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黄金年代从1977开始-> 第270章 制定规矩,推出招牌

第270章 制定规矩,推出招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马大富被当场上了手铐。

    孟如恩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他是率先打人的,也得被带去治安所进行调查。

    但人群感觉还不太过瘾:

    “虽然算是看到打架的了,但打的不够场面啊……”

    “老孟平日里三吹六哨、吹五作六的挺猛烈,真干架他不行,瞅瞅他,挨打了吧……”

    “奶奶的,继续打啊……”

    治安员们疏散人群,路口重归平静。

    泰祥饭店门口的这场闹剧,算是落下帷幕了。

    但当地人都知道,后面有的是乐子可以看。

    人民食堂与泰祥饭店,新生的集体力量与僵化的国营体制,肯定得展开一场决定生死的较量。

    当地人肯定支持人民食堂,钱进的能量肯定比孟如恩等人更多。

    可是,泰祥饭店的背后乃是国营饭店,人民食堂能斗得过国营饭店们吗?

    大家伙不敢下定论。

    所以接下来有好戏看了。

    此时朝阳已经完全跃出了地平线,将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

    钱进在突击队员的簇拥下,转身走向人民食堂。

    今天这事闹的很搞笑,但很有意义,人民食堂的名声起码已经在附近打出去了。

    这样接下来就是要承接住这股名气,开业的第一炮,必须打得震天响!

    他要让整个海滨市都看到,什么才是新时代应有的饭店!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人民的食堂!

    钱进做餐饮业务,还真不是简单为了赚钱,以他拥有的能量和人脉,以及对未来政策大方向的把控,赚钱太容易了。

    他是真想正儿八经做点事。

    事情闹腾的很大,人民食堂既定员工全来了,为首的正是被钱进送去国营二饭店深造的楼小光。

    他送楼小光进国营第二饭店,本来就是为了给自己开饭店做准备。

    所以如今人民食堂一切准备就绪,他便去跟楼小光说了一声,让他回来当老大。

    楼小光从77年冬天进了国营第二饭店,到如今一共两年半,已经差不多能够出师了。

    主要是他的师傅是管大宝,那是自己人,不像别的师傅教徒弟,先扫三年地、干三年杂活、切三年菜才能上桌。

    他是去了直接切菜,然后便学厨,加上他颇有天赋,现在家常菜已经烧的很好了,用来给一家老百姓饭店当主厨没问题。

    至于怎么能拿住高端客户?

    很简单。

    钱进这边准备好的科技与狠活,就是给高端客户准备的。

    咱不坑老百姓,更不坑穷人。

    仅此而已。

    钱进提前说过开业前他会来视察人民食堂准备工作,楼小光等人都是换了工作服过来的。

    其中楼小光穿着一身崭新的厨师白大褂,头上戴着高高的厨师帽,这点跟刚才泰祥饭店的厨师差不多,不一样的是脚上穿的是防滑水靴。

    厨房重地水多油多,一定要注意防滑。

    后厨一旦滑倒,很容易出大事故。

    正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楼小光从头到脚一身新,整个人都变得格外自信。

    现在他有些胖乎,正是应了灾年饿不着厨子这句话,天天现在的形象跟以前那个瘦猴似的小青年可不一样了。

    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比几个月前那个在服务站打杂的小伙子精神多了。

    在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样精神的小伙,穿着相仿,都是崭新的白大褂和小白帽,这是钱进选出来的年轻帮厨。

    另外还有二十余位服务员。

    男女都有,有点多。

    但钱进规划过,人民食堂要开连锁店,所以提早培养人才准没错。

    服务员们穿着统一的新制服。

    男服务员是深蓝色的涤卡中山装,剪裁合体,衬得小伙子们身姿挺拔。

    女服务员则是浅蓝色的确良翻领上衣,配着深蓝色的涤纶长裤,显得干净利落又大方。

    钱进给他们定制了塑料胸章,上面印着‘人民食堂’的字样。

    这打扮、这卖相,放在1980年太时髦了。

    今年民航刚刚改制,开始给空姐配备能与国际接轨的制服,但由于如今民航高层还是以保守的老领导为主,所以空姐们的制服还不如这服务员的衣服靓丽呢。

    “钱总队!”

