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筹建海洋法庭 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筹建海洋法庭
- 黄巢式传教法,指的是法兰西的大光明教教士,在传教的过程中,和其他传教士不同,不尊重领主,而是带人攻破对方的城堡,将城堡的主人其杀死后,将土地全部均分,而后向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甚至,大光明教在传教的过程中,不在乎教区,不在乎传教,不在乎教堂,不在乎信徒,就是单纯的进攻,进攻,再进攻。
“马丽昂为何要下这样的指令,大光明教到底经历了什么,要做这些?”朱翊钧眉头紧蹙,询问高启愚理由。
大光明教这样的做法,除了把他们变成法兰西公敌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作用。
这样没有任何妥协的杀戮,和之前大光明教的做法,完全不同。
高启愚面色凝重的说道:“大光明教给的答案是:要将光明的火种洒向人间,让人们知道,原来没有封建领主作威作福,依旧可以生活,并且生活的很好。”
“要用实际的行动去证明,封建领主们,没有了子民们的供养,就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废物。”
“封建领主带来的只有罪恶,而世人却需要对这些罪恶感恩戴德,要将真理的烈火,烧遍整个法兰西。”
朱翊钧有些唏嘘的说道:“哪怕粉身碎骨也不怕吗?”
高启愚犹豫了再三,才开口说道:“马丽昂在兑现她的承诺,要化身火炬,照亮后来者的道路。”
“高宗伯你在犹豫。”朱翊钧看着高启愚微眯着眼,低声问道:“自从做了礼部尚书后,爱卿向来快言快语,从不掩盖自己的想法,总是把话说的非常直白,你在犹豫什么?”
“大光明教的处境很不好。”高启愚解释道:“可悲的是,大光明教甚至没有获得自由民的支持。”
“大光明教的教士、自由骑士团,攻破了一座座的城堡,杀死了世代压迫他们的封建领主,赋予了所有领地子民自由,可是这些自由民,却畏惧教士、自由骑士团,不肯支持大光明教。”
“三亨利之战已经落下了帷幕,亨利四世已经实质性的获得了王位,并且从新教改信了天主教,获得了多数人的支持。”
“亨利四世利用贵族、领主、骑士、万民对大光明教的恐惧,联合了这些人,开始对大光明城,展开了进攻。”
“在大光明教使者出发之前,亨利四世和贵族的联军,已经将大光明城团团围住,恐怕,现在已经陷落了。”
高启愚犹豫的原因正是如此,从情义上,基于大明智慧诞生的大光明教,大明朝怎么样也要支援一二,哪怕是声援;但从利益上来看,太远了,支持毫无意义,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
“陛下,在亨利四世对大光明城发动总攻的时候,散落在各地的教士和自由骑士团,没有按照约定那样,改名换姓的隐藏起来,而是向着大光明城而去。”
“无数人高呼,毁灭即是新生,而后慷慨赴死。”高启愚说起了一个更让他惊讶的事情,无数人在毁灭即将到来的时候,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殉难。
高启愚可以理解他们的举动,但是不知道会造成何等的后果。
朱翊钧露出了一些释然的笑容,在后世,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法国也是这样,彻底结束了帝制,倾覆了贵族,没有采用君主立宪制的世界主要国家之一。
“或许,这对他们而言,是最好的结局。”朱翊钧看着窗外,思索了很久,最终平静的说道:“序幕已然拉开,大戏已经开场,这只是马丽昂这些教士、圣徒的结局,却是法兰西新时代的开端。”
的确,现在自由民基于各种原因,不支持大光明教几乎无差别吊死封建领主的行为,因为他们世世代代都是这样生活,似乎离了这些封建领主之后,就根本无法生存。
但这些自由民获得了自由后,还会愿意接受过去封建领主敲骨吸髓的朘剥吗?这些自由民见识了光明,就不会接受封建领主惨无人道的统治,那么拥抱并支持大光明教,就成了一种必然。
不需要多,这些自由民,哪怕只有百分之一,坚定的支持大光明教,并且行动起来,大光明教在法兰西的大流行,就不可避免。
其实从安东尼奥第一次到大明,这位被平民支持的葡萄牙国王候选人,出现在朝廷的视野里的那一刻,就有个问题,被反复提及,那就是支持安东尼奥的平民,到底在哪里?
