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请叫我威廉三世-> <第六章 多国部队>

<第六章 多国部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请叫我威廉三世无弹窗 对于德日停战协定的签署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表示出积极欢迎的态度还有许多人提议将双方代表签字的这一天也就是12月8日定为世界和平日以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

可是永久的和平只存在于人们的梦想当中。

消息传回德国国内的时候九千万本土公民大都显得比较平静。在他们的心中这场战争背后所蕴含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以至于听到停战消息的时候许多人都有种百感交集的心情。战争伊始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德国人都以一种平常心看待这场战争什么刺杀威廉二世的凶手啊、邪恶国家啊战争的本质其实就是两个国家为争夺某种利益展开的火拼以德国强大的国力和庞大的盟友集团这个时候多数人都觉得击败日本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不久之后日本人开始频频在德国本土制造针对政府和平民的恶性攻击事件这惹恼了性格强悍的德国人。在那段时期德国民众对战争的热情空前高涨尽管远东战事不利但人们依然抱有一种积极的心态而且拥有强大战力的德国和土耳其联军继续在6上稳步推进这给了人们很大的信心。

随着战争的深入越来越多德国士兵在战场上流血牺牲那也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德国家庭收到“黑色通知单”。面对每年巨额的战争支出一些经济学者最先提出结束这种劳师远征的战争因为在夺去了日本帝国所有的殖民地之后德国已经从这场战争中获得了尽可能多的利益接下来对日本本土的进攻将是付出远远大于收益的。

渐渐的结束战争的呼声日益增高这样的情形曾一度被日本官员视为战争地转折点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一部电影重新点燃了日尔曼内心深处对战斗的渴望。德国政府又将战争进行了一年――日本帝国也在水深火热中坚持了又一年时间。

最终远东的战事还是以双方的疲倦而结束。在幅员辽阔、横跨欧亚大6的俄国战事也随着冬季地到来而暂告一段落。最后一批民主俄国的士兵接受了苏俄红军的改编整个俄国只剩下瓦拉迪米佩特罗地远东割据势力还在苦苦支撑。尽管俄国的形势看来大局以定同时苏俄红军也以其强大的战斗力让世人刮目相看而瓦拉迪米佩特罗让各国看到的则是一张贪得无厌、反复无常的丑恶面孔但不论是同盟国还是一些中立国家都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俄国的出现因此。他们仍然以海参葳为支点向瓦拉迪米佩特罗势力输送军火、物资甚至是所谓的志愿部队。

人们在赌赌来年开春的时候是苏联红军一举冲到日本海还是瓦拉迪米佩特罗守住俄国最后一块“保留地”。以军事评论家们的观点这是一场“非常危险的赌博”不仅那成船成船地援助会打了水瓢还有可能惹来苏俄人地嫉恨。当然另一些人则希望苏俄嫉恨所有的干涉者最好再来一场世界大战那么他们就会有机可趁在世界格局重整中争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

法国。布雷斯特。

当又一艘满载人员和物资的轮船缓缓驶入港口时。人们已经记不清这是入冬以来第几艘这样的船只一批又一批背着大号行囊和步枪的士兵通过海路来到这里这座美丽的法国海滨城市现在俨然成了一座军营。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穿着各**服的军人有德国人、土耳其人也有意大利人、希腊人和西班牙人甚至还有穿着仿德式军服的法国士兵这些人加上林林总总的后勤保障人员人数已经接近5万要知道这座城市包括郊区也不过是1o来万居民!

在国际安全联盟会议上墨索里尼组建5o万干涉军的建议虽然没有获得采纳但各国一致同意尽快改善多国联合快反应部队一直以来兵员不足的情况。在德日签订和约之后12月2o日6千名增派的意大利士兵率先抵达布雷斯特一周之后。希腊也派来了补充地5oo名士兵和2oo名后勤人员。圣诞节之后德国增派的1万名士兵开进驻布雷斯特加上其他国家前前后后派来的士兵驻欧洲的快反应部队终于达到了预期规模。虽说这几万名士兵还不够强国一个正规兵团的规模但用用国联官员们的话来说应对一些地区冲突事件已经是绰绰有余。

兵员充足的现象让快反应部队的指挥官们感到满意但是大批不同国籍的军人在短时间内涌入布雷斯特却也给法国当地带来了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先根据参与国之间的协定。

各国派遣的军人自己携带武器装备弹药也有本国派船运来饮食则由各国部队后勤部门在驻地各自采购当地政府的职责是协调各国部队需求和保证食品供应这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困难之处但实际上各国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习惯是大不相同的特别是多数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士兵他们不吃猪肉、狗肉、驴肉、马肉、兔肉、无鳞鱼及动物的血而其他国家的士兵也大都有各自喜好的食物这些要求让布雷斯特当地政府的官员们忙得焦头烂额一不小心还要遭到对方的责难许多人甚至无暇处理自己的事务。

