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玄幻魔法 -> 天命皆烬-> 第178章 帝廷计划 (小章)

第178章 帝廷计划 (小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与此同时。

    另一边。

    天海之中,诸多天尊散去,各归其所。

    这一次祖龙殿大宴,以及之后的血海之劫,看似倏忽而来,瞬息而去,但的的确确造成了各地动荡。

    短短数日,便有数百个根基稍浅的中小宗门,山门破碎,传承断绝,亦有数以千计的岛城与港口化作了废墟,生灵涂炭。

    哪怕是内陆,也因血雨而孳孽横行。虽然在各大势力的迅速反应下,伤亡并不惨重,但被污染的灵脉与田地,以及那深入人心的恐慌,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抚平。

    但也同样,在这大劫中,催生出了大量武者种子。

    那些沿海的孤儿,那些被灭城池的幸存者,那些反杀了入侵家乡孳孽的年轻人,以及众多借助血海之劫,抗住了血海侵蚀而蜕变的海族……

    气运在流动,汇聚。当许许多多的人死去,无数无主的因果与气运,便如一条条溪流,开始朝着新的洼地汇聚,继而化作了‘命格’,加持在了其他人身上。

    一个又一个‘灾劫之子’应运而生。

    从灾劫中幸存的种子。

    最上等的武者种子。

    怀虚十洲的所有势力,无论是正道天宗还是魔道上门,都很清楚这一点,他们立刻展开了行动。

    一场明面上是反攻与回收失地,实际上是抢人以及重新定下新的势力范围的浪潮,随着大劫的平息而掀起波澜。

    毕竟,所有人都清楚,大世的帷幕,才刚刚开启。

    诸位天尊虽然并没有在各自的宗门,但也都远程传讯,下达指令。

    但相熟的天尊之间,交流并未停止。

    祂们的神念互相交错,但议论的核心,始终是那几个名字。

    【历代数十万年,唯有此次,圣尊真身显化。看来,这一场血海之劫,远非表面那般简单】

    【这恐怕是怀虚因果的一次总清算,是一场真正的量劫。既是我等的灾劫,也是我等的机缘啊】

    【不错,圣尊既已苏醒,天道亦有变。神一还道于天,十洲法理升华,这都是前所未有的变化。或许……安靖这位自然师,将要为我等开辟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合道之路?】

    【我倒是希望如此!】

    【是啊,安靖此子,的确是前所未有的强大!其战绩惊世骇俗,天赋更是超脱常理。上一代的自然师天机天尊,可没他这么能打,至于天母宫那位,亦是大成之后才出山……】

    众天尊言辞火热,语气中充满了向往。

    每一个人,其实都愿意投资安靖。

    在祂们看来,安靖与各宗无冤无仇,又是能为祂们这些前路已断者开辟新道的‘自然师’,谁不希望他能尽快成长起来,甚至,恨不得安靖早点进阶?

    投资安靖这种道途的开辟者,无论怎么算,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然而,热议之中,也有一道带着些许疑惑的意志响起。

    【真的是自然师吗?】

    【安靖这一路行来,百战百胜,所过之处血雨腥风,怎么看……都更像‘七煞劫’啊?】

    此言一出,太虚中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但很快,便被一阵善意的轻笑声打破。

    【哈哈,道友多虑了,哪里会有四处救人,平定大劫的七煞劫呢?安靖虽杀伐果断,但其行事还是摸得清逻辑的】

    【不错,这一次,若非有他,我等各宗门的精英弟子,恐怕都要尽数折损在照鳞界内了】

    众天尊纷纷附和,最终达成共识。

    无论安靖的命格究竟为何,他始终是‘天命’已然是这场大世中,无可争议的主角。

    大劫平定,但这只是一个开端。日后还有更多的劫难,所有人都要做好准备,应对这风起云涌的‘大世’。

    而在诸多散去的天尊神念中,有一道极其神秘的意志,并未回归任何宗门洞天。

    祂只是静静地悬浮于无垠的虚空之中,目光穿越层层界域,最终落在了北玄祭洲,那座威严耸立的帝廷神京之上。

    【果然,是你吗,明宇……我就知道是你……】

    祂轻声自语,声音中带着复杂的感慨与一丝不解:【想要破局,想要挣脱这牢笼,却不来找我们这些看着你长大的叔祖……看来,你也知道了‘圣祖’的存在】

    【但你究竟想要做什么?与天魔合作,与异世界的人合作,却始终不愿意放弃‘玄天帝君’的位置——你明明知道,放弃了,才是最好的选择,不是吗?】

    同一时间。

    另一侧。

    大辰帝朝,帝廷神京,玄天宫深处。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

    身材高大,须发皆白的洪太师步履沉稳,他穿梭太虚而来,站在书案前,目光炯炯地注视着那个正专心致志于画卷的年轻帝王,微微躬身。

    “臣,拜见陛下。”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话语虽是请安,却更像是一种通告:“陛下贵体不应远行,若是有什么要事,传唤老臣与大都督来办便是。”

    这一代的玄天帝君,玄明宇闻言,缓缓抬起头。

    他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面容清秀,眼神清澈,和所有帝血一般玄眸金瞳,有一种未经事世打磨的纯净感。

    他眨了眨眼,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太师,你这话是何意啊?朕一直都在这里画画,哪里出门了?”

    洪太师的目光落向书桌。

    那是一幅气势恢宏的神京之画,画中雄城巍峨,楼宇林立,街巷间人山人海,车水马龙,一派兴盛至极的景象。

    其笔触连贯,意境一气呵成,显然是长时间专注的成果,只差最后寥寥几笔便可完工,绝非是那种可以中途放下,稍后再续的画作。

    一个‘显而易见’的不在场证明。

    “……是老臣多虑了。”

    洪太师沉默了片刻,再次躬身:“老臣告退。”

    他没有再多言,转身准备离开。但在离开前,他还是停下脚步,看似随意地提点道:“如今时局动荡,陛下处境不同于往日。应天不死树已然安稳,只要陛下能静心修养,依照老臣与大都督的计划行事,必然安然无恙。”

    “朕相信你们。”

    年轻的帝王露出了温和的微笑,那笑容真诚而又依赖:“你们都是父皇与景王叔叔亲定的托孤大臣,除了你们,朕还有谁可以相信呢?”

    “陛下圣明。”

    洪太师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终于拱手,退出了御书房。

    房门缓缓合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玄明宇脸上的微笑,也随着那沉重的关门声,一同缓缓敛去。

    他平静地注视着太师离去的方向,然后微微摇头:“圣祖,父皇,叔叔,还有太师你与大都督……”

    年少的皇帝心中低声自语:“你们,本来就没有任何区别。”

    玄明宇转头,目光落在眼前那幅即将完成的繁荣画卷上,眼中闪过一丝厌烦。

    “无聊的东西,无聊的执念……什么天下,什么苍生,你们自己都从来不在乎,好似我就应该在意一样。”

    少年弹指,一缕金色的火焰掠过,落在画卷之上,那幅描绘着‘盛世’的画作,便在金焰中迅速化为了一捧飞灰。

    他的人,似乎一直在此处。

    但实际上。

    炙热的泪雨,幽黎海深处。

    一道身着金纹长袍,面带温和笑意的身影,正对着刚刚浮现的,与玄明宇一般无二的虚影,拱手行礼。

    “陛下。”

    忠王笑着,声音中带着一丝遗憾:“看来,您这次的计划,不太成功啊。”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