安东尼奥被赶出葡萄牙的时候,平民在哪里?
剑圣马尔库斯被刺杀后,西班牙来势汹汹,平民在哪里?
事实上,平民一直都在。
如果不是平民的支持,安东尼奥不可能坐上国王之位,即便是有大明的支持也是如此,更不可能第二次赢下费利佩的进攻。
自由舰队自杀式的进攻了西班牙本土,逼迫了费利佩的无敌舰队回到地中海;
费利佩派出了三万人的西班牙大方阵进攻安东尼奥,安东尼奥亲征,以必死的决心,击退了来犯之敌。
安东尼奥能做到,恰好是这些不起眼的平民默默支持的结果,军兵,粮草、情报、征调民夫等等,都离不开这些平民的支持。
至此,礼部得到了一个比较荒诞的结论,决定一个政权是否彻底灭亡,不是取决于多数,而是取决于区区不足百分之一,愿意行动的坚定拥趸。
在该政权需要的时候,愿意献上一切,哪怕是生命也在所不惜。
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坚定拥趸,就有百分之五的投机者愿意投靠,剩下九成的人,都在随波逐流。
一个稳固的、坚实的核心基本盘,就变成了政权存续最重要的关键。
这是一个非常荒诞的结论,但事实的确如此。
比如大明皇帝的最坚实的基本盘,其实就是京营锐卒的十万人,还有新出现的住坐工匠阶级,这些人甚至不足总人口的百分之一,但完全足够皇帝为所欲为了。
甚至连水师的十六万人,沿海的新兴资产阶级,都不算是皇帝的坚实的拥趸。
比如费利佩所倚仗的就是他的大方阵军团和无敌舰队,他可以发三次金债券,破产三次戏耍所有人,他可以解散国务委员会;
大如大明、西班牙,小如墨西哥总督府,佩托总督,满打满算就不到六千人的海盗,是他的坚实拥趸,佩托牢牢掌控了墨西哥,甚至敢跟费利佩叫板。
大光明教之前最大的问题,它没有这样的坚实基本盘。
之前那些信徒,究竟多少是真的信仰智慧?恐怕马丽昂从内心都怀疑过,智慧是否能够指导他们好好生活。
现在,这些疑虑全都消除了。
大光明教获得了自己的坚实拥趸,法兰西新国王亨利四世,可以消灭大光明城、可以消灭马丽昂这个人,但已经无法消灭马丽昂的精神了。
自由民,向往自由的平民,会把马丽昂视为精神图腾,甚至是信仰。
历史似乎总是如此的残忍,总是反反复复,跌跌撞撞。
好不容易走出去了三步,又退回去了两步,发现无法忍受,只好再走出去一步,这反复的过程,由无数的尸骨和鲜血堆积而成。
这种残忍,总是一遍又一遍的上演。
“英格兰短期内,不可能抛弃私掠许可证,因为他们要利用私掠船对付西班牙的海军,让英格兰无奈的是,这些私掠船的海盗,不仅仅对西班牙海军进攻,还对英格兰发动进攻。”高启愚说了一个让他很难绷的事情。
放弃私掠许可证,西班牙会更加顺利的进攻英格兰。
不放弃,这些私掠船连英格兰海军也抢。
“费利佩但凡不那么恼羞成怒,理智一些,过段时间,就派一点点船,武装巡游一番,做出进攻姿态而不是实际进攻,英格兰就要毁在海寇手里了。”朱翊钧眉头一挑,笑着说道。
“陛下圣明。”高启愚也是有些感慨,陛下说的是最佳策略。
打是一定要打的,仗都到这个份上了,已然不可能停下,但可以做做样子,顶多武装巡游,威胁一下,不真正的进攻,让英格兰人和海寇内讧就是了。
可惜,已经被愤怒完全蒙蔽双眼的费利佩,不会这么做,宫廷秘书们,也不敢如此提议,至于西班牙国务委员会,也被费利佩解散了。
高启愚奏闻,今年的船队里,多了一个来自西非的使者,刚果王国的国王阿尔瓦罗二世派出的使者。
这对大明朝廷而言,是个陌生的王国。
刚果王国疆域颇为辽阔,覆盖了整个刚果河流域。
刚果河是现在大明已知流量最大的第二河流,第一是位于巴西的亚马逊河,但刚果河不适合航运,近千里的瀑布群,导致了航运无法通行。