    “钱总队!”

    众人热情打招呼,脸上洋溢着对新工作的期待,也洋溢着对自己这身制服的满意。

    “钱总队,咱这个饭店收拾得真亮堂,我看比国营饭店还气派!”一个叫牛小芳的女服务员笑的眼睛眯成了弯月牙,“还有这衣服也好看,穿着真精神!”

    “是啊,”楼小光指着后厨方向,“先去看看后厨?”

    “灶台都砌好了,五口大铁锅、五口小铁锅,连炒带蒸加炖煮,准够用。”

    “还有里头那个吹风机,真厉害,插上电以后嗡嗡嗡,比那个二饭店的吹风机厉害多了。”

    一个帮厨说:“抽风机也很好使,风力真大,油烟准在厨房停不下。”

    钱进笑着说话,跟着楼小光走进后厨。

    这里同样收拾得井井有条。

    灶台贴着白瓷砖,这在当下是相当奢侈的,一口口大小铁锅擦得锃亮。

    墙壁一样刮了白腻子,地上还特意铺了防滑的红砖。

    贴着墙根是一排排的实木架子,全是菜架。

    这也是出自木工们之手,做的很好。

    角落里放着几个大缸,用来腌菜。

    菜墩、菜刀等各类厨具更不用提,好几套,比国营饭店还齐全。

    盘子碗筷汤勺这些东西准备最充分,光瓷家伙就准备了上千件……

    钱进拿出一张纸,根据自己提前登记的项目挨个检查:

    “好,地方不错,东西也齐备。不过,我找时间还是得安排管大宝师傅来做个专业检查。”

    管大宝出差了,去津门参加一场美食大赛,否则今天他会一起来检查。

    钱进在厨房环视一圈,满意的回到大厅,然后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把所有员工叫来列队开会,说道:

    “咱这地方好,衣服新,这都是面子。但咱们人民食堂要在海滨餐饮界立得住,靠的是里子!”

    “什么是里子?是饭菜的口味,更是服务的态度!”

    他走到那块《行为准则》前,用手指重重地点了点“热情服务”几个字:

    “这方面重点在服务员们身上,你们给我记牢了,顾客进门,要像迎接亲人回家。”

    “笑脸相迎,主动招呼,端茶倒水要勤快,点菜上菜要麻利。说话要和气,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国营饭店那套‘冷、硬、顶’的毛病,在咱们这儿,一根毛都不许有!”

    女领班曹慧丽脆声说道:“钱总队您放心,我们已经内部开会讨论过这件事了。”

    “以后每天早上营业前还有下班后,我们都会开个短会,早上互相提醒热情服务,晚上总结今天工作上的得失。”

    钱进点点头:“诶,曹领班这话说的对,你们的想法很好。”

    他又看向楼小光:“楼厨,后厨要求也一样严格。”

    “你们不必热情服务,可干净卫生是底线。”

    “饭菜分量要足,味道要好,别怕费工夫,要让顾客觉得钱花得值。咱们是新开的店,口碑比金子还贵,谁要是砸了‘人民食堂’的招牌,我钱进第一个不答应!”

    楼小光凝重的点头:“钱总队你放心一百个心,后厨我肯定管的明明白白。”

    “这人民食堂是咱突击队的心血,要是谁砸了咱招牌,别说你了,我楼小光这一关就不好过。”

    “如果是我楼小光办事掉链子了,那我在咱突击队五百个队员面前也不好过!”

    钱进拍拍他的肩膀,对他的态度很满意:“好,你能做到心里有数就行。”

    他又对其他人说:“大家都要心里有数啊!”

    众人精神抖擞,抢着说话:

    “明白!”

    “钱总队放心!”

    “我们一定好好干!”

    钱进给开完小会,带着楼小光和帮厨去后厨看机器:

    “这机器是干啥的?”有青年好奇问道。

    机器需要组装,钱进对照着说明书带着楼小光和帮工们忙活,耗费了一会时间才给组装完毕。

    这台机器比较小,主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大个头的是个烟熏炉,还有一个小个头的则是半自动灌肠机。

    钱进拍拍手,笑道:“怎么样,能猜出来干啥的吗?”

