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科幻小说 ->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第一五五八章 我就是通知你们一下

第一五五八章 我就是通知你们一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万寿宫比玉熙宫更宏大,外面的广场自然也是要更加的庞大才行。

    而又不仅仅是简单的庞大,广场上还有各种的雕塑造像,以及弄出来的花圃,栽种着常青的茂盛松树。幽静,也清新。

    不过在距离万寿宫的宫殿百米范围内,是没有的高大树木的,只有一些雕塑,一些花花草草点点缀。

    毕竟嘉靖火亲和么,还是要万分注意的。

    王言随着吕芳不紧不慢的走着,眼睛就是在欣赏这里的雕塑。

    吕芳笑道:“你提出来的这些建议还是不错的,主子每天早上都在这边走一走看一看。”

    “我哪里会提建议啊,吕公公,我也就是想着多花些钱,让陛下享受的更好一些,总是没有白花的银子不是。”

    “你还是得力的,要不说主子最是器重你呢。徐阶、高拱他们,就想着怎么让主子少花钱,甚至是不花钱。可你说这宫里人吃马嚼的,怎么少花得了啊。还就是你,想尽了办法给主子送钱,就怕短了主子的花销。”

    “为臣子,就是给陛下解忧嘛,都是本就应该做的事情。徐阶他们是乱臣贼子,干着龌龊事儿,还想要清白名,简直虚伪透顶,无耻之尤。”

    对于王言逮着机会就骂徐阶,吕芳已经很习惯了。毕竟王言是嘉靖培养起来,专门自成一派的么,骂骂徐阶不是正常的么。要是徐阶也跟王言一般年岁,估计俩人都能打起来。

    吕芳转而问道:“主子的龙体都好?”

    “吕公公,这么多年了,您老也知道我是个实在人。”

    王言说道,“陛下的龙体无碍,就是仙丹吃多了。丹药是大补之物,更有丹毒堆积。先前陛下年岁没有如今这般大,筋骨还能承受。如今过了许多年,陛下已然六十有四,身子骨肯定是比以前更弱的。已经受不住丹药大补了。

    我看陛下的样子,不是想停用仙丹的。吕公公,您老还是劝一劝陛下吧,再吃下去,虚不受补,陛下的龙体就更糟了。”

    吕芳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下,干脆的问道:“如果陛下停用仙丹,这寿数……”

    “我也说不好。”

    “若是继续服用呢?”

    “我也不好说啊,吕公公。”王言一脸要哭出来的样子,“这种事儿我哪敢胡言乱语?人体玄奇,包藏宇宙,我的道行浅薄,哪里说的清楚。”

    “是我问多了,也是难为你了。”吕芳长出了一口气,“我看看能不能劝得动吧……”

    连吕芳都这么说了,也就可想而知嘉靖现在有多难搞了。

    还是那句话,嘉靖当然知道自己不能长生,甚至一度试探着想要自我和解。但当真的到了这个时候,总也忍不住的抱一些幻想。嗑药以后还能麻痹一下大脑,飘飘欲仙的给他自己一个安慰。于是这仙丹也就难停得下来了。

    说白了就是不死心,就是总想有个寄托。

    而且嘉靖嗑了几十年的药,那药是好是坏,他自己能不知道么?已经形成了严重的心理依赖,精神依赖,想要戒了还真是难了。

    反正王言也够意思了,该说的都说了,嘉靖自己不听也怨不到他。

    另一方面,哪怕现在嘉靖死了,也不会影响到他自己的位置。毕竟到了他这个份上,还干成了那么多的事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谁才是真正为了大明在无私的付出。

    宝钞仍旧在推广,还是他负责呢。这件事也是非他不可的。尽管有很多人信誓旦旦,说主掌皇家银行定然能保证不崩盘,这话他们自己都不信,别说旁人了。

    经过了这么久的时间,经过了王言实实在在的治政成果的展现,经济和财货流转之道成为了近几年最热门的显学。当然是在科举之外的。

    人们疯狂的研究、整理王言的一切思路,以期也能做的更好,赚的更多,官做的更大。但他们也清楚,他们是绝对无法超越王言的。原因很简单,王言面对的那么多的刺杀,他们再是侥幸也难活过三次,真要命。

