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青山-> 496、附议

496、附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清晨,钟鼓楼上的钟声荡来。

    离阳公主缓缓走下楼梯,重新穿上翟衣,面上扑了淡淡的珍珠粉,眉心也重新点上殷红的梅花。

    陈迹站在会同馆一楼抬头看她:“殿下今日怎么没有拖延时间?”

    离阳公主笑着说道:“南朝的太子殿下纡尊降贵来会同馆商谈盟约,本宫若是再搞些乱七八糟的事,反倒显得本宫有些不懂事了。”

    陈迹侧身让开路:“马车备好了。”

    离阳公主从陈迹身边经过时,轻飘飘问道:“张二小姐呢,本宫都要离开宁朝了,难道不打算再见本宫一面?也许这一别,这辈子都再也见不到了。”

    陈迹诚恳道:“不见最好。”

    离阳公主原本已经要钻进马车了,听闻此话顿时回头,故作嗔怒:“还是你们男人最绝情,本宫可是真心拿两位当朋友的。”

    陈迹心不在焉的回答道:“也许吧。”

    离阳公主瞪他一眼钻进车里,陆氏离开了,陈迹独自驾着马车在羽林军护送下前往鸿胪寺。

    陈迹默默思忖,太子希望由他护送离阳公主前往崇礼关外,是否又准备了什么后手?太子手中还有什么底牌?

    此时,离阳公主坐在马车里,隔着车帘低声道:“陈大人,你可知道何为一国储君?”

    陈迹淡然道:“正统。”

    离阳公主笑了笑:“没错,历朝历代太子都是最危险的,我景朝千年,死在登基前的太子数都数不过来,可还是那么多人抢着当,就因为‘正统’二字。只要这两个字在,便会有无数人前仆后继的去争,也会有人前仆后继的去辅佐他,因为这是世间最让人亢奋的生意。”

    陈迹平静道:“殿下想说什么?”

    离阳公主认真道:“你南朝太子已经经营二十余年,即便被软禁在钟粹宫也依然不能小觑,陈大人要小心些,眼看着马上成功,本宫不想死在回景朝的路上,拜托了。”

    鸿胪寺与会同馆只隔着两条胡同,眨眼的功夫就到。

    鸿胪寺的官员早早等在门前,陈迹停稳马车,为其掀开车帘:“殿下放心,不会有事的。”

    离阳公主下车时低声说道:“陈大人,若真遇到危险,不要丢下我。相信我,只要我活着,总有能帮到陈大人的地方。”

    说罢,她被小满搀扶下马车,昂起头走进鸿胪寺中,在鸿胪寺官员面前重新变回那位高傲的景朝公主。

    陈迹正要坐回车上,却被鸿胪寺丞笑吟吟的拉住:“如此大事,武襄县男怎能不进去?此事没你可不行。”

    陈迹皱起眉头:“不是有太子殿下么?”

    鸿胪寺丞拉着他往里走去:“殿下去仁寿宫了,今日得由你主持。”

    鸿胪寺内已经摆好桌案,鸿胪寺的官员坐于末位,铺开纸张草拟“载书”,载书上要记载此次和谈的细则,一个字都不能疏漏。

    离阳公主已经落座,她对面的主位却还空着,鸿胪寺丞将陈迹按在这个位置上,笑着说道:“待我等拟好载书,还请武襄县男来仔细审阅。”

    陈迹不动声色道:“然后呢?”

    鸿胪寺丞回答道:“然后就是签押了。”

    离阳公主坐在对面微微一笑:“这偌大宁朝,竟是连个敢签盟约的都没有,生怕背上千年骂名,你们的那位太子也真是鸡贼,和谈明明是他来谈的,签盟约的时候反而不出面了?”

    鸿胪寺丞面色一变:“莫要污蔑我宁朝储君!”

    离阳公主反唇相讥:“本宫说错了?”

    说到此处,她转头看向陈迹:“陈大人,本宫劝你不要签押,此事与你无关,换你宁朝太子来。”

    鸿胪寺丞耐心道:“殿下也想早日带元城回去,何必理会我宁朝自家的事务?”

    离阳公主缓缓靠在椅背上冷笑道:“本宫乃是景朝公主,你们派一个男爵和本宫签盟约是什么意思?换身份对等的来,否则本宫不会签的。”

    鸿胪寺官员面面相觑,离阳公主这个要求正当合理,不管到何处去说都没有错。

    眼看和谈又停滞下来,片刻后,鸿胪寺丞咬咬牙大步往外走去,一个时辰后再回来,寺丞已是满头大汗,身后还跟着解烦卫与太子。

    陈迹起身让出主位太子柔声道:“陈大人好本事竟能让景朝公主为你仗义执言,不知道的还以为陈大人是景朝的男爵。”

    离阳公主轻描淡写道:“本宫可不是为谁仗义执言,只是按规矩做事。都说宁朝重礼,怎么还不如本宫一个景国公主懂礼,不会是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吧?”