其次各**人素质参差不齐并且和当地法国居民存在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再加上法国西海岸充满诱惑力的沙滩与酒吧、身材高挑模样俏丽的法国女郎各**人之间、军人与平民之间生肢体冲突的情况时有生。每到周末获准外出的各国士兵成了布雷斯特警察部门最头疼却又不敢得罪的人同时也让联军司令部和当地警察部门伤透了脑筋。尽管多国联合快反应部队司令部成立了专门监管各国官兵行纪的宪兵部但抓到违反规定的联军士兵之后司令部往往要考虑到各国政府脸面所以充其量也就是将肇事者关几天禁闭或者遣送归国。因此这种问题始终没有从根本得到解决。

生活中的问题还不是指挥官们头疼的全部各国派遣参加联合快反应部队的官兵在本国都属于精锐人员但是各国装备、训练水平却各不相同。德国士兵地素质和战斗力是公认的世界一流。他们手中也有令人羡慕的精良武器这点是芬兰、意大利甚至土耳其士兵都无法比拟的而明显差距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联合行动训练中各国部队始终无法达成默契配合德军官兵往往看不起那些来自二流国家的军人意大利人则不屑于像芬兰、土耳其士兵一样紧紧跟随在德国人屁股后面同样令人感到无奈的是各国士兵行军的度也是各不相同地结果在联合行军训练中总是笑话百出。

三个月的训练下来。联合快反应部队能够做到快反应却始终缺乏“联合”一些人对此不以为然。他们觉得成立这支联合部队的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除了俄国他们根本不需要考虑其他对手。就在这个时候西班牙国内再次爆动乱应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的要求国际安全联盟决定派遣快反应部队前往西班牙协助政府军镇压这次“农民暴乱”。

国联作出决定后在布雷斯特联合快反应部队的多国士兵们按照之前演练过许多次的程序迅集中、乘车前往机场一架架身躯庞大的德国运输机很快出现在他们面前。可是直到登上了飞机。不少士兵仍有种普通演习的错觉。一些人神情紧张而严肃但更多的人则是有说有笑在他们看来。这次去西班牙完全可以看作是一次旅行因为他们的对手只是一群“扛锄头、拿镰刀地农民”!

唯有那些来自西班牙地士兵小心翼翼的告诉自己的外国同行西班牙地局势远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农民运动和革命活动早在2o年前就曾爆过若不是多次得到外国政府的物资援助或者武装干涉阿方索十三世的政权恐怕早就垮台了。别小看了那些以农民、手工业者和失业工人组成的武装他们虽然装备很差但战斗的决心和意志却一点也不弱而且善于使用各种灵活的作战手段政府军吃到败仗那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

不可否认。俄国革命对于西班牙局势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已经腐朽。然而似乎每个国家都希望看到自己的邻国被一群无能者统治着所以每次西班牙生暴动德国、意大利甚至葡萄牙都乐意向阿方索十三世政府提供帮助并且大多数时候都是无偿的。

这一次进入西班牙进行武装干涉的身份显得比往常任何一次都要复杂。由于法国和西班牙仅是一邻之隔德国空军的运输机很快便将第一批7千名快反应部队士兵运到了距西班牙都马德里1oo公里的托莱多。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又有3.2万名联军士兵进入西班牙。这些多国部队的要任务就是协同西班牙政府军阻止革命武装进军马德里。

相比于西班牙政府军士兵们手里那些旧式毛瑟步枪和沉重的马克沁水冷机枪多国联合部队士兵们武器地自动化程度要高出不少且不说普遍装备mp24冲锋枪和gg半自动步枪的德国6军士兵就连意大利6军也将轻机枪装备到了最基层的步兵排而土耳其6军的装备基本保持在和德国同行相差34年的技术水平希腊步兵一半使用从德国采购的武器另一半也是仿德式装备芬兰和法国自是不用多说完完全全的德式装备只有不列颠和乌克兰沿袭了各自的特色即英系和俄系装备。

在分配了各自的防区之后多国联合部队的士兵们开始了熟悉的挖战壕活动。在野战工事的技术标准上各国6军各有各的认定并且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统一因此各国部队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进行的。考虑到己方目前缺乏火炮尤其是重炮德、土、不列颠以及法军指挥官还是让自己的士兵将工事构筑得尽可能坚固一些这个决定不久被证明是非常明智的唯有意大利人不以为然他们不仅工程进度明显偏慢还在战壕深度、掩体厚度上“偷工减料”这种行为很快在后面的初战中给他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随着人数占据优势的反*政*府武装不断向马德里逼近联合部队士兵们参加的第一场战斗于2月4日打响虽然西班牙政府军手里的火炮明显多于反*政*府武装但是在交战的第一天夜里他们的炮兵阵地和弹药库便遭到反*政*府武装的偷袭损失了许多大炮和弹药还不算一些支持革命的西班牙政府军士兵趁机开小号或者干脆叛逃到敌方阵营结果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联合部队士兵现几处西班牙政府军阵地上竟然空无一人指挥官们只好从自己的部队里抽调士兵前去补位。这一天的战斗打得异常激烈若不是德国空军适时的提供了一些火力支援联合部队所承受的压力还将更大。

在前两天的战斗**有245名联合部队士兵阵亡另有过3oo人负伤。不得已联合部队司令部下令参战部队脱离对敌接触向马德里方向撤退好在通过铁路从法国运来的火炮以及联合部队中唯一一支正规装甲部队在停停走走之后终于赶在这时候运抵马德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