    而研究总结了这许久,他们当然也清楚皇家银行不是一拍脑袋就随便印钱,印多少,怎么印,怎么发,怎么回收,出了问题怎么解决,怎么保证宝钞的坚挺,怎么保证物价的稳定……凡此种种一大堆的事情,大明的各项事务全都跟皇家银行挂钩。

    现在别说王言不下去,就是王言想要下去,也是没人同意的,他们也信不着别人。万一把大好局面给搞坏了,那可就完蛋了。这一届的人,全都得被骂一千年。

    再者现在王言的势力范围是保定、天津以北,太行山以东,包括顺天府在内。可以说上上下下全都是他的人,他也确实把这些地方治理的远超从前,哪里都是大治,哪里都能说一句政通人和。

    百姓的生活前所未有的好,已然是达到了千年以来的巅峰,过往的哪个盛世也不及现在王言的治下的百姓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王言尽管已经开始有着相当的政治势力,但到底在质量上、数量上、声势上,都是不如其他政治团体的。除了总是针对权贵大户猛干这一点以外,王言是毫无威胁的,又是个有着经过充分检验过的能力来解决问题的人。

    所以综合种种下来,王言也就有着很强的不可替代性。就是嘉靖现在死了,裕王上位也不耽误他继续位高权重。甚至可能还要更进一步。

    毕竟人是会成长的,裕王水平再是不高,过了这么多年,研究了这么久,也总有几分进益。如果裕王足够聪明,就会继续重用王言。一方面让王言搞钱,另一方面让王言当靶子。

    王言代表的从来就不是他自己,而是皇帝的意志。当然让百姓过好日子,跟皇帝没关系,那是他在执行皇帝意志的时候,通过他的能力带来的改变……

    又同吕芳说了几句,王言就由小太监带领着出了西苑,去往了位于紫禁城东部的文渊阁。

    文渊阁是内阁的办事机构,日常署理政务都在此地。

    王言到地方的时候,正看到一帮人在写青辞呢。

    “吆,诸位阁老、部堂大人都忙着呢?”

    听见王言尖酸讽刺的话,场中的张居正第一个发言:“怎么,王部堂对陛下不满?否则我等写青辞还有错了?”

    “老张,你是真坏!”

    王言虚指着张居正,走近前看了一下张居正写的青辞,随即便做到了椅子上,“我说你们忙着呢,还曾说对陛下不满了?”

    李春芳在一边笑呵呵的:“听话听音,王部堂的话音可是尖酸刻薄之极啊。”

    “你们心思就是脏,谁不知道我王言最是实在,从来行的端坐的正,是真正的知行合一?这一点,我想徐阁老最清楚。是不是,徐阁老?”

    徐阶好像没有听见一样,戴着眼镜坐在那里看着面前的纸,好像构思着青辞怎么写才妙。

    “老东西,装聋作哑有一手。”

    “王言!”张居正不高兴了,积极护师。

    “你不用乐,你也是老东西,没好哪儿去。”对李春芳如此说了一句,王言看向了张居正,“说我不敬陛下,怎么,你们很敬陛下么?我听说你们要与俺答议和,通商互市,真是岂有此理。我大明如今兵强马壮,又岂会惧他小小蛮夷?

    当年俺答犯京,劫掠八日,二十年来屡屡寇边,害我百姓,血债累累,罄竹难书。如此大仇,尔等置之不顾,一心只想议和,简直是奇耻大辱。尔等可将陛下放在眼里?”

    高拱大嗓门说话了:“你说的轻巧,两国交战,岂可儿戏?几十万大军开动,那是要花银子的。旷日持久,久攻不下,我大明好不容易经营出来的局面就要一朝葬送,你能负得起这个责吗?”

    “为什么不能?”

