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赵公明-> 191 说因论果,准提欲将佛经传

191 说因论果,准提欲将佛经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191 说因论果,准提欲将佛经传

    那妙善虽然也是天姿国色,但这些修士,大都是修行数万年、道心稳定之人,又不知晓这妙善的真实来历,自是不可能为之侧目,而众人齐齐神色大变的原因,自是因得那紧随其后的身穿黑袍的女子,却因得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那玉帝、王母二人膝下唯一的女儿龙吉公主。

    也直到此时,看到了这龙吉公主,众人心中才终于明白,众位圣人陨落才刚刚不过数日工夫,这准提圣人为何便与那昊天玉帝走到了一起,并还当着天下道门修士的面,说出支持昊天玉帝的话来。

    是以未过片刻,除了西方教的那些佛子,面带得意之外,道门这边,无论是三教掌教,或是镇元子与冥河老祖这些先天大神通者,甚至那些生性淡泊,平日里向来不掺和三界之事的散修,看向昊天玉帝的眼神之上,也是带着一些鄙夷。

    好在在场的众人,看在准提圣人的面上,未曾起身发难,那昊天这才在众多异样的眼神之中,勉强保持镇定,嘴角之中,也是挤出一丝笑容,一边假装旁若无人的玉身边的几位对其忠心耿耿的仙官谈笑风生,一边将注意力时刻集中在场中。

    赵公明心中虽然也对这玉帝,竟是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就与准提圣人勾结在一起,心中有些不满,但竟不知何故,在看到了妙善适才对自己露出的那丝苦笑之后,脑海之中,便一直显现出那一日,在不廷山与妙善分开之时,那似乎有些话要对自己说,但终归未曾说出口的依依的身影。

    直到那妙善与龙吉公主二.人,已然走到了准提圣人的身旁,赵公明这才恍然回过神来,转念思及自己适才之时,心绪的异常,不由得大为震骇,暗道难不成,自己竟是已对那仅有数面之缘的依依,情丝深种了不成!

    若是不然,为何在刚刚见到妙善.的苦笑之后,自己的心中,竟是在不由自主之间,把对玉帝的不屑之意,以及对这准提可能会提及的佛法东传之事的戒心,全数抛在脑后,心中却仅有那么一个念头,上前追问妙善,依依现在的情形。

    心中有了此念之后,赵公明便.一直觉得心绪不宁,便连那紧随其后,准提圣人敕封妙善为观世音菩萨,以及那龙吉公主为地藏王菩萨之事,都再提不起一丝关心。

    在内心深处,甚至隐隐期望,这准提圣人在分封完.诸天佛祖,各位菩萨的法位之后,将所有的事情尽快安排妥当,好去上前向妙善探听一下,当日到底那紫竹林之中,发生了何事,那罗睺的元神,现在的状况如何,以及那依依,现在究竟是生是死,下落如何。

    好不容易待得准提圣人啰啰嗦嗦,将一干闲杂事.物,尽皆交代完毕,这孟兰法会,也到此告一段落,看着那纷纷起身退去的诸般佛子,以及那紧随其后的妙善,赵公明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就欲起身追上前去。

    便在这时,那身旁的云中子连忙将赵公明衣袖.牵住,轻声传音道:“公明师兄要去何处?”

    听了这话,赵公.明这才发现,那从大雄宝殿之中,退去之人,也仅是佛门弟子罢了,而道门众人以及那些散修,却仍端坐于原地,纹丝不动,转眼看了看四周,见得镇元子几人都是面色古怪,看向自己,这才怅然坐下,与云中子回话道:“适才之时,想到一些事情,分了精神,是以见得那些佛门弟子退去,便以为这孟兰法会已然结束。”

