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覆雨翻云之飞刀问情-> 第二百零五章 归去来兮 第二百零五章 归去来兮
- 第二百零五章 归去来兮
“恭迎亲王还驾!”
这是李帆意识重新清醒之后,听到的第一句话。
虽然李帆也明白自己走完了那如梦如幻的一生,也感应到了地府的呼唤,但是却没有想到回事现在的这样一种局面。
恍如隔世这个词用在此刻,是太符合李帆的心境了。
不单单是指自己,还有那让自己永远割舍不下的妻子、儿女,长辈和兄弟,同样也有此刻站在他面前的,当初一手安排自己转世的纪晓岚与和绅。
算是经历了完完整整的一生的李帆,在也没有当初第一次见到他们时的惊奇和茫然,更多的平静也直接影响了这两人。
纪晓岚与和绅,看到李帆的这个样子,也是暗自点头,知道自己两人的这个安排至少没有白费。 在地君面前也是一件大大的功劳。
李帆对两人说:“两位大人,这是给我开玩笑呢!亲王啊,难道回到了这幽冥地府之中,还要继续做梦不成。 ”
纪晓岚恭声说:“下官不敢,你的亲王身份是海地君亲自下旨册封的,下官只是一个小小的判官,自然要向您行礼了。 ”
李帆看他们的样子,也不像是作假,就开口问道:“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难道这地府之中也分三六九等,也有王侯将相不成?即便是如此,我一个平平常常的人。 又怎么会有这般待遇呢?”
纪晓岚说:“殿下,还记得您地原名吗?”无错不跳字。
李帆听他这么一说,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原名已经有太长的时间没有用过了,现在如果不是他提醒,恐怕自己是再也不会想到这些的。
李帆(下面改回海帆)点点头,示意纪晓岚可以继续说下去。
纪晓岚明白自己对面的这位亲王虽说也是历经两世,但是对于地府还是十分的生疏的。 这也不奇怪。
每一个人在为自己地前世种下的因果负责,历经一生地重生。 该有善果的得善果,该有恶报的得恶报。 除非是像纪晓岚那样,因为前世的一些清名被直接在地府授官。 否则都要有这么一个经过之后,才能真正的开始在地府的生活。
但是,这地府却不像所有人想像的那样,有太多地秘密是不为外人所得知的。 当然了,也不是谁都能得他们在此解释的。
纪晓岚说:“具体的情况。 下官官小职微,不便为殿下祥释,等殿下见到地君之后,殿下自当清楚了。 ”
海帆不知道,纪晓岚身为判官,为会是官小职微,但是也听明白了纪晓岚的意思,只是随口问了一句:“也罢。 对了,地府的这地君到底是哪位大神啊?”
纪晓岚恭敬的说:“原大明嘉靖名臣,留下海青天之名的海瑞大人。 ”
海帆一惊,虽然听纪晓岚与和绅说过海地君,但是却没有想到这堂堂地府之主会是自己地老祖宗。
同时,更大的疑问又袭上心头。 也就更加迫切希望见到自己的阎王祖宗了。
海帆对纪晓岚说:“纪大人,那我们就赶快出发去见地君吧!”
纪晓岚向和绅点点头,示意让他留在这里,处理公务。 他自己则带着海帆穿过了一道大门,上了一辆马车。
对于这里的一切,即便是前后历经百多年经验的海帆也要好奇不已,对于中国人来讲,死后之事是太令人惊奇的。
在这路上,海帆一边透过车窗向外观看,一边也听纪晓岚介绍一些这里地基本情况。
这里没有太阳。 自然也不会有白天黑夜之分。 更像另外一种极昼现象,天色始终保持着一种亮度。 这里有着同样复杂的地形地貌。 丰富的矿产和植被。
而最为海帆关注的地府的居民更是非常的多,而且并不像海帆先前想的那样是一种幽灵般的存在,而是同样有血有肉,甚至比为人时还要强悍几分,思想也是很完整。 ,而且完全没有年龄之说。
但是,这里却也有着极为严谨的一面,那就是极其严格的上下之分,尤其是对于地君地绝对尊严地维护更是到了比皇帝更要苛刻。
纪晓岚虽然介绍了一些,但是海帆也明白自己如果真想了解清楚,是一定要见到自己的老祖宗之后才行地。
好在,这段车程并不远。
当海帆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一队像是仪杖兵的上前行礼,对象不是纪晓岚,而是海帆。
他们不是仪杖兵,而是真正的战士,还是那种长期生活在厮杀之中的精锐。 这是海帆真正见到他们时的第一印象。
难道地府之中也存在着战争吗?
一个更大的疑问,在海帆的心中渐渐生成。
“殿下请进,地君就在里间!”将海帆和纪晓岚引到这里的一位军士说。
纪晓岚站在海帆身侧后的一步之外,显然是显示出与海帆的尊卑之别。
海帆“碰”“碰”的敲了两下门。
听见从里面传来一声:“进来吧”的声音,海帆这才推门进去。
一个并不高大的身影能让人产生多大的敬畏,此刻海帆才算是真正的了解到。
一席黑色锦袍的,国字脸庞,面色略微带黑,但是却透着无比的威严,只是此刻一丝淡淡的微笑,冲淡了些许。 炯炯的眼神。 让人不敢直视。
纪晓岚当头拜下,恭声说:“下官拜见地君!”
