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第467章 人力物力的巅峰挥霍,运河
-  第467章 人力物力的巅峰挥霍,运河
-     ……
 
 天幕缓缓转过。
 
 沉冷平静的旁白音伴随着镜头的转动响彻天地。
 
 【隋炀帝的运河舰队,是古代集权制度下人力与物力的巅峰挥霍,亦是盛世浮华与末世疯狂的交织。】
 
 当天幕给出了这等严苛到了极点的判决书时,哪怕是桀骜自负到了极点的隋炀帝此时也瞳孔收缩了一刹。
 
 他不断的摇头。
 
 “不、不……这分明是朕的功绩,这分明是利在千秋的必要建设!!朕无罪!!朕无罪!!”
 
 大臣中又还在迟疑不定的人,在天幕这句判决下来的一瞬间,心中的天平就已然倾塌。
 
 无数人看着天幕,心知肚明,有些东西在这一刻已经彻底定下了。
 
 他们看着王座上尚还在痴狂的杨广,说不上自己什么心情。
 
 总而言之,是复杂难言的。
 
 从这一刻起,杨广必然已彻底失去天下向心。
 
 事实上,自天幕盘点以来,杨广甚至是第一位得到如此‘至高’之评价的皇帝。
 
 “巅峰挥霍、末世疯狂么……”
 
 帝王受天幕审判,他们做臣子的,难道就会脸上有光么?
 
 隋炀帝一朝,除了隋炀帝本身以外,朝堂气氛已然低迷到了一个极端了。
 
 隋文帝时期。
 
 臣子们沉默着,没有人敢在此时上前去劝说杨坚。
 
 因为他们比谁都清楚——这根本劝不了。
 
 独孤伽罗沉默了片刻,缓缓走过去,轻揽住了杨坚。
 
 “那罗延……不是你的错,是我的错。”
 
 她遍历了如今这些事,心态已然发生了很巨大的改变。
 
 独孤伽罗甚至至今都有些不解,为何人的伪装竟能如此荒诞。
 
 这个人,甚至是她十月怀胎,亲自诞下的儿子。
 
 她已然看不透杨广这个孩子。
 
 杨坚闭眼,抬手轻轻按住伽罗的手腕,感到悲哀。
 
 “伽罗,我已然看不清我们的孩子了。”
 
 他曾也做过很多预设,心中下限已经拉到很低了。
 
 他知道,一个王朝的灭亡,必然历经许多悲剧。
 
 但是任由他想象力再丰富,也不及杨广所做的十之一二。
 
 他颇为讥讽的笑了一下,自嘲道。
 
 “伽罗,你知道么?朕甚至还幻想过,是不是因着李世民太过强大,杨广在军事上实在不敌,才造成隋亡的结局。”
 
 杨渊在一旁默默心道。
 
 什么叫幻想,那肯定也有这个原因啊!
 
 ……
 
 天幕上,弹幕也颇为讽刺的划过。
 
 【呵呵,怎么没有广吹这会儿跳出来接着吹了?】
 
 【整天把杨广吹的那么伟光正,他要是真的为民生考虑修大运河,至于给自己整这么多享受的玩意儿?】
 
 【他就是挥霍无度,就是奢靡享受,根本没得洗好么?】
 
 【运河虽然从长远计,确实有一定价值,但是很没必要这排场吧?】
 
 【当年秦始皇修郑渠怎么没见这笔动静呢?】
 
 【到底是谁在吹杨广啊……】
 
 【就这玩意儿还好意思跟二凤比,他登月碰瓷都不配好么?!】
 
 【那是,我二凤天天玩儿个鸟儿都玩儿不自由(狗头)】
 
 【喂喂,说清楚点啊!!(惊恐)】
 
 【谁还记得,这会儿才是杨广这货登基头一年(呵呵)(微笑)】
 
 不错,运河首段落成,万艘舰队群出巡这一年。
 
 仅仅是大业元年。
 
 也就是杨广登基的第一年。
 
 古往今来,能折腾的皇帝其实也不算少。
 
 但是能在上位第一年,就折腾出如此多大新闻的,杨广属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显然不是结束。
 
 运河和东都洛阳是杨广最为著名的两大挥霍性土木建设,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
 
 但很少人知道的是,这两样都是在杨广登基一年内就完成的工期。
 
 ‘青史留名’往往需要很多人穷尽一生。
 
 但对于杨广而言,只需要一年不到。
 
 某种程度上来说,怎么不算是‘伟大’呢?
 
