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勾魂岁月-> 第十六章 第4节 谁之过

第十六章 第4节 谁之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勾魂岁月无弹窗 ⑷谁之过(请君推荐收藏阅读愉快)

这些日子,何刚所在的厂里每天都是昼夜忙碌,白天是本地工人当班,而夜里的一班人马都是四处招来的农民工。主管的老板是一个中年男人,人称马老板。别看此人长得五大三粗,又没什么文化,但社会经验相当丰富,对待这些打工的总是很有一套。

何刚是刘介绍来的,对于他来说,这里的活比起恒宝来要繁重得多,反正就是整夜整夜的跟钢筋和机器泡在一起。

已是夜餐的时间。当班卖饭的有两个师傅,一个中年人,一个稍年轻些,再加上一个烧水的司炉工相帮打打杂,这样,正好形成“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倒也默契。

话说这位中午师傅长着两腮胡茬,虽说食堂里“油水”足,但在他的脸上找不出一点“富态相”,让人怎么看都像个瘦精猴。而这位年轻的师傅兴许肚里有点墨水,那卖饭的动作不紧不慢,爱理不理,似乎让他站在这里有点委屈了他,所以,他那斯文的小白脸上找不到一丝笑容,反正总是一副傲慢的腔调。再说这位司炉工,阔肩圆腰,瞟肥体壮,粗鲁的面颊长着两堆横肉,真乃一件武夫。看来他每天除了拉煤烧水外,其余的“功夫”都用在吃上了。其实,这些人大都是外地人,只不过他们进城早一点,比起工地上卖苦力的,那可自在多了。

何刚来到食堂时,刘已经替他打好了面条在边吃边等。

在这里,刘是何刚最谈得来的朋友,同样性情活跃,刘除了上网还能露一手不错的庞式毛笔字,这一点,让何刚钦服不已。这些农民工中,没上过几天学的不在少数,但他们并不笨拙,琴棋书画都能表现一番。平时除了炫耀自己的绝活外,其它值得骄傲的那就是他们的善良,爽直和粗鲁。还有一个叫孙磊的,其脾性大不一样,儿时家境贫赛,每日数米而炊,**后只因身无分文,一直没对上象。这不,前几年随打工人流四处漂泊。不过这样也好,他也习惯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何刚毕竞是刚来的新手,马老板将他安排跟孙磊一起做钢筋切割,一个搬,一个操作,按理时间久了两人轮换,然而孙磊偏不执行。这样几天下来,何刚有点支持不住。面对这个斯文的新手,孙磊倒有些洋洋得意,新来的就得多吃点苦,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想当初老子不就是这么过来的!有时见何刚一声不吭,孙磊竟然一时兴起,不如对他刁难刁难,那25直径的罗纹钢每次只能握住一根,而孙磊硬逼他握两根。他没办法,既然来了就得拼一拼,不要让这些人瞧不起。好多次,他被巨大的惯性摔倒了,连手上的皮跌破了都不知道,鲜血渗过手套印在了钢筋上殷红殷红的……下班后,刘让他退下手套,这时连他自己也惊呆了,那跌破的伤口还在淌着血,那满手血泡他不知道疼吗?他已经忘了疼啊!他习惯了痛!他要摸索规律提高效率!每当伤口出血的时候,他就从口袋里拿出废纸撕着贴住伤口,一层、两层……血疑了就能止住不淌。有时,那贴不住又不好包的,他就抓一把灰尘掖在上面,再别就灌在手套里……只要能止血,一次、二次……而下班的时候那手套粘着退不下来,他只好连着伸进水里,那伤口浸在水时的疼痛使他硬逼着不要喊出来。等泡了一会儿退去手套,接着用洗衣粉一洗,这时的疼痛就跟刀割一样,他忍不住要嚎叫一声,不过仅此一声,他就死憋住不在叫喊,常常憋得额头上直冒冷汗。孙磊原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没想到这个新来的何刚有如此的毅力!孙磊有些抖,更多的是深深的感化!这样,何刚一进来就用自己的震憾人心的举动和业绩征服了别人,争得一席之地。接下来,又凭着自己暗中摸索的操作规律,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切割办法,再加上自己良好的口才,很快推广给其他人采用,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

这会儿,又是夜餐的时候,工人都已到齐,食堂里呼拉呼拉的重复着一种“旋律”。这里的夜餐比较单调,几乎每夜都是面条清汤寡水,有时干脆就是白天的剩面加点青菜煮一煮,这种经过师傅们“特别制作”,上海人有个美丽的叫法??“烂糊面”,仿佛这“烂糊面”就跟上海的泡饭一样十分有名,所以这项“技术”千万不能失传,更要“扬光大”。有时遇上师傅们“高兴”了,保准还能吃上一顿“味道独特”的水饺。不过,何刚从不喜欢,原因就在于这水饺的独特。据说,这水饺的肉馅是猪肺做的。早在很久以前,这猪肺在农村特别的吃香,几乎是所有产妇们坐月子时的“滋补圣品”,吃了它似有回天之力,的确,那时产妇的恢复完全依赖于它。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这种盛极一时的补品早已失去了市场,然而这货源却源源不断,远远流长……而今,独具慧眼的师傅们再度看到了这块肥头,看到了新市场,极力致力于这个老字号的东山在起,好好的为这些农民工们滋补滋补。

其实这猪肺在冬天或许还行,进行必要的的绞一绞再加一些葱花,即可充当肉馅。那路边的小摊不都这么样弄的!你看,每当夜幕降临便像老鼠一样,全体出洞,抢占有利地形,生意不要太好!可是到了炎炎夏日那就遭糕了。菜场里多的是,几毛钱一只或者不要钱都没人要,买回去喂狗,谁知这畜牲吃腻了,最多用鼻子闻一闻连看也不看它一眼。不过,狗主人才不理会这些呢,狗饿极了最终还得慢慢咽下,最多呕几下谁叫是畜牲呢!当然,师付们有时还讲点“良心”!在采购货源时再从卖肉的那里买点碎肉、肉头子什么的,总之是没人要的“拉圾肉”。有时卖肉的特别惊讶,因为那只有养狼狗的人家或单位才来买的,这食堂里也来赶热闹……唉!