    楼小光摸了摸灌肠机说:“这个我看到过,用来灌香肠的吧?咱们市里的春光大饭店有这样的机器,管师傅带我去参观的时候见识过。”

    钱进点头:“对,这是灌香肠的机器,我准备用它来灌红肠。”

    旁边叫周一行的厨工疑惑的说:“灌香肠的机器?我见过啊,那不都是手摇式的吗?”

    一边说,他一边摇着手腕展示。

    钱进笑道:“不一样,这个是用电的,比较自动化,你们只要按照配比把主料调料放进去,再给安装上肠衣,通电后它自动就给你们把香肠灌进去了。”

    “来,找几个搪瓷盆,咱今天就尝尝自己灌的香肠什么味。”

    围作一团的众人都兴奋的笑起来:“今天就能吃到吗?”

    “肯定能。”钱进打开带来的小册子,跟楼小光研究起来。

    这机器不光能烟熏红肠、香肠,还能做熏鱼、腊肉之类。

    不过钱进主要用它灌香肠,他要灌的是淀粉红肠……

    淀粉红肠是他规划中的饭店王牌产品之一,这东西主要是吃个味道,它主料是便宜的淀粉,只要把味道调好了,那就能成为一款便宜实惠味道好的食品。

    而便宜在未来的二十年里可太重要了。

    饭店里已经准备好了基本食材,几大袋子淀粉放在了后面仓库里。

    钱进一声令下搬过来,他把登记的淀粉肠调料配比交给楼小光:

    “这个你要记熟了,不能透露出去。”

    楼小光用力点头:“钱总队,放心吧——感谢你这么相信我。”

    钱进闻言用肘子拐了他一下,笑道:“跟我说什么呢?以后咱食堂的饭菜就是你当家,什么配方你都得知道。”

    楼小光嘿嘿笑,然后低声问:“钱总队,秘方里说,这个肥膘膘切两毫米小丁,得先放冰柜冻硬实了,那我先去收拾这个?”

    钱进摆摆手:“这是为了口感更好,今天咱是先尝试着做了自己吃,没必要这么正规。”

    做淀粉肠为了好看,除了要用玉米淀粉外还得用红曲米粉。

    这年头海滨市里找不到红曲米粉,所以钱进还得从商城供货。

    这个压力不大。

    红曲米粉主要是用来增色,用的比较少,他反正得从商城采购红肠调料。

    到时候搂草打兔子,可以一并采购了。

    另外还有糖、高度白酒、味精之类的东西,这就用不着商城了,食堂都有。

    有人去清洗机器,有人开始准备材料。

    钱进对照着菜谱进行指挥:“淀粉先调开,这个步骤很关键,得用冰水调开,分三次拌进去,这样肉馅才黏糊上劲。”

    “来来,都开始吧……”

    后厨立刻变成了一个紧张有序的食品加工车间。

    案板上,猪后腿肉和肥膘丁被迅速切割,刀光闪烁,发出“笃笃笃”的密集声响。

    两个厨工围在大盆边,按照楼小光的指挥,将切好的肉粒、肥膘丁倒入搪瓷盆中配料。

    楼小光亲自上手,将大蒜末、精盐、白砂糖、高度白酒按照比例加进去,最后是一大包散发着浓郁香辛料气味的五香红肠调料。

    他一股脑倒进去,红肠味道就开始弥散了。

    厨工们深深吸气,都是满脸赞同:“好香。”

    钱进暗道这个调料确实霸道。

    红肠味道全靠它和大蒜来支撑啊。

    “冰水,加上冰水,快。”楼小光招呼一声。

    周一行端来一盆冒着寒气的冰水,小心翼翼地倒入玉米淀粉中,用筷子快速搅打成均匀的淀粉糊。

    他神情专注,严格按照钱进的叮嘱,分三次将淀粉糊倒入肉馅中。

    “顺时针,使劲摔打,得摔出黏性来才好吃。”钱进在一旁督战。

    几个年轻力壮的厨工立刻撸起袖子,围住大盆,开始顺时针用力搅拌、摔打肉馅。

    他们手臂肌肉贲张,大清早的天气已经有点冷了,但汗水很快从额头渗出。

    盆里的肉馅在持续不断的摔打中,颜色逐渐变得均匀,质地也从松散变得黏稠,最后真的出现了钱进所说的拉丝状态。

    楼小光用勺子舀起一勺,肉馅能拉出长长的丝线。

    “钱总队,我看成了!”

