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我父刘玄德-> 第629章 游说刘、庞 第629章 游说刘、庞
- 曹昂满脸真挚之色道:“明公,我联军野战不及左幕军,如不能及时撤离成都,极易为左幕军分割于成都城内。皆是,左幕军再攻取雒城、绵竹,我等不但后路遭阻,再想撤离,可就更难了。”
刘璋虽沉默不语,却显然已经有所意动。尤其是听到后半句时,身躯微震,显然内心并不乐观。
曹昂当日最终虽然没能彻底说服刘璋,但后者明显已经有所软化,最后哀求曹昂多给其一点时间考虑。
曹昂虽然心中忧急,却也知道不能过于逼迫对方,只能点头答应,但临别之际,依旧再三叮嘱刘璋早做决断。
刘璋这里的进展虽没有碰壁,但也算不得多顺利,只能算是有了说动对方的机会。
与之相比,庞羲这边却是相当顺遂。
司马懿和杨修联袂来访,庞羲竟亲自出府迎接。
庞羲乃是司隶河南人,也就是河南尹治下,算是真正的京城子弟。若不是因为战乱,庞羲早就应该在家族的助力之下,进入朝堂了。
如今曹操安定朝廷,还都雒阳,并在当地屯田,招揽流民,恢复民生,鼓励桑农,短短几年间,竟然使得河南重新恢复了昔日四五成元气,庞羲作为河南人,自然是对他极有好感的。
曹昂此次南下,也为庞羲带来了家族信件,其中就有长辈兄弟的书信,除了告诉他家族如今的现状外,便是夸赞曹操雄才大略,允文允武,励精图治,有吞吐田地之志。明里暗里,则是劝说庞羲接受曹昂的笼络,至不济也要保持良好的关系。
司马懿是河内人,杨修是弘农人,理论上和庞羲这个河南人乃是乡党,大家都是司隶人士。且杨修乃是出自弘农杨家,这可是天下唯二的四世三公家族。
杨修又是杨彪的儿子,杨赐之孙,既是司空、太尉的孙子,也是司空、太尉的儿子,还是杨家的嫡长子。
这等人物,便是承平时节都是庞羲需要巴结的对象。
河内司马氏虽然要逊色不少,但司马懿深受曹昂欣赏信任,倚为臂膀,引为心腹。如今刘璋已经归顺了朝廷,向大将军曹操俯首称臣。那曹昂身为大将军的嫡长子,他的心腹爱将,自然也是值得庞羲重视的对象。
“今日清晨,突闻堂前喜鹊鸣叫,我还在猜测是何喜事。”
庞羲伸出双手,一边拉住一个,牵着司马懿和杨修朝着府中同行,一边笑道:“此刻方知,原来是有麟子凤雏到访,我这梧桐老枝,今日也是增辉了。”
司马懿、杨修自然连连谦逊,眼中露出惊喜之色。庞羲能有这样的态度,十分有利于他们后续的任务。
司马懿、杨修二人先陪着庞羲叙话,聊了许多司隶的风土人士,听的庞羲连连感怀,眼中生出无限向往。
到了这时,司马懿和杨修对视一眼,都感觉火候已至。
杨修开口道:“庞公久居蜀中,可曾想过回河南看看?”
庞羲轻笑两声,摇头叹息道:“如今蜀中战事绵延,我主正是用武之时,我固然对故乡日思夜想,却也不敢存着擅离职守的心思。”
“庞公谬也。”
杨修先是谦虚了一句,紧接着立刻接着话题道:“此番南下之前,大将军曾面见于我,嘱我入蜀之后,务必要与庞公多加联络。只可惜战事绵延,刘益州又对王师多有抵触,直到此时才入得成都,不能早面遏庞公,实我等之罪过也。”
“哦?”
庞羲一听,眼睛顿时明亮了几分:“不意大将军也知我庞羲乎?”