    说到这里,赵公明才恍然记起,适才之时,模糊之中,曾听得那准提圣人说了一句,要留众人在这雷音寺中,用上一席斋菜,这才苦笑摇头不语。

    听得这话,那云中子几人心中才长长出了口气。

    他几人与那妙善素不相识,虽是有些奇怪赵公明为何会如此失态,但也仅是认为,乃是因得他修为大减,短时间内,还未完全适应;再加上三界俱都知晓,这玉帝与紫薇宫向来不和,是以见得他站起,还以为他是不想与玉帝同席,欲愤然离去的缘故。

    但不管如何,经过了这般的插曲之后,赵公明的心神,也是安稳了许多,虽然心中对那依依与罗睺的下落,仍旧有些担心,但神色之上,却又恢复如常。

    待得佛门众人退下之后,准提圣人才重新招呼来几名小沙弥,带着其他众人,离了大雄宝殿,在后院的斋堂之中,摆下了流水宴席,邀请众位仙家前去用膳,自己却是与冥河老祖、玄都大法师、云中子以及赵公明四人,单独留在了大雄宝殿之中。

    见得闲杂人等一一退去,赵公明心中才开始暗暗盘算,虽说名义之上,那东胜神洲向来为道门所辖,但经过这些年的岁月,那东胜神洲之上,除了道门三教以及陆续繁衍的人族之外,也是有了不少的新生妖族居住。

    当日里,既然三请圣人已然答应了接引、准提二人,这佛法大兴之事,即便是这掌教的位置,换了人做,也自是反悔不得。

    而那冥河老祖,虽然身为地府阎君,向来少理三界之事,但自从将女儿红衣嫁与勾陈帝君少昊之后,也便与妖族连为了一体,那少昊出不得北俱芦洲,由这冥河老祖出面,倒也是理所应当。

    是以见得准提圣人仅将几人留下,略一思索,便已然猜到,只怕此时那准提圣人即将与几人商量之事,便当是那佛法东传,也便是后世的西游之事了。

    果不其然,便在赵公明刚刚想到此处,那准提便直接开口说道:“想必贫僧将众位道友留下的用意,大家也俱都知晓,如此贫僧便也不再多说废话,直接便就这佛法东传之事,询问几位道友的意见。”

    那玄都大法师与云中子二人,虽然不似赵公明自后世而来,对一些事情发展的脉络,多少有些了解,但因得临行之前,得到了太上老君提点的缘故,心中也是早已明白了这准提话中所指之意,是以对视了一眼之后,那玄都大法师便微微笑道:“既然准提圣人当日里便与我等师尊,已然就此事商议妥当,那便按当日的约定行事也就是了,又何必询问我等的意见。”

    那冥河老祖虽然对这众位圣人的约定,不曾听闻,但他向来消息灵通,对三界之中的形势,向来把握极准,是以仅仅听了这准提的一句,心中稍加推演,便也明白了大半,思来想去,觉得此事对自己及少昊等人,影响不大,便也未曾开言,仅是轻捏着手中的水杯,悄无声息的看着众人的反应。

    听了玄都大法师这句话之后,准提圣人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转眼见得云中子微笑不语,想必也是于玄都大法师一般看法,这才略一犹豫,将眼神看向赵公明道:“赵掌教就此事有何看法?”

    初听得这话之时,赵公明不由得怔了一怔,非是他故,乃是因得先前虽也有旁人以这掌教之名称之,但大多时候,赵公明仍是以截教二弟子的身份自居,是以无论是心中所想,还是所办之事,皆是与先前未曾接任这掌教之职之时,并无太大差别。

    但如今听得这话从准提圣人口中说出,才立刻明白了,从今以后,自己身后,再也没有那个如泰山一般的身影支撑,而自己所思所行,俱要以截教的利益、威名为先,是以一时之间,心中竟是有些心乱如麻。

    沉思了片刻之后,赵公明才心中轻叹了一声,轻轻点了点头,道:“我三教向来一体,玄都师弟所言,自是代表了我三人的意见。”

    说完了这话,赵公明心中想了一想,才接着开口问道:“只是当日我等师尊与准提圣人所商议之事,我等只知些皮毛,具体的事情,却未深知;今日既然道友提及此事,何不先将当日众位圣人的约定,先详细告知我等,也好让我三人,心中有个主意,回到道场之后,也好说与门人弟子知晓?”

