数那样俄国加奥匈帝国将成为无敌于欧洲乃至世界的恐怖力量。
这时一个悦耳的女声打断了苏克霍姆利诺夫地狂妄言:
“好了苏克霍姆利诺夫我勇敢的将军和礼仪大臣我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可是。我现在想听听索科洛夫将军的不同见解!”
“是我尊敬的陛下!请原谅我自内心的直率!”苏克霍姆利诺夫朝琳达欠欠身然后悻悻的坐下了。
刚才那个年轻将军信心十足的站起来鄙夷的看了苏克霍姆利诺夫一眼然后朝女皇欠身致礼接着开口说道:
“我认为合并只能让我们的国家变得臃肿各个民族、势力之间地明争暗斗将给敌人可乘之机。相反分裂奥匈帝国并让它成为欧洲中部地重要缓冲地带乃是目前我们俄国的最佳策略!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德国抗衡。留下这样一个缓冲地带。既削减了一个潜在地强敌又能为我们争取足够的恢复和展时间!凭借我们广袤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只要加以时日。我们一定能够回到世界最强之列!”
这样一个年轻人能够作出如此冷静而有远见的分析琳达不由得想起了他的出身。19o4-19o5年日俄战争的时候25岁的索科洛夫还只是一名中尉连长他和他的部队奉命从国内出驰援前线。当时沙俄6军在远东集结了上百万军队可是却因为准备不足、指挥不利等原因败给了兵力、火炮居于劣势的日军特别是决定中国东北局势地奉天会战中拥有近15oo门大炮的3o万俄军居然惨败给了只有不足1ooo门大炮的25万日军更是让俄国丢尽颜面。不过就在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战役中索科洛夫和他的连队表现得非常顽强并机智的多次利用夜袭夺回了白天失去的阵地。而且还抓获了1oo多名日军俘虏这在当时给了困境中的俄军官兵一个不小的鼓舞。在持续了一年多地日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年轻军官并不只有索科洛夫一个但命运之神格外垂青这位有勇有谋的年轻人因为当时的阿格列尼大公正好作为沙皇特使来到奉天为俄军官兵打气听闻索科洛夫的事迹之后他亲自接见了这位勇敢的年轻军官。一番长谈之后阿格列尼意识到这是一块难得的璞玉于是在默默记下了他的部队番号。
日俄战争结束之后阿格列尼亲自将当时已经升任上尉副营长的索科洛夫调入他的近卫军。次年将他送到俄国最好的圣彼得堡6军学院进修。到大战爆的时候35岁的索科洛夫已经成为近卫军第2步兵军的上校团长此后跟随阿格列尼转战波兰在后来的白俄罗斯一战中他的团屡战屡捷总共俘获了多达1万人的奥匈联军因而得到当时已经成为新沙皇的阿格列尼亲自嘉奖晋升准将的同时也正式成为阿格列尼的一员得力干将。俄国与德奥休战之后索科洛夫率部进入俄国腹地清扫革命武装、收服地方割据势力数十场大小战斗下来积累了赫赫战功。俄国局势初定的时候这位刚刚36岁的年轻将领已经成为俄国6军中享有盛名的强将。
对于这样一个“前朝余孽”琳达非但没有将他打入冷宫反而继续委以重任这不仅仅是她不计前嫌的缘故更重要的是6军中真正有能力的将领实在太少。在一支官僚主义严重的军队中能够像索科洛夫一样遇到“伯乐”的年轻军官少之又少。虽然阿格列尼在登基之后对军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但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俄国6军的晋升体制有背景的贵族将领占据着军队的中高层阿谀奉承仍比训练演习和摆沙盘更为实用有能力的年轻军官不得不在底层慢慢磨练营、团级以上军官相当多是中庸无能之辈。
“说得很好!”琳达赞许的轻轻鼓掌这让其他将领又羡慕又妒忌。
“谢谢陛下赞赏!”索科洛夫依旧自信满满甚至不用眼角余光去瞟一眼周围的人。
从众人的反应中琳达轻易看出了这位自傲的将军在同僚中的处境看得出来他遭到多数老将的孤立这种情况一旦带入战争中对于俄国来说恐怕不是一件好事。不过这对琳达来说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坏消息因为在她脑海里一个彻底改革6军的计划正在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