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请叫我威廉三世-> <第四十八章 怨怨相报> <第四十八章 怨怨相报>
- 请叫我威廉三世无弹窗 “东京广播电台东京广播电台现在播报一则重要消息!昨夜今晨我大日本帝国特别行动部队对德国都柏林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报复性攻击此役共毙伤德**民万余人、破坏建筑无数柏林市区已成为一片废墟德国皇帝以及重要的官员因为这次突然而坚决的攻击而仓惶出逃我方损失不足1o人!
此正义之举告诫世界上任何一个敢于或者企图与我国为敌的国家大日本帝国天威不可犯天皇神威不可犯!如若德国继续对东京进行轰炸他们的飞机每投下一颗炸弹我们就将用十倍、百倍的炸弹予以坚决还击!”
这是1928年12月25日的早晨整个日本是寒冷而消肃的从海参威和库叶岛起飞的德国轰炸机连日来持续对日本东京、名古屋、大阪等重要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这对日本军民的士气无疑是巨大的打击自德川幕府在19世纪中叶迫于欧美国家武力而“开国”之后日本在此后的七十多年间还从未遭此羞辱。因此日本特别行动部队成功在柏林制造一系列毒气爆炸事件的消息传来之时日本国上下大为振奋兴高采烈的民众纷纷走上街头庆祝日本列岛上的士气一时间几乎爆棚。
在东京的皇居一大早前来觐见和道贺的大臣、将官都在等候天皇的接见因为抵御轰炸不利的官员和将领们这次总算是扬眉吐气了相、6相、海相、6军总参谋长、海军传令官等人无不是红光满面、笑容灿烂的。
“天皇传见……”内大臣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随后一一报出天皇将要接见的人名或许是天皇心情格外好的缘故今天前来觐见的几乎都受到召见若是在早一些时候这可是“殿上人”的无上荣誉。
今天的昭和天皇果然是容光焕并且特意穿上了庆典时专用的军礼服虽然那圆框眼镜和瘦小地身材给人一种文弱的感觉。但事实上这位少年时期师从乃木希典大将的天皇身上那份刚毅和狂野与在座的将领们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大捷!大捷!”待众人坐下之后天皇迫不及待的拍手称赞昨夜对德国都实施的特种战而这道命令也正是他本人在德国第一次空袭东京后所下达的。
此时地昭和天皇27岁正是雄心勃勃、大展拳脚的年纪明治天皇的那种雄心壮志与霸气已经在这位天皇身上逐渐显现想明治天皇一样运筹帷幄、指点江山也是昭和长久以来的愿望和正在努力的事情。
(ps:昭和时代军政大权究竟是由天皇还是内阁、军部掌控有不少说法个人觉得按照客观的历史资料来看日本内阁、军部主导战争的论断只是为了在战争结束时为昭和洗脱战争罪行。事实上昭和是日本内政、外交以及军事上的主要决策者这一点和明治天皇相同倒是两者之间的那位不幸的大正天皇也就是明治地儿子、昭和地老爹因病无法主导军政事务)
“陛下英明!德国人竟愚蠢到空袭我大日本帝国的本土和都这无疑是引火烧身!这一下他们恐怕要好好掂量一下自己的斤两了!”
田中义一地嘲讽顿时引起一阵窃笑就连昭和也少有的笑了。
“执行这次任务的情报官是何人?”昭和看样子对那位“恐怖主义者”非常满意他将视线投向田中义一那支特种部队名义上隶属于日本6军。但唯有天皇本人才有权下达攻击的命令。田中则扮演了传达命令的角色。
“回陛下是板垣征四郎大佐!”田中一面说着一面点头。
“嗯嗯很好!我要好好赏赐他!”昭和看起来的确很满意。
“遵命。陛下!陛下的嘉奖命令我们会预先转达只是……只是板垣君短期内无法返回本土因为那里还有很多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办!”在这个时候田中并不想把板垣在行动中出了意外的消息说出来那实在太扫兴了。
“好好好!”昭和连说了三个好接下来他又询问了6军和海军联手进攻海参威的情况虽然“三日陷海参威”地期限早已过了但他显然对6海军目前的进展颇有耐心。就在这个时候那凄厉的防空警报声突然响起。片刻之后一名近卫军官惊惶失措的跑进来。
“陛下空……空袭!请您和诸位大人进御文库暂避德国轰炸机群几分钟之内就将抵达!”
一旁的内大臣正想呵斥这名“不成体统”的军官可是听到这个消息他目瞪口呆的愣了好一会儿。
“什么?”天皇和众人均感到愕然“这么快?为什么北部沿海的警戒站没有预先报告?”
“回陛下!这一次德国轰炸机群是从东京湾方向飞来的当我们现他们地时候他们已经飞过横须贺附近!至于他们究竟是怎么来的。
这在下……”那军官有些语塞了这种事情的确不是他这种负责传令的近卫军官所明了的。因为日军在海参威、库叶岛附近海面都部署了警戒潜艇北海道和本州北部也有许多对空警戒观测站所以之前德国机群在进入日本领空之前就会被现留给内6城市进行防空准备的时间至少也有半个小时。不过这一次德国轰炸机不但次在白昼飞临日本本土并且绕了一个大大的圈子以避开日军的防空警戒。
昭和天皇和在场的将官们还想再问什么但远处密集的防空炮声已经响起这下子他们不得不“屈尊”奔向皇居内的专用防空掩体――御文库所幸的是昭和的军服不会像和服那样行动不便倒是内大臣等几位穿着传统官服的官卿不得不提着衣服宽大的下摆艰难的跟在众人后头。
昭和一行前脚踏进御文库炸弹爆炸的巨响便从四面传来在不断晃动的地下室里众人面如死灰刚才的兴奋劲早已不见了踪影。
在令人窒息地气氛中倍受煎熬的十几分钟如同一整年那么漫长公卿们大汗淋漓。
将官和内阁大臣们大都双目紧闭不愿面对这令人沮丧的事实。至于天皇本人脸上那大白天见鬼般的困惑与不信的复杂表情久久不能挥去。
轰炸停息了大约有5分钟另一名近卫军官从外面走进来双脚一并敬礼道:“报告德国空军的空袭已经结束!东京兵工厂、东京海军造船厂和帝国大学遭到集中轰炸大约4oo架德军飞机投下了近2ooo枚炸弹其中过半数是燃烧弹。
具体伤亡数字还不清楚目前军队和消防队正在全力扑灭大火!只是外面空气非常浑浊因此斗胆请陛下和众大人们在此稍候!”
