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诏狱讲课,老朱偷听人麻了-> 第250章 朱元璋的驭人之术,不过赏罚二字
-  第250章 朱元璋的驭人之术,不过赏罚二字
-     “陛下,臣乃是忠于社稷孤臣,自然无需知晓其他朝臣的背景。”
 
 “而且臣今日虽说的是赵明,但是本意却想劝谏陛下,勿要因为一时之利益,而将商贾之事搬上朝堂。”
 
 “此乃祸乱朝纲之举,若是陛下执意与群臣做生意,长此以往,我大明朝廷,将变成臭不可闻的铜臭之地,必将成为万世之笑柄。”
 
 若是寻常帝王,听到贻笑万年的话。
 
 不管白砂糖合作之事,到底有多大的益处。
 
 心中的想法,恐怕都会有所动摇。
 
 然而。
 
 朱元璋可不是受常理约束的帝王。
 
 他没有反驳御史的话,而是向着朝臣们公布:
 
 “诸位爱卿,你们前段时间,不是一直想问朕,勤于任事的奖励从何而来吗?”
 
 “朕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奖励的钱财,便是这白砂糖厂的收益,白砂糖厂发展的越好,尔等的奖金也就越多。”
 
 前段时间,朱元璋根据林澈讲课的内容。
 
 在朝廷内搞起了奖金制度,和末位淘汰制。
 
 有本事的官员,虽然不担心被淘汰,却担心朝廷的窟窿还没填好。
 
 熟知朝廷财政情况的官吏,都觉得奖励的钱发不出来。
 
 所以新政实施以后,勤勉之人并没有朱元璋想象的那么多。
 
 根据朱樉之前听课所听到的内容。
 
 林澈曾经讲过,便是将奖励的金银,放在大臣们能看得见的地方。
 
 有了保障之后,他们必然会勤勉做事。
 
 而这白砂糖厂,便是朱元璋拿出来,吸引群臣勤勉的保障。
 
 朱元璋掌握的驭人之术。
 
 总结出来,不过赏罚二字。
 
 淘汰冗员和无能之辈的事,已然从应天府向全天下推行开来。
 
 施行不久的末位淘汰制。
 
 也为朝廷清除了,一些滥竽充数的庸碌无能之辈。
 
 罚的方面进行的有条不紊。
 
 激励有能力的,上进的官员的奖赏。
 
 虽然也发下去不少。
 
 但由于大明财政一直存在问题。
 
 所以不少大臣都认为,此奖赏不可持久。
 
 没必要为了些许的小利。
 
 而过于奋进争先,害的同僚考核不及格,最终惨遭淘汰。
 
 不过,如今有了林澈的指点。
 
 众臣眼中随时会停止发放的奖励,突然有了固定来源。
 
 刚才还反对朱元璋,在朝堂上出售白砂糖厂股份的朝臣,心态悄然发生了变化。
 
 “陛下为了百官福利,参与商贾贱业,陛下真乃是千古第一圣君也。”
 
 “臣等愚昧,未能看透陛下造福百官之心,臣愿意储值五,不,四万两购入总厂的股份。”
 
 “臣愿出四万五千两,购买白砂糖厂股份!”
 
 “臣愿意出三万两,购买总厂股份!”
 
 “…”
 
 随着朱元璋公布了,白砂糖盈利后的资金用途。
 
 朝堂上瞬间就沸腾了。
 
 像这种用皇室内库的钱,来奖励朝廷的君主,完全是旷世罕有的存在。
 
 尽管白砂糖厂孩子啊众筹期间,可任谁都能想象得到。
 
 白砂糖若是推行天下,将能获得多少财富!
 
 有些自讨能力居中的朝臣,想着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拿不到陛下的奖励。
 
 干脆就鼓起了胆气,打算购买一些白砂糖厂股份。
 
 将来好歹也能赚点分红银子。
 
 其中,勋贵武将们出手最阔绰,也最没有顾忌的。
 
 一个个都是十几二十万两的购买股份。
 
 生怕出手慢了,陛下给众臣送钱的机会,就被其他人给抢了去。
 
 至于文官。
 
 没有人像赵明那个愣头青一样。
 
 除了一个远超太子的价格。
 
 除了刘三吾、傅友文等各部尚书都各自出了三万两之外。
 
 其他官员,都是按照品级高低。
 
 购买股份的银子,从三万两为基准,一直平缓的往下降。
 
 由于白砂糖厂,每一股的价格太高。
 
 降到最后,有些品级低的文官,甚至只能好几个人合买一股。
 
 不过即便如此,几乎不到一个时辰。
 
 白砂糖厂总厂和两个分厂的股份,还是全被都被朝臣们都认领完了。
 
 朱元璋注意到,文臣内部森严的阶级。
 
 但是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挥手让太监刘和将白砂糖厂的股份购买合同。
 
 依次送到了出资的朝臣手中。
 
 从头到尾,他既没有问某些朝臣,那么多购买股份的影子是哪里来的。
 
 也没有嫌弃几个朝臣合买一股的人,出的银子少。
 
 一直默默的,等待着众臣看完合同签字。
 
 不过,许多朝臣在看到,朱元璋根据林澈所言,拟定的新合同之后。
 
 一个个震惊的模样,比赵明还要夸张。
 
 其中一个须发皆白的文官,不敢置信的道:
 
 “白砂糖厂股份分红,前三个月,每月分一次。”
 
 “而后每三个月分红一次,可存留继续投资,也可一次性取出。”
 
 “账目内部公开,可派人专人查验。”
 
 不止须发皆白的文官,怀疑自己眼花看错了。
 
 满朝文武都不敢相信,自己不过是购买了些许白砂糖厂的股份。
 
 就获得查皇家产业的权力。
 
 只是没几个人相信,和有使用查账权力的打算。
 
 分红多少是小事。
 
 主要还是要给陛下面子。
 
 毕竟,太子都出来跟皇帝演戏了。
 
 再加上此事是用来,造福能臣干吏的。
 
 此等人能做事,升迁自然快。
 
 说不定哪天就进了朝堂,从侍郎尚书一路爬到丞相。
 
 若是在白砂糖厂股份上花了钱。
 
 就等于跟此人有了一份香火情。
 
 因为其领的朝廷奖励。
 
 都是用他们购买股份的钱,建立的白砂糖厂所得。
 
 或许,能臣根本不在意这种小事。
 
 但就怕出来的心眼小的,记住某些没出钱的官员。
 
 那么此人今后的官旅生涯就很难熬了。
 
 抱着此类的想法。
 
 满朝文武很快就在,一式三份的购买股份合同上,签好了自己的名字。
 
 还学着朱元璋,在名字下的空白处,盖上各自的私章。
 
 “诸位爱卿,此合同自行保存一份,剩下的白砂糖厂保存一份。”
 
 “剩下一份留于宫中存档。”
 
 “至于股份的凭证,稍后下朝时,会有太监送到诸位手中。”
 
 朱元璋看着神色各异的官员,下令将签好字的合同收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