    楼小光抹了把汗,脸上露出兴奋的笑容。

    钱进试了试黏性点头:“那就灌肠吧,这下子简单了,把肠衣接上。”

    肠衣在市场上能够买到,但需要特殊供应。

    对于钱进现在的人脉来说很简单,他跟楼小光说过了,以后找人去采购肠衣。

    只要市场供应没问题,他就不从商城往外买肠衣了,没必要。

    这次的肠衣是商城出品,刚刚用高度白酒浸泡了一阵子,没有异味而且韧性极佳。

    周一行小心地套在灌肠器的金属管口上,按动开关,灌肠机开始嗡嗡嗡的响了起来。

    粉红色的淀粉馅在肠衣中缓缓推进,逐渐变得饱满圆润。

    每当灌满一段约莫十五到二十厘米的长度,楼小光就用棉线扎紧,然后用牙签在肠衣上密集地扎出小孔排气。

    “排气一定要彻底,不然待会上机器煮的时候会爆开。”钱进再次强调。

    这是个关键点,楼小光等人以前没有相关经历,不提醒肯定会出问题。

    很快,一根根粗细均匀的红肠扎着棉线结被制作出来,整齐地码放在铺着干净屉布的大竹匾里。

    青年们勾肩搭背凑上去闻,然后对钱进露出笑容:“好香啊。”

    钱进说道:“以后还要蒸月饼,那东西更香。”

    听到这话,厨工们大感兴趣:“咱食堂还自己生产月饼呢?”

    “这得需要大炉灶啊,我在食品厂车间里看到过,咱可没有……”

    钱进说道:“用不着,其实烤月饼也有机器,人家欧美那边烘焙机已经很先进了,到时候我低价搞两台进来,咱们就能做点心、做糕点了。”

    这把大家伙给说乐了。

    要是食堂还能生产糕点和点心,那生意准好的没边!

    当下社会上太缺甜食了。

    月饼年年供应!

    钱进有生产甜食的计划,但其实不在人民食堂里,他要开糕点铺的。

    蒸煮烟熏一体炉已经预热结束。

    楼小光按照秘籍指示,将炉温设定在90℃恒温蒸汽模式。

    他小心翼翼地将生红肠用干净的钩子悬挂在炉内的架子上,每根之间都留足了至少两厘米的间距。

    “关门,计时40分钟!”楼小光看看手表说道。

    蒸汽在炉内弥漫,温度稳定上升。

    炉门上的观察窗很快蒙上了一层水雾。

    钱进带着楼小光每隔十分钟就打开炉门,用长针快速地在红肠上再扎一遍孔,看着油脂和汁水从孔洞中滋滋冒出,厨工们很心疼:“可别浪费了。”

    此时机器里开始散发出浓郁的肉香和蒜香。

    这香气霸道地穿透了炉门,弥漫在整个后厨,很快透过后窗和抽风机飘到了街道上,引得早起路过的人忍不住驻足张望。

    外头有人在询问香味是哪来的。

    钱进对这红肠的调料大为佩服,味道也太猛烈了。

    以后这玩意儿得少吃。

    40分钟一到,炉门打开。

    蒸汽涌出的瞬间,更浓郁的香肠味扑面而来。

    楼小光深吸一口气,赞叹道:“钱总队,你这个主意绝了,咱食堂能自产自销这东西,绝对在海滨市里出大名!”

    钱进笑道:“上个月我不是从苏俄引进了液压钻探机去打深水井吗?然后就顺便进口了这样一台机器。”

    “老毛子最爱吃红肠了,他们当官的、有钱的吃肉肠,没钱的老百姓吃淀粉肠。”

    “那帮人口重,所以你们闻闻这个味道,是不是很厉害?”

    大家伙不疑有他,纷纷点头。

    周一行感叹说:“钱总队你去干外贸工作真是太好了,总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国外这些先进玩意儿。”

    其他人跟着感叹:

    “谁说不是呢?”

