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祭龙-> 第47章 桑柴举祭

第47章 桑柴举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桑柴县知县罗有成摆开仪仗,带着全县官绅百姓上百人,鸣锣开道,天蒙蒙亮便出发,终于在辰时四刻赶到了龙首山下。

    浔阳知县李宗翰早已经在山下等候,两人下了轿子,互相拱手,稍稍寒暄之后,便在李宗翰的陪同下,开始上山。

    桑柴县知县摆开仪仗来了,李余自然是要到庙门口迎接的。

    那边众人下了轿,李余便是朝着领头的李宗翰和罗有成两人,笑着拱手道:“见过二位县尊大人。”

    “李庙祝多礼了。”两人赶紧回礼。

    如今李余近乎掌握几县百姓的生死存亡,基本上也等于是掌控了眼前这些官员们的政绩,这就算是知县老爷们都要格外尊敬几分的。

    罗有成看了看眼前的清俊少年,只觉得对方虽然看似年少,但却面若冠玉,两眼亮若晨星,虽然只是简单身着一席青袍,但却是果真真气度非凡的紧。

    只是不知这回,是否这能替桑柴县求下雨来。

    互相行过了礼,李宗翰便是笑着向罗有成介绍道:“有成兄,这位便是龙王庙李荣余,李庙祝。”

    罗知县连忙再次作揖道:“此次有劳李庙祝了。”

    “不敢说有劳,请二位县尊以及诸位大人,至客堂奉茶。”李余笑着抱拳回礼,然后请众人入庙。

    罗有成带着县丞、主簿等人,以及积极献银的几位乡绅,在李宗翰的陪同下,入客堂用茶。

    旁边桑柴县张县丞与胡主簿,看着主位上的清俊少年,此刻心头也是感慨。

    这神灵果真想法莫测,上一任庙祝是个糟老头,这一任庙祝却是选了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

    张县丞和胡主簿两人心头嘀咕,但却是不敢有丝毫表露,客客气气。

    桑柴县的几位乡绅,在一旁那是恭恭敬敬,若不是因为这位庙祝的神威,他们如何会再次捐献银两?

    不就是为了能与这位庙祝结个善缘。

    李余在主位之上,与罗有成侃侃而谈,对桑柴县积极举祭表示赞赏,同时应诺必然会在龙王爷面前好生美言。

    这祭礼单子自然是早就送来了。

    除却三牲花果素仪等,另有祭银五百两。

    虽说传闻这位李庙祝并不贪财,但这祭礼单子上,罗有成等人自然是不敢不给了。

    否则,上回来求雨,给了老庙祝银子,新庙祝你不给,那是什么意思?

    而且富户们,都捐了钱,也就不差这点香火供银了。

    见得时辰差不多了,李余这便是换上法衣金冠,领着众人在主殿举祭。

    如今搞这仪式,他已经是熟门熟路了。

    桑柴县众人,跪伏殿中院内,听着里边少年庙祝,诵读祭词之声清朗。

    随着少年庙祝言语,不时随之拜下。

    投目观去,只见那清俊身影,戴着赤红法衣金冠,在那锣鼓声中,脚踏七星步、肆意行法,端得有若游鸿一般。

    远比上回那老庙祝举祭作法,要赏心悦目的多。

    难怪老庙祝求不下雨来,只看眼前这位,看着就让人欢喜。

    神灵自然也就给神眷与宠信。

    桑柴县全县主官加上诸多乡绅百姓上百人,这一阵虔心叩拜,那丝丝缕缕的香火愿力,便汇成了一股庞大愿力,又经那龙王神像,然后落入那水府之内的银龙身上。

    这些日子,每日敬神的信士比之以前,多了不少。

    陆陆续续都有一些或多或少的香火愿力,落在了这位龙王爷的身上。

    这条银龙的情况,较之首先,依然是好了许多了。

    那身上的诸多伤口,已经愈合了颇多。

    原本盘缠在那伤口处的一些青灰气息,也在这些香火愿力的勘磨下,渐渐散去了许多。

    而今日,这种祭仪虽比不得新庙祝升座那日,但自然非是那寻常信士香火可比,这偌大的香火愿力,再次汇落,滋养着银龙全身,让这昏睡中的银龙发出一阵细微的舒爽叹息声。

    甚至还翻了两个身,伸了个懒腰。

    那诸多的伤口,也又愈合了一两成...

