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第1033章 地质勘探机成功,李爱国一个人换三十个,许大茂要提拔了 第1033章 地质勘探机成功,李爱国一个人换三十个,许大茂要提拔了
- 大肯统领和小肯两兄弟联手将北美那边搞得天翻地覆。
看上去气象万新、生机勃勃。
李爱国却并不看好。
北美是那些大资本家、军工复合体的北美。
这帮人现在碍于大众的忿怒,选择暂时蛰伏。
一旦发动反击,大肯统领说不定就要脑洞大开了。
这次大肯统领帮了很大的忙,咱李爱国是个讲情义的人,到时候肯定得提醒一下。
关键是想看看一旦大肯统领躲过了袭击,小美家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当然了。
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李爱国素来讲究脚踏实地。
结束了跟港城的通话后,进到工作室里忙碌起来。
此时的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内,一场例行工作会议正在紧张的召开。
张副主任听完矿产地质勘探局的汇报,眉头拧成了疙瘩:“老陈,目前国内拿得出手的大型铀矿就只有 711矿。
可那矿层埋藏深、开采难度大,产量一直上不去,远远跟不上科研攻关和‘种蘑菇’工程的需求。
上级领导三令五申,铀矿探查工作必须加把劲,这是硬任务!”
他顿了顿,语气更沉:“从当年群众献铀矿算起,都过去四五年了,你们勘探局这边还是没啥大动静,这可不行啊!”
勘探局的领导也清楚这些,无奈的叹口气说道:“这些年,我们组织了多支勘探队,在大西北进行勘探,还动用了飞机,结果却不尽如意,也许咱们真如外面所言,是个贫铀的地方.”
“这话不准说!”张副主任当即打断,带着点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老陈,你这是知识分子那套动摇思想又冒头了!勘探工作必须继续,一丝一毫都不能松劲,这是整治任务!”
“是,坚决执行命令!”勘探局领导点点头。
眼看会议要结束,张副主任忽然想起件事:“对了老陈,前阵子有个朋友托我打听两个人,说是你们勘探队的,叫刘天全和黄婷,有这两个人吗?”
“刘天全、黄婷……”勘探局领导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应该是在大西北的野外队,具体位置现在说不准,野外勘探机动性大,通讯也不方便。”
张副主任点点头,他懂这里面的规矩,勘探工作涉及机密,不该问的不多问:“知道他们安全就好。”
正要宣布散会,一个干事急匆匆走进来:“报告张副主任,前门机务段传来消息,他们研制的地质勘探钻井机已经试成了!”
“这么快就研制好了!看来铁道老大哥的速度值得我们学习啊。”
张副主任准备带着几个领导前往前门机务段验收。
“哦?这么快就搞出来了?”张副主任眼睛一亮,“铁道老大哥这速度,真是咱们学习的榜样!走,带几个人去验收!”
他转头看向还没走的勘探局领导,“老陈,你今天回不了西北了,跟我一块去取取经,这可是你们用得上的家伙!”
自打铁道部门率先完成“赶英超美”任务,就成了排头兵,成了各个部委学习的对象。
勘探局领导本就对这新设备好奇,当即满口答应:“好,好,正想见识见识!”
一进工作室的院子,他就被那辆庞大的钻井机给镇住了。
钻井机足有两个卡车大小,下面安装了双排履带轮,上面是一个工作平台。
钻探的主要工具是高达十几米的钻机,那钻杆足以小手臂粗细,再搭配上钻台顶部的红色旗帜,看上去格外的威武霸气。
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年轻工人正蹲在操作台前,调试着上面一排排仪表。
勘探局领导还当是个普通技术工人,直到看见张副主任主动走过去握手,才知道这人不一般。
“这位就是李爱国同志,钻井机的主要研制者。”张副主任介绍道。
勘探局领导心里暗惊:“这么年轻?真是后生可畏!”
