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向高王学习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向高王学习
- “臣等乞请陛下降诏,夺罪官文仲之恩典,追其殊荣,归其典册……”
端坐在御座上,听着殿上的宰执大臣们,齐齐躬身恳求。
赵煦听着,龙颜大悦。
当然了,宰执们的请求,是不能批准的。
宰执们一求,他就允准了。
这要传出去,天下人还不知道在背后怎么议论他呢?
于是,只是略一沉吟,赵煦就道:“孔文仲,乃是孔子后人,圣人苗裔,何况其已身死,朕实不忍穷治其罪!”
宰执们听着,都是低下头去。
无数史书记载的名场面,在他们的脑海中翻滚。
吕公著更是在心中叹息一声,明白孔文仲兄弟,这次怕是在劫难逃了。
如今的这位官家,可是被坊间誉为‘有汉唐明君之风’的圣主。
想想老刘家,看看老李家……
吕公著就只能硬着头皮,拜道:“陛下!臣愚以为罪臣文仲,忘圣人之教,无君臣之义,只是夺其恩典,追其殊荣,还其典册,已属皇恩浩荡,陛下圣德!”
“今陛下怀圣德,推殊恩,不忍治罪于罪臣文仲!”
“此固彰陛下之至德,但老臣却恐,从此法度废弛,纲纪沦丧……”
这样说着,吕公著就深深俯首:“其请陛下明察!”
在吕公著身后,素来不怎么在殿上说话的苏颂也跟着拜道:“老臣附议!”
旋即,傅尧俞、范纯仁、邓润甫先后跟进:“臣等附议!”
最后是右相蒲宗孟:“臣附议!”
端坐在御座上,赵煦扫视着殿上的宰执们。
他心里面很清楚,别看这些人嘴上是在喊打喊杀。
但其实每个人都在救孔文仲,准确的说是救孔文仲的兄弟宗族,妻妾子女!
救人意愿,则是按发言先后顺序排列。
道理很简单——从皇帝手里捞人,就和从老虎口中夺食一样。
一个不小心,非但人救不出来,还会把人搭进去。
同时……
宰执们的请求,其实还是一种保底。
哪怕最终无能为力,至少也可以划出底线来——夺恩典、追殊荣、还典册,看着很唬人是吧?
但针对的,只是孔文仲。
而孔文仲已经死了。
你怎么用这些对付活人的手段去惩罚一个死人?
把他复活了,然后再惩罚?
呵呵!
赵煦轻笑着,摇了摇头,道:“朕说过了孔文仲,乃是圣人之后,朕实不忍治罪于彼!”
“卿等便不必再劝了!”他摆摆手说道:“朕意已决!”
宰执们听着,都陷入了沉默。
他们都能听得懂赵煦的言外之词——孔文仲的惩罚还不够!得加码!
但一时之间,宰执们又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
所以,只能是纷纷低下头去,表达了臣服:“唯!”
在低头的瞬间,吕公著和苏颂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出来对方的意思。
只能先这样了,回头再找机会,单独劝谏。
心中念头一转,吕公著就持芴向前一步,拜道:“陛下,老臣还有一事,乞陛下开恩!”
“嗯?”
“臣听说昨日开封府,似乎收捕了不少闹事士人……”
“有这个事情!”赵煦点点头:“开封府和御史台还有太学的相关报告,今日应该就会送到宫中!”
“臣乞陛下,推恩布德,赦免这些无知士人……”吕公著俯首而拜,在心中叹息着:“若是方才官家,恩允了对孔文仲的处置……老夫再给士子们求情,便方便许多了!”
“可惜!”
只要官家在刚刚答应了他和群臣的请求,那么,按照游戏规则,就该开恩了——虽然,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惩处】,其实是施恩。
就如官家嘴上嚷嚷着什么‘孔文仲,圣人之后,朕不忍治罪’。
实则却是已经把刀子,架在了孔文仲宗族的脖子上。
一刀下去,就是全族连坐。
须知,昨夜宫中可是传出了‘天子震怒,于是降诏于孔氏:既不欲为朕臣,可来去自由,朕绝不勉强’的事情。
传说,孔文仲在京中的家眷,得了旨意,哭的昏天暗地。
就连衍圣公,都是在听说后,立刻去了太师府中求救。
没办法!
太可怕了!
这是绝罚!
由天子亲自施展的绝罚——你不是朕的臣子!
忠孝一体的思想下,没有忠,自然也就没有孝。
不是忠臣,肯定不是孝子。
忠孝都没有的人,就是禽兽。
换而言之,这是要开除整个孔家的人籍。
这是所有士大夫的梦魇!
因为,这等于否定这个家族的一切,同时也限制/禁止其成员,参加科举、出仕为官,甚至买扑官府产业。
心中想着这些事情,便听御座上的少年官家说道:“此事,朕还需等开封府、御史台、太学的报告……”
“不过,若士人们确系无知,或者是无辜卷入,朕的意思是,让太学训诫一番,抄袭圣人经义,便皆可释放!”