    一套仪式下来,耗费约半个时辰,李余也微微出了些许汗意。

    不过,看着人家送来这么多祭品银两的份上,总要让人看得心满意足才好。

    而且,那位龙王爷或许也是看得到的,总得她老人家也得满意才成。

    仪式最后,李余举着笏板,朝着神像三作揖,这小意地看着龙王神像,见得神像毫无反应,耳边也没什么声响,这才不甘地朗声道:“礼成,龙王爷已降下法旨...命吾明日在桑柴县搭坛做法,可降神恩。”

    那边罗有成微微一愣,听闻这浔阳县里求雨,举祭完成,当夜便下雨。

    为何桑柴县还要另外搭坛作法?

    不过,既然是神灵法旨,那自然是赶紧恭声应道:“桑柴县谨遵法旨,明日设坛,恭请神恩。”

    待得仪式完成,人家这祭品给了,银子也给了,又是远道而来。

    自然午饭也得招待一番。

    这也正是给自家龙王爷收揽信仰的大好时候。

    随着仪式完成,李氏的族人们,便已经开始在院子里摆上桌椅,请来举祭的桑柴县百姓,以及李宗翰的随人们入座喝茶。

    院子旁边新搭的棚子里,李氏派来的席面厨子,正挥动锅铲,全力炒菜;另有几个大锅之内,也隐隐地透出浓郁香甜气息。

    这坐在院子里喝茶,并与桑柴县来人闲谈的李宗翰随人们,闻着院外传来的香甜气息,一个个都开始眼露热切之色。

    瞧着这些人的模样,一位桑柴县的衙役班头好奇地跟旁边的浔阳班头,道:“陈兄,这是?”

    “嘿嘿...赵兄,今天我等算是沾了你们桑柴县的福气了。”陈班头笑道。

    “哦?此话怎讲?”赵班头好奇道。

    陈班头道:“如今李庙祝升座之后,庙里每次举祭,若是设下饭食,一般都会有龙王爷赐福之八宝粥和佳肴。”

    “龙王爷赐福的饭食?”赵班头还有些不明白。

    瞧着赵班头那疑惑的目光,陈班头便是嘿嘿笑道:“赵兄你等下就知晓了,哎...那等仙味佳肴啊,乃是某毕生所尝...”

    听着陈班头的言语,旁边的一些桑柴县的衙役和百姓,都跟着期待了起来。

    客堂之内,桑柴县知县罗有成,正小意地向着李余询问那法坛之事:“李庙祝,听闻浔阳这边举祭之后,龙王爷便降下甘霖。”

    “只是为何,我桑柴这边,还需格外搭坛做法?莫非是我桑柴那边有其他...什么问题?”

    李余微微一笑,暗道自家要不去桑柴,怎么给你下雨?这增雨炮在浔阳可打不到你桑柴的天上......

    当然,话语还是得说得好听:“罗县尊多虑了,我浔阳之所以举祭之后,便可下雨,不过是因为龙王庙在我浔阳,自然是令下即从。”

    “故而,除却浔阳,不论是你桑柴,仰或是都口、云泽,他们若是来求雨,亦需设坛求雨,无我浔阳这般方便。”

    听得李余这般言语,罗知县这才松了口气,便是又道:“那不知,这坛可有何要求?本县也好令人做些准备。”

    “无甚太大要求,唯一便是需要选址。”

    李余笑了笑:“无事,这求雨乃是涉及桑柴数万百姓信士生死存亡之大事,如今桑柴县如此虔诚奉神,龙王爷自然也都看在眼中,罗县尊无需太过担忧;今日我便随罗县尊前往桑柴选址,明日求雨便是。”

    罗有成以及桑柴县诸多官绅,听得李余这番言语,都是一个个眼露感激之色,心中暗暗点头。

    这位新庙祝果然比老洪范良不知道强哪里去了,老洪范良收了银两祭品,就是在庙里帮你做场法事,到底龙王爷那边有没有收到,有什么反馈,你等一概不知。

    而这位,不但帮你做法事,还传达龙王爷的法旨,亲自到你地界上去帮着搭坛求雨。

    且不说,这雨到时候能不能下来,单看人家这负责的态度,那就完全不一样。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