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从巨神公司到人类帝国-> 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袭、渗透 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袭、渗透
- 隐匿级舰艇的作战会议室内;
这里弥漫着冷色调的蓝光,空气中飘荡着纳米过滤系统特有的金属气息。
二十多名调查部的特战组成员,坐在固定的金属椅上,他们的纳米作战服在幽暗环境中,呈现出流动的哑光黑色,仿佛能将周围的光线全部吞噬。
每个人的头盔屏幕上都跳动着加密数据流,将任务参数直接投射在视网膜。
会议室前端的全息投影仪,正在构建一幅精确到毫米级的三维地图。
一八地球的蔚蓝影像缓缓旋转,随后迅速放大至欧洲区域,地球联邦(UED)总部建筑群的全貌逐渐清晰。
那是一座由七栋菱形塔楼组成的复合体,中央主塔高达一千二百米,表面覆盖着会随阳光角度变色的智能玻璃。
建筑外围三公里处,环绕着脉冲力场发生器,每隔百米就有一座自动哨戒炮塔。
“注意看北部森林区。”
站在会议室前端的里昂,开口将话语入每位队员耳中。
他的手指在全息界面上轻点,画面立刻聚焦到UED总部所在地北侧,占地约三十平方公里的针叶林。
而纳米作战服的纤维,在他肌肉线条分明的手臂上微微发亮,继续道:
“这里将是我们的切入点。”
全息影像切换为森林的立体扫描图。
松树群中隐藏着众多链接UED总部的管道,其中部分的直径,似乎刚好容得下一个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匍匐前进。
管道内壁的波动被隐匿级捕捉,继而分析出了巡逻间隙,每隔十五分钟会有一次自动扫描。
“我们将乘坐单兵突袭艇突入大气层内。”
里昂说着之余,又调出流线型飞行器的剖面图,“突袭艇配备光学迷彩和声波抵消系统,足以带领我们悄无声息的潜入一八地球的地表。”
他的纳米手套划过空气,利用全息成像为一众队员展示出携带的装备清单——
脉冲枪械、神经毒素弹、全息伪装投影器等等,每件武器都经过特殊处理,不会留下可追溯的能量特征。
站在左侧的迈克补充道:“携带的便装采用记忆纤维材质,能模拟任何UED制服的射频标识,我们在火星新·芝加哥市的线人,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身份芯片。”
迈克自然的接过话茬,并调出几个用于示例的全息人像,“记住你们的掩护身份,能源部巡检员、大气处理厂技术顾问、量子通讯网络维护小组”
随着迈克的话音落下,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
这个时候,克里斯向前迈了一步,他的纳米作战服肩甲上蚀刻着众多任务徽记。
这位特战组指挥官的存在感,如同实质般压迫着整个空间,毕竟纳米服更加突出了他极其壮硕的身材。
“情报优先,零交火。”克里斯的声音低沉如雷,“UED总部除了官方人员、将领和武装安保外,还有二十万平民雇员,任何枪声都会引发连锁反应。”
全息画面切换成总部内部的安保分布图,红色光点标注着数千个武装警卫的位置,“我们的目标是数据核心和指挥链,不是尸体数量。”
他放大主塔第七十八层的结构图,六个蓝色光标标记出关键区域:“量子通讯节点、主服务器机房、三处生物识别数据库获取这些比杀一百个将军更有价值。”
克里斯的目光扫过每个队员的面罩,“如果必须动手.”
他做了个抹喉的手势,“确保是无声的,且尸体要在九十秒内分解完毕。”
全息影像突然闪烁起来,显示出实时更新的气象数据,一场暴风雪正在向目标区域移动,白色的雪花图标在投影中格外醒目。
“天助我们。”里昂开口道,“雪会掩盖部分信号和足迹。”
他的纳米服手套上浮现出倒计时数字,“突袭窗口在四小时后,届时能见度将降至十五米以下。”
而迈克调出最后一份资料,即UED高层人员的日常行程表。
十几个全息头像悬浮在空中,每个都标注着精确到秒的移动轨迹。
“联邦总统的安全主管,在每天的18:00会独自前往地下车库,这是获取生物密钥的最佳时机。”
克里斯关闭全息投影,会议室的照明恢复到正常水平,“记住,我们不是来发动战争的。”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帝皇要的是完整的太阳系,不是冒着烟的废墟。”
“.”