    听了这话之后,玄都二人也是微微点了点头,将眼神看向准提圣人,便连那冥河老祖,也是轻轻的将手中水杯放下,静待详情。

    准提圣人轻叹了一声,道:“罢了,既然道友问起,贫僧便将当日之事,原原本本的说与你等知晓。”

    “当日里,太清道友三人从人界传道回来之后,不知因得何故,竟将开天三宝置于一处,共同参悟,并从这开天三宝之中,得知了当日混沌之中所发生之事,是以前来这灵山之中,与我与接引师兄商议起此事。”

    “众位道友也是知晓,我与接引师兄,虽说与三清以及女娲同为圣人,但不过是开天之初的先天灵根化形罢了,既无三清所继承的盘古开天大功德,又不似女娲那般,乃是混沌之中,便已孕育的混沌魔神,是以与道祖却是从未结下因果。是以最初三清三位道友相邀我二人出手之时,我二人思及这般缘故,并未同意此事。”

    “直到后来,太清道友允下助我等教派大兴,又各自以门下弟子,来弥补我教门弟子缺乏的条件,我二人才勉强答应了此事。”

    听得准提圣人说到此处,玄都大法师三人倒还未曾想起,但那冥河老祖却是轻“咦”了一声,眉头一皱,道:“道友如此说来,本座心中却是有些不解了。”

    见得准提圣人与玄都三人,齐齐看向自己,冥河老祖这才接着说道:“道祖合身天道之后,神通法力之高,想必便连身为圣人的道友,也是难忘其背;我等的神通,大多便是从道祖所传的三千大道之中各自领悟得来,即便是道友与接引二人,所创的这佛门大法,也是由此而出,甚至便连两位道友的法宝,也是道祖赐下。两位道友既然不愿与道祖为敌,为何会仅仅为了这几名弟子,以及一个承诺,便不顾自身安危,去行此事?”

    听的这番话后,初始之时,赵公明三人还有些疑惑不解,但转念一想,也是察觉了其中的蹊跷之处。

    先前之时,赵公明与云中子几人,仅是因得与那多宝道人几人感情太深的缘故,将这多宝道人几人的分量看的过重,心中也是一直认为,以两教数名修为精深、根基深厚的弟子,再加上其无数的弟子、门人,来换取这接引、准提二人相助,大为不值。

    但如今想来,对于一个教派而言,有无圣人坐镇,相差甚远;便似那原来的佛道两家一般,仅仅是因得那道门之中,圣人比这西方多了一位,便在这开天之后的近十万年岁月之中,一直占尽优势;但此刻三清圣人,两个陨落,一个修为大损之后,与佛门的形势,便立刻发生了转换,反而变做是佛门之中,因得这准提圣人仍在的缘故,占尽了上风。

    便似这般,以那接引向来行事之稳重,以及这准提的心机,又怎会为了区区的一个承诺,以及这些对圣人而言,比之蝼蚁也强不了多少的道门弟子,而拿着自己的性命,乃至于整个教派的前程,去与道祖作对!

    那准提圣人听了冥河老祖的这番话后,也是接连苦笑了几声,未曾解释,却先开口反问道:“众位道友可还记得,当日我与接引师兄二人,成圣之时所发的四十八宏愿?”

