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286章 刘晔投袁,郑平的缓兵计
-  第286章 刘晔投袁,郑平的缓兵计
-     涿城。
 
 袁绍死死的盯着审配和逢纪,而郭图还在一旁喋喋不休。
 
 “大将军,逢纪勾结张郃暗通刘备,指使文将军兵败、南皮城失守,罪无可赦。”
 
 “审配奉令驻守涿城,却放公孙瓒入皇城,按律当斩。”
 
 “请大将军即刻下令,斩杀此二人,以儆效尤。”
 
 袁绍的眼神越来越阴沉,但并未同意郭图的提议。
 
 逢纪好杀,但审配却是魏郡大族又是魏郡名仕,若是冒然杀了,会引起魏郡动荡。
 
 不论是刘陔被杀,还是传国玉玺被夺,都是不能对外公开的。
 
 既然不能对外公开,那审配的罪名就无从说起。
 
 可不严惩审配,袁绍心底又不痛快。
 
 审配自知犯下大错,此时默不作声。
 
 逢纪却是对郭图的指责十分恼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郭公则,我计策失败,甘愿领罚,但你诬陷我私通刘备,这罪名我不可能认。”
 
 “我逢纪怎么可能私通刘备?他配吗?”
 
 “你自己守不住南皮城,却将南皮城失守的过错强加于我,何其可笑!”
 
 “请大将军,明鉴啊!”
 
 袁绍眼神复杂,依旧未出一声。
 
 一旁的许攸则是气定神闲,不附和也不反对。
 
 就在郭图跟逢纪争吵不休时,人报有一自称“刘晔”的小吏,执意要见袁绍。
 
 一听到刘晔的名字,审配的表情瞬间多了惊讶,又有一丝担忧。
 
 这反应被郭图尽收眼底:“审正南,瞧你模样,似乎很不希望这个叫刘晔的小吏出现。”
 
 “莫非这小吏知道什么不可见人的秘密?”
 
 “大将军,不妨让这小吏进来,看他如何说道?”
 
 袁绍本来是想让人将刘晔驱逐的,一听郭图这般说,挥了挥手,示意让刘晔入内。
 
 见刘晔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袁绍的眼中多了几分惊讶。
 
 郭图则是下意识的皱眉。
 
 “大将军长史麾下书佐、阜陵王之后、淮南人刘晔,见过大将军!”刘晔虽然年少,但这礼数却是端庄有礼,让袁绍不由多了几分欣赏。
 
 “刘晔,你执意要来见本将,所谓何事?”袁绍给了刘晔开口的机会。
 
 刘晔拱手朗声:“为大将军破刘备离间计而来!”
 
 一言惊众人。
 
 离间计三个字,瞬间让气氛变得微妙。
 
 郭图见势不妙,不由大喝:“你一个小小的长史书佐,懂什么离间计?敢在这里口出狂言?”
 
 刘晔扫了一眼郭图,语气中多了几分自傲:“我虽年少,但也曾被汝南子将公点评为‘佐世之才’。”
 
 “不知郭侍中,可曾得子将公点评?”
 
 郭图瞬间语塞。
 
 汝南许劭善于评人,又是当世名仕,颇受人尊敬。
 
 袁绍昔日辞去濮阳令返家时,车马宾客众多,但在进入汝南境内时,却将宾客都打发了,只乘一辆车进入汝南。
 
 理由竟然是不想让许劭觉得自己太过奢靡!
 
 见眼前少年,竟然被许劭评为“佐世之才”,袁绍顿时多了几分敬意。
 
 “书佐能得子将公如此青睐,必是年少有为之辈。”袁绍轻赞道:“你方才说要替本将破刘备的离间计,不妨细说!”
 
 刘晔给表情震惊的审配投了一个安心的眼神,回禀袁绍道:“晔敢问大将军,以审长史和逢监军,是务实之才还是虚名之才?”
 
 袁绍沉吟片刻,道:“自然是务实之才。”
 
 刘晔又道:“晔再问大将军,郭侍中和荀侍中,是务实之才还是虚名之才?”
 
 袁绍似有所悟:“自然也是务实之才。”
 
 刘晔再道:“大将军威加海内,四方诸贤争相依附。”
 
 “审长史、逢监军、郭侍中、荀侍中,还有许太守,皆是当世少有的务实之才,既能献谋佐君,亦能执掌军政诸事,不是只会泛泛其谈的虚名之才能相提并论的。”
 
 “如今之局,荀侍中尚且待罪狱中,而审长史和逢监军又要被问罪。”
 
 “五个务实之才,只因大将军要除掉公孙瓒,就要折损三个,而刘备却得了南皮城。”
 
 “晔虽不知刘备如何用的离间计,但只要看结果却能揣测刘备用意:大将军杀了三个务实之才,刘备是会拍手称快还是哭泣惋惜呢?”
 
