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 第1088章 防空警报的作用、李爱国布局灾害预警系统,挖掘机组装 第1088章 防空警报的作用、李爱国布局灾害预警系统,挖掘机组装
- 鲁大师说过:“信任具备惯性!”
自从天气预报中心成功预报出百年一遇的倒春寒,天气预报中心的级别提高了两级。
应急部门对天气预报越来越重视,越来越信任。
接到示警后,应急部门迅速组织人员,召开应急会议。
在坐的都是专业人士,李爱国并没有发言的想法,只是乖乖的坐在那里。
黄教授跟上次那样只汇报近期天气数据,不发表意见。
“根据西南一百二十座气象观测站发挥的数据,利用红星计算机进行了数值模式集合预测,在未来的四十八小时内。
受西太平洋副高西侧暖湿气流北上与北面低涡东移携带的冷空气交汇影响。
京城、延庆南部、昌平中东部、房山北部、通州西部,以及毗邻的廊坊西北部、涿州东北部区域,将遭遇一次极端性强降水天气过程。”
应急部门陈领导的神情凝重起来:“降雨量有多少?”
黄教授推了推眼镜,继续汇报:“经多源数据同化分析,预计过程累积降雨量普遍达 400-500毫米,预计将达到特大暴雨级别。
这次降雨属于典型的‘列车效应’降雨,具备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短时雨强极端的特征。”
哗。
黄教授坐下后,会议室内顿时喧嚣了起来。
解放后曾经发生过数次洪涝灾害,应急管理部门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应对策略,只是这种级别的短时降雨还是第一次遇到。
特别是此次降雨发生在城市内和城市周边。
这年月的城市的排水设施远不如后世完善,一旦出现内涝,那麻烦就大了。
有领导担心:“各个街道已经接到了通知,做了相应的准备,倒是不用担心,只是真要是发生如此大规模的强降雨,恐怕会影响生产和生活。”
“工人们上下班也会受到影响,按理说应该停工停产。”一个领导提建议。
也有领导担心:“这只是预报,会不会降雨,什么时间降雨,还有降雨的规模都无法确定,如何停工停产?”
会议室内顿时安静下来了。
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宣布停工停产,一旦降雨没有发生,那造成的损失谁来担负?
但是,如果置之不理,也不合适。
陈领导抬头看向李爱国,询问道:“爱国同志,这系统你是亲自研制出来的,你觉得准确率有多少?”
李爱国此时已经看了资料,心中也没谱。
天气变化多端,就算是有气象卫星时刻监控,也无法做到百分之百准确。
“领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目前很难用数字衡量,不过咱们可以绕过这一点。”
陈领导听到这个,来了精神,问道:“爱国,你来谈谈。”
“现在大家伙的矛盾点主要集中在是否应该在不确定强降雨的情况下,提前停工停产。”
陈领导点头:“这就是我们担心的。”
“如果能在降雨发生前半个小时或者是二十分钟,发布预警,让有条件的工人立刻撤离,没条件的转移到安全区域呢?”
黄教授发表意见:“我们的系统在三十分钟内的预报成功率为百分之百。”
其他领导不干了。
“三十分钟?”
“咱们如何在三十分钟通知几百万人?”
“是啊,大家伙不可能坐在电视机前,再说了,京城有多少电视机?”
“就算挨个通知工厂,那么多工厂也来不及,更别说其他的单位了。”
陈领导见会议室内喧嚣起来,双手下压,等重新安静下来后,看着李爱国问道。
“爱国同志,三十分钟通知数百万人,你如何实现?”
“防空警报!”李爱国指了指窗外挂在屋檐下的大喇叭。
防空警报在解放前就已经出现了,37年的时候,山城在发现敌机后,使用铁炮发射空包弹。
这玩意成本高,传播范围不大,随后被“红灯笼”代替。
山城还制定了规则,悬红色球1个,是远在宜昌的监视哨发现了日机。
悬红色球2个,是万县(今重庆万州区)监视哨发现了日机。
当敌机返航后,随后会挂出一个绿灯笼。
机务段的老陈来自山城,至今还会唱那边的童谣。
【“飞机头,二两油,鹅公岭,挂红球。
鬼子飞机丢炸弹,山城到处血长流。
跑不完的警报,报不完的深仇。
烟囱变成高射炮,膏药飞机磕响头。
娃儿也要当兵去,大刀砍脱鬼子头。”】
解放后,为了防止敌机入侵,防空警报得到了大力推广。
京城作为重地,各个街道、工厂、学校都配备了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也从红灯笼进化为了电声警报器。
防空警报器有整套统一的管理体系,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敌机来袭的消息发布出去,是最合适的紧急预警的办法。
在后世其实咱们也制定了一整套利用防空警报来提醒暴雨来袭,比如Ⅰ级应急响应,就需要拉响防空警报。
只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更便捷了,这种办法逐渐很少使用了。
把防空警报拿到这个年代来使用,正好合适。
应急部门的专家听完之后,仔细一琢磨,便意识到这种办法的可行之处。
“提前三十分钟预警,既能提醒大家伙暴雨来袭,又能避免误报的情况。”
“我看行得通。”
陈领导心情有些激动,拿起笔记录了下来后,继续问道:“爱国同志,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想法?”