“爱国同志,你托我打听的事有眉目了,刘天全和黄婷同志正在野外执行任务,暂时跟外界断了联系,这是常有的事,别担心。”张副主任先把话说了。
李爱国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连忙道谢:“谢谢您张副主任,知道他们安全就好。”
他最担心的就是刘天全家里,老人孩子都需要人照拂。
张副主任又把勘探局领导拉过来:“这位是勘探局的陈局长,也是刘天全他们的上级领导。”
“陈局长好!”李爱国赶紧伸手。他知道这些搞勘探的领导,都是从戈壁滩、大山沟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真刀真枪干过实事,打心眼儿里敬重。
“爱国同志,这就是地质勘探钻井机?能不能演示一下如何使用?”
勘探局的领导现在对钻井机特别感兴趣。
特别是在了解到钻井机的最大钻探深度足有1800米后,更是双眼放光了。
这玩意展开方便,还可以移动,要是运用于大面积野外探矿,简直就是神器啊。
作为一个火车司机,会开地质勘探钻井机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儿吧?
钻井机的操作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采取了跟坦克车类似的操作,另外一部分则是钻井平台操作了。
李爱国选了院子外的空地,跨进操作舱时,金属踏板发出“哐当”一声脆响。
他先扳动动力开关,引擎“突突突”地喘了几口粗气,跟着就爆发出沉闷的轰鸣。
厚重的履带碾过地面,带起一阵尘土,机身缓缓挪到选定的位置。
“咔哒。”
踩下制动踏板,钻井机稳稳停住。
接着伸手转动平台操纵杆,那根碗口粗的合金钻头缓缓降下,对准了地面那块光秃秃的黄土地,戳了下去。
“看好了,这就开始‘打眼’。”李爱国冲舱外喊了一声,手指拧动转速旋钮。
“嗡!!”
钻头突然发出尖锐的嘶吼,猛地扎进地面。
起初只是卷起一圈圈泥土,随着钻杆不断下压,碎屑越来越细,混着水汽(钻井机自带小型供水装置,用来降温排渣)变成泥浆,顺着钻杆的螺旋纹路往外涌,在地面堆起个小小的土堆。
领导们凑得更近了,有人举着卷尺量钻头入土的速度,有人盯着操作舱外的深度表。
那指针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跳。
10米
20米
50米
不过几分钟,已经突破了百米大关。
“乖乖,这速度!”地质勘探局的领导咋舌,“咱们老设备钻百米得小半天,这玩意儿跟切豆腐似的!”
李爱国没空接话,他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压力表。
指针快要顶到红线,也就意味着钻探到了岩层,他稍稍回了点给进压力。
钻杆的震动明显变了,嘶吼声也沉了几分,带出的泥块里开始混着小石子。
又钻了约莫一个多小时,深度表指向 320米时,李爱国突然停了机。
这只是演示,总不能真在机务段里钻一口深井,搞不好等会地下水冒出来,还得再加一口井。
自从有了打井机,打井队那帮家伙算是得了宝贝了,整天到处打井。
现在机务段里足有三十多口井,气得邢段长严禁任何人再打井了。
邢段长还要填了那些井,李爱国建议加装水泵和水管子,弄成消防栓灭火,这才算是变废为宝。
此时钻杆缓缓升起,顶端的钻头沾满泥污,却依旧锋利。
“领导,差不多了。”
李爱国从操作舱跳下来,“再往下钻就得换专用钻头了。”
领导们围着那深不见底的钻孔看了半天,又摸了摸还带着余温的钻杆。
“爱国同志,这机器……能批量造不?咱们西北探矿队,就缺这好家伙!”
“批量制造从技术上讲并没有问题,不过我还是建议先用这台进行实践实验,确定没有设计上的问题后,再大规模制造。”
要知道地质勘探钻井机算是坦克和钻井机的结合体,在这年月算得上是大型设备了,一套仅仅是成本就需要七八万块钱,批量生产必须慎重。
张副主任听了,转头对勘探局领导说:“老陈,你们不是在大西北搞大规模勘探吗?正好把这台调过去,一边用一边改,两全其美。”
“这主意好!”勘探局领导连连点头。
可新问题来了。
这么个庞然大物,怎么运到西北去?卡车、火车都没法直接拉,只能拆成零件,运到地方再组装。
谁来组装?怎么保证组装精度?