昭和闭着眼睛一脸悲哀的听着军官的报告最后只是轻微地点点头。
半分钟之后另一位军官走进来“报告我军防空部队成功击落7架德军飞机并俘获了51名德国飞行员其中19人伤势较重!大岛少将向您请示。如何处置这些被俘的德国飞行员!”
听到这个消息。昭和睁开眼睛在回答之前先看看田中再看看闲院宫亲王等将官。”看押审问!”
“嗨!”那军官啪一声一个敬礼然后转身朝门外走去。
“民众义愤填膺恐怕很快就会得到这个消息!”田中义一颇为深沉的说到言下之意不甚明了但那些德国俘虏看来是不妙了。
“德人竟敢在昼间骚扰东京死有余辜!”百川义则愤愤的接过话题都遭空袭他这6军大臣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选择了“骚扰”这个词语。
闲院宫亲王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说:“我建议从各地抽调高炮部队加强东京的防空力量。到目前为止东京还是德国人的要目标!”
“尽快攻占海参威和库叶岛才是上策!”海军部的冈田启介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他接着转向昭和天皇“陛下我海军第2舰队主力以及十万官兵已在北海道集结待命将士士气高昂、同仇敌忾只要陛下一声令下我军将义无反顾的在库叶岛动登6战役直至将所有德寇驱逐!”
“可是冈田君。宗石海峡里地德国水雷和潜艇……”田中谨慎地提醒到。
“从古至今那场胜利不是通过巨大的伤亡获得的?”冈田启介抑扬顿挫地说到“陛下只要陛下肯在下愿亲率海军主力进攻库叶岛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亦要消除德寇对帝国本土的威胁!”
这时昭和终于深沉的开口了:“卿家的忠勇朕明白只是当前之计应是如何将军队送上库叶岛而非在冰冷的海水中消耗掉将士的性命!朕认为闲院宫亲王的建议非常有价值以今天的情况来看只要我军继续对柏林实施特种战德国在远东的空军力量就会集中到东京来。
只要我们准备妥当东京就将成为他们的墓地!”
“陛下英明!”闲院宫亲王回应到“德人本土在万里之外想要补充损失地飞机需穿越我海军封锁线等到他们在远东的飞机消耗殆尽了青岛与海参威的两支舰队也就不成气候。如若德国本土舰队从欧洲开来俄人将是他们的榜样!”
“高!实在是高!”6军的几位将官不住从称赞到这地下隐蔽所里的气氛终于按耐不住的复燃了。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柏林德皇威廉三世并没有想日本广播说的那样“仓隍出逃”而是神情严肃地坐在奥拉芙宫靠南的一个房间里透过明亮的大落地窗他能够远远看到柏林市区的情景。
虽然绝大多数人对于敌人使用毒气攻击柏林仍感到难以置信说对方疯狂至极也好不计后果也好可它毕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德国轰炸机在东京上空投下第一枚炸弹开始德国就做好了应对敌人报复的准备但是毒气这种方式多少还是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圣诞之夜破坏分子一共在柏林的四条主要街道和五个广场上施放了芥子气和路易氏气这些杀伤力极大的毒气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造成了不小的破坏力一共有113名德国人和12名外国人士在这场袭击中丧生另有近千人受伤这让德**民开战以来饱满的信心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同时以报复性手段惩罚日本东京的呼声也在迅增加。
“陛下这里是失踪或遭到刺杀的人员名单一共有45人大部分是各军工企业的技术人员还有一些是政界的人物!从对方的手段和方式来看他们与施放毒气的应该是一伙人。目的很明显就是在德国制造恐慌!”
马修将一分名单递给辰天但辰天并没有看。
“我们的对手似乎在走一步险中求胜的棋明知道会遭到我们更加猛烈的报复却依然这样做了!打击我们的士气恐怕只是附带效果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想激怒我们并以此来干扰我们原定的部署和判断!我们的化学工业虽然强大但是在远东却几乎没有化学武器的储备通过俄国走6路运输目前是行不通的所以剩下的就只有走海路和走印度-中国两条路但不管走哪条现在都无法难以做到大规模运输!这两天又有九艘中立国商船在东南亚和中国沿海被击沉或是扣留对吧!”
“似乎是这样的陛下!”作为近卫军统帅马修只能这样回答辰天的最后一句话。
“那好我们暂时就继续用常规炸弹空袭日本目标兵工厂、钢铁工厂、飞机工厂、造船厂和主要工业区仍是要目标。对了一会儿弗里茨哈伯博士要来你也留下来聊聊吧!虽然我们目前不会采用毒气战但并不代表今后不会!至于安抚民众……”辰天将视线转向窗外市区的广播里正在播送一条重要新闻:
“今天上午帝国空军远东派遣军出动455架轰炸机对日本东京进行了猛烈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