海帆虽然也是跪下了,他不认为自己跪拜自己地祖宗有丢人的,只是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海瑞。
海瑞也是看出了海帆的为难,摆摆手,说:“都起来吧!”
纪晓岚站起身,但是却是半低着头。 但是海瑞的一句话还是真真切切的听在了耳中。
海瑞虽然在打量着海帆,却对纪晓岚大大的说了一声好。
就是这么一句很普通的称赞却让纪晓岚十分地激动。 这也让海帆有些感叹,电视剧毕竟不是真的,没有哪个臣子敢于挑衅皇权地,阳世如此,此刻亦如此。
海瑞对纪晓岚说:“纪爱卿,暂且退下吧!”
等纪晓岚退下之后,海瑞对海帆说:“孩子。 坐吧!”
前世之时,海帆虽然见过家中悬挂的海瑞画像,但是和现在看来却没有想像的地方,但是看着眼前的人,海帆却有一种实实在在的骨肉相亲的感觉。
海瑞也是暂时放下了身为地君的架势,和海帆很是寻常地聊了起来,特别是对海家那几百年的历史尤为感兴趣。
当海帆渐渐的没有了最初的拘谨之后,海瑞也是将话题慢慢的转移到地府之中。
海瑞说:“孩子。 我知道你肚子里有太多的疑问,我就给你慢慢的说明!”
海瑞又问:“孩子,你能猜出,这地府之中有几位地君吗?”无错不跳字。
海瑞的第一个问题,就让海帆有些傻眼了。 地君在海帆地思维中就是阎王爷的别称,但是听了海瑞的这个问话。 却让海帆明白自己的那种理解不太正确,至少是不太精确。
海瑞站起来,说:“其实,这种事情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我中华自有文明之始,这地府便是存在了。 但是先古之时,人口实在是太少,所以在这人死后回归地府之时也是如此。 那时的地府只是一个容纳场所罢了,直接归几位大神兼管。 但是到了秦汉之时,人口地剧增,让地府的管理变的复杂的多。 地君这个职位也就孕育而生了。 这种必然现象。 随着时间的长河是势必不能免除的。 秦汉两晋是一个阶段,隋唐五代是一个时代。 宋元是一个时代,明清自然也是一个时代。 这种本是为了管理方便才定下的设置,渐渐变成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分别以秦汉、隋唐、宋元和明清相称。 这不同的国家自然有各自的地君掌管一切,所以现在这地府之中共有四位地君。 ”
李帆问:“另外三位地君都是谁呀?”
海瑞说:“这地府地地君,都是神界地众神,从各个地界中挑选出来的,说来惭愧,也并不是以才干,谋略为依据,而是将公正视为了敌意标准。 而是不是能够以一颗公正之心处事,也地确是在地府为地君的首要条件,毕竟还是有很多的人才可供选择,来帮助地君的。 我就是因为这个才成为这明清地界的地君的。 至于那三位嘛,秦汉的地君是历史上有名的‘强项令’,原汉光武帝时期的洛阳令董宣;隋唐地君是鼎鼎大名的狄仁杰;而宋元地君则是包拯包龙图。 ”
海帆听着这令三位地君的名讳,果然都是那个时期比较有名的,以清廉公正著名的先贤。
但是,海帆却也有另一个问题问了出来:“这四国之外,还有别的地界吗?”无错不跳字。
海瑞点点头,说:“还有一个地界,不过并没有地君的设置。 在那里面,居住的是原三皇五帝时期至东周末年的转世先人,同时历史上那些朝代的皇族、王族也都居住在了那里。 ”
海帆想像也是,这四位地君虽然都有贤名,但是毕竟有着很深的忠君思想,如果在自己管辖的地界中有原皇族的出现,那么势必是会有很深的影响的。
海帆在自己的脑海中也勾勒出了一幅画卷,将整个地府的局势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同时海帆也明白,只要有人的地方。 就会有矛盾,只是自己还不清楚是矛盾罢了。
海帆没有将这里视为鬼界,一切还是以人地标准来看问题的,而且这种理解也是没有不妥的。
海瑞像是明白海帆的思绪一般,说出了这矛盾所在。
海瑞说:“想来,你也清楚,你生活的那个时代。 人口问题是十分严重的,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地府地压力也是如此的。 ”
海帆有点明白了。 他说:“是不是又到了划出一个新地界地时候了。 ”
海瑞点点头,说:“正是。 但是,经过了这几千年,就算是以地府之大,也是被这五个势力给瓜分完了,要想划出一个新地界,就要有别的地界受到影响。 ”
海瑞的话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这就是矛盾的根源所在。
海瑞又说:“没有哪位地君为让步的,所以只有通过战争来决定了。 这是自古以来的定理。 ”
当矛盾不可调和,那么就只能用战争来解决了。
地府地战争会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形呢?