一屋子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目光齐刷刷落在了李爱国身上。
李爱国:“.”
*****
李爱国其实不介意前往大西北帮着组装钻井机。
毕竟作为火车司机开火车能拉着国家跑,这钻井机,就能给国家钻出来更多宝贝,都是给国家添砖加瓦。
只是马上到年底了。
工作室这边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四缸摩托车的才刚完成了图纸、挖掘机和铲车的图纸还没画出来。
忙,实在是太忙了。
张副主任也觉得白白的拉了壮丁有些不好意思,于是找到了铁道部里面。
铁道和地质勘探部门以前也有合作,铁道兵们在深山老林里架设铁轨,难免会发现矿产。
同时,对于特殊线路的施工,还需要地质勘探队提供专业勘探数据。
部里面经过考虑,在收下了地质勘探部门一支专业勘探队之后,答应把李爱国借出去。
“咳咳,爱国啊,事情就是这个么事情,咱们收了人家三十多人,只出一个人,咱们不吃亏。”滕领导感觉自己变成人口贩子了,显得有点不好意思。
只是也没办法,谁让只有李爱国能够组装钻井机,一旦发现问题,还能及时排除呢!
此话一出,整件事从活儿,变成了任务。
任务无法推掉。
“领导,我就是组织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您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李爱国站起身表了态。
“很好,咱们铁道上就需要你这种有能力,思想觉悟高的同志”滕领导赞叹的点点头。
邢段长举了举手:“领导,爱国的媳妇儿才刚怀孕,这天气又特别冷,咱们是不是照顾一下。”
什么叫做爱护手下的职工,这就是了。
邢段长有不少毛病,但是就冲这一条,就能称得上“好段长”三个字。
滕领导点头:“战士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不能让他们担心后方,老邢,你派段里面的女同志多关心一下陈雪茹同志,再拨发一批生活物资。”
“明白。”
邢段长回到前门机务段后,把这项工作交给了教育室的黄淑娴。
现在的黄淑娴因为表现优异,已经晋升为了教育室的副主任。
得到这个消息后,笑吟吟的说道:“段长,您放心吧,我家那口子跟爱国是好兄弟,我跟雪茹就是妯娌,就算您不交代,我也会每天看望陈雪茹的。”
李爱国这边已经从段里面领取了生活物资。
这些物资除了部里面的补助外,还有段里面给工人们过年的福利。
几十斤精白面、十几斤肥膘、两大壶油、几十斤精碳,最关键的是还有两罐子奶粉。
有了这些物资,就算李爱国无法及时赶回来,陈雪茹也能过个肥年。
骑着摩托车,回到四合院。
刚进门,三大爷的眼睛就直勾勾的盯在了肥膘上。
“爱国,这玩意儿打哪儿弄来的?”
“段里面发的。”李爱国随口回答。
“我家解成咋没有?”三大爷小眼睛眨么眨么。
李爱国正准备解释,便听三大爷接着说道:“这眼瞅着就年底了,各单位都开始发东西,就连我们学校都分了半斤红糖,我家解成咋啥都没有?”
李爱国也感到奇怪,阎解成现在是正式工,没理由领不着福利啊。
正想张嘴解释,旁边许大茂从墙根儿蹿出来,一脸坏笑:“我听刘海中念叨,前门机务段今年给职工发了十斤精白面呢!”
“那我家解成咋没有?”三大爷又把这话拎出来,嗓门都高了八度。
许大茂在旁边敲边鼓:“会不会是你家解成把东西送旁人了?”
“别人?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话说一半,剩余的声音哽咽进了喉咙眼里,三大爷想起了什么,冲进屋内。
没片刻,屋里立马炸了锅,三大爷那破锣嗓子扯开了:“阎解成!你是不是把白面给于莉了?”