“这个国王已经完全被架空了,葡属安哥拉总督杜亚尔特·洛佩兹,甚至可以处死他,换一个国王。”高启愚汇报了这个国家的情况。
大明在安哥拉设有明馆,驻扎十七人,为大明环球船队服务,负责交易各种特产,比如可可、铜料、金银等物,当然也负责收集各种情报。
上一任的刚果国王无力平叛,请求了葡王帮忙,葡王派出了六百人,帮国王平定了叛乱,还在使用青铜器,只有少量铁器的土著,根本不是火绳枪的对手,同样,刚果国王很快就成为了傀儡。
上一任国王反对奴隶贸易,他很快被病逝,换上了现在的阿尔瓦罗二世。
朱翊钧研究了下这个王国的所有情报,判断没有外交价值,对着高启愚说道:“一个只剩下了架子的王国,傀儡而已,其使者就没必要觐见了。”
“如果安哥拉总督府想要跟大明谈生意,就直接派人来,不要搞这些把戏。”
这次使者,其实是安哥拉总督府派来的,为了避免臣属关系,才特意借了刚果王国的名头而已。
安哥拉总督府名义上隶属于葡萄牙,而贵族普遍不支持葡王安东尼奥,更不承认葡萄牙属于大明的藩属国,安哥拉总督府更不想以臣属的身份来到大明贸易,所以借了个壳儿。
之所以要借壳儿,就是为了方便出尔反尔,蛮夷做事,总是喜欢这么自作聪明。
一切的契约,都是刚果王国答应的,跟他们安哥拉总督府没关系,一旦贸易不符合利益,直接爽约,反正大明鞭长莫及,也惩处不了刚果国王和安哥拉总督府。
大明朝廷可没空跟他们玩这种过家家的游戏,大明货物就在这里,想要就拿出点诚意来,他们不买,有的是人买。
东太商盟的贸易规模还在扩大,尤其是东太商盟理事会成立后,一些矛盾和贸易纠纷可以得到妥善的解决,贸易的规模在这种安定的海贸环境之下,增速越来越快。
大明第一贸易对象是南洋,第二贸易对象是东太商盟,至于西洋和大西洋诸总督府、王国的市场,大明目前并没有太大的需求,连棉布都是找阿克巴代销。
原因非常简单,那个方向,没有太多的白银。
大明开海的最初目的是解决钱荒,白银是大明开海最主要的目的,没有白银、没有黄金,甚至没有让大明十分在意的特产,确实很难吸引到大明的目光。
高启愚又接连汇报了数名西洋(今印度洋)王国、总督府的使者到来,并且简单介绍了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大多数,都没有什么外交价值、贸易价值,顶多算是万国来贺的添头。
朱翊钧和高启愚仔细沟通了近半个时辰,给出了明确的意见,让礼部按旨意行事。
尼德兰使者科内利斯·德·浩特曼,和葡萄牙使者保利诺,在松江府四夷馆打了起来。
二人相遇,保利诺打了浩特曼两拳,浩特曼也不肯忍让,立刻还了两脚,随行的人很快就加入了战斗,十六个人扭打在了一起。
不是缇骑们出现,把所有人都摁住,怕是要出人命了。
高启愚刚从行宫回到四夷馆,就听说了这次的斗殴,立刻把人全部羁押,开始挨个询问,究竟为何斗殴。
在四夷馆斗殴械斗群架,成何体统!
很快,高启愚弄明白了原因,所有的争执,都关于一艘名叫圣卡塔琳娜号的船只。
圣卡塔琳娜号是一艘隶属于果阿总督府的商船,一艘满载140万斤货物的克拉克船,这艘商船上,携带了大量的香料、棉布、茶叶、丝绸等大明货物。
这艘船,在去年四月回航里斯本的途中,被浩特曼的手下给劫了,连船带货,全都劫走了。
葡萄牙使者保利诺见到了浩特曼,当然没什么好脸色,说了两句,话不投机,就打了起来。
“尊敬的少宗伯,恳请您为我们做主。”保利诺面色十分激动的说道:“这140万斤的货物,价值近五十万两白银,尼德兰人劫掠了我们的船只和货物,还在阿姆斯特丹,公开售卖了这些货物!”
