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参加前女友婚礼,现场逮捕新郎官-> 第1767章 扩大现勘范围 第1767章 扩大现勘范围
- 杨森用石膏粉调和泥浆,“这种鞋印在硬地上留不住痕迹,多亏这几天下过雨,泥层厚度刚好能定型。”他突然指着鞋印边缘的草屑,“里面混着点水泥灰,说不定凶手是从事建筑行业的。”
扩大到五百米范围时,杨森在块巨石后发现了三个迭在一起的烟蒂。“红塔山,焦油量 10mg,”他用镊子将烟蒂放进证物袋,“过滤嘴上的唾液斑还很新鲜,DNA检测应该能出结果。”烟蒂旁的地面有处坐卧痕迹,枯叶被压得扁平,范围约 1.2×0.6米,“凶手在这里停留过至少半小时,抽了三根烟,可能是在观察周围环境。”杨林突然注意到痕迹边缘的草叶上有荧光反应,“用紫外线灯照一下,这上面有油渍。”
紫外线灯下,草叶上的油渍显出淡蓝色光斑,形状像半个手掌印。“是机械油,”杨林用试纸蘸取样本,“成份检测需要回实验室,但看色泽和黏稠度,像是柴油或机油。”他突然想起死者的冲锋衣,“尸体的袖口也有类似油渍,会不会是凶手和死者有过肢体接触?”杨森摇头,指着烟蒂旁的石块:“石块上有摩擦痕,凶手可能在这里蹭过手上的油污,更像是作案后清理痕迹。”
两人沿着山脊线往西侧搜索时,杨林的勘查灯在一处断崖边停下。崖壁上的藤蔓有被拉扯的痕迹,几根深绿色的枝条悬在半空,末端缠着片荧光绿的布料——与死者冲锋衣的颜色完全一致。“从这里到尸体位置,直线距离 120米,但走山路要绕 300米,”杨森用激光测距仪测量,“拖拽痕迹到断崖边就断了,可能是从这里把尸体推下去,再拖进树林的。”崖底的碎石堆上,有处新鲜的撞击痕,边缘沾着的纤维与藤蔓上的布料完全相同。
“你看这处燃烧痕迹,”杨林在距尸体 300米的林间空地蹲下,地面有个直径 80厘米的黑圈,灰烬里混着未烧完的树枝,“燃烧残留物检测显示有汽油成分,不是自然起火。”黑圈边缘的泥土里,杨森用筛子筛出个金属片,“像是打火机的外壳,上面有‘ZIPPO’的字样,但型号看不清了。”空地周围的树木树干上,有几处砍痕,深度 1-2厘米,像是用砍刀或斧头留下的,“凶手可能在这里生火取暖,或者烧毁了什么东西。”
勘查持续到正午,两人的勘查本上已经记满了 27条线索:44码工装靴印的压力分布曲线、深蓝色尼龙线的经纬密度、机械油的初步显色反应、烟蒂的品牌型号、燃烧残留物的成分分析……但没有一条能直接指向死者身份或凶手特征。“最麻烦的是没有身份证明,”杨林坐在倒木上喝着水,瓶盖在笔记本上敲出节奏,“死者的登山包被翻得乱七八糟,证件和电子设备可能被凶手拿走了。”
杨森正在整理物证袋,标签上的编号从“现场 01”排到了“外围 27”。“那枚银色登山扣有点奇怪,”他翻出物证照片,“扣环内侧有磨损,但没有挂过任何东西的痕迹,更像是故意放在那里的。”杨林突然想起断崖边的藤蔓:“会不会是凶手用登山扣把尸体绑在藤蔓上往下放?但扣环没有承重痕迹,又说不通。”两人盯着照片看了半晌,始终没找到合理的解释。
“外八字步态、工装靴、机械油、红塔山烟……这些线索指向的是体力劳动者,”杨林在地上用树枝画出侧写图,“男性,身高 175-180cm,从事与机械或建筑相关的工作,熟悉户外环境,可能有前科——因为反侦察意识很强,刻意清理了鞋印和指纹。”杨森补充道:“但死者的装备很专业,荧光绿冲锋衣是专业户外品牌,登山包的背负系统价值不菲,看起来像是资深徒步者,这两种身份怎么会产生交集?”
对讲机里传来王帅的声音:“报案人李立军的社会关系查了,没有异常,他的登山记录显示确实每周来拍照片。”杨林关掉对讲机,“排除报案人嫌疑,但死者和凶手的关系还是谜。”他突然指着远处的防火道,“防火道上有车轮印,会不会是凶手开车到附近,再把尸体运进树林?”杨森立刻起身,“去看看,车轮印的间距和轮胎纹路或许能锁定车型。”
防火道的水泥地上,两道车轮印清晰可见,间距 1.5米,轮胎纹路是横向花纹,深度 0.2厘米。“是货车或 SUV,”杨林用卷尺测量,“胎宽 245mm,磨损程度中等,应该是使用了两年左右的车。”车轮印旁有几枚散落的 44码鞋印,与尸体旁的工装靴印完全吻合,“凶手确实是开车来的,把车停在防火道,再步行把尸体拖进树林。”但车轮印在防火道尽头就消失了,周围是片开阔的草地,没有监控,无法追踪车辆去向。
回到尸体旁时,技术人员正在给登山包做 X光扫描。“包里没有电子设备,”杨森看着扫描图,“有个金属盒,形状像首饰盒,但锁着,需要回实验室撬开。”杨林突然注意到包侧的网兜里有半截折断的铅笔,笔杆上刻着个模糊的“W”字母,“这可能是死者的姓氏缩写,但太模糊了,不能确定。”包底的夹层里,杨森摸出张被汗水浸透的纸条,字迹已经晕开,只能辨认出“周六”“山脊”“见”几个字。
“所有线索都太零碎了,”杨林把勘查本摊在树干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未知男性,40岁左右,身高 178cm”的字样上,“没有身份证明,没有电子设备,唯一的 DNA样本来自烟蒂,还不知道是谁的。”杨森的手机突然震动,是实验室发来的初步报告:“荧光绿布料的纤维成分是尼龙 66,常见于专业户外服装,但没有品牌标识;机械油样本初步判断为柴油,与货车常用燃油成分一致。”
两人坐在倒木上整理物证时,林间的风突然变大,吹得勘查灯的电线来回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