“这马上过年了,我明年就要跟于莉办事儿,给老丈人送点东西咋了?”阎解成也不怵。
“你个败家子!要送也送棒子面啊!”
“我大小是个成年人了,您甭管我!”
听着屋里鸡飞狗跳,许大茂在旁边美得直搓手,小声嘀咕:“这不就热闹起来了嘛。”
这货就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李爱国也没在意,问道:“阎解成要结婚了?”
“可不是嘛,这阵子你忙得脚不沾地,院里的事儿你是一点儿不知道……”许大茂还浸在看热闹的兴奋里,吧嗒吧嗒把前因后果说了。
原来阎解成跟于莉处对象,三大爷一直不点头。
没辙,阎解成托南易在供销社给于莉找了个临时工,一个月能挣十五块。
如今于莉有了进项,三大爷才算勉强松口。
“南易那小子靠着手厨艺认识不少领导啊,混得很不错。”许大茂有些嫉妒南易了。
也是,南易现在是五级大厨,在食堂里面说一不二,还有五个孩子。
媳妇儿靠着制造电动缝纫机挣了不少钱,日子在四合院里算是一流了。
“傻柱要是不干蠢事儿,估计就没南易啥事儿了。”
聊起南易,许大茂又想起了老对头傻柱,噗嗤笑了:“这么冷的天,估计傻柱还得砸石头,活该!”
“大茂哥,没啥事儿我先回去了。”李爱国现在压根没把傻柱放在心上,随口说一句,就打算离开。
许大茂又把我拦住:“爱国兄弟,你说我这人咋样?”
咋样?典型的真小人呗。
打人不打脸,李爱国深吸口气,说了句违心的话:“很不错,团结住户、热心帮助工人,是个好同志。”
“好好好……”许大茂美得嘴都合不拢,“前两天刚弄来点山货,回头给你送家去。”说完屁颠屁颠回屋了。
李爱国感到摸不着头脑了,这货又不是个三岁娃娃,这么喜欢听别人称赞?
只是这事儿跟李爱国没有关系。
明天就要出差了,有这点宝贵的时间,还不如回家跟小陈姑娘玩贴贴。
回到家,陈雪茹才刚回来正打算做饭,李爱国把出差的事情讲了一遍。
“这次要去大西北那边,具体需要多久,还无法确定。”
陈雪茹捏着锅铲的手指骤然收紧,指节微微泛白。
“这马上要过年了”陈雪茹强扯出笑容,眼角却洇开一点湿意:“爱国哥,你去吧,别担心家里面,有刘大娘和梁拉娣他们,大嫂和二嫂也经常过来,我没事儿的。”
李爱国当初跟陈雪茹结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陈雪茹是那种传统的女人。
对男人的工作特别支持,顾全大局,不会因为个人情绪搞那些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情。
“段里面考虑到咱家的情况,会派人过来帮忙。”李爱国捉住她微凉的手,察觉她指尖轻颤,把段里面的决定也讲了出来。
陈雪茹第一反应仍是摇头:“别介,真不用。机务段出差的同志多了去了,谁家不指望人照顾?这不是让你搞特殊化嘛。”
李爱国笑了:“放心,这是部里的意思。再说派来的是黄淑娴,也算是沾亲带故,旁人说不出啥闲话。”
陈雪茹身子一僵,终于不再坚持,只把脸埋进他肩窝闷声道:“那你.早点回来。”
两人正坐在沙发上戚戚我我,外面传来了咳嗽声。
“哎呀,这大白天的,屋里面怎么没人啊,雪茹,雪茹.”刘岚一副什么都没看到的样子,在门口喊了几声。
柳晏荷噗嗤笑了:“刘岚嫂子,赶紧进屋吧,这不,爱国要出差了,有些事要交代下。”
“又要出差了啊.难怪了我不打扰你们两口子了。”刘岚说着话,将一袋子山货摆在桌子上,转过身便走了。
李爱国还真没想到许大茂竟然把山货送来了。
“许大茂发财了?”
