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过去做财阀-> 第2353章 公主殿下的私心(第三更,求订阅)

第2353章 公主殿下的私心(第三更,求订阅)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70万。”

    在汽车与高速公路上行驶时,范静捷吐出了一个数字,然后,又说道:

    “这是边境难民营难民的数量,我们所有的情报都显示那里正在发生一场极其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看着高速公路外的水稻田,范静捷在提到人道主义危机时,特意加重了语气。

    “但是对此我们却无能为力。”

    其实他所纠结的并不是说无能为力,而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那些难民在将边境另一边的真相带给世界的同时,同样也给暹罗东部边境地区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

    毕竟,那可是几十万难民,而且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虽然那些难民大体上都是非常温顺的,但是,总会给社会造成压力。

    其实他一点都不在意那些高棉人会怎么样,那些人都是外国人,和他1毛钱的关系都没有。但是,他又不可能阻止难民入境。难道在边境线上架起机关枪,直接扫射那些非法入境的难民吗?

    姑且不说这样肯定会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进而影响到来自国际社会的投资以及融资等渠道。更重要的是人是有最起码的良知和人性的。

    所以,他能做的也就是在边境设立难民营收纳那些来自真腊的难民,虽然有国际社会的援助,但是那么多难民的涌入又怎么可能不带来社会问题?

    所以,在他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掉那边,只有如此才能够彻底的结束这场危机。

    毕竟从现在说掌握的情报来看,那边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了,完全就是一座地狱,如果有地狱的话,哪里无疑就是距离地狱最近的地方。

    可是,虽然他非常想这么干,但是如果没有长安的许可,他却不能这么做,毕竟整个东约是一个整体,它必须要遵从整个东约的选择,而不是仅仅以自身的利益为重,这也正是东岳存在的意义。

    稍微沉默了一下,他又说道:

    “其实,我们是可以做些什么的。”

    如果单凭军事实力上来说,仅仅只是暹罗就可以把那里砸的稀巴烂,然后结束那场人道主义危机。

    “首相,我们是可以做什么,但是这很有可能会进一步恶化区域形势,相比于发生直接冲突,我觉得现在他们控制那里,至少不会对我们构成威胁,毕竟对于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建设所谓的新社会。”

    赵远的语气显得非常平静,就像是在谈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的,但是他很清楚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背后是什么。

    范静捷的拳头握了握,然后,又不由自主的松开了,接着又是长叹一口气。

    “哎……”

    就这样他把目光又投向了远处,然后,说道:

    “其实我们真的应该做些什么的。”

    “如果连联合国都对当地的人道主义危机视而不见的话,那么,我们又何必在意呢?”

    妹夫的话让范静捷颇为无力的叹了一口气。

    “是啊,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死活的……”

    在发出这一声叹息之后,他就把目光投向了车窗外,再也没有说其他的什么。

    而在这个时候,赵远则说道:

    “其实他们应该是畏惧我们。就像是的确怕俄国,不怕美国。

    并不是距离,而是美国要发动一场战争必须要国会批准。而俄国则可以在一间小屋里几个人嘀咕一下第二天马上就开打。”

    赵远看着首相说道:

    “我们同样也是如此,只需要官邸做出决定,我们随时可以发动一场战争。”

    这正是东约国家和北约国家最大的不同之处——他们是高效的,只需要官邸做出决定就行了。

    一直以来,他们都是官邸的忠实追随者,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是外界口中所谓的傀儡,而是因为,他们这些国家的生存是和sEA紧紧的绑定在一起的。

    也正因如此,在过去的这些年里,面对挑战的时候,sEA总可以用一种非常具有压迫性的态度和对手们进行谈判。

    究其原因就在于——发动战争的效率不是几天,也不是人尽皆知的那一种,而是官邸学校办公室决定军方负责行动。

    怎么在多次军事行动之中都能够以泰山压顶的方式击败对手。

    在很大程度上都和这种突然性有关系。

    至于斩首行动,不过只是这种突然性的必然。

    也正因如此,相比于北约,东约反而更具威胁性。

    当北约发出军事威胁后,没有人会相信,但是当东约发出军事威胁之后,所有人都会小心万分,毕竟,你永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威胁会变成现实,很有可能下一秒炸弹就会落到你的头上。

    “过去阁下是绝对不会容忍这种事情发生的。可是现在……”

    范静捷话语稍微顿了一下,然后颇为无奈的说道。

    “只能说,阁下的战略重心并不在这边。”

    听着首相这么说,赵远沉思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只要我们还是重心所在就好。”

    他的话让范静捷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暹罗仍然是东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正因如此,才成为除了sEA之外第一个获得F3战斗机的国家。

    这本身就是地位的体现。

    “我们这里是对抗的最前沿,所以,对于官邸来说,我们还是非常重要的。”

    “只不过现在官邸的战略中心发生了一些变化,所以我们也要学会适应。”

    那么现在官邸的战略中心在什么地方呢?

