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直播捡漏:我眼中到处是宝藏-> 第1601章英国的自由基石

第1601章英国的自由基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继那颗来自南非的硕大原钻之后,萧然又接连打开剩余一个盒子,以及那两个黑丝绒袋子。

    最后那个巴洛克风格的樱桃木盒子里,装着一挂璀璨的钻石白金红宝石项链。

    项链上的每一颗钻石和红宝石,都是最顶级品质,只是个头不是很大。

    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用作吊坠的那颗鸽血红宝石。

    这颗顶级红宝石如同鸽子蛋般大小,切工完美,璀璨夺目。

    其刚一出现,就引得现场和正在看直播的所有女人都为之双眼放光,满眼迷醉。

    接下来的第一个黑丝绒袋子里,装着几十颗大小不一的半切割钻石,包括白钻、粉钻和蓝钻等。

    最大的钻石大约有七八克拉,最小的钻石也有两三克拉,而且都是顶级货色,价值不菲。

    剩余那个黑丝绒袋子里,则是十块非常罕见的古董金银币,每一块都价值不菲。

    其中年代最早的金币,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图拉真统治时期,是图拉真下令铸造的金币。

    最晚的一块古董银币,则来自中世纪的耶路撒冷王国,是著名的麻风国王鲍德温四世下令铸造的银币。

    相比之前那些璀璨夺目的珠宝首饰和各色宝石,萧然更看重这些罕见的古董钱币。

    他将这十块古董金银币逐一取出,拿在手里仔细欣赏和鉴定,并现场讲解了一番。

    每鉴定讲解完一块古董金银币,他都会结合当下的市场行情,给出准确估值。

    其中价值最高的,是罗马帝国哈德良时期铸造的一枚金币,全世界仅存三枚,这是第四枚。

    萧然为这枚金币估值1650万美元,立刻引来一片惊叹。

    由于不列颠北部哈德良长城的缘故,英国佬都更加重视这枚古董金币。

    第二珍贵的古董金银币,是麻风国王鲍德温四世银币,萧然为其估值1280万美元。

    这枚古董银币之所以珍贵,一是因为鲍德温四世国王在位时间很短,很早就得麻风病死了。

    他下令铸造的货币,绝大多数都被后来占领耶路撒冷的萨拉丁下令销毁了,存世量极少。

    第二个原因是,这枚鲍德温四世银币代表了十字军东征那一段非常特殊的历史时期。

    而在十字军东征时期,鲍德温四世又是最具个人英雄主义、也最具悲剧色彩的耶路撒冷王国国王。

    他极具传奇色彩的短暂一生,赋予了这枚鲍德温四世银币巨大的附加值,使其身价倍增。

    关于这点,从萧然介绍完这枚古董银币的来历、及其背后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现场众人炙热的眼神,就可以看出来。

    即便萧然对宗教色彩浓郁的古董文物和艺术品不感兴趣,也很想收藏这枚古董银币,也很佩服麻风国王鲍德温四世。

    欣赏鉴定完这些古董金银币,萧然将它们重新装回那个黑丝绒袋子里。

    随手递给了眼巴巴站在一旁的费舍尔,让这家伙拿着好好欣赏一番。

    紧接着,他从母保险箱里取出一个用丝绸包裹的卷轴,小心翼翼地解开了丝绸。

    当丝绸完全解开,看到包裹在里面的东西,萧然恰如其分地发出一声惊呼。

    “居然是《大宪章》,我不会是眼花了吧?”

    随着他这句话,现场内外所有英国佬瞬间全傻了。

    什么是《大宪章》,这可是英国的立国之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是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最根本性纲领之一!

    《大宪章》,也被称为《自由大宪章》,是英国贵族胁迫无地王约翰于1215年6月签署的一份重要文件,或许也是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份文件。

    在《大宪章》里,共有65条,多数条款是为了维护贵族和教士的利益,起初只是为了促使国王和贵族达成和解。

    但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它却一跃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限制王权的有力武器、进而成为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宪法性文件之一,被称为英国自由的奠基石。

    非但如此,后世很多其他国家的宪法和重要国际机构的很多纲领性文件,都受到了《大宪章》的重大影响。

    其中包括漂亮国宪法和《人权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联合国宪章》等,由此可见《大宪章》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在英国大多数人眼中,始终认为《大宪章》是英国的立国之本。

    正因为如此,当萧然说出,手里卷轴是大名鼎鼎的《大宪章》时,大家才如此震惊。

    如果这真是《大宪章》原件,那它毫无疑问是英国最重要的国宝级古董文物之一。

    与之相比,之前发现的那些珠宝首饰根本不值一提。

    但这卷看似古老的羊皮卷轴究竟是不是《大宪章》原件,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

    就在大家惊呼不已之时,费舍尔突然出声说道:

    “情况有点不对啊,肖恩,现存于世1300年以前的、仅有的七份《大宪章》羊皮卷轴,收藏地点和传承顺序都非常明确”

    “它们分别收藏在大英图书馆、林肯教堂和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等地方,是这些地方最重要的收藏,这里怎么会出现一份《大宪章》羊皮卷轴呢?”

    萧然转头看看这位老朋友,随即展示了一下手里的羊皮卷轴,微笑着说道:

    “原因很简单,这并非1300年以前的《大宪章》正本或抄本,而是后来才复制的手抄本,价值自然稍低一点”

    “虽然还没打开这份《大宪章》羊皮卷轴,没看到里面记载的内容和保存情况,但只看这份卷轴的外观,我就能确定”

    “这份《大宪章》羊皮卷轴制作的年份,应该是十五世纪晚期到十六世纪早期,距离《大宪章》诞生的时间晚了近三百年……”

    就在说这番话的同时,他用丝绸包裹着这件《大宪章》卷轴,给大家展示了一下外观。

    大家一眼就看到,在这个羊皮卷轴的外面贴着一张标签,上面赫然写着《大宪章》和1215年的相关文字。

    更重要的是,这份《大宪章》羊皮卷轴的外观,跟大家熟知的《大宪章》一模一样,只是保存情况更好一点。

    很显然,这是制作这份手抄本的人故意为之。

    正因为大家非常熟悉《大宪章》,才会一眼认出,才会如此激动。

    再看萧然,依旧在侃侃而谈。

    “虽然这很可能是十六世纪初的《大宪章》手抄本,但考虑到《大宪章》的重要性,以及长达四百多年的历史”

    “还有《大宪章》在十三世纪到十七世纪之间曾被长期埋没的历史,这份十六世纪初的《大宪章》手抄本,毫无疑问是一件顶级古董文物”

    “十七世纪以前的三百多年,《大宪章》并没有获得后来的重视和地位,正因为如此,在这份《大宪章》手抄本上,咱们或许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说着,他轻轻拉开帮着这份《大宪章》的丝带,缓缓展开羊皮卷轴。

    随着他的动作,所有人的心脏瞬间都提到了嗓子眼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