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第五十章绝境只是心境,答案自在你心
-  第五十章绝境只是心境,答案自在你心
-     “大道至简,笃行致远…儿臣曲解了林先生的深意,实在不该…”
 
 “请父皇责罚!
 
 朱标闻言顿感面红耳赤,羞愧道。
 
 “罚你就不必了,只希望你能好好领悟林先生的这些话!”
 
 朱元璋严肃道。
 
 一墙之隔。
 
 面对朱樉闭目苦苦思索,林澈倒也不急,自斟自饮。
 
 他不指望这个愣头青立刻领悟‘知行合一’这一深奥哲学,回头慢慢琢磨,最终能领悟个两三成,对他的人生也是莫大的帮助。
 
 也不枉这一世与他的师徒之情。
 
 林澈喝了几杯。
 
 突兀。
 
 坐在对面的朱樉睁开眼睛,没有以往的大喊大叫,而是平静的问道:
 
 “林先生说…知行合一,是知重要,还是行更重要?”
 
 “这知与行,如何做到统一啊?”
 
 林澈放下杯子,淡淡一笑: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两者统一,大白话就是你弄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就要立刻去践行。”
 
 朱樉带着疑问道:
 
 “那如何才能确定自己做的对呢?”
 
 林澈:“良知!”
 
 “人的内心本就具备良知,可以凭借良知判断是非善恶,对与错。”
 
 “这是知行合一最高境界,需要长期的学习、实践和感悟,才能获得。”
 
 话落。
 
 朱樉眼底露出一丝明澈,若有所悟:
 
 “知行合一…良知…就能确定自己对与否?”
 
 林澈闻言,欣慰笑道:
 
 “孺子可教也!”
 
 “知是行的思想,行是知的实践,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这便是我刚才对伱所说,绝境只是心境,答案自在你心。”
 
 听闻此言。
 
 朱樉隐约有种,距离引路的火光,越来越近的感觉。
 
 他端起酒盏,站起来朝林澈行礼道:
 
 “得以先生为师,是学生此生最大的幸运。”
 
 “请受学生一拜!”
 
 说罢。
 
 端起酒盏,一饮而尽。
 
 林澈挥了挥手,轻描淡写说道:
 
 “今天这节课所讲的内容,看似简单四个字,实则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无比。”
 
 “你无事时仔细琢磨,对你的人生有很大的好处。”
 
 “今晚就不留你作业了,就把这‘知行合一’慢慢揣摩。”
 
 “我乏了,你慢慢想吧!”
 
 “先生慢走!”
 
 朱樉站起来,毕恭毕敬的将林澈送到门口,直到背影消失在诏狱的尽头。
 
 这才转身回屋,缓缓坐回到椅子上,满满斟了一盏酒,一饮而尽。
 
 喃喃自语:
 
 “林先生才华冠绝于天下,这等绝世大才,咱便是拼了性命,也要救出先生…”
 
 “这便是咱的‘知行合一’吧!”
 
 “知是行的思想,行是知的实践!”
 
 朱樉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动力,不由的畅声大笑。
 
 ……
 
 于此同时。
 
 应天府,南北大街。
 
 韩国公府。
 
 李善长坐在太师椅上,胡惟庸坐在下首。
 
 李善长端起桌上的茶盏,揭开盖子,轻轻撇掉表面浮叶,呷了一口。
 
 “惟庸,我听说你推荐诏狱中的那位,淮西那帮老兄弟们很是不理解。”
 
 “你做的对,这才是以退为进。”
 
 “既然不能阻止上位启用此人,咱们就得想法子把他打发远远的,让他影响不到朝廷决策。”
 
 “对了,那帮老兄弟不会在这节骨眼上胡闹吧?”
 
 听了这话,胡惟庸赶紧将手里的茶盏轻轻放到桌上。
 
 “国公,那帮老兄弟一开始是不理解,还到我府上大闹了一番,最后被我说服。”
 
 “我将国公和我商量的决策,向大伙都解释了,这帮老兄弟应该不会闹事吧!”
 
 “这就好!”
 
 李善长捋了捋胡须,悠然自得:
 
 “那个叫林澈的死囚,虽然有那么点邪乎,咱们打发他远离权力中枢,让他有能力也无处发挥。”
 
 “话说,还有两天就是行刑的日子了。”
 
 “陛下在朝堂上对你的提议,没有表态,看来是另有打算啊!”
 
 “咱们这位陛下会以什么借口,把林澈从诏狱里放出来,免除他欺君罔上之罪,然后启用他。”
 
 “看来咱们这位陛下得动一番头脑啊!”
 
 “想想就觉得有趣!”
 
 李善长耐人寻味的一番话,让胡惟庸也沉思起来。
 
 皇帝想要赦免一个人很容易,大手一挥甚至都不需要三法司走程序,纵然有百官反对,那又能怎样,还不是皇帝说了算。
 
 然而真正困难的是,让一个死囚入朝为官!
 
 自己在朝堂上给皇上递了一把梯子,皇上居然没去接。
 
 他到底想要把这个死囚如何安置?
 
 一旦皇上力排众议,一意孤行,将林澈安排进入朝堂,这倒是一件麻烦事。
 
 可是。
 
 林澈给皇上提出制止土地兼并的计策,让满朝文武大受损失。
 
 现在朝堂上别说淮西勋贵们不能容下林澈,就连浙东党也对他恨之入骨。
 
 虽然,这个林澈深受皇上的宠爱和赏识,但皇上不会为了他一人与满朝文武都翻脸吧!
 
 想到这里,胡惟庸神情为之一松。
 
 “国公,我想不出皇上不接受咱的提议,他还有什么更好的处置方法。”
 
 “真要不顾群臣反对,将林澈安置在朝堂上,那也是一堆麻烦。”
 
 李善长端着茶盏,闻了闻茶香,淡然道: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咱们上位这次怕是失算了。”
 
 “朝堂从来都不是皇帝一个人的朝堂,而是文武百官的朝堂。”
 
 “千百年来,亘古不变。”
 
 “上位想在朝堂上重用这个林澈,难道就不怕得罪天下百官?”
 
 李善长用杯盖刮了刮上面的浮叶,轻轻吹了口气:
 
 “老夫对你还是那句话,不要轻举妄动,静观其变。”
 
 “上位若是采纳你的建议最好,不采纳就装着无事。”
 
 “不过云贵岭南行省缺位官员总要补缺吧,最后他还得给你一个交代。”
 
 “你且等待两日,若是斩首便罢,如若赦免这个林澈,你再推上一把。”
 
 话落。
 
 胡惟庸眼底流露出狡黠之色,恭敬道:
 
 “惟庸谨遵国公教诲,在下铭记在心!”
 
 “若陛下赦免林澈,我会带领中书省官员,再让涂节带领御史台御史们一起请奏,毕竟是陛下看上的人,咱作为统领百官的丞相,怎么也得为陛下分忧啊!”
 
 “国公以为如何?”
 
 李善长轻抚白须,点头笑道:
 
 “甚好!”
 
 “孺子可教也!”
 
 “不枉老夫在你身上花了这么多心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