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赵公明-> 第一百二十九 苍梧神山 第一百二十九 苍梧神山
- 第一百二十九 苍梧神山
经历了钦原带来的一场虚惊之后,虽说越往死亡沼泽的里边,凶兽越加密集,但对赵公明威胁最大的毒云以及对黑虎威胁最大的火山,都再发挥不了威力之后,这一人一虎,行起路来,反而比起原来还要安全许多。
随着打发了最后一群沼泽蜥蜴,这足有八千里方圆的死亡沼泽,也终于走到了尽头。眼前的景色,也随之一变,看着那眼前的青山绿树,一时之间,倒是让看了大半年红火山、黑沼泽的赵公明长长出了一口气。
眼前所在,便是那传说中的苍梧神山了。
这苍梧神山,来历极大。
传说之中,在帝俊、太一未曾立下妖族天庭之时,三族大战尚未结束之时,这四野之地,便有三位大神通者声明尽显,单论威望,在这四野之中,已是不下于鸿钧道祖。
而这苍梧神山,便是这三位大神通者之一,杨眉大仙的道场。
这杨眉大仙,在前世的一些野史之中,赵公明倒曾听过。传说他那本体乃是一棵空心杨柳树,在盘古开天之前,便已得道。眉若柳梢,可看破世间万象。又因得那本体的神通,可收天下万宝,是以即便是鸿钧道祖在未曾合道之前,若单论神通,只怕比起这杨眉大仙,还要差上一丝。
当日之时,赵公明也曾就此.事相问通天教主,那通天教主对此等传言,却是嗤之以鼻,笑道盘古大神未曾开天之时,这宇宙,本是混沌的一片,除却那些生有至宝伴身的混沌魔神之外,又有何等生灵,能在这混沌之中存活,更别提在混沌之中,便已得道了。
赵公明对此也是颇为疑惑。世间.的生灵,上至圣人、准圣,下至一些刚刚修行的修士,皆是靠这三界之中的灵气,淬炼自身,才可修行。
而这世间之灵气,本就是混沌.之气,被盘古破开之后,那混沌之气之中的精华凝聚而成。彼时盘古尚未开天,混沌之气尚未演化,这宇宙之中,便无灵气存在,那杨眉大仙,又如何能在这混沌之中得道。
但即便如此,既然这杨眉大仙能有如此大的威名,.修为神通,自是不弱。赵公明前来这苍梧之野,行小开天之事,少不得,便要先与这杨眉大仙打个交道。
思及无论这杨眉大仙是否是在混沌之中得道,在.传说之中,其性情都是极为和蔼,与世无争之人,更不会与自己为难,赵公明对此事,心中倒也并无多少担忧,将手往额头一搭,举目四处打量了一番,心中却是又犯起了难。
却是因得,无论是先去寻那延维,还是助这黑虎,.记起往事,都需先寻得地头不是,而这苍梧神山,虽然以山为名,却是无数的山头,连在一起,组合而成的群山。
若是单独一座.山头的大小,莫说是比起那昆仑山以及莫言所居的汜天山,就是比起那人界之上,广成子与灵宝大法师二人建为道场的崆峒山,都要小上不少。但这无数的小山,环环相扣,连在一起,便似无边无际一般。
话说回来,若是在那四大部洲或是人界之上,即便是此等情形,只需将神识张开,顶多数日功夫,便能将这群山,探查个遍;但这苍梧之野,对于神识之压制,极为厉害,即便赵公明不惜耗费法力,将神识大开,只怕没个数百年光景,也难以完成此事。
更何况,这用神识贸然探查,本就是犯人忌讳之事,这苍梧神山,如此广阔,谁知除了杨眉大仙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大神通者居住,若是惹火了这些人,岂不是更要平生是非。
但已到了地头,再去多想,也是无益。更何况,赵公明思及如今有玄黄玲珑塔护体,那天人五衰,还有接近万年才会恶化,而自己这一路行来,将这四野之一的苍梧行了一半,才花费了将近两年的时光,即便是将这些山头,一个个前去拜访,时日也是极为充足。
思及此处,赵公明倒也不再为难,与黑虎打了个招呼,随意寻了一个方向,便走向前去。
这苍梧神山之中,不仅景色优美,灵气也不似苍梧之野其他地方一半匮乏,虽说比起四大部洲之上的那些洞天福地,还差了一些,但比起人界,却又要强上不少。
这一路行来,赵公明竟是在山野之中,发现不少的灵草仙果,而一些麋鹿山獐,便似毫不惧怕生人一般,遇到这一人一虎,不仅未曾转身逃跑,反而还挑衅似地用塞满了青草的大嘴,发出一声声挑衅的叫声。
连续经过了几个山头,正在赵公明与黑虎,都已渐感疲累之时,那黑虎突然之间又是双耳立起。
见得此等情形,赵公明不由得精神一振,自从他与黑虎逐渐熟悉之后,已是深知这黑虎对于四周环境变化之敏感竟是比自己神识,还要灵敏上不少。是以这些时日,他并未再像以前一般用神识开道,只需留心观察黑虎动作便可,比起以前,也算是轻松了许多。
而黑虎这般反应,显然是另有发现,这让在这苍梧神山,打转了数日,却一无所获的赵公明心中怎会不喜,连忙按照黑虎所指的方向,往前行去,再翻过一个山头,果然见得前边山谷之中,竟似有一小村落存在一般,几十个茅屋,在山林覆盖之中,依稀可见,缕缕炊烟,不停从那茅屋之中冒出。
赵公明本以为,这山野之中,即便有些人烟,若不是一些山精野怪,也当是类似那羽民一般,有独特本领之种族,但行得近前,才发现,这村落之中,竟是住着数十个与那外界,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族。
这数十人之中,有男有女,却是以老幼居多,如今已是日上三竿,想必那些村中的青壮,都已外出狩猎去了。
那数十人,本正聚在一开阔之处,整顿手中的野兽,见得这一人一虎走近,纷纷停下手中活计,看向二人。
那些老人,见怪了这山中的野兽,对于黑虎,倒还未有怯意,但其中十数个幼童,却已是哭喊着躲在那些老人的身后。
许是这村落之中,从未见过外人,这些人,吵吵嚷嚷了半晌之后,才出来了一个年近六旬,须发斑白的老者,手拄拐杖,颤颤巍巍的向前行了两步,向赵公明问道:“这位客人,不知是从何处而来,来此有何贵干?”