司马懿趁势接道:“庞公何意如此自谦?大将军仰慕庞公日久,朝堂上下何人不知,谁人不晓?只惜庞公乃是刘益州爱将,须臾不得离开左右。所谓君子不夺人所爱,大将军志向远大,礼贤敬士,只能强自忍耐思君之意,隐于心底了。此番入蜀,有面见将军之机会,故而才特地召见德祖,委以重任,也就不足为奇了。”
庞羲喜笑颜开,心中颇为感动,想起先前曹操使节入成都后,嘉奖刘璋,其中也有提到过自己,并以朝廷的名义封拜自己为中郎将,这可比刘璋自己表奏的值钱多了。
看来大将军的确是对自己很是敬重,纵然眼前的杨修和司马懿有所夸大,但应该总有几分真实,想到这里,不由更高兴了几分。
“大将军过誉了。”
庞羲自以为得曹操看重,内心喜不自禁,口中连连谦虚,同时一连串的马屁接连而出:“大将军纵横中原,战无不胜,青州破黄巾,兖州败吕布,关中灭李、郭,平定河南,迎奉天子,此诚大功于汉室也,日后大汉若能再兴,大将军当为首功之臣。”
眼见庞羲对曹操赞不绝口,大拍马屁,杨修和司马懿对视一眼,两人的眼中满是喜色,显然这庞羲是入彀了。
接下来,正聊的好好的两人却是不约而同的沉下了脸色。
庞羲心中一惊,不明所以,还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引起了对方的不快。
杨修突然长叹一声:“今日与庞公对聊,如夏日饮冰,不亦快乎。只恨不能多在庞公跟前请教,一想到此,心中难免惆怅。”
庞羲先是有些自得,不意杨修竟也如此尊崇自己,这话要是传扬出去,对于自己的名声可是有着极大的提升。
只是听到后半段,他却是脸色一变,讶异道:“德祖何出此言?难道曹将军欲退兵?”
“德祖。”
司马懿脸色难看道:“汝失言了。”
杨修赶忙告罪。
可庞羲却是不依,他追问道:“德祖,仲达,有何事不能告知于我?若是子脩缺少粮草财帛,我这边尚有不少物资,可先暂拨给子脩使用,后续若是还有缺额,容我禀奏明府,再行安排如何?”
不得不说,庞羲这时候的确已经相当亲近曹军了,甚至连紧要的物资都肯出让。
这倒不是说庞羲这人当真这么愚蠢,被杨修和司马懿捧了几句,就分不清局势了。
恰恰相反,这正是庞羲油滑的地方。
庞羲并非蠢材,否则也不会被刘璋父子两代人倚重,身居高位了。
庞羲打仗普通,文治也不出色,但他胜在每一样都是众人之姿。以他的眼光,自然不难看出如今的局势已经恶劣到了何等程度。
对于庞羲来说,刘璋这艘船无疑是一艘破船了,而且还在不断的进水,这个时候他如何能不为自己的后路做考虑?
此时来了杨修和司马懿,又都是年轻俊彦,家族显赫,而且显然背后还有着曹操、曹昂父子俩的影子。
这根橄榄枝,庞羲如何舍得拒绝?
所谓物资,给多给少,还不是他庞羲说了算?
可给不给,却是态度问题,更是一种潜在的回答。这也是庞羲在主动跟曹昂、杨修、司马懿表示善意,以及愿意接受对方橄榄枝的态度。
只是让庞羲感到奇怪的是,听到庞羲的回答之后,杨修和司马懿的脸上竟然没有什么喜意,反而一副为难之色。
“德祖、仲达。”
庞羲故意沉下脸:“我以挚友待君,可莫非两位却觉得羲不配为友?”
杨修、司马懿心中一喜,赶忙解释道:“实非物资之事,而是……而是我等可能要离开成都了。”
庞羲大为震惊,他倒不是完全没想过曹军会撤离,只是实在没料到对方竟然会这么快。
虽然前些日子野战失利,但那也仅仅只是小败,除了伤员外,真正的损失只有数千人。虽然数量很大,可对于近十万之众的联军来说,却也算不得伤筋动骨的大伤。
这些日子他还在想着,如果曹昂年轻气盛,还想着要出城找回场子,自己该如何劝阻对方而不伤和气,却没想到曹昂不但没有一雪前耻的心思,甚至都还想跑路了。
不等庞羲再问,司马懿竟然主动说道:“庞公,我等此来,也是有机密军情要告知于你,只是此事出自我口,入得君耳,切不可再传于第三人。”
庞羲大吃一惊,他只是以为两人是来寻自己联络感情,更深一层则是代表曹昂来笼络自己,想不到还有这等秘事,当即连连保证,绝不会将消息告知他人。
接下来,司马懿将剑阁、天雄丢失,左幕军已经截断了联军粮道,如今联军只能倚靠成都城内的存粮一事告知了庞羲。
庞羲越听额头冷汗越多,身形微微摇晃,竟然有些难以自持了。他做梦都没想到,局势竟然会一下子恶劣成这般模样。
庞羲只是众人之姿,能看清楚一些简单的态势,可让他想办法解决如此难题,那简直就是强人所难了。
“这、这该如何是好!?”
