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满级归来!我用华夏经典惊爆娱乐圈-> 280.《明日侦探》 280.《明日侦探》
- 发现评论区的风向,在几天后发生了奇妙的转变。
讨论电影的越来越少,讨论她本人的却越来越多。
【是不是错觉,感觉已经好久没在热搜上看见季神了。】
【不是错觉!整整两周都没有在网上看见季神的消息,太恐怖了,要知道季神从出道以来几乎都是住在热搜的。】
【@华夏传媒,你们的运营呢?快出来发布艺人动态呀。】
【早知道季神一进组就像消失了一样,当初说什么我都要反对。】
【季神,你再不出现,我就哭给你看!呜呜呜,已经哭了,哄不好了。】
【想念季神上热搜的第一天。】
【#季繁星今天上热搜了吗#兄弟们,话题刷起来!让季神和她的公司看到,说不定就出来营业了。】
季繁星一愣,去搜了一下这个话题。
发现这个tag竟然在两周前,短暂地冲上过热搜榜。
只不过那时候她忙着拍摄,关小月全力协助,都没有关注到。
也是因为这个热搜,她的评论区不知何时起,已经彻底沦为了网友们的许愿池和情绪树洞
【季神,我被老板骂了,求安慰。】
【我前男友找了新欢,祝他不幸。】
【季神保佑我明天考试必过!信女愿一生荤素搭配!】
季繁星哭笑不得,这届网友太抽象了。
突然,一张模糊的偷拍照片映入眼帘。
照片里,她正穿着戏服,背景是沙棘村某个建筑的黄土墙。
发照片的网友配文:
【哈哈哈,被我逮到了吧!季神就在我们这儿拍戏。】
这条评论下,瞬间炸开了锅。
【卧槽!求地址!组团探班去!】
【啊啊啊啊!我也要去!我要给季神送奶茶!】
【楼上的别冲动!会打扰剧组拍摄的!……所以,地址到底在哪?】
探班,那可不行,《僵尸先生》后续还要拍摄。
如果沙棘村位置暴露,还怎么拍戏?
她打开电脑,指尖键盘上敲出一串残影,不过几秒钟,就黑进了那个网友的账号,将里面所有关于自己的信息删得一干二净。
做完这一切,季繁星却没有丝毫放松。
这也治标不治本,电影还有一周多制作完毕,这期间她得想办法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要不然发布一首新的作品?
选择什么呢?
就在她思索对策之时,Q信弹出一个消息。
杜哥:繁星啊,江湖救急!我一朋友的综艺,想请你写首主题曲歌,你看方便吗?
嘿,来活了。
季繁星挑眉,回复:当然方便了,不过目前我在安都,暂时只能线上沟通。
消息发出没有两分钟,就被杜哥拉到一个群聊,
群聊的名字很简单——“《明日侦探》主题曲合作沟通群”。
里面除了杜哥和她,还有一个顶着西装头像,名叫“陈砚”的男人。
她刚被拉进来,对方的消息就迫不及待地弹了出来。
陈砚:季老师您好!我是陈砚,综艺《明日侦探》的制作人!冒昧打扰,万分抱歉!
这姿态,放得极低。
季繁星指尖轻点,回了个微笑的表情。
下一秒,陈砚发来了一段长长长长的文字,
陈砚:季老师,我就不绕弯子了。
我制作的《明日侦探》是一档侦探推理综艺,目前播了两期,反响平平。
今天平台方下了最后通牒,如果最新一期的数据再不达标,节目就要被砍。
这是我们整个团队的心血,我们不想就这么放弃。
我们复盘了很久,觉得节目需要一个爆点,一个能引流的契机,思来想去,只有您的音乐能做到!
我知道您的市场报价,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一千万,只求您能为我们写一首主题曲!
一看就是酝酿了很久,就等着季繁星了。
陈砚发完消息,死死地盯着手机屏幕,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鼓。
独立制作人听起来好听,其实就是没有公司撑腰的个人。
自己有钱,有点子,拉了一帮人做综艺,然后自己到处苦哈哈地求平台能不能看一眼。
好不容易有平台大发慈悲愿意购买,又对播放要求非常严格,数据不达标,说砍就砍。
一首歌一千万是季繁星刚出道时定的价格。
但如今,季繁星在全国音乐交流会,成为顶尖唱作人后,身价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聊天框顶端没有显示“对方正在输入”。
陈砚忍不住猜测。
她是不满意这个价格吗?
也是,当初曲飞扬一首歌都能卖一个亿,以她现在的咖位,这个价格确实太低了。
陈砚咬紧牙关,手指悬在键盘上,准备打字。
不够就加!
就算是砸锅卖铁,去借高利贷,他也要把这件事促成。
这是《明日侦探》唯一的生路。
就在他即将按下发送键时,季繁星的消息终于来了。
季繁星:稍等。
两个字,轻飘飘的,却像一把巨锤砸在陈砚的心上。
这是委婉的拒绝?还是在考虑?
陈砚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滞了,每一秒的等待都像是凌迟。
十分钟后。
就在陈砚快要被沉默的聊天框逼疯时,季繁星终于有了消息。
季繁星:没问题。
陈砚他还没来得及狂喜,下一条消息紧随而至。
季繁星:若是你愿意让华夏传媒入股《明日侦探》,我可以不收费。
这十分钟里,季繁星压根就没在考虑价格。
而是在翻看网上所有关于《明日侦探》的资料。
她发现这档节目与地球上某档现象级侦探综艺高度相似。
创意和核心玩法都非常独特,
可惜,龙国的文娱产业畸形发展,导致制作经费极其紧张。
节目场景搭建一般,请来的嘉宾也都是些十八线小糊咖,甚至还有两个是纯素人。
季繁星几乎可以断定,陈砚那一千万,恐怕就是整个节目组最后的家底了。
用全部经费买一首歌,然后呢?
节目质量跟不上,引流进来的人也留不住,终究是死路一条。
与其赚这一笔快钱,不如把整个项目都盘下来。
由华夏传媒出资,将其打造成一个爆款。
陈砚看着季繁星的那行字,心里有一万只卡皮巴拉在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