“难道尼德兰人,要和英格兰一样,允许私掠吗!”
高启愚其实不想管这个闲事儿,劫掠并没有发生在大明海疆,而是发生在了直布罗陀海峡附近,那是泰西,西班牙的海域。
保利诺跟大明告状,大明就是管,也鞭长莫及。
“少宗伯,事情不是他说的那样!”尼德兰特使浩特曼直接急眼了,站了起来,挥舞着手臂说道:“前年,我们尼德兰六艘船,抵达了果阿港,购买了足够的货物,在返航的时候,被该死的葡萄牙人袭击。”
“六艘船只有两艘船逃脱,剩下的船都被劫走了,我们只是拿回了属于我们的货物!”
高启愚眼睛珠子一转,坐直了身子,认真了起来,这件事有利用的空间,作为礼部尚书,高启愚最擅长的其实是制定规则。
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加大大明对海贸的影响。
保利诺一听,立刻大声争辩道:“浩特曼,你这个只有谎言的骗子,是你们的船只,没有交税,趁着夜色离港,才被果阿总督府追击!”
“少宗伯,尼德兰人,把我们船上的船员全部杀死,丢到了海中!”
“即便是货物上有些纠纷,我们也没有杀死尼德兰人的船员,这是惯例,而他们违反了惯例,杀死了我们的船员!”
浩特曼愤怒的说道:“不是这样的!我们六艘船都缴纳了足够的税,足足三成的税,是贪婪的总督,非要额外征收一笔税,才导致了这些事情的发生!”
“一切的问题,都是由这个贪婪的总督引起的!”
“停!”高启愚一拍桌子,厉声说道:“闭嘴!这里是大明,你们这样争吵,甚至大打出手,有没有把大明放在眼里?!”
“噌!”
整齐的拔刀声响起,缇骑们将刀出鞘了半尺,等待着高启愚的命令。
高启愚一直等二人冷静下来,才开口说道:“你们的陈述,我大致听明白了,这样吧,你们把事情的经过写成状纸,我详细看过后,给你们一年收集整理证据的时间,提交证据给朝廷。”
“如果你们愿意遵从朝廷的判决,那么这件事,就算是有了结果,不想遵从,那就不要在大明的地界争吵和发生任何的纠纷。”
保利诺作为葡萄牙使者,当然愿意大明出面做主;
“我愿意听从大明的判决。”浩特曼稍微思考了一下,也准备写状纸,在泰西人看来,大明做事,出了名的公正公平。
如果因为这条船,让葡萄牙彻底加入西班牙阵营,费利佩要收拾尼德兰人,就更简单了。
保利诺这个态度,高启愚不奇怪,毕竟葡萄牙名义上是大明的藩属国,可浩特曼也愿意,是高启愚完全没想到的情况。
浩特曼看出了高启愚的疑惑,十分认真的说道:“我在来到大明之前,听说过很多的传说,大明就像是地上神国一样。”
“我并不相信这些传说,直到我看到了一切,才确定了那些传说都是真的。”
“大明拥有当今世界最好的政体,至少目前,没人能想出更好的制度了。”
“一切的一切,都由从属上一级的衙门来进行裁决,所有的官员,必须要经过数次严格的筛选,才能被录用,并且被录用后,还要被不断的筛选。”
“少宗伯,在泰西,一切的官员,全都是世袭的,这些世袭的家伙,他们贪婪、无能、残暴,如果不是这些,尼德兰人也不会反抗了。”
“在大明,这里的平民,他们的生命、名誉、财产都受到了律法的保护,即便是贵族,杀死了平民,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我相信,在这里,可以得到公正的裁决。”
高启愚眼神闪烁了下,大明开海之后,在规模不断扩大的海洋贸易中,扩大着自己的影响力,就像翰林院学士在论证大明为何是天朝上国一样,对于遥远的大明,泰西人有了无数的遐想。
而这些遐想,有些部分,在亲眼看到的时候,甚至比他们想的还要好,就会变成精明,精神大明人。
大明远程畜牧业,在大明没有可以培养的情况下,依旧非常的发达,当然,大光明教的传播,加速这一进程。
“那就把状纸写好来看,一年之内,把证据提交完全,大明朝廷自然会做出公正的裁决。”高启愚十分严肃的说道:“没有人可以戏耍大明,我保证,一切想要这么做的人,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如果浩特曼不肯,那程序就不能正常启动,一切都好说,就是蛮夷内讧。