 “还请大将军,三思啊!”
 
 众人再次因刘晔的话而惊讶,即便是悠闲看戏的许攸,也忍不住多看了刘晔一眼。
 
 不问缘由不问过程,只看结果来推测刘备的用意。
 
 刘晔谁也不得罪,又给荀谌、审配和逢纪求了情。
 
 “许子将评价淮南刘晔,有佐世之才,我本还有所怀疑,但刘晔却仅凭寥寥数语,就破郭图之计,果然是个非凡少年。”许攸暗暗惊叹。
 
 许攸了解袁绍。
 
 如果袁绍真的想杀某个人,压根不用在这里踌躇半晌。
 
 而刘晔却给了袁绍不杀审配和逢纪的理由,顺便还救下了在牢狱中的荀谌。
 
 不仅如此,还让郭图难以反驳。
 
 刘晔唯结果论的辩术,直接绝杀了郭图的阴谋。
 
 郭图若执意要杀审配和逢纪,那就坐实了刘备的离间计。
 
 死了审配和逢纪,刘备拍手称快。
 
 “刘晔这小子,竟敢坏我大事!”郭图暗恨。
 
 良久。
 
 袁绍在仔细权衡利弊后,有了决定:“正南,元图,以你二人之罪,本将本欲杀了你们,以儆效尤。”
 
 “但刘书佐言之有理,本将若杀了你们,岂不是让刘备拍手称快?”
 
 “鉴于你二人过往功劳,这次本将就不多追究了。”
 
 “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便罚你二人三年俸禄,若有再犯,本将决不饶恕。”
 
 审配暗暗松了一口气,推了推犹自还有些不服气的逢纪。
 
 逢纪虽然恼怒郭图的构陷,但也知道如今的结果已经是最好的了。
 
 再执意争辩,坏了袁绍的面子,袁绍或许就改主意了。
 
 “谢大将军!”
 
 审配和逢纪纷纷认罪道谢。
 
 逢纪不忘道:“大将军,纪误中刘备离间计,害得荀侍中入狱,还请大将军下令,赦免荀侍中之罪。”
 
 袁绍本有此意。
 
 见逢纪主动提出,也顺势而道:“元图,以后行事,要深思熟虑,不可再中刘备奸计。”
 
 “你亲自去狱中,请友若出狱吧。”
 
 郭图再次握紧了拳头。
 
 “今日之后,刘晔在大将军麾下的地位,将会水涨船高,审配、逢纪、荀谌都会感念刘晔救命之恩。”
 
 “可恶,这小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必须要彻查这小子的来历。”
 
 郭图忿忿之余,对刘晔出现在涿城也多了怀疑。
 
 袁绍对刘晔颇为欣赏,于是又问道:“刘书佐,你能识破刘备的离间计,想必对这天下大势也有了解。”
 
 “如今公孙瓒已灭,本将有意南下跟刘备争锋,你以为如何?”
 
 刘晔早有准备,不假思索地道:“大将军,恕我直言,如今不是跟刘备决战的最好时机。”
 
 袁绍来了兴趣:“这又是为何?”
 
 刘晔的声音回荡内堂、掷地有声:“大将军灭了公孙瓒,彻底占了幽、冀、并三州,又有马腾韩遂、乌桓三王和南匈奴王庭相助,已有鲸吞天下之势。”
 
 “然而,除青州刘备外,南州尚有徐州牧关羽、扬州牧太史慈、荆州牧刘表、豫州牧曹操、兖州牧臧洪、益州牧刘焉以及吕布、张邈等豪杰。”
 
 “孙子兵法有云:以治待敌,以静待哗。”
 
 “南州豪杰本就势同水火,若大将军操之过急,势必促使南州豪杰结盟抵挡大将军,于大将军不利。”
 
 “反之,大将军若能挟三州之势、据黄河屏障,与民休养、修缮甲兵,南州豪杰没了唇亡齿寒之忧,必然会互相争执。”
 
 “兵者,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若南州豪杰互起争执,大将军则可结连弱势一方,以之为跳板,则南州豪杰,皆成大将军掌中玩物了!”
 
 刘晔的策略,是当前最适合袁绍阵营的。
 
 南部六州势力繁杂,而北部三州只有袁绍一个势力。
 
 袁绍已经有了不败之势!
 
