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散文诗词 -> 驯烈犬-> 55.完结

55.完结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这是污蔑!”

    慎王努力辩白,却在看见上位那妇人冷漠眸光的瞬间,霎时冷静下来。

    “回禀陛下,太后娘娘,此物出现甚是蹊跷,臣请查明此物来源,再行定论。”

    沈宜亭自然无不可。

    然而朝会才结束。

    慎王便联系了江寺,欲要逼宫。

    当天的金銮殿,再度被为了个水泄不通。

    慎王和内监崔陟自其中缓步走出。

    “沈宜亭,我给你明路你不走,你可不要忘了,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给的。”

    沈宜亭冷眸看着他们二人执剑相迎。

    “你以为只有你有后手?”

    “殿下是怎么觉得,我就会坐以待毙,还是说,认为我只是一介妇人,除了陛下留下的暗影卫,没有别的手段?”

    话音才落,金甲交错声音响起。

    身后一对对金吾卫将大殿再度围绕。

    马蹄滴答滴答落在地上,远处缓步行走而来的少年持枪人,正是江寺。

    见到他的瞬间,慎王目眦欲裂。

    “江寺!”

    “你竟然是沈宜亭的人!”

    江寺勾出冷笑。

    “慎王殿下,不管我事谁的人,都不会听你的命令,懂吗?”

    他才说完,大手一挥:“慎王谋逆,叛党同罪论处,拿下!”

    金吾卫一拥而上,慎王仍然还想负隅顽抗。

    崔陟却已经扑倒在地,朝着沈宜亭恳求。

    “都是慎王,娘娘,我对您忠心耿耿啊,陛下遗诏的位置,还是我告诉您的!”

    沈宜亭当然知道。

    如果不是崔陟,她拿不到皇帝的遗诏。

    也模仿不出那样逼真的圣旨。

    然而,陈方故就是这时候出声的。

    “内监崔陟,曾命令我师父,将经书传授给先帝,并以丹毒,诱发先帝暗伤,另,先太子巫蛊为祸一暗,是为崔陟所为,请苍天明鉴!”

    他之洪身响彻天地。

    霎时满堂皆惊。

    沈宜亭听见这句话时,竟然不自觉有些哽咽。

    “先太子,无罪!”

    她几乎时咬着牙缓缓吐出这几个字。

    然而慎王正在被手下兵卒掩护撤退。

    听见这句话后猛然回头:“沈宜亭!”

    “你是先太子的什么人!”

    沈宜亭怀中抱着年幼的孟琅。

    “我乃先太子妃之妹,我怀中,乃是先太子血脉,皇太孙孟琅!”

    一语犹如劈天之雷,将满朝大臣惊得好似回到了那一年的隆冬。

    先太子府上的血染红了盛京的长阶。

    而今,却有人为他翻案昭雪。

    慎王逼宫失败。

    犹如那日他镇压三皇子一般。

    赵净昀和江寺二人各带一支兵力,三军掌二,他早已没有胜利的希望。

    只是临到行刑时,慎王尤有不甘。

    “江寺,你别忘了,沈宜亭当年就是用你父亲的命,才换得今天,今日你帮她,也不知永威侯泉下有知,会符合想,哈哈哈,你这逆子,竟然帮杀父仇人!”

    他依然疯癫了。

    赵净昀内心狠狠跳动两下,朝江寺觑来。

    江寺神色未变,只将他腿弯猛猛一踹,痛的慎王面色发白。

    “少说废话,安心上路吧殿下,到了黄泉别忘了告诉那个昏君,他可真是,罪有应得。”

    他当然恨。

    可江寺知道,自己该恨的不是沈宜亭。

    而是皇帝。

    是他口口声声说相信永威侯,给出的兵权不要,非要猜忌,非要不断试探。

    永威侯明明已经要退了,他父亲明明什么都不想要!

    这兵权是他执意要给的,这君恩,从头到尾都是要他死的令。

    皇帝就没想过要让永威侯活着。

    所为的信任都是假的。

    当初先太子如此相信他的父皇,他父亲如此相信自己昔日的兄弟,贤明的君上。

    可老皇帝昏庸无道,被丹药迷惑心知,已然失去了基本的理智,害了多少人?

    江寺知道自己更应该恨谁。

    然而,再见到沈宜亭,他竟然还是有一瞬间想落泪。

    ——

    “慎王死了。”

    那座曾经压在沈宜亭脑袋上面,让她喘息不得的大山,如今已经倒塌了。

    “崔陟也快死了。”

    江寺语气还有些嘲弄。

    “阿寺,多谢你。”

    沈宜亭从大殿中走出,看着江寺的面孔,带着几分怀念。

    男人却比她想象的更主动。

    江寺大步上前,将她一把报入怀中。

    “沈宜亭,我在边关听见永威侯府惊变时,多想杀了你,你知不知道,那是我父亲,我可又清楚,这不是你能做的事情,一定是他,他逼迫你这样做,让你踩着他的性命上位,这样你才会将永威侯府记在心里,才会用得上我。”

    从龙之功从来都不是一句简单的词。

    沈宜亭听出了他语气中对侯爷的埋怨,以及对他自己的懊恼。

    ——

    “都过去了。”

    沈宜亭伸手抚摸着他的头发。

    慎王案落定,带来的还有先太子案的平反。

    另外,则是让天下人都知道,先帝做出了何等昏庸的举动。

    永威侯府叛国的案例也在新帝登基后理清,本就是平白构陷,证据自然不堪一击。

    沈宜亭将孟琅一手带大,由她、江寺、赵净昀三人组成了顾命大臣,直至孟琅五岁知事,开始接受帝王教育,老师乃是当朝右相,也算是平衡朝堂势力。

    孟琅十五岁时,沈宜亭归还朝政。

    她自此后和江寺二人辞官。

    孟琅年纪长大,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沈宜亭临走之前叮嘱她:“你如今已经是九五之尊,切记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份,如今的朝堂对女子容忍尚未到此地步,若是要循序渐进,可逐渐引入女官制度,要除去世家毒瘤,必定要下狠手,切莫心软。”

    孟琅受太傅教导,又有沈宜亭江寺二人言传身教,早就已经长成帝王雏形。

    沈宜亭始终保护着她的身份。

    自她出身那一日起,接生之人被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净。

    慎王查证直到那里,看到了沈相静的遗体才没能追究。

    沈宜亭用死囚尸体替换了沈相静,将她的尸体送回了江南下葬。

    紫苏在孟琅送入宫伪装成九皇子时就服毒自杀,自此,再也没有人知道,先太子的遗孤,九皇子,原来时女儿身。

    这件事一直到多年以后,彼时沈宜亭和江寺都生了孩子,当朝皇帝的身份才得意暴露,而后便是天下女官风盛行,世家为求自保,只能咬牙支持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

    改女官也好,有点事做,免得把刀挥向世家。

    而后就是取男后。

    没想到一时竟然也成为风靡京城的茶余饭后闲谈。

    远在江南,沈宜亭和江寺还能听到这位侄女的风流韵事。

    光靠后宫这一举措,引得世家之间争斗不止,帝王权术的确运用到了极致。

    大雍在这位女帝手上,也算是蒸蒸日上。

    日后每每想起,沈宜亭都能无愧于姐姐姐夫了。

    【全文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