队员们无声的点头。
每个人都在检查最后的装备,神经毒素弹药,皮下植入的追踪器已经激活,视网膜投影显示着各自的任务路线.
“愿帝皇指引我们。”克里斯合上头盔面罩,屏幕上闪过加密数据。
随着他的动作,所有队员的纳米作战服同时进入活跃状态,表面泛起水银般的波纹,最终凝固成UED安全部队的制服外观。
作战室的舱门滑开,然后众人走至下方的轨道空投舱室,而这里,有着众多形似黑色匕首的突袭艇正在待命。
它们的表面覆盖着鳞片状的隐形涂层,引擎喷口经过低温处理,连最敏感的探测器都无法捕捉到模糊的残影。
暴风雪即将来临,而这场无声的渗透,会比任何雪花落地的动静都要轻。
三个多小时后,幽影之眼号的舰体表面涂层如同活物般流动,再如同一条游弋在黑暗中的深海鱼类,悄无声息的脱离月球阴影区,沿着精心计算的引力弹道滑向地球。
“轨道参数确认。”
舰桥聪慧AI的声音传入克里斯耳中,“突袭窗口将在17分32秒后开启。”
克里斯站在观察窗前,透过特殊处理的透明装甲,能看到下方那颗蔚蓝行星正在缓慢自转。
欧洲大陆的轮廓逐渐清晰,暴风雪形成的白色漩涡正在目标区域上空聚集。
在他身后,二十多名特战队员已经完成最后装备检查,他们的纳米作战服此刻模拟着UED安全部队的制式外观,连胸前的射频标识都闪烁着正确的验证码。
“突袭艇预热完成。”里昂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专项干扰已就位。”
克里斯看向舱壁上的量子时钟,数字正以极其精准的频率跳动。
当倒计时归零的瞬间,幽影之眼号的腹部舱门开启,而克里斯、里昂、迈克等人也都完成登艇步骤。
随后,二十多个通体漆黑的突袭艇像是离弦之箭般射出,并且在弹出隐匿级舰艇之前,就启动了全频段光学迷彩,在雷达和肉眼观测中化作一片虚无。
编号为“六”的突袭艇内;
迈克的手指在虚拟操控界面上快速滑动,突袭艇的传感器将外部环境,以增强现实的方式投射在舱壁上。
这在迈克的视角内,就如同“只身跳入大气层”那样。
而他们正以相对平稳的速度切入近地轨道,下方不时有UED的巡逻舰艇掠过——
最近的一次,一艘护卫舰距离他们不足三百米,其舰艏的扫描阵列却对近在咫尺的入侵者毫无反应。
“看那个。”
这时候,里昂标注出众人的左侧位置。
一艘长达两公里的殖民运输舰正在下方缓缓转向,其舰体上印着“新家园计划·第七批次”的字样。
透过舷窗能够隐约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冷冻舱,每个舱体内都沉睡着准备前往地外星系的殖民者。
突袭艇忽然轻微震颤,纳米涂层因大气摩擦开始升温。
迈克立即启动抵消系统,将进入大气层的轰鸣声减弱,而突袭艇外,橙红色的等离子鞘逐渐形成,却因特殊处理显得异常黯淡。
“进入黑障区。”一名特战组冷静报告,“预计43秒后突破。”
迈克调整面罩的透视模式,透过等离子乱流,下方建筑的轮廓逐渐清晰。
UED总部所在的超级都市,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电路板,数千米高的摩天楼群组成精密的几何图案,空中列车轨道在高楼间编织出光的网络。
而在城市北郊,那片被针叶林环绕的菱形建筑群,即UED总部就是他们的目标。
“首都圈人口密度显示为每平方公里9.8万人。”迈克读取着战术数据,“东区有十七处适合建立安全屋的建筑。”
克里斯的声音从通讯频道插入:“记住,我们只需要渗透96小时,情报提取后立即启动紧急撤离协议。”
不出多时
暴雪中的能见度不足十五米。
突袭艇以完美的垂直姿态降落在预定坐标,起落架上的消音装置,让这次着陆根本不会触动UED的任何侦测警报。
舱门开启的瞬间,刺骨的寒风裹挟着雪花灌入舱内,却在接触到纳米作战服表面时,被智能调节的温度场中和。
“集合点确认。”
克里斯的视网膜投影上闪烁着绿色信标。
他做了个战术手势,特战组的队员们立即以防御阵型散开,脉冲枪械处于随时击发状态。
纳米服的伪装系统自动调整,由UED安全部队模样进行转变,让他们的轮廓在彻底融入暴雪之中。
克里斯半跪在突袭艇旁,手掌按在积雪覆盖的地面上。
战术手套释放出数十个微型探测器,这些米粒大小的装置立即钻入雪层,开始构建方圆五百米的全息地形图。
“管道入口在11点钟方向,距离367米。”他通过加密频道传达信息,“守卫巡逻间隔14分30秒,下次经过在.现在!”
