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寒门辅臣-> 第两千四百一十五章 化北伐为南征

第两千四百一十五章 化北伐为南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张龙委屈,都是爹生娘养的,京军远离战场,却手握最先进的火器,弹药充沛,而最前线的边军,却只能使用落后的火器,火药弹还限量,训练都只能使用石头弹……

    买的里八剌听着张龙的一番抱怨,心安不少。

    元廷经常有骑兵出现在明军的城关之外,确如张龙所言,明军轻易不会使用火器,即便是使用,投入火器的数量也十分有限。

    现在想想,不是城关将士藏拙,而是他们压根没更多火器……

    朱元璋的这种安排,是强干弱枝的体现。

    虽说对边镇将士不太公平,但这样做是对的。

    即便是买的里八剌拥有足够多的先进火器,也不可能将其大量供应给本部之外的部落。

    这样一来,朱元璋确实能避免边镇将官拥兵自重,威胁到朝廷,可同样的,也削弱了边镇将士的战力,方便了自己领兵南下。

    “那北平——有很多远火局的火器吗?”

    哈剌章问道。

    张龙挠着手面,皮肉都抓破了,血从里面渗出来:“北平确实有一些,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大型神机炮有二十门,火药弹二百枚,虎蹲炮有二百门,火药弹四千枚。”

    “不过去年中旬朝宣府、古北口运了一批过去,又从山海关运过来一批做了补充,具体在北平还剩下多少,不太好说,大概,还能剩下一半吧。”

    纳哈出脸色一变:“山海关有很多火器?”

    北平的火药竟还需要

    张龙猛地要咬紧牙关,抬起双手看了看,已是血淋淋,强忍疼痛道:“山海关挨着大海,那里可以停泊水师船只,水师经常会在那里停泊驻扎,并存放火药火器。”

    “北平的火器,一部分来自运河,一部分来自大沽,一部分就来自山海关,山海关附近,包括挨着辽东都司的一些卫所,火药弹的补充,都是自山海关调拨……”

    纳哈出心头一颤。

    娘的,照这样说,山海关还成了一个火器、火药弹库房了。

    眼见张龙虚弱,买的里八剌让人将他抬下去休养,然后对纳哈出问:“现在,你还有心思去山海关吗?”

    纳哈出直摇头:“算了吧,还是走喜峰口好一些。”

    山海关城可比辽东的海州那土坯城强太多了,一个海州城自己带了十万军都拿不下来,若是硬啃山海关,里面的人发了狠,不得将所有火器摆出来,所有火药弹拿出来用……

    那种铺天盖地的黑暗时刻,还是不经历为好。

    至于山海关的守军会不会带着火器跑出来,那不需要担心,占领蓟州镇之后,骑兵完全可以向东威胁卢龙、抚宁、山海关,这些人想跑出来,总归跑不过骑兵,追上去砍死,说不得还能缴获一批火器。

    从战略上看,蓟州镇确实更为合适。

    买的里八剌拿定了主意,安排道:“就这么定了。”

    卢沟桥上。

    顾正臣看着两岸的吐翠垂柔的柳树,在春光中妩媚着,一只只燕子低飞,掠起一点水花便又升高而去。

    一骑奔至,都没下马,将一个包裹递给萧成之后便催马而去。

    萧成检查过包裹之后,走至顾正臣身旁:“老爷,是锦衣卫的情报文书。”

    顾正臣是个“死人”,家人不可能写信,也不能写信,金陵的动态,顾正臣也不方便打探,朱元璋为了避免顾正臣有后顾之忧,便安排锦衣卫每个月抄写一份金陵动态送至北平。

    这里面,有母亲,张希婉,林诚意,顾治平,也有梅殷、宁国、唐大帆……

    当然,还有——范南枝。

    范南枝不愧是与尸体打过交道的女子,胆子奇大不说,手还稳得令人叹服,就连刘二娘都敬佩不已,夸她是天生的手术人才。

    加上拼了命的学习,只半年多的时间,便已完成了一年半的新医学课业,按照这个节奏,一年之后,估计都能越级再越级,参与新医学考核,真正主刀了。

    严桑桑见顾正臣看得入神,轻声道:“夫君,她是为了你才这么拼命的。”

    顾正臣将文书收起:“我可没在看范南枝的消息,而是在看各方调动。魏国公徐达在大同,宋晟带领京军赶了过去,蓝玉、郭英也在前往大同的途中。赵海楼、高令时来了北平,水师主力,一干将官,基本上也都到了北平——”

    “六安侯王志去了辽东,配合曹国公行事。现如今无论是兵马还是粮草,无论是火器还是火药,差不多全都到位了,还有一些人,尚在调动之中。”

    “可都二月下旬了,草原上一点动静也没有,这让为夫很是不安。”

    如此庞大的调动,如此庞大的局,如此多人配合,很多人从南到北,经过了几千里的转移,朝廷为了这一步,付出了许多,甚至连百姓都遭了无妄之灾。

    若是元廷偏偏没胆量,死活不愿南下,那这忙碌的一切,虽然不至于沦为笑柄,但也足以让说明自己误判了局势,许多准备都将成为泡影,不得不选择一条,最为困难、代价最大的北伐之路!

    无数人蛰伏,就等一个召唤,你们怎么就没个动静……

    马蹄声疾。

    萧成护在一旁,警惕地看着,见马背之上的人是韩庭瑞,这才放松下来。

    韩庭瑞下马,急匆匆走至顾正臣身旁,言道:“收到辽东都司急报,斥候发现了元军调动的迹象,规模相当庞大。”

    顾正臣眼神一亮,难掩激动:“终于要来了吗?”

    韩庭瑞嘿嘿笑着:“这么久的布置,总算是有成效了。”

    顾正臣心情大好:“走,回城,等一个确凿消息。”

    严桑桑看着离开还挥了挥手的顾正臣,回头看了看卢沟桥,这上面,并没有自己人吧,夫君这手,是挥给谁看的?

    北平都司。

    冯胜看着辽东都司送来的情报文书,手微微抖动。

    纳哈出动了,翁牛特部、乌齐叶特部、兀良哈部也动了,这可是盘踞在辽东的最主要的元廷力量!

    虽然还没有进一步更准确消息送来,但从这些迹象可以看出,布置生效了,元廷忍不住诱惑,开始准备南征了!

    化北伐为南征!

    顾正臣——你实在是个了不起的人。

    我冯胜,佩服!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