他觉得这小伙子对应急好像有特别的理解。
事关重大,李爱国也没藏着掖着,将后世一些经验逐一讲了出来。
警报应该根据情况不同选择不同的音效。
像这年代已经规定了,敌机来了是连续短促音,核打击预警变成起伏的长鸣。
大暴雨应该选择鸣三秒停三秒,反复30次。
这设计参考了心理学研究,人类对特定频率的声波会产生条件反射。
接到警报后,公交车、列车严禁进入地下涵道,人员需要立刻撤退到高处。
至于京城附近的水库,需要民兵值守,提前进行泄洪,一旦发现水位超过了警戒线,需要组织人员抢救。
准备好物资,一旦降雨结束,尽快发放出去。
医疗队伍也需要提前准备,紧急调运一批预防痢疾之类的药物。
“各个街区需要提前准备沙包,最好是能将防汛沙包常态化,那玩意还可以灭火。”
李爱国搞出这一套办法,不仅仅是为了防范这次暴雨,更是为了后世的那场大事儿做准备。
还可以在沿海地区建立常态化预报体系,应对强台风来袭。
陈领导也意识到了这点,汇总之后,频频点头:“爱国同志,这些办法都挺不错,太谢谢你了。”
面对陈领导伸出的手,李爱国连忙双手递过去紧紧握住:“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随后,应急部门的专家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这些办法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应急部门紧急行动了起来。
各个街道办也接到了防空警报提醒暴雨来袭的指示。
街道办干事挨家挨户叮嘱:“只要听到呜呜呜、呜呜呜的声音,就赶紧跑到高处。”
“呜呜呜呜、呜呜?”
“是呜呜呜、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
“.”
街道办干事沉默片刻,抬头看向贾东旭:“你小子是不是添乱的?!”
贾东旭:“.”
*****
下午。
李爱国回到四合院里,跟着住户们一块学习了防汛指示,帮着装填了沙包。
沙包使用特制的帆布袋子装填沙子制成,这种袋子防腐、防晒,还特别结实。
李爱国和许大茂抄起铲子装填沙袋,三大爷家的自行车被征调过来,由张钢柱推着沙袋,堆放在大门靠近过道处。
“三大爷,这沙袋上可写了防汛的字儿,你千万别的歪主意。”李爱国见三大爷小眼睛紧盯沙袋,提醒了他一句。
“那哪能呢!”三大爷连忙摆手。
自打上次倒卖古董挨了打后,三大爷又开辟了一条路子,专门走街串巷,收一些老物件,倒腾到鸽市上。
他现在有向破烂侯进化的趋势了,看不上这点小钱了。
沙包堆放好已经接近下午一点半了。
身上黏糊糊的,胳膊、腿上都沾满了沙子,李爱国在中院的水池旁脱掉背心洗漱了一遍,拿起毛巾擦干净,骑上摩托车回到了机务段里面。
机务段也接到了通知,进到工作室的时候,宗先锋和几个技术员都在那里“呜呜呜”
“爱国来了,大家伙开始吧。”
宗先锋看到李爱国过来,带上技术员们继续组装挖掘机。
挖掘机按照吨位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每种都有独特的使用环境。
李爱国搞出来的是中型挖掘机,35吨,铲斗容量1.1立方,标配反铲。
四缸柴油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是200KW,由于配备了配备电控液压系统,可降低油耗15%。
主溢流压力为45MPa,主泵流量为335L/min(矿山版本570L/min)
动臂整板焊接,斗杆扇形设计,关键部位贴板加强。
这种挖掘机既适合用来修路,也可以用于矿山挖掘,由于采用了履带轮行走装置,更加适合恶劣环境。
挖掘机的各个零部件到位了,李爱国摸了摸下巴,幸亏提前布置了行车,要不然这玩意还真没办法安装。
经过大半天的忙碌,大部分配件都差不多了,到了焊接大臂的环节了。