 【公元606年,即大业二年。】
 
 杨广潇潇洒洒的从运河一路玩儿到扬州,赏遍了美景,深觉身心舒畅。
 
 广神回头一看,顿时自傲,自己怎么这么牛逼。
 
 短短一年,功绩已然超越了先代不知多少帝王了好么!
 
 为了为自己这伟大的功绩的颂扬,广神决定奖励奖励‘辛苦’了一年的自己。
 
 他首先摸了摸自己的龙袍,觉得不行。
 
 “朕这样伟大的皇帝,怎么能穿这种寻常的衣服呢?”
 
 【隋炀帝召大臣重新议定舆服、仪卫,制度。】
 
 天子服不再与先代等同,需额外以金线银丝绘制日月星辰,帽上漆金纱,出场配三万六千金光灿灿的黄麾依仗。
 
 弹幕看的实在难绷。
 
 【尼玛还奖励呢?!!】
 
 【还有高手?】
 
 【难绷,真的难绷,他到底哪儿辛苦了?是什么让他对自己有这么大的误解?!】
 
 【很喜欢某b网友的一句话:啊!?!】
 
 【合着之前那些都叫辛苦啊,好好好,爷今天真是开了眼了!】
 
 【广神:我修运河营东都,这么大俩工程!我哪儿不辛苦了?我简直辛苦死了!】
 
 【当你以为这是结束,广神会告诉你,这只不过是开胃凉菜(狗头)】
 
 【我就问,历史上哪个的家业能拍着胸脯保证能经得住杨广这么造(微笑)】
 
 【很多人把杨广和胡亥相提并论,其实我倒觉得胡亥跟他比起来简直就像个没断奶的小孩儿(微笑)】
 
 【胡亥是纯傻杯,最多也就自屠一下满门,在宫里跟美人儿们开开银趴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极限了,广神嘛,那就不同了(狗头)】
 
 【广神的一举一动,完全能挑战人类想象力的极限。】
 
 【我看这个视频一直在震惊,啥,钱还能这么花?!】
 
 【其实我还真好奇要是杨广到胡亥那个位置,能玩儿出什么花来(狗头)】
 
 【始皇:勿CUe。】
 
 【不是喜欢旅游么,好啊,让项羽教他做人!!(狞笑)】
 
 【政哥表示你不要过来啊!(狗头叼花)】
 
 弹幕叽叽喳喳,天幕前寂静如洗。
 
 秦始皇年间。
 
 嬴政额头上青筋跳了跳,看的周围诸位大臣都很是有些心惊胆战的。
 
 半晌,秦始皇陛下露出了一个微笑,声音淡淡。
 
 “想要做朕的秦二世,可没那么容易。”
 
 “呵……他若是敢来,朕就敢把他的皮给活生生扒下来,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模样。”
 
 刘邦在角落里懒洋洋的坐着,一边饮酒一边唏嘘。
 
 “我今日也算是开了眼了,哎,比来比去,还是咱爹人好啊……”
 
 要是摊上天幕上这尊神仙,他恐怕不是早就死了,就是早就反了。
 
 刘邦不是开玩笑的,他垂目时,眼底确确实实是流淌出了些许复杂的神色。
 
 杨广确然是一个‘不一般’的皇帝。
 
 恐怕此时此刻,绝不止秦一个王朝这样想。
 
 也绝不止秦一个王朝的臣子们这样庆幸。
 
 刘邦再抬眼时,眼底深处已然流淌出了森凉的冷意。
 
 三国。
 
 刘禅被天幕上的金光一刺,忍不住掩映了一下。
 
 “相父,什么东西这么刺眼啊……”
 
 往常总是在刘禅撒娇第一时间就会关心他的诸葛亮此时却罕见的没有出声。
 
 刘禅愣了一下,却见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相父正以一种说不出冰凉的视线盯着天幕。
 
 他颤了一下,小动物的直觉让他有点想退缩,但对于相父的信任却让他无条件的定住。
 
 “相、相父……?”
 