“陛下圣明!”吕公著吁出一口气,赶忙恭维。
想让这位陛下松口,可不容易!
……
送走宰执们后,赵煦在回福宁殿路上,遇到了梁从政,并从梁从政口中,得知了太皇太后的消息渠道。
并不意外!
是太皇太后身边的尚宫安慈仁康夫人张氏!
这位早在濮王邸的时候,就侍奉在太皇太后身边。
其丈夫、子孙,都赖太皇太后恩典,才有官当。
而梁从政还告诉赵煦,张氏最近半年,每隔三五日就会出宫回家一趟。
其丈夫与娘家的命妇,也经常入宫见她。
这次的事情,就是张氏的小姑子入宫禀报的。
赵煦听完梁从政的介绍,随手就身上取出一块玉佩,赏给他,然后勉励道:“押班的忠心,朕一直记得!”
“将来必不负押班!”
这是实话!
因为,梁从政的忠心,是在他的上上辈子被证明过的——元祐时代的那些梦魇日子,多亏了梁从政这个太皇太后身边的大貂铛,隔三差五偷偷的派人送了些东西给赵煦。
赵煦可能就撑不下去了!
须知,在彼时,赵煦连吃个点心,都需要赵佶给他打掩护,自己偷偷躲在帷幕内偷吃。
少年时的营养不良,也是赵煦后来暴毙的原因之一。
底子太亏了!
所以,赵煦亲政后,重用梁从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就是……
赵煦看着梁从政,忍不住想起了,他在现代看过的这个大貂铛的下场——因和章惇一起反对立赵佶,在赵佶上位后,被清算贬死。
想到这里,赵煦就忍不住在心中摇头。
一个控制朝政的宰相,一个掌管皇城的大貂铛,甚至可能还得加上赵煦自己的皇后刘氏——刘氏和梁从政的关系非常紧密,就是靠着梁从政,刘氏才斗倒了孟卿卿。
所以,梁从政既然和章惇联手了,理论刘氏应该也参与其中了
大行皇帝的皇后、宰相、大貂铛的组合,这是飞龙骑脸!
但他们还是输了。
而且,输的一塌涂地!
几乎是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就被向太后和曾布给镇压了。
这让赵煦在现代的时候,每每想起此事,都是忍不住扶额——你们都动手要废立了。
怎么就一点准备都没有?
起码和三衙那边打个招呼啊!
“为大家效命,是臣的本份!”梁从政却是欢天喜地,一脸的亢奋。
“对了……”赵煦忽然想起了昨夜的梦,便对梁从政吩咐:“押班替朕,寻一个人吧……”
“请大家吩咐……”
“此人如今应该在内侍省为宫女,姓刘,乳名盈盈……年纪嘛与朕相差仿佛……”
“押班若寻到此女,替朕关照一二……”
梁从政听到‘此女’两个字,耳朵立刻就和藏狐的耳朵一样竖起来。
“刘氏,乳名盈盈……年纪与大家相差不大……”梁从政嘴里轻声念了一遍,立刻拜道:“臣记住了!”
“下去忙吧!”赵煦挥挥手。
“诺!”
目送着梁从政的远去的身影,赵煦叹息一声。
他也不知道,找回刘氏,是否正确?
因为刘氏,除了长得漂亮,身材丰腴,特别了解赵煦的癖好外。
其他的一切,都是负分。
属于典型的,士大夫们对妖妃的刻板印象。
宫斗技能全部拉满,为人狠辣,心肠歹毒,为求上位可以不惜代价。
偏偏,她读书少,懂得也少。
所以,既当不了武则天,也成不了章献明肃。
甚至连赵煦的生母朱氏都打不过——朱氏本分、安静,人畜无害。
于是,即使赵佶上位了,也是礼敬有加,死后陪葬永裕陵,追封为皇后,上尊号为钦成皇后。
反观刘氏呢?
连赵煦给他的皇后位,都守不住!
最后更是被赵佶逼杀!
不过话又说回来……
“一个花瓶,需要懂那么多东西做什么?”赵煦轻笑着。
想着刘氏的美貌,回忆着她丰腴多汁的身子。
赵煦慢慢闭上眼睛。
美人,有色无才,养着就好了。
正好,将来赵煦可能得为了天下社稷,而纳各地土司、少数民族首领的女儿入宫。
到时候,少不得得和高王一样,闭着眼睛与这些妃嫔欢爱。
因为,他必须得尽可能的保证,让这些妃嫔,怀上孩子。
然后,用这些孩子作为和土司、少数民族领袖们之间的纽带。
皇子则遥领本部节度,公主则与其联姻。
这是政治任务。
所以,哪怕人家是无盐氏,赵煦也只能和高王一般,硬着头皮上。
这样的话,身边养几个符合自己审美和癖好的美人儿来调剂,理所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