陈雪茹却明白其中的缘故,站起身关好门,重新依偎在李爱国的身边,小声说道:“你还不知道吧,许大茂要进步了?”
“听刘海中提起过,好像要是提拔宣传科干事了。”李爱国话刚出口,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
提拔的最后一步是群众调查,厂里面人事处要派人来大院里询问住户们对被提拔者的印象。
一个不能团结群众的人,怎么可能胜任干部的职务?!
所以群众调查至关重要,对提拔有着一票否决权。
许大茂在得到消息后,担心有人讲坏话,便开始拉拢住户,只是这种事违反组织纪律,才没有明说。
搞清楚来龙去脉后,李爱国就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趁着小红升和小明微还没回来,一把将陈雪茹抱起来。
“媳妇儿,咱们复习一下狡兔三窟的成语吧?”
“嗯~”雪茹脸跟猴屁股似的红,却没挣开,小声应了。
屋内,气氛顿时暧昧起来。
李爱国跟陈雪茹学习了足足一个小时,才算是分开来。
陈雪茹从床上起来,打来了热水,帮着清理了一下,又把地上的纸全都捡起来。
李爱国原本打算躺一会,外面传来了许大茂的骂声:“操蛋的贾东旭!你敢污蔑老子,今儿个非阉了你不可!”
好嘛,这又有瓜吃了,李爱国换了身衣服推开门走出去。
此时中院已经围满了人,许大茂正站在贾家门口跳脚骂,旁边站着两个灰色中山装,他们手里拿着笔记本,应该是轧钢厂人事处的调查人员。
“出什么事情了?”李爱国本着有瓜不吃是傻瓜的理念凑过去。
阎解成指着贾家门口,乐呵呵说道:“厂里面不上来了吗,这是好事儿啊,结果贾东旭给许大茂使了坏.你说说,哪能干这种埋汰事儿。”
阎解成说话颠三倒四,李爱国也算是听明白了。
就在下午,轧钢厂人事处派人来到大院里做调查,率先找到了位于前院的三大爷。
调查的内容很简单,就是许大茂为人如何,是不是犯过什么错误,具体来说跟后世的民意调查差不多。
调查内容很宽泛,没有固定的答案,这也就给了动手脚的机会。
一个人只要不是脚底流脓、头顶生疮的,谁没干过几件好事。
要真是那种坏分子,早就被派出所抓走了。
只讲干的那些好事儿,不提缺德事,也算不上欺骗组织。
三大爷也拿了许大茂的好处,再加上许大茂在结婚后确实改正了不少,对这调查员就是一阵猛夸。
什么许大茂热心助人,经常分山货给大院里的住户,每次放电影都会通知住户们。
许大茂还积极还给住户们表演乌龟,逗大家伙开心。
许大茂跟贾东旭打架经常背精钢锅,被说成是表演,三大爷也算是对得起许大茂的那点山货了。
上面既然已经决定提拔许大茂,调查也只是走程序,调查员们也没询问是啥品种的乌龟,就写上了“表现优良”。
离开了三大爷家,调查员又走访了其他住户。
这事儿关系到许大茂的前途,就算是有些恩怨的人家,也不会在此时添堵,对许大茂都竖起大拇指。
中院的最后一户就是贾家,调查员本以为也是走程序,谁承想贾东旭跳出来了。
“许大茂啊,那家伙可不是个好东西,经常偷看小姑娘洗澡,每次下乡放电影,还偷老乡的老母鸡,听说,他在乡下也没少祸害小媳妇儿呢。”
贾东旭见调查员愣着,还皱着眉催:“赶紧记啊,我这儿还有一堆呢!”
“啊……是是是……”调查员没辙,只能照实写。
许大茂一直在门外偷听,这时候再也忍不住,嗷一嗓子就冲了出来。
“现在事情就闹成了这个样子。”阎解成补充了句:“贾东旭躲回了屋里,不肯出来了。”
李爱国摸了摸下巴,这瓜是越来越香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