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 -> 沸腾时代->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三节 内线,隐情(为10500票加更!)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三节 内线,隐情(为10500票加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女友的威胁张建川当然明白,不过现在他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舍弃现在操作练手一家厂子的机会他肯定不能干,何况他刚才给女友说的那番话也并非虚构。

    丁向东也说了现在县里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县里主要领导基本上每个月就要研究一次经济工作,其中涉及到县属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中面临的困境难题就是最重要的内容。

    如果自己能在尖山饲料厂干出成绩来,被县里看重,直接调到县里来也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至于说到年底要个说法,车到山前必有路。

    对付女友,张建川觉得自己还是有足够办法的,实在不行就床上见分晓,大不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县里边迟迟没拿出决定,但张建川觉得不能拖了。

    这国庆一过就奔着十一月去了,再一拖就过年了。

    如何剥离饲料厂的债务来和省农科院这边实现合作,乡里也研究了好几次,最终还是在张建川的竭力游说下才算是拿出个基本方案来。

    农场土地置入方案暂时搁置了。

    将合金会和信用社贷款由乡政府暂时承担,算是彻底剥离。

    现有饲料厂的资产除开原来清泉、大岭两个村的集体资产和资金外,乡政府在饲料厂的占股就达到了百分之七十。

    两村集体资产资金占百分之三十。

    目前除开合金会和信用社贷款的净资产为九十六万元。

    这也通过了专门审计。

    饲料厂愿意让出四成股份来换取省农科院以饲料配方的技术专利入股,技术生产方面省农科院要负责出技术人员来把关。

    而在市场经营上,饲料厂省农科院也会动用自己的一些资源予以支持。

    这也只是一个尖山乡这边单方面的想法,而在省农科院那边,还需要进一步沟通,或者说进入实质性的谈判。

    在此之前张建川曾经和高唐、吕云升两人去过省农科院畜禽研究所,向相关负责人提出了想要购买饲料配方专利以及合作的意向。

    对方也给予了较为积极的回应,但具体如何合作,还要进一步商谈。

    只不过既然已经捅到了县里,就不是区乡两级能做主的了。

    事实上这种新生事物,就算是区乡两级想做主,领导们也不敢。

    层层上报才合乎规矩。

    “你的意思是县里迟迟没有拿出意见?”

    晏修义看上去有些疲倦,但是精神状态却很好。

    他已经正式调到了市体改委,担任生产体制处的副处长。

    但生产体制处的处长是由体改委一位副主任兼任,实际上具体工作就是由他这个才二十九岁的副处长在操持。

    “嗯,这一拖又又拖了半个月了,国庆节前我就再催乡里,乡里催区里,区里几次问了县里,但县里都是说还在研究。”

    张建川满是烦躁。

    “我找了一位领导了解情况,县委办主任,他给的答复是县委内部有不同意见,主要领导在省委党校学习,要等到十一月份才回来。”

    张建川也是束手无策了。

    遇上这种事情,早知道就不给区委和县里报告了,先斩后奏。

    但他也知道这不可能,只要你在体制内,那就要按照规矩纪律来。

    晏修义对此事很感兴趣。

    这涉及到了国有事业单位通过专利价值来与乡镇企业的合作,入股,或者说成立合股企业,算是市里边遇到的一个崭新问题。

    如何来界定这个企业的性质,还有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融合。

    成为股份公司之后,发展壮大之后,有没有机会上市,这些都很值得期待。

    生产体制处就是负责国有企业改革这一块工作的,但乡镇企业发展改革则是属于农村经济体制处,这两者有交织,但都属于市体改委内部。

    “那就等吧,欲速则不达。”

    晏修义轻飘飘地道。

    “反正你们这家饲料厂都这样了,早两个月晚两个月也就那样,影响不了什么,不过省农科院那边你们可要钓准,别脱钩了。”

    张建川苦笑:“我接触了两回,那倒不会,他们要价太高了,之前觉得三十万太贵,但现在看样子三十万都打不住,张口就说五十万,真的是狮子大开口啊,……”

    “这年头全省有几个饲料企业一年利润有五十万?除了科立和新望,可这两家都有自己稳定的产品配方,效益很好,怎么可能轻易改变?”