食堂的师付们有了这些“无价之宝”,再用绞肉机绞在一起,加点淀粉即可成了水饺馅心,做包子也可以。真是一举多得,量这些农民工们吃到嘴里也无从考证。反正经过大师付的特殊处理,真正成了“大师的杰作”。且看市场潜力广阔,是地地道道的“一本万利”。展下去说不定吉尼斯之最还要给他们“颁奖”哩!

何刚虽说是新来的,但在这群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们中间,他的言谈举止很特别,说起话来很有号召力,再加上他的活干得很出色,深得到马老板的赏识。

现在,又是夜餐的时间,孙磊吃了一半,瞪着碗里的“烂糊面”吃不下。马上他端起碗去窗口想打点菜,这时,另外几个同伴也跟着去了,反正孙磊的脸皮厚!

“师付,有没有菜卖点给我们?”孙磊问。

中年师付把脸一板,“没有。”

孙磊指着那盆里的红烧大排,又问:“哎,那盆里不是有吗?”

“什么盆里有,”师付不耐烦了。“那不卖的!要吃面有的是……”

“这烂面吃不下呀。师付,给我们搞点菜,冷的也行?”

“哎,不是说过了不卖!”师付瞪起眼来,“操娘的……还嫌烂面嘞,你们这种人想吃什么?能吃上这烂面算是不错的了。”

“哎,师付,你不卖归不卖,你不要骂人好不好?”

“我就这口气,怎么?”

“请你改一改!”

“哎,真是怪了,你以为你是谁呀……操你娘的……”

“哎哎……嘴里干净点?”孙磊话音末落,只听身后的同伴都一齐叫骂着。

“操你娘的……有菜为啥不卖……”

“你要挨揍了……”

“你有种出来,老子揍扁你……”

……

这时,另一个年轻师付不但没有及时劝阻说和,反而火上加油。“干什么干什么,一个个的你们要干什么?想吃“生活”啦?告诉你们,再闹马上报警!”

“你妈的吓唬谁啊?老子会怕你?”孙磊不甘势弱。

身后的同伴都涌过来起着横,十分不卖账的样了。

“你小子有种的你报警、你报啊?”

“操你娘的你敢吗?”

“还要报警呐,你***你有什么理由?”

……

“大伙都不要吵了,听我一句,何必要这样搞下去呐,对不对?”何刚大声说道。“包括三位师付们,你们都听我一句,这深更半夜的,我们在这不就是挣点辛苦钱!挣钱容易吗?打工的也是人啊!我们都是人!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理解一点,相互尊重一点?为什么非要相互伤害……”

中年师付说:“这就对了,你早该管管你们的人了。”

这时,又有人起横了。“我们怎么啦?不都是你先无礼的……”

“不要吵不要吵!”何刚耐着性子说道:“大伙都不要吵。这位师付,我不偏护我们的工人,你们开食堂的,你们做的菜可以拒绝不卖,这很正常。同时,只要别人愿意,你们想怎么卖就怎么卖,这也无可非意。可你们要知道,你们是服务行业,别人询问,那是顺理成章的事,怎么可以出口伤人呢?”

“是呀!就是呀……”大伙们异口同声的喊着。

“我伤谁了,我就是这个口气,改不了。”

“师付,我同意你的说法,”何刚继续说道:“开始的确是这样的,不过接下来,我明明听到你在骂人,而且还在歧视别人,好像我们这种人低人一等,很让人瞧不起?不知你们想过没有,这么大一个城市,在沪打工的有几百万,如果每个吃饭的场所都像你们这样对待外地人那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这个城市需要我们这些民工,离不开我们这些民工!按理你们应该好好招待才对啊?你们说是不是!……”

“就是啊!就是啊!”大伙们听了何刚这席话,都不由群情激奋。

然而,何刚的这段感言并没有使师付们引起多大的震动,他也不想多费口舌。很快,他劝导大伙都离开了食堂。

现在,天已亮,大伙们下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洗个热水澡。可谁知几十号人涌在门外,听里面有水声却就是不见门开,大伙憋着一肚子气硬是等半个钟头,待门一开,原来就是那两个卖饭师付。几个好事的真想上去揍他几下。

何刚说:“不要闹了,他们不开门有他们的道理,我们这么多人让他俩见了不害怕嘛!”

大伙都笑笑,心想那也倒是!

这时,先有几个人剥光衣服来喷头下面一拧,却没有一点热水,再拧拧其他的同样都是。原来,热水阀门被司炉工关了。何刚明白肯定是两个卖饭师付作的怪,于是叫人去找司炉工问问。

司炉工阴着脸丢出一句:“那来的热水,你们老板又不出一分钱,还想洗热水?”

问话的人也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反正挺奇怪的。

何刚怕生事端,便立刻安定人心。”大伙不要乱来,就用自来水将就一下,等老板来了再说。”

请看下一节《恍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