队员们立即静止不动,纳米服的主动伪装系统,将他们完美隐匿在当前环境。
数十米外,四名UED安全部队成员踩着特殊雪橇掠过,他们头盔上的探照灯,在雪幕中划出圆锥形的光柱。
其中一个守卫突然停下,雪橇微微转向的瞬间——
吱呀——
一棵老松树不堪积雪重压,大量树枝断裂,不过,树枝断裂的动静在暴雪中几乎微不可闻。
而那个守卫也没有过度关注,转身继续跟上队友。
待巡逻队远去,里昂才松开扣在脉冲步枪扳机上的手指。
“留四个人看守装备。”克里斯下令道,“其余人按第一预案行动。”
被选中的四名队员立即返回突袭艇降落的区域,并开始布置伪装力场和自动防御系统,他们的纳米服切换成与环境一致的雪地迷彩,眨眼间便消失在白茫茫的树林中。
剩余的特战队员跟随克里斯、里昂、迈克来到管道入口。
这个直径仅1.2米的金属通道被积雪半掩,表面结着厚厚的冰霜。
里昂取出分子切割器,在入口边缘悄无声息的切开一个缺口,成像显示管道内部温度维持在12摄氏度,几条热能轨迹显示,这是某种小型维护机器人的行进路线。
“记住。”克里斯在队员依次钻入管道前最后叮嘱,“我们不是来改变历史,是来记录历史的。”
随着最后一名特战队员的身影,无声的融入管道深处的黑暗,里昂的手指在切割边缘轻轻一抹。
纳米修复喷雾从作战服腕部渗出,如同活物般沿着金属断面游走。
这种含有记忆合金微粒的智能材料,在接触到切口时立即开始自我重组,分子键以精确的晶格结构重新排列,三十秒内就将切割痕迹修复得宛如新生。
而暴风雪此时已演变成真正的“白色恶魔”。
鹅毛般的雪片以近乎水平的角度“抽打”着森林,松枝在积压下发出不堪重负的“痛吟”。
气温骤降至零下三十五度,连UED的自动巡逻队都缩短了执勤时间,新落的雪花快速堆积,不到两分钟就彻底抹平了突袭艇起落架的压痕、队员们的足迹,甚至是微弱的热能残留。
整片森林重新回归纯净的雪白,仿佛从未有人类涉足。
只有那些由克里斯释放、隐藏在积雪中的微型探测器仍在默默工作,将实时画面传回近地轨道上的幽影之眼号。
管道内部呈现出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景象。
特战队员们的纳米作战服自动调节成深灰色调,与金属内壁融为一体,他们以标准的渗透队形前进。
领头的侦察兵保持十米距离,其后两人负责掩护,里昂、迈克等主力队员分散在中央,队尾则由克里斯亲自压阵。
纳米服的足部吸附装置,让他们能够在倾斜的管壁上如履平地。
并且,纳米服的吸音特性让他们移动时比落雪还要安静,而内置的量子通讯器,则确保即使在最严密的电磁屏蔽环境下也能保持联络。
前方三百米处,第一个安全检查站的红外扫描线清晰可见,但队员们知道,UED的安防系统从未为应对来自人类帝国的特战部队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