    就在范静捷等人在那里揣测着的时候,在长安,娜兹公主又一次来到了南洋大学。

    作为伊朗国王的长女,早在几年前,她和她的儿子萨达尔就已经被流放到了国外,

    当时在国内到处都是称赞她的声音。相比于王室成员其他人的贪婪与腐败,娜兹公主无疑是中的另类,她不仅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贪婪的索取财富,而且总是会竭尽全力的帮助所有人。

    也正因如此,她才会受到王室的嫉妒——相比于受到民众抵制的王室,娜兹公主却在民间受到广泛的爱戴,无论是市民阶层还是在乡村。

    即便是最保守的教士,对娜兹同样也是称赞有加。

    也正因如此,娜兹公主才被迫离开了伊朗,离开了那个国家。

    对于王室,尤其是伊朗王后而言,一个受到民众广泛爱戴的公主的存在并不是好事儿,毕竟那个公主并不是她的女儿。

    所以,娜兹公主被流放了。

    于是她就来到了长安。

    对于她来说,她反而非常享受这种被流放的生活,至少在这里她可以和自己的爱人在一起,在过去的几年之中,她就像飞出囚笼的鸟儿一样在这里自由的生活着。

    虽然她被流放了,但是王室对她还是非常大方的,每个月都会给她汇了一笔巨额生活费。

    不过,娜兹公主并没有把这些生活费挥霍出去,变成珠宝或者长安的豪宅。

    她把自己的生活费变成了留学基金,用于资助那些家境困难的伊朗学生来sEA留学。

    仅仅只是在南洋大学就有超过300名伊朗留学生是由她资助的,所以,当她来到南洋大学之后,很快就被来自伊朗的留学生们给包围了。

    “公主殿下欢迎您的到来,”

    学生们是热情的,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他们是否受到公主的资助,对于他们来说,对公主的尊敬与热爱是发自于肺腑的。

    在伊朗留学生协会所在的楼宇内,娜兹公主和往常一样,与这些留学生们交流着,询问他们的学业。

    “……现在伊朗最需要的正是你们的知识,等到你们学成归国之后,你们的努力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国家,让伊朗变得更加的富有且强大。”

    在公主的话音落下的时候,后方有一个男生大声问道。

    “公主殿下,等到毕业之后我们会返回伊朗,但是您会回到伊朗吗?”

    突如其来的问题,让现场的人们无不是纷纷大声提问,所有人都用焦急且期盼的眼神去看着公主。

    所有人都知道公主被流放了,而流放他的原因仅仅只是因为人民的爱戴。

    也正因如此,伊朗人才会对公主充满了同情,也使得他们更爱戴公主了。

    这就是人的本性。

    “我想有一天我会回去的。”

    和过去一样,娜兹公主用极其平淡的语气回应了他们的提问。

    “公主殿下,是什么时候?您什么时候会回去呢?”

    其实娜兹公主也很想知道答案。她同样想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回到伊朗。

    其实她所在意的并不是自己回到伊朗,而是她的儿子应该回到伊朗。

    虽然他的父亲在这里,但是,作为伊朗的公主,娜兹希望儿子能够继承属于他的一切。

    属于他的权利,属于他的地位。

    不是像他一样被流放在国外,尽管,在这里他们是一家团圆的方式生活着。

    “也许很快吧……”

    在给出这个回答之后,娜兹自己心里同样也没有任何底气。

    虽然王室每个月都会给她发放几十万美元的生活费,只要她愿意的话,王室还会给她更多的钱,供她在这里挥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国王或者说王后会同意她返回伊朗。

    国王不会容忍一个比他更受爱戴的公主。

    或者说王后不会容忍一个比她的儿子更受民众爱戴的公主。

    而这也正是娜兹最悲哀的地方。

    离开南洋大学之后,娜兹坐在车上,看着车窗外,她甚至不用回头。都可以感受到身后跟随的汽车。

    那是王后派来的人,他们向她提供额外的保护。如果不是因为特勤局阻止了他们的“保护”,恐怕她早就被严格的保护了起来。

    “你们所有人都害怕我回到伊朗,在你们的眼里难道一个女人,比霍梅尼还要更具威胁性吗?”

    他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现在霍梅尼可以在巴黎随便的接受外界的访问,随意的发表讲话,却没有任何人阻止他。

    但是在这里呢?

    这样的贴身保护是如影相随的。

    在这样自嘲一声之后,娜兹公主自言自语道。

    “其实我从来没有想过回伊朗的,但是……我的儿子一定要回去,他必须要拥有他应该拥有的一切。”

    这无关其他仅仅只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