庞羲脑子里想着压低声音,却控制不住情绪大声叫喊起来。好在司马懿和杨修也都没和他计较,只是在一旁等着庞羲发泄情绪。
整整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庞羲才渐渐的冷静了下来。
看见在座的司马懿和杨修也就沉稳,庞羲忍不住生出了些许希望,莫非曹昂已经想到解决的办法了?
于是,庞羲赶忙追问起曹昂有何应对之策。
司马懿顺理成章将撤离成都的方案托盘而出,告知庞羲。
庞羲听完,陷入了沉默之中。
撤离成都莫说是刘璋了,就是庞羲也是极不愿意的。
益州虽然偏远,远离中原繁华之地,但这不代表成都就不繁荣了。
事实上成都不但繁华,而且丝毫不逊色于中原大城。
东汉时代,能够胜过成都的,恐怕也只有首都洛阳,辅都长安、以及龙兴之地南阳了。即便是吴县、襄阳、江陵、邺城、彭城、寿春这些天下第一等大城市也是无法同成都争锋的。
益州可是有着天府之国的美名,蜀锦的养殖、编织技术甲于天下,又有茶叶、井盐、铜铁之利,虽然西汉水因武都大地震而断绝了同汉中,关中的联系,可商人们宁可走千里栈道也要入蜀,可见其中利润之丰。
所谓扬一益二,那也是唐朝后期,乃至于北宋才开始的。
此时的扬州,还真比不上益州富庶。
成都作为天下前五的大城,不但人口茂盛、商业兴旺、建筑宏伟、工坊林立,各路商贾云集,商旅络绎不绝。
庞羲作为刘焉时代的重臣,跟随刘焉入蜀,又在刘焉死后为刘璋一度重用,在成都过的日子几乎不逊色于当年在雒阳时节。而且这些年来,庞羲在成都置办的产业,城外的良田,工坊矿产,可绝对不在少数。每年可以给庞羲带来上百万钱的财货,数百匹各色布帛绢丝,以及各色铜器、井盐、茶叶和上万石粮食。
此时撤走,等于是将这些产业悉数抛掷,这几乎不亚于要了庞羲的性命。
庞羲思索良久,终究还是摇头道:“这……这如何使得,况且成都城坚池深,城中又有粮草积蓄,正合死守。雒城虽然也是坚城,可如何能与成都相比?舍弃成都而就雒城,非智者所为也。”
对于庞羲的拒绝,杨修和司马懿竟然丝毫没有半点讶异和为难。早在来之前,他们就断定庞羲绝对不会轻易接受。
不过既然他们来了,自然也是有所准备的。
司马懿等到庞羲说完之后,这才开口道:“庞公,以您之睿智,不难看出成都虽坚,却已是危城。深陷左幕军重围之中,粮道又为左幕军所威胁,久守必失。且成都城中确实还有粮草积蓄,只是之前所用极靡,如今又能剩下多少?恐怕连今年秋收都未必撑得到吧?”
庞羲脸色极为难看,却没法反驳司马懿半点,因为对方所言俱是实情。
看见庞羲沉默不语,司马懿适时给了杨修一个眼色,后者微微颔首,劝说道:“庞公,此番东撤,于公确实多有损益。”
说到这里,杨修故意停顿了一下,给了庞羲思考的时间。
接着才缓缓继续说道:“我家主公谅及此事,与我等俱言当补偿庞公。”
“补偿?”
庞羲惊讶的问道:“何为补偿?”
“补偿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