    王言也大嗓门了,“老高,你是厚道人,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说话,大明现在的好局面跟你们有几分关系?那是我被袭杀三十余次,是陛下支持,这才在大兴,进而顺天府,进而蓟辽,清田查口翻旧案收清洁费,抑制了大户地主兼并土地。

    事实上的给百姓免了劳役,减了税赋,让百姓们喘过了气。又重新编练了蓟辽十万大军,重新立了规矩,没有一个空饷,全军皆是敢战的好兵。

    东南平倭,打的东南大户老老实实,如今更是重设市舶司,宽松了海禁,收他们的商税。东南的盐税,也几乎恢复到了太祖、成祖之时。而今我大明岁入折银三千万两,多出来的一千多万两全都是我搞出来的。

    你们干什么了?天天骂我,说我这不对,那不行,就想着怎么给我手下塞你们的人,给我拖后腿,争权夺利。

    要说负责,我怎么负不了这个责?大好局面送了就送了,再发展就是了。别的不说,先把严嵩家里再抄一遍,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怎么也能弄个几百万两。

    再说了,这不还有肥骆驼呢么?朝廷没银子了,就把徐阁老的家给抄了,又是几百万两银子。总能应付两三年。只要过了这两三年,那日子也就又好过了。”

    这时候徐阶不紧不慢的说话了:“王部堂,我等都知晓,你是我大明最大的养殖商人,全国各地有几十个山头,家产何止百万?”

    “你看看,说你你还不高兴。”王言一脸的嫌弃,“你们家里能吃上便宜肉都得感谢我,都说我王言巨贪巨富,怎么就不想想,我养了这么多年的肉食,让百姓们用同样的钱能更多的吃上几口肉呢。

    你们对我的情况,比我自己都清楚。跟我吃饭的人有好几万,我可都没苛待他们,有薪水,有休沐,年节还给他们发东西。他们拿了钱花出去,我在通过清洁费和商税收回来,这是为我大明做贡献呢。

    哪像你徐阁老啊,隐田藏口,不给朝廷纳税,还挖朝廷的墙角。却满口的仁义道德,为国为民。正好诸位阁老都在,我现在就写个奏疏,举荐海瑞去做松江知府,诸位阁老票拟一下?”

    “王言,你不要贪天之功。”张居正说道,“你确实做了事,但又岂止你一人做事?没有别人帮助,你能做成什么?咱们现在说打仗就说打仗,不要扯那么多。”

    “你们是真不讲理,明明是你们说的。”

    王言委屈极了,“这就是党同伐异啊,你们人多势众欺负人。”

    众人都是面无表情的看着王言,一脸的我看你那拙劣的演技能演到什么时候。

    啧了一声,王言无趣的摇了摇头:“那就说打仗吧。我的意思是这一仗必须打,但怎么打值得商榷。”

    “反对!”高拱说道,“理由我都说了,能不打就不打。你不是说什么经济控制吗?据老夫所知,现在鞑靼就开始流通宝钞了。反正也不着急,就慢慢的耗着他们。”

    其他人都点头附和,表示同意。

    王言瞥了他们一眼:“诸位阁老是不是忘了,我现在是蓟辽总督?我是来跟你们说究竟打还是不打的问题吗?你们不同意我就不打了?”

    “王言!军国大事,你敢轻动?”徐阶眼睛都瞪圆了,说话也不温吞了。

    “为何不敢?打输了我死而已,打赢了你们又杀不了我。”王言很奇怪的说道,“我大明国力已然不弱太祖、成祖之时,太祖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成祖更是将鞑子远驱漠北,今我大明又北击鞑虏,兵精将勇,岂有战败之理?”

    王言站起身抖了抖衣服,环视了一圈,说道,“行了,大家斗斗嘴气一气都能长寿。等我回到三屯营,就会开始筹备从辽西往草原攻打鞑子。

    要是鞑子从别的地方打进了我大明腹地,那可跟我没关系啊,要死也是你们死。行了,你们好好商议一番吧。回头咱们再谈一下具体的细节。”

    “王言!”高拱大嗓门儿,这是真生气了……

    王言哈哈笑,才不管他们怎么说呢,转身就溜溜哒哒的离开了内阁……

    日常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