    见得四人连连点头,示意自是记得,准提圣人这才长叹了一声,将其中之原委说出。

    那三清三人,乃是凭借着立教的功德,以及自身所继承的盘古开天的大功德才得以成圣;而那女娲成圣,虽说是借助那造人之功,但在此之前,与天吴几人梳理洪荒所得的功德,也已是不少。

    这接引与准提二人,虽然根基、悟性也是不凡,但终归并无三清与女娲这般的福缘与机遇,是以当日之时,仅凭那立教的功德,自是不足以让两人尽数证得圣人之位,直到发下四十八宏愿之后,才借助这些功德证就圣人之位。

    天道之下,便连修士的一言一诺,便有感应,更何况这宏愿之事;既然天道在接引二人立下宏愿之时,降下了大功德,那两人自是要在成圣之后,将这宏愿之中的内容,一一完成。

    但在那道祖以及这三请圣人俱在之时,有他几人压在上边,接引二人莫说是将佛法传开,大兴其教,即便是仅仅为了保持这西方教的现状,已是耗尽了大半的精力。

    若非是当日赵公明立下天罚,令得地仙界之上,许多散修因得因果业力纠缠,修为难以寸进,为了那功德金身大法,加入西方教中,只怕直到当日,这偌大的灵山之上,仍是如以前那般的冷清。

    但那天道本就无形无质,自不会去管他二人心中的委屈,是以随着时日一久,这天道所降的惩罚,也是越来越重。

    直到那三清圣人,寻得这接引、准提二人商议此事之时,两人已是因得这宏愿,迟迟不能实现的缘故,境界极为不稳,是以逼不得已之下,只好搏上一搏,应下了此事。

    听得准提圣人,众人这才明白其中竟是有这般一段典故,而与此同时,心中对这准提二人当日的处境,也是多出了几分同情。

    那准提解释完这段原委,才接着说道:“那转赐弟子给我西方一事,当日里,元始天尊与通天教主两位道友早已办妥,想必众位道友也是知晓,贫僧在此便不再多言;至于那允诺我教派大兴之时,当日虽未曾言明当如何操作,但三清三位道友,却是各自允诺,在我将佛经传往东土之时,不仅门人弟子,不得从中作梗,更要在危难之时,助我三次。”

    听了这话,玄都大法师三人齐齐皱起了眉头,既然当日三位圣人应下,这三教弟子,自是不敢擅自违逆了掌教之命,是以这头一条,说与不说,干系倒是不大;但那危难之时,三教之中,各自助他三次之事,却是一时之间,让三人心中犯起了难。

    佛道两家,根据教义的不同,所面向的人群,也是大为不同;与那佛门宣称,心向我佛者皆可成佛截然相反,这道门三教之中,即便是号称有教无类的截教,收徒传道之时,也是极重根骨、资质。是以两教在人界传道之时,便因得这般的差别,而甚少引起纷争。

    但与那人界不同,这地仙界乃是三界之根本,佛道两家,即便是不为道统、门徒,也会在颜面之上,多有交锋,是以两教的弟子,在内心之中,仍是将对方视作自己最大的对手,若仅是任由对方传道,不加以干涉,倒还罢了,去出手相助对手之事,却又如何能让三教的弟子接受此事。

    见得三人脸色之上,犹豫不定,准提圣人轻笑了一声,道:“如今离我那东土有缘之人转世,尚有八百年之久,三位道友尽可在回了东土,与太清道友商议过之后,再给贫僧答复也是不迟。”

    玄都三人心中正在为难,听得这话,自是欣然应许,但那赵公明一听得这八百年之期,心中一动,却是想起了一人来。

    这三界之中,近数万年来所发生之事,虽是与赵公明前世的记忆之中,颇多不同,但仔细算来,却是仍有不少的相似之处,是以听得这东土有缘人之说,自是立刻便想到了那玄奘法师。

    而那玄奘取经之时,那孙悟空被压于五行山下,已然五百年之久,而在此之前,又曾先后经历拜师学艺、大闹天宫等事,是以算来算去,赵公明竟是骇然发现,那孙悟空出世之期,竟是近在眼前。

    *****************************

    新年快乐。

    昨天晚上,看了小虎队的几首歌,内牛满面啊。。。

    一晚上在吵闹声中,居然。。。居然没码几个字。

    所以这一章是在守夜守得有点昏昏欲睡的情况下码的。。。

    如果质量有下降了,还请大家见谅一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