    太子也不动怒,微笑道:“殿下说笑了……”

    此时,鸿胪寺丞捧来载书,提醒道:“殿下,签订盟约吧。”

    盟约一式四份,太子提笔在四份盟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朱淳文”,又按下手印与储君印信。

    鸿胪寺丞又捧着盟约来到离阳公主面前,离阳公主在盟约上写下名字“元音”,又随手沾了满掌的朱砂印泥,在盟约上按下完整的掌印。

    离阳公主笑着说道:“本宫没有带印信,便把掌印按完整些好了。”

    鸿胪寺丞引着众人来到后院,这里早早设下土坛,旁边挖出一个“坎”来。一份文书埋于其中,敬告地祇,一份文书烧于火盆敬告天神。

    剩余两份,景宁各执,分别存于各自宗庙,昭告于人。

    待做完这些,太子对离阳公主客气拱手:“殿下且回会同馆歇息武襄县男还要随孤进宫一趟,商议护送殿下出崇礼关之事。”

    离阳公主看了陈迹一眼,点头应下:“好。”

    ……

    ……

    紫禁城中。

    太子在前,陈迹在后,两人穿过金瓦红墙,谁也没有说话,似乎也没有再说话的必要。

    经过奉先殿时,太子忽然感慨:“陈大人,孤很怀念当初在固原的时光,你救了孤两次,孤许诺你东宫右司卫一职,本以为未来会传为一段佳话,可回到京城之后,好像一切都变了。”

    陈迹没有理会。

    太子自顾自的说着:“陈大人,孤是真的很欣赏你,你是陈家人,陈阁老又是孤的老师,本该是最亲近的才是,怎么如今闹成这般模样?这样一来,也让陈阁老夹在当中……”

    陈迹打断道:“殿下。”

    太子疑惑:“嗯?”

    陈迹平静道:“闭嘴吧。”

    太子眼神慢慢沉静下来:“孤以为,你我之间应有回旋的余地。”

    陈迹不再理他。

    待到仁寿宫前,太子忽然转身问道:“陈大人,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了吗?若你心中还有气,孤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弥补。”

    陈迹从他身边经过,径直走到仁寿宫殿外高声道:“臣,武襄县男陈迹,参见陛下。”

    仁寿宫中传来吴秀细腻的声音:“宣,太子、武襄县男觐见。”

    两人一同跨进仁寿宫跪伏于地,宫中阁臣、部堂俱在,宁帝盘坐在纱幔之后看不清面目。

    此时,太子当先开口:“启禀陛下,盟约已订,敬告天、地、人,可送还离阳公主与元城了。儿臣以为,当由武襄县男率羽林军护送,武襄县男屡立奇功,使羽林军面貌焕然一新,从未失手、失节,由他们护送较为稳妥。”

    堂官们相互传递眼神,纷纷看向绣墩上的阁臣。

    张拙思忖片刻开口:“羽林军人丁凋敝,从崇礼关回来后尚且没有休养的机会,还是由御前大三营护送比较好。”

    可他刚说完,胡阁老眼皮都没抬一下,沙哑反驳道:“不妥,御前三大营从未操训过仪仗之事。”

    张拙看向胡阁老:“是真的从未操训过,还是不想背这骂名?”

    胡阁老慢慢抬起眼皮,目光炯炯有神的看向张拙,张拙虽已入阁,但这些日子行事低调,还从未与其他阁臣针锋相对过。

    今日却像是变了个性子,不再韬光养晦了。

    下一刻,宁帝在纱幔后缓缓说道:“行了,别在仁寿宫里吵闹,莫扰了三清道祖……就由武襄县男率羽林军护送吧。”

    陈迹只得高声道:“遵旨。”

    太子慢慢吐出一口浊气,可这一口还没吐完,却听陈迹又说道:“我朝自古以来有御驾亲征之风骨,如今说是和谈,实为景朝主动求和。臣请太子殿下主持此事,与臣一同前往崇礼关外,一则是由太子亲自接收景朝战马,示武天下,显我国威,二则是太子亲迎被掳军民回朝,以示我朝仁德。那些军民被掳七载有余,若由太子亲迎、慰藉,想必边军将士会倍感振奋。”

    太子瞳孔一缩,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反驳。

    还没等他反应,胡阁老开口说道:“臣附议。”

    张拙紧随其后:“臣附议。”

    太子将求助的目光投向陈阁老与齐阁老,连同其他阁臣与堂官也一并看去。

    然而就在此时,陈阁老缓缓开口:“臣附议。”

    太子怔在当场。

    这一次,轮到堂官们讶异了,陈家竟为陈迹,放弃了太子?

    御座上的宁帝缓缓开口:“既如此,便让太子走一遭吧。”

    (本章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