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九百六十九章 准备过年

第两千九百六十九章 准备过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除了产业以外,周至去米国之前,州上给的答复是联和乡会设置监督和管理部门来监理这些产业,其中包括土地办,经管站,水管站,计生办,林业站,畜牧兽医站,农业农技站。

    结果等到周至回来,上面觉得还是应该联和乡再压压担子,数乡并镇,同时还要设立派出所、财政所、国税所、地税所、工商所、土地所、粮管所、邮政所、供销社、交管站、兽医站、农电管理站、农机管理站、法庭、卫生院、信用社、农行营业所。

    这就很明显是野心勃勃,要把联合镇发展成一个大镇。

    可不可以?完全可以。可不可能?完全可能。

    就目前情况来看,火把节和彝族年,联合乡已经成了周围乡村甚至城镇人口汇聚的地方,而从婚嫁的角度来看,联和乡也成了周围年轻男女们婚嫁的热门地区。

    更别说两个农业基地里还有农大的学生实践和教学任务,学生和教职工们也带动了诸多消费。

    总之就是,联和乡现在的人气越来越旺了。

    如今的乡镇比较有实权,这个实权最大的体现就是财政权,因为这个时候的县乡是两级,实行“分灶吃饭”,乡是一级财政,财政所由本乡供给,村社有提留,通过税收分成和收取“三提五统”资金保运转,所以乡镇的自主财权作用不小。

    当然了,这是对经济基础较好、税源充足的乡镇而言的,这样的乡镇经费完全不成问题,甚至有些还能够将集体收入用于扣抵“三提五统”,这些的乡镇一般都牛得不行,乡镇领导在县领导那里都有面子。

    但个别基础弱、税源少的乡镇,就出现了经费缺口。

    联和乡可以升级成镇,县里可能还有一层考虑,那就是目前一大片的乡里,只有联和乡养得起几十个“吃财政饭”的人。要把这一大片管理好,就只能把管理机构设置在这里,再让镇干部去“包干”村子,解决一部份的待遇问题。

    这也是从现状出发,实事求是地解题的一种办法。

    “大家看看还有什么缺失的没有?”孙家才问道。

    “信息化设备现在乡镇基本还没有配置上。”周至说道:“我会给镇上留一套,还有网络设备,现在就连农大基地都还借用着我们的线路和设备呢,这套卫星通信设备,以及配套的UPS这些,我也会留在镇上,算是给镇上做的一点贡献吧。”

    “其实我们镇还有一项产业没有发展,那就是旅游。”周至说道:“不过这得有许多匹配的条件满足,能够让人上我们这儿来才行,我估摸着起码也得果园成规模以后了。”

    “那是,现在都是投亲相亲的多,旅游的真没有。”刘志刚说道。

    “不过有些基础我觉得可以做的。”周至说道:“就是将来乡亲们有钱了,要起房造屋,最好就按着老规矩来,诶,就像海来阿依和土子日他们这儿一样,也是一桩景致了。”

    “这个主意不错,老爷子指定喜欢。”土良志笑道:“而且最近打算比着海来这院儿起屋的人家,还真不少了!”

    下午开始,周至就和孙家才开始起草《联合镇产业研究报告》,为交接做准备,晚上喝过一顿大酒,就算是再次安顿下来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轻松多了,镇上的工作人员陆续开始就位,周至手上的事务便逐一地交了出去,虽然手里又多了平遥申遗以及数币金融结算系统两摊子事儿,可周至竟然神奇地发现,管大事儿,远没有在镇上管小事儿来得忙。

    乡镇工作属于“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乡镇工作人员从事的工作,很多往往都是繁琐细碎的工作,这样的工作是很“耗人”的,往往还是财政的“消耗者”。

    而反观周至对安盛基金的运作,就连李老三直接控制的人也才十个,可创造的财富甚至能够超过一个小国的产值。

    但这并不是说乡镇工作不重要,恰恰相反,他们的工作很重要,因为他们是稳定绝大多数的绝大多数。

    在他人的忙碌,自己的悠闲中,周至还不忘给大家拉进关系,带着干部们去县乡跑,给五保户和有孩子的家庭送福利,还有一件大事儿,当然就是准备过年了。

    彝族年是彝族乡亲们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亲友团聚和相互走访最重要的日子,不过这个被彝语称做“库什”的日子,甚至在一个县内各地,过年时间都不统一,具体时间需要由当地通晓天文历法、德高望重的毕摩来决定,一般基本是每年冬月中旬的马日或猴日。为时三天或七天,这个主要看家底儿的丰厚程度来决定。

    这个节最重要的仪式“觉龙几”,是在过年前的一天,准备下丰厚的祭品,由家族全体成员举办的敬祭祖灵和敬请祖先回家过年的仪式,因此也叫“换年祭”。

    为了这道礼仪,家家都要将“玛都”,也就是祖先灵牌擦拭干净,家家户户掸尘除秽,准备新装,同时就是准备大量食材,其中重要的是肉类,按照传统是鸡、羊、猪。

    还有就是酒,彝族对酒的钟爱是非常出名的,以前是自己酿造苦荞杆杆酒,后来学会高度酒的酿造方法后,基本就迷上高度酒了。

    而且度数越搞越高,像粮站出产的“原度”,都已经高达六十五和六十七度了。

    此外还有糍粑,苦荞馍,以及大炮仗。

    大炮仗以前是用竹子自己做,因此还造成了不少的事故,今年被周至给制止了从州上进了价格贵点,但相对安全,爆炸声音更大的纸筒大炮仗代替,反正现在镇上也不差钱。

    彝族尚黑、红,今年镇上很多家庭都有钱了,按照传统,彝族人也和许多少数民族一样,喜欢将财富穿在身上,所以购买大量南红饰品,还有银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