    “我听广播上说,欧美那些洋鬼子最爱吃蛋糕面包什么的,他们把面包当饭吃,他们的机器肯定厉害……”

    “等咱也引进了做面包的机器,咱也当饭吃……”

    楼小光戴着棉手套把红肠给弄了出来。

    原本粉红色的生红肠,此刻已经变成了诱人的深红色,上面表皮微微收缩,显得紧致而有弹性。

    “漂亮,”钱进赞道,“准备烟熏!”

    炉底的托盘已经准备傻好了,铺上锡纸,放上白糖和干茶叶均匀混合。

    炉温被迅速调高到150℃,预热。

    “注意看烟。”钱进紧盯着炉内。

    他也是第一次用这机器生产红肠,前世他没见过生产红肠的过程,所以还是得盯紧点比较好。

    当炉温达到设定值,混合的熏料开始受热,先是冒出一缕缕白色的烟雾,几秒钟后,烟雾的颜色开始变深,渐渐转为淡淡的黄色。

    “转黄烟了,降温到120℃!”钱进立刻下令。

    楼小光跟着学习,给他当副手,迅速将炉温下调。

    炉内,淡黄色的烟雾缭绕,温柔地包裹着那一根根红肠。

    熏烤时间不用太久,因为蒸煮过程中红肠给已经熟了。

    炉门打开一条缝,一股混合着焦糖、蒜香和肉香的独特烟熏味猛地窜出。

    只见炉内的红肠表皮,已经呈现出一种令人垂涎欲滴的、油亮亮的枣红色。

    这就如同上好的红木家具被打磨抛光,有一种高级感。

    放在家具上让人赏心悦目,放在食物上让人垂涎欲滴。

    “成了,停火,最后焖三分钟。”钱进松了口气。

    三分钟后,炉门彻底打开。

    烟雾散尽,一根根油光发亮的红肠散发着馋人的香气呈现在众人眼前。

    那色泽,那形态,那香气,钱进感觉这比自己前世吃的淀粉红肠要强不少。

    这时候的红肠已经可以吃、可以卖了,但也可以再刷上一层香油,给它提提味。

    钱进递过一个小碗,里面是提前准备好的芝麻香油。

    楼小光用干净的毛刷,蘸着香油,小心翼翼地刷在红肠表面。

    香油遇到热肠,发出“滋滋”的轻响,香气更是瞬间升华,变得更加醇厚诱人。

    不管是厨工还是服务员,全被引到了厨房来。

    外头街道上还有人在吆喝:“这谁家啊?真缺德,做的什么这么香,也不知道拿出来让爷们尝尝?”

    “咱尝尝,来,趁热吃,更好吃。”钱进等红肠稍微降温,拿起一根用刀切成厚片。

    红肠断面呈现出漂亮的粉红色,肥膘丁如同晶莹的玉石均匀分布其间,淀粉的加入让肉质显得更加细腻紧实。

    钱进觉得以后可以往里加上点鸡胸肉。

    这东西特别便宜,但放在红肠里可以增加肉的口感。

    而且它绝对不影响味道。

    因为鸡胸肉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油水,偏偏红肠里面加了猪油、外皮刷了香油,它不缺油。

    楼小光不愧是在国营大饭店里操练过的名厨,他把红肠做了摆盘。

    好看。

    钱进招呼众人尝尝,自己拿起一片送入口中。

    切片红肠一入口,立马能感受到那层经过烟熏后特有的熏香味。

    后面是浓郁的蒜香、醇厚的肉香、复杂的调料香。

    当然还有大量味精带来的鲜味儿。

    复合的味道如同炸弹般在口腔中爆开,给这个缺衣少食的年代增加了些许好滋味。

    按照配方上操作没问题,红肠咸甜适中,汁水丰盈。

    它虽然淀粉含量很高,但经过摔打上劲,口感滋味都不比肉质香肠差多少,而且淀粉更能锁住水分,这样让给它口感更绵软水润。

    另外还是烟熏的滋味是重点。

    即使咽下香肠去,钱进感觉唇齿间还留有烟熏余味。

    楼小光也切了一片,品尝过后不断点头:“可以,这个配方好,仅仅是淀粉香肠,我吃着比我们国营二饭店里的纯肉红肠还香呢。”

    “每年腊月的时候,俺姑就从冰城给俺家里邮寄点哈红肠,我吃着这比那个名牌的哈红肠好吃,真的。”周一行点头。

    “我绝对不是因为钱总队在这里,我要拍他马屁,你们了解我,我就爱说实话。”

    “哈红肠劲道,可是没有咱的红肠香。”

    钱进知道他没撒谎。

    因为腊月邮寄过来的红肠被低温锁住了香味,确实不够香。

    他们淀粉红肠刚出炉,里面又是猪油又是肥肉丁,肯定香!

