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84章 征兵 第84章 征兵
- 大维齐尔奥尔马的办公室内文件已经堆积如山,穆拉德五世的征兵令太过突然或者说奥斯曼帝国此时的征兵结构实在太过松散。
“这个数字远远不够。苏丹要的是能够对抗神圣同盟的力量,但我们现在的兵力就连俄国人都对付不了。
告诉那些地方总督,如果他们不能募集到足够的兵员,那么缺额就由他们家族的子弟补上。
如果他们家族的子弟不够就变卖他们的家产去雇人,否则他们的家族一定先于这个国家灭亡。”
一旁的阿福德帕夏却是有些担忧地说道。
“大维齐尔,您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了?”
“过了?”奥尔马没好气地说道“我也想回去和我的妻子们睡觉,但现在这个国家都要完蛋了,还有什么过分不过分的。”
“只是大维齐尔,现在正是春季的农忙时节,对于农民来说此时是一年中最关键的时刻又有谁会愿意来参军呢?”
阿福德帕夏的劝说非但没有起到任何效果,反而还让大维齐尔更加恼怒。
“我不管他们是农民、牧羊人,还是什么其他东西。给他们穿上军服,告诉他们是为了国家而战、为了真主而战、为了苏丹而战。
这才是那些总督该做的!
可以许诺给他们荣誉、可以许诺给他们财富,必要时可以使用任何手段强制他们入伍。
现在已经没有时间继续犹豫了!”
其实在这个季节搞大规模征兵确实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许多家庭会因此支离破碎,田地荒芜,粮食减产,饿殍遍地都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在那些被强制征召的农民眼中,如何从战场上活着回来才是他们要考虑的第一要务,而不是什么荣誉和胜利。
在奥斯曼帝国政府眼中造成这一切的元凶都是俄国,俄国人来了就会摧毁一切。
但在大多数奥斯曼普通人眼中奥斯曼政府才是罪魁祸首,他们很多人一辈子都生活在安纳托利亚,他们甚至都没见过俄国人长什么样。
事实上阿福德帕夏也不完全是吝惜民力,作为一个正统的奥斯曼人,他其实对其他非穆斯林有着很深的芥蒂。
国家这个概念在阿福德帕夏看来就是骗人的谎话,他打心底里想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经过迈吉德一世的改革表面上赋予了奥斯曼帝国所有人平等的权利,但实际上某些传统依然根深蒂固。
所谓的新军(新秩序军)内部就几乎全是穆斯林,此时的新军(新奥斯曼军)情况稍好一些,但为了防止非穆斯林获得力量并引发叛乱或者战争,大多数非穆斯林新军依然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整个奥斯曼帝国愿意和基督徒并肩作战的穆斯林十分有限,但穆拉德五世的要求显然没考虑过这个,他只考虑了军事方面的可行性。
然而如果不让非穆斯林入伍,那么奥斯曼帝国的乡村恐怕就会成为这些非穆斯林的天下,届时那些失去了男人的穆斯林家庭恐怕都会变成案板上的鱼肉。
而且不让那些家伙入伍的话,穆拉德五世颁布的征兵指标恐怕都难以完成。
但阿福德帕夏的这些担忧,大维齐尔奥尔马却并不在乎,后者从严格意义上讲就不是一个奥斯曼人,他也不在乎奥斯曼帝国以后会怎么样,他只想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生活和权力。
所以奥尔马会利用自己大维齐尔的权力,不惜一切代价地去完成穆拉德五世的征兵任务。
至于阿福德帕夏担心的临阵倒戈的问题,真正上过战场的奥尔马并不在乎,毕竟他们就算是想临阵倒戈也要有机会才行。
那些斯拉夫人之间的语言并不完全互通,所谓的信任也十分浅薄。临阵倒戈就算逃过去八成也会被当奸细抓起来,而且为了确保这一点,奥斯曼军队一定会派奸细去混淆视听。
除了这八十万大军的指标,相应的物资配给才是更要命的东西。
奥斯曼帝国的国库早就被掏空了,欧洲银行家们的借款也基本已经被花光,现在除了更多的借款以外就只剩下奥斯曼帝国的面子了。
仅仅是几个星期,奥斯曼帝国财政大臣萨迪克帕夏的头发就掉光了,面对着那堆积如山的账单,以及海量需要筹措的款项,没几个人还能保持理智。
“大维齐尔阁下,国库早就没钱了。今年的税金还没收上来,不过即便是收上来解不了现在的燃眉之急。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从英法的银行进行拆借,但现在他们要加息。而且贷款的细则还在洽谈之中,我们的胜算不大。”
大维齐尔有些无奈地说道。
“能借多少就借多少,总比没有强。这场战争我们输不起。”
萨迪克帕夏的脸色十分难看。
“大维齐尔,我是说我们连维持日常开销的钱都没有了。更不要说战争经费了”
大维齐尔的脸色更加难看,萨迪克所言非虚,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奥斯曼帝国的官僚系统已经臃肿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地步。
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一个顽疾,然而此时的情况绝不正常。
“萨迪克,你听着谁再敢截留资金,你就让他去和苏丹说明用途,如果他说不出来个所以然就让他闭嘴。
我们现在已经无路可退了。没有物资就留不住军队,没有军队就没有国家,如果你不想下半辈子四处流亡就立刻去筹钱。
哪怕奥斯曼帝国要背负十代人的债务,我们也一定要战斗到底!
相信我,俄国人是不会给我们活路的。他们攻破君士坦丁堡之后一定会像他们攻下多布罗加时那样做。”
俄国攻下多布罗加之后由于当地人反抗激烈,俄军进行了多次扫荡,之后又爆发了瘟疫,俄国人又将矛头指向了当地已经十不存一的穆斯林人口,认为他们才是瘟疫的源头。
直到此时多布罗加的穆斯林已经完全销声匿迹。
萨迪克帕夏和欧洲银行家们的谈判很快就有了结果——加息5%。这是欧洲银行家们的底线,因为此时借钱给奥斯曼帝国的风险太大了,没多少人愿意赌一赌。
“这是赤裸裸的抢劫!”
大维齐尔奥尔马怒斥道。
“大维齐尔,我也知道,但是我们还有别的选择吗?”
财政大臣萨迪克无奈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