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第141章 成化,崩
-  第141章 成化,崩
-     成化二十八年八月,朱见深回到了皇宫居住。
 
 仅仅半年多的时间,他的头发就已经全白了,整个人看起来和六十多的老人一样。
 
 可见,贞儿的离去对他的打击有多大。
 
 太子朱祐樘日日前来请安。
 
 怀恩也会将朝中发生的事,以及太子对于国事的处理告诉朱见深。
 
 对于这个儿子,朱见深没有什么要求的了。
 
 他没有自己这么强硬,当好一个守成之君就好了。
 
 这天,太子朱祐樘前来请安,朱见深将其叫到了自己面前。
 
 “太子,你做的不错,已经可以担得起这大明的重任了。”
 
 “父皇,儿臣还差得远呢,还需要向您学习。”朱祐樘谦虚道。
 
 “朕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了。”
 
 “你啊,性子是软了一些,但当一个守成之君是没有问题的,开拓的事你就不要想了。”
 
 “该做的事情,朕都已经替你做完了。”
 
 “朕这里,还有一样东西要交给你。”
 
 朱见深看着儿子,从身下取出一本厚厚的折子。
 
 见此,朱祐樘不由问了一句:“父皇,这和您以前给儿臣的那个笔记是一样的吗?”
 
 闻言,朱见深摇摇头。
 
 “那个笔记是你爷爷的,是教你怎么当皇帝的。”
 
 “而这个,则是大明的发展规划,你今后施政,可以多参考参考这上面的。”
 
 朱祐樘心下好奇,接过折子,打开看了起来。
 
 这份折子,一看就有些年头了,从上面的痕迹可以看出是经常被翻阅。
 
 不过,这上面的很多东西却是让朱祐樘眼前一亮。
 
 非大才是不可能有这样的见解的。
 
 “父皇,敢问这份折子是何人所写?”
 
 他看着自己的父皇,问道。
 
 闻言,朱见深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看了一眼旁边的怀恩,后者见状会意,当即带着闲杂人等退了下去。
 
 他知道,皇帝和太子之间是有些不想让人知道的话要说。
 
 见现场只剩下他们父子二人,朱见深也不再等待。
 
 直言道:“此乃摄政王杨轩最后的遗折。”
 
 “他?”朱祐樘愣了一下。
 
 在他的印象中,此人乃是乱臣贼子,祸乱朝纲。
 
 毕竟从小到大,身边的很多人都是这么告诉他的。
 
 当然,朱祐樘也并不否认其对大明的贡献。
 
 似是看出了儿子心中所想,朱见深缓缓道:“你应该称呼他老祖!”
 
 朱祐樘懵了!
 
 紧接着他就又听自己父皇开口说道:“世人并不了解他!”
 
 “从始至终,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明。”
 
 “别人告诉你的,和书上所写的并不一定是真的。”
 
 “你搬个凳子过来,朕慢慢讲给你听。”
 
 朱祐樘闻言搬了个凳子坐在了朱见深的身边,安静的听了起来。
 
 接着,朱见深便开始给儿子讲起了杨轩的一生。
 
 杨轩的一生,不是几句话就能讲完的。
 
 朱见深讲了一个多时辰,有些累了,便让朱祐樘先离开。
 
 “你先回去继续处理国事,明日再来朕继续给你讲。”
 
 “朕给你的这份遗折,你要认真看。”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朱见深都在给自己的儿子讲述老祖杨轩的事。
 
 其一生丰富多彩,什么事都做过。
 
 不能单纯的用好人坏人去形容他这一生。
 
 他是一个很复杂的人。
 
 ……
 
 成化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朱见深已经到了弥留之际。
 
 周太后还有朱见深的一众嫔妃都来了。
 
 见了一面之后,朱见深便将她们都赶出去了,只留下了太子朱祐樘在自己的床前。
 
 后者跪在床前,眼眶通红。
 
 “父皇!”
 
 “别哭,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
 
 “朕知道,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
 
 朱见深抬起手,轻轻为儿子拭去眼角的泪水,柔声道。
 
 “朕这一生,兢兢战战,如履薄冰,生怕辜负了老祖的期望。”
 
 “好在,还做的不错。”
 
 “今天,朕就将大明交给你了,你要带着大明继续走下去。”
 
 朱见深看着儿子,缓缓说着。
 
 “父皇!”朱祐樘握着自己父皇的手,流着泪。
 
 “别哭!”
 
 “老祖一生为了咱们朱家付出了太多太多了。”
 
 “死后连个好名声都没有。”
 
 “朕这一朝,为了顾全大局,无法恢复他的名声。”
 
 “你继位之后,要把此事当做首要之事。”
 
 “对于胡家,也要多多提拔!”
 
 朱见深现在非常虚弱,说一句话都要用很长时间。
 
 “儿臣记住了!”
 
 “首要之事就是恢复老祖的名声。”
 
 朱祐樘哭着答应下来。
 
 “咳咳!”
 
 “对于东南半岛要慎之又慎,西域也要重视,不可听信他人之言随意放弃大明的土地。”
 
 “大明的疆土,都是将士们用命打下来的,切记切记!”
 
 “还有南诏国,虽为同宗同源的兄弟之国,但也要多加防备,国与国之间,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
 
 “水师的建设也不能放松,未来的敌人很有可能从海上出现,国防力量的建设是重中之重。”
 
 “……”
 
 朱见深断断续续,向朱祐樘交代了许多。
 
 儿子虽然不错,但终究是年轻,历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