    最重要的是他们舍得下料。

    红肠调料很贵。

    一行人互相分着吃,吃的眉开眼笑:

    “好吃,真好吃!”

    “钱总队,这红肠拿出去卖,肯定抢疯了!”

    “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肠,我自己都得抢……”

    大家伙品尝过后,心中大定。

    自家红肠的品质,远超他们的预期。

    钱进说道:“那咱们要不然直接试营业吧,先不做菜,专门卖红肠。”

    楼小光点头:“这肯定行,马上就是中秋节了,谁家不得弄几个好菜?”

    “咱这红肠妥妥是好菜,不过怎么定价?”

    钱进说道:“现在猪肉价格是八毛七,咱红肠跟猪肉价格挂钩,卖猪肉一半的价钱,怎么样?”

    周一行说道:“这价格便宜了。”

    “淀粉还要一毛一斤呢,咱用了这么些猪油、调料,还要用电用机器烤出来,四毛四的价钱没意思,挣不了几个钱啊。”

    楼小光摇摇头:“钱总队说的这个价格我看着能行,老周,红肠价格不是咱说的算,是地方物价委员会说的算,你定一个一块一斤,市里的物价委员会不给你通过。”

    钱进说道:“倒不是这个事,咱们搞餐饮的,以后别太过分,物价委员会不会管的,他们手没有那么长。”

    “主要是咱们是人民食堂,咱们赚的钱,够给你们开工资、够交税就行了。”

    他没把这话题说的太透彻。

    因为人民食堂和人民流动食堂不一样,不会是小集体企业了。

    他一直很关注各种政策走向。

    其实去年也就是1979年的2月份,国家工商局就向中央提交了一份报告,建议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等个体劳动,不准雇工。

    这份报告最后被国家批准了,根据钱进所知,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个有关个体经济的报告。

    不过经历了那十年,现在没人敢去想自己经营赚钱的事儿,所以个体户迟迟没有出现。

    钱进知道现在当个体户没事了。

    但地方领导们不知道,所以他这边饭店迟迟不开业,是因为还有一个重点关卡没打通。

    营业执照。

    不过马上就可以办了。

    这次去首都,他特意去翠花胡同转了转。

    悦宾小饭店已经开业了。

    这是国内第一家个体户饭店。

    熏烤炉不大,但是一批也能出来四五十根红肠,存货还多的很。

    钱进让楼小光又去切了两盘:“吃,咱自己做的红肠,现在是试吃,不要钱,大家放心的吃。”

    楼小光随口说:“其实淀粉要钱、油要钱、电也要钱——诶,钱总队,咱饭店用的指标,能批下来吗?”

    钱进含糊的说:“能,你只管做菜就行了,有人过来送肉送海鲜送菜送粮食。”

    当下还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尾巴上,各饭店要用多少粮食、用多少肉和菜,都需要经过审批,然后给指标。

    饭店负责人带着指标去采购。

    像钱进去悦宾饭店的时候,就听见女主人在唉声叹气不知道去哪里解决这个指标问题。

    他们也解决不了,所以悦宾饭店的老板两口子,抓住时机就去下乡、就去赶集,目的便是去农村买那些不需要指标的食材。

    钱进这边没有这个担忧。

    要蔬菜?

    西坪生产大队全年供应!

    要水产?

    红星刘家生产队早作准备了,即使刘家不够,旁边还有好几个渔村可以用呢。

    至于粮食?

