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晋末长剑-> 第九十七章 七郡大使

第九十七章 七郡大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三月下旬的时候,春意更盛。邵勋将楚王邵珪喊来了太极殿。

    “邗沟、泗水都整治完毕了吧?”邵勋问道。

    “皆已完工。疏浚清淤、拓宽加深、裁弯取直,凡数百里。”邵珪面无表情地回道:“还在徐州修建了大陂池三、小塘七,垫高了六十余处垛田,皆已栽种粟麦数年,去岁亩收不下六斛,堪称沃壤。”

    “善。”邵勋来到舆图前,仔细看着。

    并州、冀州的滹沱河整治完毕了,而今正在清理漳水、白沟水,用的是秃发鲜卑及一部分羌人俘虏,因为之前的高句丽人、鲜卑人已然被分发下去充作府兵部曲。

    而今徐州的河道经过大力整治,不但航运畅通了,农田水利设施也大为改善,将来都能发挥作用。

    这些其实也帝国的基础设施,极其重要。

    白嫖俘虏人力就是爽!

    “辛苦了。”邵勋转身坐下上上下下仔细看了下儿子。

    长期在外行走,皮肤被晒得黝黑,似乎也粗糙了一些。但精神头旺盛了许多,至少比几年前那阴郁苍白的脸色好很多。

    这些年,老二走遍荆北、淮南,大部分时候在从事治水工程,在都水监内俨然是专家了——至少算是个熟练工。

    去年年中,其夫人刘氏诞下一子,不幸夭折而今三十四岁的人了,只有二子一女。想到这里,邵勋有些愧疚,长期把二郎派在外面,连家都很少回,确实过分了。

    “獾郎,你可知朱提郡?”邵勋问道。

    “可是朱提银所出之地?”邵珪问道。

    “不错。”邵勋点了点头,说道:“蜀汉诸葛亮后期,朱提银坑已然接近枯竭,朕先前所铸龙币,虽名朱提银,却非银坑所出,而是宫中旧存。及至司马晋,朱提银坑终无所出,然王雀儿督益宁二州军事后,巡视朱提山得知当地豪族、蛮酋依然在偷偷开采。彻查之后,得知旧坑确实采尽了,但又发现了新坑,故隐瞒不报,私下开采。王雀儿发兵缉捕,杀数百人,尽贬朱提豪族、蛮酋数十家为奴婢。”

    “然朱提一郡,并不仅仅只有朱提银坑。”邵勋又道:“汉武帝使唐蒙经营夜郎,以通南越,于元光五年发巴蜀卒治道,自僰道(今宜宾)指牂牁江(今北盘江),即开僰门以通南中也。”

    “此道南迄建宁郡,开山凿石,建置栈阁,是故狭窄逼仄,幽深艰险。今年久失修,复更难行。”

    邵珪听了心中了然,父亲又要让他干活了。

    同时有些自嘲,他本来就不受父亲喜爱,娘走后,更没人关心他了。

    之前父亲一度关心了他起来,本还有些触动,现在看来,全是假的!又要发配他去益州修路了。

    这样也好,这样也好,干脆死在那里好了,反正他就是多余的,永远比不上三弟、四弟、六弟,甚至连大兄、五弟都比不上。

    邵勋看了他一眼,道:“自今日起,你领广威将军、材官校尉,坐镇朱提,发犍为、江阳、越巂、朱提、牂柯、建宁、云南七郡军民修缮此道。”

    邵珪应了一声。不知道为什么,鼻头微微有些发酸,心中很是难受。

    “你的护兵该扩充一下了。”邵勋又道:“你之前的具装甲骑散了,阿爷赔给你,扩充为两百,再为你招募六百轻骑、三千二百步卒。军校由你委任,都带过去,一应花费,由益州发粮帛供给。”

    邵珪有些发愣。这是怎么了,一下子给这么多兵?

    不过他很快反应了过来。

    益州南部这几个郡,几乎全是蛮子,便是编户之民,也是蛮子,就没几个正经的中夏百姓。偶尔有一些读过诗书,言语、习俗、装束和汉人无异的地方大族,细究其祖上,还是蛮子。

    在这些地方修路,容易出事,不多带点兵确实不行。

    “为了更好调用人力物力……”邵勋想了想,又道:“你再领个‘南中七郡道桥修缮大使’,兼牂柯太守。不过你要记住了,虽领牂柯太守,可千万不能按照中原太守的习俗来理政。牂柯虽是正郡,其实是为了好听,实际只编得千余户百姓,九成以上的户口掌握在蛮夷洞主手中。太守便是平叛,都要与洞主、酋豪们商量着来,借他们的丁壮、钱粮行事,所谓借力打力也。如果单靠太守征发编户百姓成军出剿,必然兵败身死。”

    邵勋不是危言耸听。

    秦汉以来在南方编得很多郡,其实根本没法实控。就以牂柯郡为例,汉武帝首设,在经历了两汉、魏晋以及整个南北朝,到唐代时是什么样?