 一如奋六世之余烈的强秦一般。
 
 袁绍强而诸雄弱,一旦袁绍执意南下,那么南部诸雄为了活命就得结盟攻袁,袁绍若是据守黄河屏障,那么除了刘备外,其余势力都很难对袁绍本土用兵。
 
 对付南部六州的势力,袁绍有些勉强。
 
 可若是只对付刘备,袁绍是不惧的。
 
 南皮城失守,只是因为袁绍的兵力被公孙瓒牵制了。
 
 换而言之,刘备动用了大部分的战力,才击败文丑拿下南皮城。
 
 若袁绍举三州之兵强攻青州,不是如今的刘备能轻易抵挡的!
 
 即便刘备能挡住袁绍的进攻,也会因此消耗大量的战力,而让曹操等人有机可乘!
 
 两虎相争、群狼环视,这不是郑平愿意看到的结果!
 
 唯有先灭群狼,再斗猛虎,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这也是为何,郑平会让刘晔入涿城的原因之一。
 
 郑平需要借刘晔之手,来影响袁绍的大势。
 
 袁绍豁然起身:“子将公诚不欺我!刘书佐大才,无愧“佐世之才”之名啊!”
 
 不仅袁绍惊讶,许攸、郭图、审配、逢纪亦是惊讶不已。
 
 他们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也能给袁绍擘画大势。
 
 可刘晔,尚未及冠!
 
 “刘晔如此年轻,今后必得大将军重用。”
 
 “可恶!”
 
 “因为刘晔的缘故,不仅没能除掉审配逢纪,连之前被逢纪构陷的荀谌也因此出狱。”
 
 “如今刘晔又展现了佐世之才的谋略,我还如何让大将军对我言听计从?”
 
 郭图再次握紧了拳头。
 
 逢纪则是起了不同的心思。
 
 “这刘晔是正南提拔的,又救了我和正南一命,那便是自己人了。”
 
 “郭图那眼神,仿佛要吃了刘晔一般,呵,你越是忿忿的人,我越要支持。”
 
 当即。
 
 逢纪朗声出列:“大将军,刘书佐虽然年幼,但对天下大势已经十倍于我。”
 
 “正所谓有志不在年高,昔日甘罗十二岁拜相,不费一兵一卒得城十一座,今日刘书佐擘画天下大势,亦可令大将军执掌南州诸雄于股掌之间。”
 
 “纪以为,可擢升刘书佐为西曹属。”
 
 吏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大将军开府内置西曹掾,秩比四百石,主府内官吏署用。
 
 长史麾下的书佐官身为西曹属,跟一步登天没什么区别了。
 
 审配亦道:“大将军,刘书佐虽然年幼,但才智不输常人。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以刘书佐为西曹属,历练几年,待其及冠,则可升为西曹掾。”
 
 袁绍本就对刘晔欣赏,如今又有审配和逢纪举荐,顺势任命刘晔为大将军府西曹属。
 
 刘晔再献一计,道:“晔听闻,刘协东迁洛阳,有迁都青州之意。若让刘协迁都青州,刘备就有了号令南州的权力,这对大将军不利。”
 
 “晔以为,可遣人去洛阳散布流言,就言刘备在青州修建广固城、又宣称广固城是继长安、洛阳外的第三帝都,必有不臣之心。”
 
 “虽然刘备可以自辩,但张邈、曹操等人必然会以这谣言为由,阻止刘协迁都青州。”
 
 袁绍大喜:“此计甚妙啊!今得刘西曹,天幸也!”
 
 散会后。
 
 逢纪自狱中亲自将荀谌请出,并向荀谌致歉。
 
 荀谌听说是刘晔救了自己,这心中不由惊讶。
 
 “刘晔?他怎么会来涿城?”
 
 “那不是青州少年三杰之一吗?”
 
 而荀谌进一步了解缘由后,这心中的惊讶变成了惊骇。
 
 “审配和逢纪力荐刘晔当了大将军府西曹属?”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逢纪真的暗通刘备了?”
 
 荀谌默不作声,在出狱后就寻到了郭图。
 
 都是颍川人,又是一同投效的袁绍,荀谌自然对郭图更亲近一些。
 
 “友若,此话当真?那刘晔真的是青州跟诸葛亮和陆逊齐名的少年三杰?”郭图闻言大惊。
 
 荀谌有些奇怪:“按理说,刘晔的身份并不难查,这刘晔为何会冒这么大的风险来涿城?他就不怕身份被识破吗?”
 
 郭图不由忿忿:“我明白了,怪不得刘晔会在今日执意要见大将军!还说友若你的入狱,以及审配逢纪受罚都是刘备的离间之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