这玩意关系到挖掘机的耐用性,李爱国打算从机修厂请来了两个八级焊工负责。
他以前跟梁拉娣聊过,京城焊工哪家强,那机修厂得数第一。
梁拉娣也许有吹牛的成分。
考虑到这年代修理机器很大一部分工作,是焊接。
就连大轴断了,都能焊好,也可见机修厂焊工的实力。
整备车间的章主任感觉李爱国太谨慎了,车间里也有好的焊工,不过还是转身联系了人。
前门机务段跟机修厂的来往不算多。
机修厂的领导却听说过机务段很大方,只要是支援的职工,每人都能分到精白面。
厂里当时通知了两个八级焊工,考虑到梁拉娣跟前门机务段有关系,让他们把梁拉娣也带上了。
“吆,爱国兄弟,这么大个玩意啊。”梁拉娣给李爱国介绍了两位老师傅的身份后,围着挖掘机转了一圈,啧啧称奇。
“我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机器。”
李爱国刚想介绍一下,梁拉娣又补了一句:“这玩意要是坏了,估计很难修理吧?”
李爱国:“.”
宗先锋和章主任觉得梁拉娣犯了职业病。
梁拉娣的话却提醒了李爱国。
挖掘机作为工程机械,就算质量再好,每天顿顿顿顿的干活儿,也容易出毛病。
以后大规模生产了,还需要建立一支维修队伍,这事儿仅仅靠工作室是没办法完成了。
工作室的技术员太少了,随后还要制造矿山专用的大型挖掘机,也抽不出人手。
李爱国看看梁拉娣一脸兴奋的样子,感觉可以跟机修厂联合起来,成立一个维修班。
这事儿等以后再说,先搞定这一个。
“两位师傅,麻烦你们了。”李爱国给两位老师傅递了烟,把焊接要求讲了一遍。
两个老师傅本来还以为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听完后,都皱起了眉头。
“保熔敷金属强度高于母材,只能采用低氢焊丝。”
“耐磨区域可选用高铬合金堆焊焊丝。”
“还有预热问题,需要先加热,降低层温度,这样焊接之后,才不至于两张皮。”
由于挖掘机大臂过大,常规的电弧焊不好用了。
两人经过一阵商议,最终决定选择最新的焊接工艺,二保焊。
这工艺是老毛子柳巴夫斯基等人发明,前两年传进国内,通过使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显著提升了焊接效率和质量。
看着两位师傅通知机修厂送来了一大批装备,章主任缩了缩脖子。
难怪李爱国觉得整备车间搞不定这次的焊接,就这些东西,他压根就不认识。
李爱国则蹲在旁边抽了口烟,小美那边已经发明了等离子弧焊,这也是个好技术,有机会的话可以搞回来。
整个焊接过程足足持续了大半天,一直到接近傍晚,焊接才算是完成。
焊缝一气合成,在外面涂上红色油漆,压根就看不出来,大臂左右两边都是加强合金钢,承重力超强。
这边验收后,两位老焊工每人得了十斤精白面,个个兴奋得嘴巴也合不拢。
梁拉娣因为负责联络,也得了五斤精白面。
大臂焊接好,已经接近傍晚了,李爱国让人将配件全都盖上防雨的帆布,早早下了班,打算明天继续干。
回到四合院里。
大院里的防汛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李爱国看到许大茂拎着两只老母鸡回来,感到奇怪。
“大茂哥,这老母鸡哪里来的?”
“从乡下买来的,打算留着下蛋,小许花的头发有点黄,我娘说了,要多吃鸡蛋。”
许大茂说着话,将老母鸡塞进了门前的笼子里面。
这年头京城里也没有不准养家禽的规定,住户们见怪不怪了,只是贾东旭却觉得那玩意太埋汰。
“人家养老母鸡跟咱没啥关系,别多事儿,还是想想该如何应付贾张氏和贾霸吧。”
秦淮茹看到贾东旭蹲在门口盯着鸡笼,提醒了他两句。
贾东旭点点头,一瘸一拐的回了屋。
他今天挖水渠的时候,闪了腰,老疼了。
(晚上还有一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