可浩特曼既然答应了,程序已经启动,大明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做出了公正裁决后,得不到遵守,那就别怪大明不客气了。
英格兰人因为《私掠许可证》的问题,已经在大明这儿吃了很多亏了。
六月二十日,高启愚再次请求面圣,将关于圣卡塔琳娜号的所有纠纷,全都一五一十的告诉了陛下,并且把自己的打算,写成了奏疏,呈送御前。
“高宗伯的意思是,在东太商盟理事会下,建立一个海洋法庭,裁决各国之间的贸易纠纷?”朱翊钧看完了高启愚的奏疏,明白了高启愚的打算。
制定规则,扩大大明的影响力,满足当下大明对长臂管辖权的需要。
大明在海外建立了很多的总督府,有一支远洋商队在环球贸易,并且在世界各个主要港口设立了明馆,来收集各国的情报。
大明需要更大的影响力,更强的长臂管辖的能力。
“陛下,人是靠不住的,要靠制度。”高启愚面色十分凝重的说道:“永乐开海,七下西洋,在郑和去世之后,大明就再也没有下过西洋了,甚至连南洋都很少去了。”
“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而不是依靠某个人的力量去实现开海,臣以为这非常的重要。”
高启愚不年轻了,他今年五十七岁,早就过了不惑之年,他见识了太多的人的罪恶和善变,他不觉得人是可以一直可靠下去的,就连张居正也是如此。
张居正因为身体的缘故完全赋闲了,但在他赋闲之前,张居正表现出了明显的顽固,他越发的不信任任何人,下手越来越重,已经从国朝的压舱石,成为了国朝剧烈震荡的危险来源之一。
他在完成了对张党清党,选择激流勇退,对他本人、对陛下,对整个大明,可能都是最好的结果。
“你讲的有道理,朕准了。”朱翊钧认可了高启愚说的内容,大明的确有这个需要。
“需要修订一部《海洋贸易法》,这本《海洋贸易法》就是大明处理所有贸易纠纷的总纲常,基于律法进行裁决。”高启愚拿出了另外一本奏疏《海贸诸事定议疏》。
这本奏疏,是他对海洋贸易法的整体规划。
因为祖宗成法的缘故,大明要修订一本律法是非常难的,所以,这本海洋贸易法,仍然会附录于《大明会典》,避免触及到祖宗成法。
毕竟按祖宗成法,大明应该执行禁海令和朝贡贸易,东太商盟理事会、海洋法庭以及海洋贸易法,更加适用于革故鼎新的范围。
高启愚端着右手,左手负在身后,严肃的说道:“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为了维护海洋海贸环境,凡是加入东太商盟和愿意接受海洋法庭裁决的相关方,无论是国家还是总督府,哪怕是傀儡,都要在律法上,彻底否定海寇的合法性。”
“即任何承认海寇合法的势力,都应该被剔除在正常贸易之外。”
“不得以任何方式混淆海寇的定义,不能以所谓私掠,将海寇定义模糊,进而给予其合法性,寇就是寇。”
“任何武装商船,都必须被视为军舰,各方进行造册管理,各方港口以接洽军舰方式管理武装商船进出。”
“各方不得为海盗船,提供任何性质的补给、修理、集散货物、销赃等事,否则以同罪坐罪。”
高启愚这第一点,就是占领道德制高点,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对其他人指指点点了。
大明是天朝上国,是文明的制高点。
海寇就是海寇,不得模糊定义,武装商船以军舰对待,不得给海寇水食酒粮等物补给,不能为海寇修船,不能为海寇销赃提供方便,都是这一条重要组成部分。
高启愚很难理解,泰西居然还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海盗文化、海盗崇拜,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只能说,蛮夷确实是蛮夷,毫无廉耻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