    “其他的,都承受不起,或者觉得不值,甚至就觉得省农科院这边是敲闷棍,啄一嘴算一嘴,……”

    张建川也忍不住发起了牢骚。

    “专利法84年通过之后,大家对专利的价值都提高了,不是原来那种懵懵懂懂被人哄的时代了,……”

    “像省农科院这样全靠财政拨款的单位现在也还是相当紧张,如果有成果能够产生效益,尤其是能够反哺其自身,我想他们肯定会抓紧的,……”

    “建川,还是那句话,如果你们觉得真的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能让企业走出困境,那就不要锱铢必较,早点做决定。”

    晏修义的建议让张建川也是叹息。

    “修义哥,我当然想早点办成,但区里乡里不得到县里的首肯,哪里敢去冒这种险?成了赚了都好说,万一亏了垮了,那岂不是就耽误了领导的前程了?”

    晏修义想了一下,“这样吧,我找个机会以体改委的名义问一问安江县那边,表示关注,……”

    张建川有些疑惑地问道:“修义哥,问一下表示关注?这啥意思,有用么?”

    晏修义笑了起来,拍了拍张建川的肩膀:“有没有用,你等一段时间看就知道了,关注其实就是一种积极的姿态,县里边会明白的,……”

    张建川挠了挠脑袋,他对这种体制内的含义传递还有些不太熟悉,但晏修义这么一点,他也就大略明白了。

    两人又说了晏修德的事情,现在晏修德在海南似乎已经站稳了脚跟,但是究竟在忙些什么,二人也不是很清楚。

    “对了,建川,五建司那边情况在好转,好像青鹿立交桥的事情已经翻过篇了,其实市里边大家都清楚,五建司背了锅,但领导心里都有数,不会让五建司吃亏,等这阵风头过去,自然不会亏待五建司,……”

    “陈霸先这个人很有格局,大气得很,当然也很精明,我估计二环路和汉嘉公路五建司都会有所斩获,如果你们与其合作良好,未必不能继续在这两个项目上合作,有舍有得,我觉得你可以好好掂量一下,……”

    晏修义的话也让张建川深有同感。

    虽然陈霸先态度强硬,倚仗自身作为甲方的优势“压榨”这些供货商,但也要承认这样一个项目的确给沙场带来了一笔极为稳定的持续生意。

    只要最后能够结账到款,哪怕是垫资压款时间长一些,其中利息成本高一些,但还是值得的。

    最起码五建司的信誉还是让人放心的。

    “汉嘉公路或许可以,毕竟要过安江境内,但二环路就有点儿远了,运费成本就要摊高了,除非用量极大且结款时限合理。”

    张建川点点头。

    “嗯,这就要你们自己算计了。”

    晏修义对这些不太感兴趣,也只是随口一提。

    “对了,你翻年就二十二了吧?还没处对象?听老二说你和原来厂里那个大学生有点儿那意思?好像那个大学生调到市里来了?”

    没想到晏修德这么八卦,自己和唐棠那点儿事情,唐棠调走之后厂里基本上就没有人提了。

    除了俞晓知晓外,就只有周玉梨也隐约有些觉察,晏修德却还牢记在心,居然还给晏修义说了。

    干咳了一声,张建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也不清楚晏修义突然问起这个什么意思。

    “修义哥,咋二哥把这事儿都给你说了?”

    张建川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是有那个事儿,不过我和她条件相差太大,所以我才会如此努力让我自己以后能配得上她。”

    晏修义摇摇头,“不必妄自菲薄,你纵然没读过大学,但我感觉你对政治也好,经济也好,有着天生的敏锐性,而且心思慎密,做事踏实可靠,就这几点,就算是那些读了大学的也未必赶得上你,……”

    “读个大学不代表就真的能把所有人变成人才,没读大学也不代表草野中没有金子,我听老二说起这事儿,所以才问一问,……”

    “那女孩子的情况我也了解一些,她爷爷应该是一个南下干部,她爸最早是厚德中学的政教处主任,后来调到区教委当副主任了,……”

    “她母亲原来是市农行人事处的副处长,大概现在年龄原因,到工会去了,她哥我倒是认识,……”

    说到这里,晏修义笑了起来。

    “哦?”张建川从未特意打听过唐棠的家庭情况。

    只听唐棠说过她爷爷喜欢下象棋,如果是南下干部的话,现在起码也应该是七十来岁了吧,这样算差不多。

    而晏修义专门提到唐棠的兄长,肯定有些特别。

    ****

    努力求票,认真码字,求月票200张支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