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武侠修真 -> 第五形态-> 第三千零八十章 基础厚实的水到渠成 第三千零八十章 基础厚实的水到渠成
- “我怎么感觉尸无道和景帝陛下的神智很完整?”
“那是因为我们的交谈只涉及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部分,如果你换一个方向,就会发现他们呆滞僵化难于回答的一面了!”
阳陵中的景帝关心政治,尸无道则注重生死与修行。
如果在这两者熟知的方向询问,彼此的交谈会很流畅。
但只要换一个询问的方向,飞僵就会呈现僵化的呆滞,并不会与张学舟等人对答如流。
这确实是一种特殊的生灵,与过往有一定关联,但又不能当成过往的人去对待。
除非飞僵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从而拥有新的神智,否则对方只是一头被埋葬在阳陵中的僵尸。
从阳陵中退出,张学舟极为小心再次封门。
动用青石法杖数次释放化石术后,此前破碎的岩石和土层开始复原,大致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
虽说与原来有一定区别,张学舟也没管那么多,只要大体过得去就行。
等他调派一些维修的匠人抬石来复修,一切就会掩盖下去,他甚至还能打造一个较为合适的入口,免得下次前来还要反复扒拉施法才能进入其中。
“表弟,以往是谁负责修造阳陵?”
“直不疑,朝廷中的一位长者,他算是兢兢业业为景帝陛下奋斗到了最后一刻,守陵时死在里面了!”
容添丁没头没脑问了一声,张学舟很清楚容添丁的意思。
一方面是容添丁感觉这么大摇大摆进入阳陵,必然会触犯负责修造陵墓者。
另一方面,从前任可推算张学舟今后的情况。
直不疑在担任太中大夫时负责了阳陵中后期的建造,最终官至御史大夫的三公之一,一辈子低调又享尽了殊荣,最终则是陪着景帝一起葬身在阳陵中。
直不疑一辈子没遭遇景帝的刁难,最终替景帝送终付出性命,这种下场不差,只是实力不足才殒命。
“看来这真是一个好差事!”
了解清楚的容添丁不断点头。
遥远的将来难于清楚判断,至少他们当下对墓地的权限极高,可以修造茂陵,也能对各处皇陵指手画脚进行修复等工作,适当做一些利用的难度不高。
两人踩踏在阳陵中仿若步行,但实则运用了腾云术行进。
张学舟过往将腾云术变成了陆地速行的本事,容添丁此时也与张学舟伴随行进。
容添丁原本做不到这种飞纵,灵丝玉藕将他身体进行了改造,此时跟随张学舟学起来不算难。
说到底,只要基础底子足够好,又有人手把手教,过往诸多高超本事学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尤其是容添丁通达了神通境,法力发生了质变,过往费力的术法难度大幅度降低。
看似相互踏步而行,但两人踏风的速度极快。
“那儿就是我们选的地盘了!”
穿过南司马门,阳陵邑热闹的建造场面映入眼中。
景帝一朝经历了七大诸侯国内乱,有十几万人被罚从事劳役修造阳陵,这些人需要带着枷锁干活,累死的和逃逸斩杀的人难于计算,这也造成了怨气冲天的万人尸坑。
到了新帝这一朝没有了这么多囚徒,修造帝陵需要招募工匠干活。
修造阳陵邑这座城吸引了大量工匠前来,这也算是茂陵招工的场所。
张学舟不免还四处观望了好一会儿,而后才将目光放向一大片建造区域。
相较于寸土寸金的长安城,阳陵邑的地皮非常便宜,甚至还有官方补贴帮忙修造沟渠通道。
张家庄购买的区域面积不小,几乎形成了一个村落形状。
放眼望去,各种宅院区域神棍不断出没,不乏有人扛着‘相面’的算命幌子和小板凳来来回回。
“虽说当下的朝廷不像大秦时代严苛,咱们又是一帮假相士,但咱们不能这么高调,免得招惹祸患”张学舟叮嘱道:“一定要让大伙儿懂得高人不露相的道理,咱们只有像李少君那样才能长久保平安!”
“表弟说的是,各位叔伯近日喜入新宅,确实高调了一些”容添丁道。
动嘴巴远比动手简单,张家庄最终连中年男女劳作和狩猎群体也加入了进来,形成了‘相面’的规模化。
只要能给予人心理上的安抚,张家庄人就能靠这一套吃饱饭。
虽然没法与官员、大商人等对比,但这也算是这个时代较为体面的工作。
“许远呢?”张学舟问道。
“他借政策低价包了一片地,说是要开垦良田将育种的事做到底”容添丁道。
“他是有志向的人!”
张学舟点点头。
开垦良田不是嘴巴说两句就能简单完成,很多农夫刀耕火种了一辈子,一辈子也就开拓了两块良田。
秋季的火烧只能烧表面而不能烧根须,杂草难于除尽,一切燃烧所带来的肥沃都将化成杂草来年的养料。
没有除草剂,杂草在田地里会疯长,甚至较之庄稼更茂盛。
这需要每日不断除草,又涉及引水灌溉等因素,若非朝廷扶植和驱役农官往这片区域发展,诸多事很难做到位。
正是因为清楚这其中劳作的困难,又有张家庄人轻松获利的对比,张学舟才由衷感慨。
“农宗祖师都过得一般,许远又是个犟脾气,认真做的事不回头,咱们以后还得看着他一些”容添丁道。
“农业……农业是个大行业!”
张学舟思考了数秒,而后才开口慢慢叙说许远这类人的重要性。
少有什么人因为农业生产挣大钱,但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只有农业这个基本盘稳了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
农宗修士没有强者,包括农宗的祖师也并非超绝的强者,但农宗强的并非修为,也并非农宗治国理念,而是农宗中衍生的一个小小分支行为。
育种、种地、改造农具、教导农业生产,这是昌盛国家的利器。
如果许远能大批量育出耐活高产的好种子,进而能推广到各地播种,张学舟觉得农宗功德无量。
学派理念之争的纷争持续了数百近千年,所有学派首领都是高高在上指点国家应该怎么运转,又该如何控制人心,又或如何抵御外敌,但没有学派的目光放向最底层的基石,真正去让最底层的基础厚实起来。
如同容添丁的腾云术,基础不足时不管怎么学都是邯郸学步,难于做到与张学舟一致。
而等到容添丁身体被改变,又踏入了神通境,过往的一切忽然就简单了起来,几乎有了水到渠成的飞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