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望仙门->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龙口贵人

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龙口贵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东北常州,东海郡。

    龙口城,是中洲最东方的一座大城,也是东海郡延伸入东海之中最深的所在。

    龙口城并不临海,可城北最为宽敞的一条官道,却直通海港,港口谓之龙口港。

    龙口港三面皆是陆地,海水内陷其中,是处天然避风的良港,加之海水不浅,礁石不多,可算东海郡地理条件最佳的一处海港。

    多数时候,龙口港是用于商贸的,偶尔,也会停靠战船,可自北夷南下,东夷方面也蠢蠢欲动之后,龙口港便有近半的面积被军方征用,每日里都要有战船在这里进进出出。

    随着北方战局日渐紧张,龙口港的气氛也日渐凝重。

    战船北上驰援,战损肉眼可见的增多,东去巡航的也时常受损返港,直到某一日港口内突然来了二十余艘悬挂了苍山郡旗帜的空荡战船,三河城与九河城大捷的消息才从龙口港传开。

    只不过这大捷,却没有能太多提振人们的信心,反倒像是冬日里又一瓢兜头灌下的冷水,让人心中发寒。

    因为打赢了仗,城却仍旧是丢了的。

    紧接着,山城沦陷苍山郡太守殉国的消息便传了回来,龙口港马上就炸开了锅,暂留龙口港观望局势的江州商船中有一艘立刻便起航南下,一刻都不曾停留,这般行为立刻便惹得港口内外越发人心惶惶,可不过第二日,那艘江州商船在东海上遭遇东夷袭击沉没的消息便传了回来,原本想要前往东海郡南部旭日城或者临海城避祸的商贾们一个个如丧考妣,一下子没了任何念头。

    除了向天人祈祷以外。

    随着商贾们对东海郡局势的担忧与日俱增,从附近海域归于龙口港的商船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与苍山郡相邻的滨城港,几乎已经成了一座空港,所有的船只都载满了人口外逃,龙口港就是距离最近的承接之地。

    于是乎,龙口港中归于商用的一边仿佛一夜之间就停满了商船,泊位紧张到许多商船不得不在港内随便找个地方下锚,就那么飘在海上,这让港口看起来拥挤不堪。

    军用的一边原本泊位还有些富裕,就有商贾想要像往常一样,通过打点关系的方式得到一个半个泊位,再转手出去,就是数倍的利润,却被相熟的军官严厉警告,几番打探之后才知道,这一次要用龙口港的,似乎是鲤鱼城里一位了不得的大人物。

    很快,随着河城大捷的消息传到龙口港,大人物的动作也似乎落在了实处,果真,出手不凡。

    整整五艘东海郡最大的龙口战船,齐齐停靠在了港口军用的一边,没两日,便有一车车粮草自官道上来,士卒们忙忙碌碌的运输,在港口内外所有有心人的注视下,将一车车粮食全都搬到了战船之上。

    用龙口战船运粮,这样的故事便是放眼大鼎九百载的荒唐野史,都不曾听说过,如今,却在龙口港内真实的上演了。

    商贾们一时间议论纷纷,各种猜测都在民间传播,相同的只有一点,就是这位大人物,不但权势惊人到恐怕手眼通天,也实在任性得让人感觉匪夷所思。

    再然后,北夷大军主力向西退去,东海郡大军北上捷报频传,集聚在东海郡所有人头顶上的乌云才像是暂时退去,晴日里,心细一些的人们开始发现,港口军用的一边,原本自苍山郡败退下来的二十几艘战船之中,有十五艘不知何时落下了独属于苍山郡水军的旗帜,成了十五艘光秃秃的无主之船,而剩下的十余艘,则整整齐齐的换上了东海郡水军的战旗,一夜之间,改旗易帜。

    到了这一刻,所有人这才对于苍山郡已亡这件事,有了更加直观的体会。

    最后,自然是那一场注定载入史册的济城之战。

    一代名将,人皇后裔,常州人心中某个图腾一般存在的姬重心,战死于济城,宣告了常州北部三郡的全部沦陷,也终结了北夷这一次大规模南下犯边的入侵之战。

    北夷中三境及上三境的妖北撤回到沦陷区北部不曾被大水淹没的区域,常州山上宗门及自天下各大宗门援助而来的第二批修士,则加入了扫荡济城及其周边地区下三境小妖的行列,如同秋风扫落叶般,轻而易举的“收复”了济城。

    那座早已破碎的不能够称之为一座城的,城。

    战争,暂时结束了。

    可龙口城的百姓心中,却是说不出的复杂。

    一方面,东海郡在此战之中得以保全,甚至可以说因祸得福占据了更北边的大片土地,于他们而言似乎是好事,可另一方面看,失去了苍山郡作为屏障,东海郡就成了常州的北部边郡,若是北夷日后再来一次南侵,今日的苍山郡或许就是他日的东海郡,今日的九河城,未必就不会是他日的龙口城。

    不知道多少人因此生出退意,是谁都说不清的事情。

    这一日天清晨,风平浪静,万里无云,战争阴云渐渐散去的龙口港百姓,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活,渔民们整理着渔船,为下一次出海做最后的准备,商船上下则忙碌起搬运货物的力工,只等东海方面的航线重归稳定,便可以一路南下,去到富庶的江州。

    就在码头内外重现忙碌景象的时候,龙口港军用的一面突然全面戒严,一队队士卒从港外涌入,将军用码头围了个水泄不通,更是有巡逻士卒将商用码头一边的人也驱赶开来,甚至于对稍稍可疑的人员直接搜身,乃至干脆驱赶出港外。

    同时,原本停靠在港内的不少战船都行动了起来,离开泊口,去到近海下锚。

    只留下五艘装满粮食的龙口战船,和十五艘来自苍山郡的无主战船。

    不多时,平日里百姓们难得见面的龙口港官吏,罕见的一个个穿戴整齐出现在码头上等候,然后,这些平日里趾高气昂到了极点的官吏们,今日却点头哈腰,恭恭敬敬的将另外一群派头更大的官员迎入港内,两边人不过简单交谈了几句,就按照次序站好,在寒风中安安静静的,等。

    百姓们已经被这般阵仗镇住,远远的看着,连小声议论都不敢。

    没有人知道今日这小小的龙口港到底会迎来怎样的贵人。

    直到旭日东升,天地间重新有了一丝暖意,远处的官道上才有一队精锐骑兵,护送着一支车队进入了码头,当中一辆赤红色的华贵马车最为惹眼,而更加惹眼的,则是那马车上插着的一面玄色宝旗。

    宝旗之上,绣了一个简简单单的,“谢”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