    唐时置黔中道,晋牂柯郡所属区域被分为播州、夷州、黔州、充州等。而这些州内部又有大量羁縻州,每一个羁縻州都对应着一个、数个蛮酋洞主,基本处于自治状态。

    唐玄宗时期,一度升牂州为正州,后来觉得自欺欺人没意思,于是又降为羁縻州。

    唐僖宗时,因与南诏打仗,乌蛮叛乱,进占播州,世袭播州刺史的罗氏家族无能抵御。

    朝廷下诏招募勇士成军,杨端顺天应命,率令狐、成、赵等八姓部曲,复联合播州当地庾、蒋、黄等豪族蛮酋,击败乌蛮,从此开始了在播州的统治。

    杨家取代罗家后,在播州统治了多少年,懂的都懂。

    后世的川南、云贵地区,统治模式说得很清楚:“虽有州、县之名,刺史、县令皆由酋长、渠魁为之,内部之行政,朝廷殆少加过问。”

    正州、正郡与羁縻州、羁縻郡的区别,就在于可以由朝廷委派刺史、太守。

    如果刺史、守令懂事,还能与地方豪族相安无事,如果不懂事,那就坐不稳了,于是出现了唐代牂州一会是正州,一会降格为羁縻州的事情。

    邵勋让二子领牂柯太守,户籍上只有一千二百家,实际则不知,多出十倍、二十倍也不奇怪。

    唐太宗贞观年间,蛮酋赵摩帅万余户归附,被任命为明州刺史,其地在后世为贞丰、册亨一带,其部被称为“西赵蛮”,到会昌年间,活动于安顺、普定、普安一带的蛮酋阿佩南下击败西赵蛮,尽并其地,于是唐武宗册封阿佩为罗殿王。

    上述这些地方,都在牂柯郡境内,当地实有多少人,其实可以估算的。

    整个牂牁郡估计不下二十万人,但朝廷能直接控制的只有户籍上的几千人,该怎么理政,心里要有数。

    邵珪听完后,脸色没什么变化,只道了一声:“儿知道了。”

    “你才一妻二妾吧?委实太少了。”邵勋又道:“这几日先在京中吧。正好巴东白虎夷徐氏、牂柯季、谢二蛮酋首领入贡,朕让他们各寻一个模样周正的嫡女予你为夫人。”

    邵珪脸色突然有了变化,猛然看向邵勋。

    邵勋错开目光道:“阿爷也是为你好。”

    邵珪脸色惨然,许久之后才瓮声说道:“是不是六弟……”

    “胡说什么?”邵勋呵斥道。

    邵珪醒悟了过来,扫了一眼四周,发现既无宫人,亦无史官,心下更是确定。

    这个时候,他倒不怎么恨父亲了,只是别过头去,道:“父亲有命,儿焉能不从?”

    邵勋竟不知该怎么回话。

    邵珪深施一礼,道:“阿爷何必自责?自古以来,兄弟相残之事不绝史书。我若不远行,六弟怕是不放心。阿爷你说的是对的,确实为了我好。”

    “獾郎,你不能这么想。”邵勋语重心长道:“梁奴不是这样的人。”

    “可阿爷你心中就是这么想的,不然何必如此行事?”邵珪反问道。

    邵勋再次无言以对。

    梁奴确实不至于一定要加害獾郎,但邵勋这人心理太“阴暗”了,喜欢往坏的方面想,所以提前做出布置,只是这会被儿子拿话一问,他都不知该怎么说。

    到了最后,他只叹了口气,道:“獾郎,此间只有你我二人,你说实话,去了南中后,会如何行事?”

    “还能造反不成?”邵珪自嘲一笑,道:“战战兢兢躲在王宫中,天天上疏称赞六弟,以冀苟全性命,如此而已。”

    邵勋皱起了眉。或许,他真的太求全了。

    若无情一点,我死之后,儿子们是什么命运,关我屁事?

    可他终究做不到。若生下这个儿子的女人只是泄欲工具还好,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熏娘陪他这么久,也有过一段难以忘怀的快乐岁月,他实在无法不闻不问。

    “你……你这么想是不对的。”邵勋说道:“不过——罢了,好生做事吧。平日里坐镇犍为即可,那边山清水秀,物阜民丰,是个好所在,无需去到深山老林里。阿爷会让诸郡蛮酋去那边见你,有什么事,径自协商即可。”

    邵珪看了父亲一眼,见到他脸上纠结的表情后,心中居然有种自虐般的舒爽。

    父亲你是怕我染病死了吗?我若死了,你会难过吗。

    “时已正午,陪我用饭吧。”邵勋拉住儿子的手,说道。

    “是。”邵珪应了一声。

    父亲握住他的手有些用力,仿佛在试图攥紧什么东西一样。

    有那么一瞬间,邵珪差点流眼泪。

    他还是有人关心的。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