赵公明连忙让黑虎多加收敛,躲在自己身后,见得对面的那些人,情绪也已渐渐平复,才上前稽首道:“老人家有礼了,贫道乃是一个游方的道士,到这苍梧山中,寻找一个故人,却不想迷了路途,偶然之间,见得这山林之中,有这么一个村落存在,是以想前来问询一下,讨杯水喝。”
那些人听得赵公明并无恶意,这才心中稍安,便连那些孩童,见得那面貌凶恶的黑虎,行起路来,蹑手蹑脚,不仅没有丝毫凶厉之气,反而看起来极为可爱,虽不敢上前逗弄,但也不似适才一般的恐惧。
那老人点了点头,回首向一个年龄稍长的孩童招呼了一声,那孩童便立刻一溜烟跑开,眨眼之间,便拿着个木瓢,手提一个木桶,晃晃悠悠走到赵公明身前放下,将木瓢递于赵公明后,看着黑虎,眼神转了几转,正欲伸手去摸,那黑虎咧嘴一笑,便又吓得大叫一声,重新跑回到人群之中。
只是这一次,其他的人族,也已看出了这黑虎并无恶意,只是与那孩童嬉闹罢了,是以不仅未曾如刚才一般恐惧,反而神色之间,轻松了许多。
赵公明这才将心放下,在木桶之中,舀了半瓢的清水,一口下肚,又重新舀了半瓢,让黑虎饮下,这才重新将木瓢放至桶中,向那位老人问道:“老人家,不知你与族人,何时搬到这苍梧神山之中的?”
听得此问,那老人一手轻扶拐杖,将另一只手,在头上轻轻敲打了几下,才用手指了指适才给赵公明递水的少年,道:“我只记得,是小荣子六岁之时,刮了一场大风,我们整个部落,便被刮到了这山野之中。”
说罢,老人转身轻问了一句:“小荣子,你今年几岁了?”
那孩童,显然未从适才的惊吓之中醒来,听得老人问询,只是连连摇头,看着黑虎,却不言语,幸得旁边一个妇人,伸手比划了一下,老人这才转过身来,道:“小荣子今年已然将近十一,想来,我们在这山中,也已是五年上下了。”
听得此言,赵公明不由得眉头微皱,这些人身上所穿衣着,与那人界之上的人族,大为不同,更何况,即便是圣人,也无多大把握,将如此孱弱的人族,一次从人界之上,移到这四野之中。
但这地仙界之上,虽说仍存有不少人族,单论长相,与这些人却又大为不同,沉吟片刻之后,才问道:“那老人家可还记得,你与族人被迁来之时,所处何地,又是哪位人王主政?”
那老人这次倒没有再问询他人,直接便开口道:“这个老朽自是记得。当日之时,乃是舜帝主政。而我族所居之地,便是上古太上圣人道场首阳山下,一处山谷之中。”
听得此言,赵公明心中不由得大为震骇,那尧舜至今,经历夏商两朝,已是接近一千五百年之多,怎这老人口中,才不过过了刚刚五年,当下连忙问道:“老人家可曾记错?你族人果真是五年之前迁来,而迁来之时,正是舜帝当政?”
那老人听得此问,再三盘算之后,才点头道:“舜帝仁德,圣贤之名,人人皆知。只是天公不作美,当日连续数年阴雨连绵,大水频发。只记得当初舜帝似乎遣了一个名叫禹的贤人,前来治水,但那禹尚未来,大水便已将我族聚居之地冲毁。便在我族之人,都感觉穷途末路之时,一阵大风刮过,我一众族人才被天神,移到此处,而躲过了这灭顶之灾。此等大事,我又怎会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