 诸葛亮眨了眨眼,面上的温和很快又渐渐扬了起来。
 
 他抬起折扇温柔的替刘禅挡了一下,笑道。
 
 “无妨,陛下,觉得刺眼就闭上眼不要看了。”
 
 汉武帝年间。
 
 刘彻简直看的瞠目结舌。
 
 “这家伙……”
 
 他才是看的最叹为观止的一个好么!
 
 任他刘彻再怎么败家,也压根想不到,尼玛钱还能这么花啊?!!
 
 刘彻抱着臂啧了一声,拧着眉头。
 
 “……真没想到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居然能气人成这样,啧,朕差点走上这货的老路,如今看来,天底下没早点反了朕,也是朕幸运了。”
 
 刘彻扪心自问,要是换成他是这货手底下的百姓,他能忍么?
 
 忍不了一点啊,反他娘的!!
 
 但是说归说,如今已经有了点反思的刘彻,也对此前自己不顾黎民总要打仗的想法发自内心的扭转了。
 
 胡亥与杨广最像?
 
 不。
 
 刘彻扯了扯唇,意味不明的自讽了一下。
 
 也许是……
 
 “不是的,陛下。”
 
 正在他心情不怎么佳的翻滚的时候,一旁传来一道温和却坚定的声音。
 
 诸葛亮以羽扇轻轻遮蔽在刘彻头顶,为他挡住天幕上刺眼的金光。
 
 “不是的,陛下,您不必折腰与此人比较,恕臣直言,那实在是对您的侮辱。”
 
 霍去病瞧了一眼刘彻,抱着臂嘀咕。
 
 “哼,反正若是我,宁可死在打匈奴的战场上,也绝不愿死在拉船的纤夫道上。”
 
 “陛下跟这种人比个什么……”
 
 卫青掩唇咳嗽了一声。
 
 刘彻沉默了一会儿。
 
 忽尔又笑开了。
 
 他抬起手,一边儿一个揽住诸葛亮和卫青,又腾出手把霍去病的脑袋按进怀里,长出了一口气。
 
 “朕——怎么能如此幸运啊!!!”
 
 ……
 
 天幕前,还有无数王朝,不拘前后,都有不少压抑不住愤怒的人。
 
 只因杨广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太挑战人的底线。
 
 并且那种无声却震慑人心的残虐无道,尤其让许多历经过乱世的帝王生出杀意。
 
 这种人,怎能让他安坐帝王之位!!
 
 在他眼里,天下对他而言是什么?!
 
 是猪狗,是牛马,与肆意驱使的畜生没有分毫区别!!
 
 这种残虐无道,甚至与那些曾经上过盘点的昏聩废物是截然不同的。
 
 那些或愚蠢,或脑子灌了水的废物,无非是让自己王朝的老祖宗气怒交加。
 
 但杨广此人,就是有本事跨越历朝历代的时间隔阂,激怒千千万万人。
 
 因为他并非愚蠢,甚至不是无能。
 
 他能隐忍到在父母面前伪装数十年,也知晓王朝应该做什么,知晓什么是有用的功绩建设。
 
 但他却以此为筏,肆无忌惮的满足着自己那毫不掩饰的欲望。
 
 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德行无道的残虐之君!!
 
 在他的心里,苍生实实在在是蝼蚁,数万万人命,也不如他头上一顶黄金冠冕!
 
 这就是隋炀帝。
 
 他诚然有功绩,因为他是个极其聪明的帝王,他知晓王朝需要什么才能向前。
 
 但他决计妄称明君。
 
 他甚至压根不是君。
 
 有民才是君,而他,眼中从来没有过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