    下马坡所在的前寨公社、小陈庄所在的东河公社,还有大柳树公社等等。

    他在这些地方口碑可太硬了,到时候他安排人带上钱和票去这些公社高价收粮,老百姓准乐意把自己手里的自留粮卖给他。

    要知道现在已经大包干了,这些地方的农民马上手里就有余粮了……

    准备工作做好了,还得等待一个合适时机来开业。

    钱进正在思索,楼小光冷不丁问他一句:“钱总队,你说要是把鱼肉放进淀粉肠里,烤出来的能不能好吃?”

    “那能好吃吗?多腥啊。”顿时有人来了一句。

    钱进回过神来,说道:“没事的——哦,鱼肉淀粉肠?”

    楼小光说道:“对,我寻思港口码头有的是破鱼碎虾,那些东西不值钱,咱们要是能做成香肠就好了。”

    “猪肉多贵,而且还需要指标,咱能有多少指标?鱼肉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碎了的鱼虾蟹什么的,谁爱买就买,价格还便宜呢。”

    钱进说道:“没问题啊,鱼肉香肠嘛,我找找……”

    他还真做好了这个准备。

    鱼肉香肠在市场上占有率一直不高,原因就是没有寻常红肠好吃。

    但肯定也有市场。

    钱进把鱼肉香肠的配方交给楼小光:“这个需要特殊的那个调料,你先带人准备,我回家去找调料,之前我一起托人从羊城买了一批过来。”

    楼小光低头看:“大黄鱼肉糜?哎哟,这个鱼不便宜啊……”

    现在大黄鱼人工养殖问题没解决,但海洋捕捞量很少了,所以价格比以往高了很多。

    钱进说道:“不用大黄鱼,就用咱们本地最多的马鲛鱼、海鲈鱼什么的,去骨去皮,打成细腻的鱼糜——其实这个也有机器,算了,你们先手切吧,等我从国外进口一台绞肉机。”

    国内有的是绞肉机。

    可是不管造型还是功效跟商城的产品差距极大。

    钱进索性就用一个‘进口’来解决来路问题。

    他回家去临时买了鱼肉肠的调料给带回去。

    鱼肉肠不用肥膘丁,用的猪油也要少的多。

    但调味品用的更多。

    蒜不用了,改成了用姜去腥,糖也需要多放一些,用来提鲜。

    相比纯淀粉肠,鱼肉肠用的淀粉也不少,因为鱼肉水分大,需要淀粉来锁住水分。

    等他回来,一切准备工作差不多了。

    鱼肉被仔细地剔骨去皮,用刀背剁成细腻的鱼茸鱼糜。

    然后同样的做法,搅拌、摔打、灌肠、排气……

    流程再来一遍。

    等鱼肉肠出炉,卖相上不如红肠好看,它不用红曲米粉,只用了淀粉,颜色是白色,看起来白花花的,让人提不起胃口来。

    钱进想了想说道:“鱼肉肠以后要往里加玉米粒,做成玉米鱼肉肠,把它变成黄色。”

    鱼肉肠切成片后,断面雪白细腻,卖相也不错。

    另外里面同样点缀着少许晶莹的肥膘丁。

    这是楼小光的主意,他解释说:“我寻思少量添加可以增加它一个油润的口感。”

    钱进尝了一片。

    跟红肠相比,入口是截然不同的风味。

    鱼肉的鲜甜被完美地激发出来,姜汁恰到好处地中和了可能的腥味,淡淡的烟熏味和调料又赋予了它独特的风味层次,其实吃起来并不差。

    特别是鱼肉细腻,它的口感比红肠更加嫩滑,别有一番风味。

    “诶,小光,把你送去国营二饭店学习是应该的,你现在这脑子灵光的很嘛。”钱进拍案叫绝,“猪肉红肠,鱼肉香肠,都很好、很好!”

    楼小光听后腼腆的笑。

    但心里确实骄傲。

    周一行等人也纷纷品尝,赞不绝口:

    “这个鱼肉肠不怎么腥啊?我吃着挺鲜的,嗯,真鲜!”

    “没想到鱼肉也能做出这么好吃的肠!”

    “其实,这是因为现场鱼肉肠还热乎,所以味道不那么腥,我觉得等它凉了,恐怕没现在这么好吃……”

    钱进点头。

    是这个道理。

    不过没关系,大不了让顾客买回去加热了再吃……

    反正食堂主要卖的还是红肠,鱼肉肠能起一个搭配作用就好嘛。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