海瑞说:“在这里,说是地府,只不过是没有了日月星辰,其余的与阳世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这里的战争,没有后世的那些高科技,这里依然是以冷兵器战争为主的。 只有少许火器能够有些用处。 在这里,信奉的是绝对地个人实力。 一个绝世武将的存在,很多时候要比一支军队更加来的管用。 ”
海帆明白了,这里更是一个充满了个人英雄色彩的地方。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在这里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海帆此刻不住的在心里念着那些耳熟能详地名字,但是他又突然发现。 自己所在的明清地界好像在这方面差了很多。
海瑞说:“每一位地君,都可以在自己的地界中招募文臣武将,但是你也知道随着中国历史的变迁,重文轻武的越来越严重,所以...”
海瑞的话没有说完,但是海帆缺明白了。
海瑞叹了一口气说:“秦汉地界,强秦的军队,汉朝的骠骑是无与伦比的存在,只不过是因为数量太少了,否则根本就不用动手了。 秦、汉两朝的武将更是层出不穷。 白起、王翦、蒙恬。 卫青、霍去病,再到后来地三国。 武将如星,谋士如雨。 论起军事实力来,秦汉地界无疑是最强大地。 而且还有萧何,诸葛亮主管民政,张良,韩信统领军务。 可以说秦汉地界的综合实力也是处在首位地。 唯一的一个缺点,那就是人口太少,不过三四千万之数。 ”
听了海瑞对秦汉地界的描述,海帆也能理解自己的老祖宗的心中感想。
海瑞顿了一下,接着讲,他说:“唯一能够和秦汉正面对抗的那就只有隋唐地界了。 大唐铁甲军,是一支精锐中的精锐。 而且英雄好汉辈出,人口也是教秦汉有了几辈的优势,所以对上秦汉时,隋唐并不吃亏。 而且这两国已经有了好几次的交锋了。 ”
谁说关公战秦琼只能是在候大师的相声里,在这里同样可以上演。
海瑞接着说:“我大明是从蒙元暴*中起义得来的天下,大将还是有一些的,虽然比不上秦汉和隋唐,可是较之宋元还是强上不少的。 宋元如果不是有一支精锐的蒙古骑兵支撑,恐怕是第一个被打垮的地界,但是宋元的武将太弱,包拯地君又不怎么喜欢用蒙元将领,所以宋元是最弱的存在。 ”
海帆也知道,宋元的这种情形是没有好奇怪的。 重文轻武,在宋朝被演绎到了极致。
海帆问:“那我们明清地界呢?”
海瑞说:“我们虽然有几位大将,但是比起秦汉和隋唐的将领来说,统兵或许不差,但是论起个人武艺却是差了不少,我们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人口上,四亿的人口让我们有了充足的兵源,加上原大明和满清的一些精锐,也是还能维持。 对了,还有一百多万的奴隶兵。 ”
“奴隶兵?”海帆不解的问。
海瑞点点头,说:“就是曾经死在我中国大地上的海外蛮夷,死后在我地界为奴!”
海帆点点头,对于这些奴隶兵,做为炮灰还是可以的。
海帆又问:“那我明清地界还有哪些重臣呢?”
海瑞说:“我们四位地君,除了狄仁杰地君官至极品之外,官职都不高,可以说能力并不强,所以都有很多名臣在辅佐。 我们明清地界,主管民政的是张居正和刘统勋,主管军务的是刘基和曾国藩,除此还有许多,将来你就会慢慢接触的。 ”
这个时候,外面有人报告说:“启禀地君,宋元文相王安石,已经抵京,准备等待地君的接见。 ”
海瑞对海帆说:“宋元是来和我们商议结盟的,走吧,让我们去见见这位鼎鼎大名的变法先锋。 ”
海帆跟着海瑞的脚步走了出去,明白自己的又一个征程到来了。
走出了房间,海帆猛然的回头,看得不是这间房子,而是自己曾经走过的那些岁月。
自己在那个世界的最后一次亮相,不知道有没有看见啊!
***视角转换***
李帆斜卧在地上,望着天上那不断拥挤的乌云,和时时都在酝酿的雷鸣惊闪。
手边放着最后一壶清溪流泉,感应到了地府的召唤,李帆明白是自己要离开的时候了。
选择怎么样一个告别仪式呢?
李帆决定将没有用在里赤媚身上的那个绝招,用在此处。
自己的九柄宝刀,一刀用在了初见封寒的时候,一刀用在了莫意闲的身上,一刀用在了庞斑的掌下,一刀用在了强望生的身上,先后四次和里赤媚的交手用了四柄。
现在只留下这最后的一柄,那就用在自己告别之时吧!
当那久积的雷闪呼啸而至的时候,李帆也没有见识过的李寻欢的最强一招,也展现了出来。
喝着酒,一刀击破劫云,破空而去!
这个场面怎么就有些熟悉呢?这不是某位写手大神,在其大作中勾画出的一幅途经吗?
李寻欢最强的一招,不再古大师的中,而在后世人那丰富的想像力中。
只是,当初纪晓岚与和绅怎么会给自己留下这么一招呢,难道他们也上网?
谁知道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