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从电影抽取技能-> 第八百三十九章 扬眉吐气! 第八百三十九章 扬眉吐气!
- 刘施诗闲下来刷手机,托着香腮随便一划,
想找点跟杜笙有关的新鲜事,简直一找一个准。
她点开YY微博,一眼就瞅见热搜榜首挂着“2008年总结”,
话题热度飙到400多万,后面还跟着个往上跳的小箭头,看样子还在涨。
“这啥呀?”
刘施诗好奇地点进去,发现是个叫“负负得正”的博主发的长文。
标题是“盘点2008年我的十个难忘瞬间”。
博主开头写道:
“每年这时候,媒体都爱盘点一年的大事。
2008年这年,估计谁都忘不了,媒体从各种角度说它的意义。
我就一个普通人,想从自己的视角,跟大家说说我这一年最记挂的十个瞬间。”
因为微博字数有限,博主特意做成了图片,整整十张,每张都记着她心里的事儿。
刘施诗一张一张点着看,每张图都配着博主手写的字。
第一张图的标题是:
“最激动的时刻——京城奥运会开幕式点火!”
博主感慨:
“奥运会的各种精采瞬间和代表意义,媒体都快说烂了。
但在我眼里,最绝的还是点火仪式。
整个开幕式都特惊艳,那些火焰大脚印、卷轴画,还有‘少女时代’唱的主题曲,都特别棒。
可杜笙骑着熊猫扔龙标枪,最后腾龙吐火那一下,真把我看傻了!
到现在回看视频,心脏还砰砰跳。
这绝对是奥运会史上最牛的点火,没之一。
得谢谢导演团队和所有工作人员,更得谢杜笙,这创意太绝了,演得也帅!”
除了字,博主还自己画了张背景图,把杜笙骑熊猫的样子画得活灵活现,潇洒又带点俏皮。
刘施诗看着忍不住笑了,这说得在理,画得也挺像,赶紧点进下一张。
第二张图的标题挺沉:
“最难过的时刻——大地振”。
博主写道:
“我所有的心情都在画里了,那段日子一辈子都忘不了。
备选的是冬天雪灾。
2008年1月底,好多地方下大雪冻雨,路堵了,电也断了,看着就揪心。
我那会儿过年回家,在火车站堵了好几天,幸亏义工和工作人员照顾,还有华邦慈善捐的5000万,真的很感谢。”
字里行间全是对灾难的心疼和对帮忙的人的感激,刘施诗看着也跟着叹了口气。
第三张图有点火气,标题是:
“最骗人的时刻——一群明星捧叶问”。
博主气呼呼地说:
“这事儿刚过去没多久,大家估计都知道。
叶问本来就是个汉歼,很多人愣说把他成爱国英雄、武术大师,
李联杰、梁超玮、黄秋珄这些明星明明知道,还一个劲儿吹,安的什么心?
我因为这事儿,直接把李联杰粉转黑,厌恶了一堆明星。
还好有杜笙的《大宗师》直序,不然真被这些假东西骗了。
在此忍不住喊一句:笙哥牛逼!”
后面还加了个备选:
“毐艿粉事件,案子快判了,真心希望主犯直接五马分尸!”
又提到杜笙,刘施诗心里美滋滋的,赶紧点开第四张。
这张标题是“最叹羡的时刻——室友买了奇迹手机”。
博主兴奋地回忆:
“9月5号这天,我记一辈子。
开学的时候,室友抱了个奇迹手机回来,我们一群人围着看,她演示各种功能。
我拿过来试了试,划着屏幕玩《闪客快打》,感觉跟用了未来科技似的。
这哪是手机啊,比花了几大千买的电脑还实用!
从那天起,我就立志要挣钱买一个,于是开始靠画画攒钱。
谢谢大家捧场,跨年那天终于买到了,幸福得想转圈!”
后面还加了段:
“备选是坐了室友爸爸的奇迹汽车。
那车是真豪华,坐上去跟别的车完全不一样,启动快,车里还特安静,科技感爆棚。
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买辆奇迹汽车。
这俩玩意儿都是2008年出来的,全是笙哥公司搞出来的科技品。
他不光改了咱华夏人的生活,连‘华夏制造’的档次都提上去了。
再说一遍:笙哥牛逼!”
刘施诗越看越起劲,接着往下翻。
第五张图是:
“最热血的时刻——杜笙两夺国际影帝”。
博主写道:
“以前总觉得威尼斯、戛纳这些是外国人的游戏,咱们只能看热闹。
结果杜笙直接两夺最佳男主角,上台说中文领奖,那叫一个扬眉吐气!
我跟我爸在电视前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我妈还特意炒了俩菜庆祝。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奖,是咱所有华夏人的骄傲。
备选是‘少女时代’演唱会场场爆满,每次看她们演出视频,都觉得这群姑娘太飒了!”
第六张图标题是:
“最震撼的时刻——《盗梦空间》上映”。
博主感慨:
“这辈子没看过这么带劲的电影!
杜笙演的柯布,还有诺兰的脑洞,看得我看完三天还在想剧情。
最后那个陀螺到底倒没倒?
我跟同学吵了整整一周,还特意二刷找答案。
这片子不光在国内火,国外也炸了,听说票房破了好多纪录。
杜笙不光能打能演,选片子的眼光也绝了。
备选是《宝贝计划》重映,杜笙的电影真是越看越有味道。”
第七张是:“最励志的时刻——杜笙捐建希望小学”。
博主贴了张新闻截图:
“看到新闻说杜笙捐了100所希望小学,还都是带科技教室的,瞬间觉得这人太靠谱了。
他自己从底层拼上来,火了之后没忘了帮别人,这种才叫偶像。
我现在画画攒的钱,除了买手机,也开始捐点给公益,希望能帮到别人。
备选是村口修了新路,再也不用踩着泥上学了。”
这个叫“负负得正”的博主,粉丝不算多,五万出头,简介里写着“大学生,兼职绘图师”。
刘施诗觉得这人挺有意思,不知不觉看得入迷。
第八张图的标题是:
“最动人的时刻——校友合唱《平凡之路》”。
博主写道:
“2008年6月17号校庆,我看见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学长学姐,站在台上合唱《平凡之路》,眼泪唰地就下来了。
现在在学校学习累了、烦了,知识不入脑的时候,就翻出这段视频看看。
想想前辈们当年白手起家搞建设,给咱们攒下这么好的条件,我这点苦算啥?
立马就有劲儿了。
真得谢谢笙哥,搞了这么多好节目,让前辈们圆了梦,也把我们这些年轻人给勉励到了。
备选时刻是残奥会火炬手用身体护火炬,那股子韧劲儿,看一次感动一次。”
看着这些字和配图里老人们唱歌时的认真模样,刘施诗能感觉到,这个“负负得正”是个心里敞亮的女大学生,踏踏实实过着自己的小日子,还总往好里琢磨。
她指尖一划,点开了第九张图。
“最伤心的时刻——全球经济危机”。
标题旁边画了个哭丧脸的小人。
博主吐槽:
“今年这股市,简直是来抢钱的!
我手里的票亏了五成,肉疼得半夜睡不着。
年中看同学都在炒股,说华夏大A能冲2万点,我脑子一热跟着买了华夏能建,
结果股价跟坐滑梯似的往下掉,现在想想都心疼。
还好我手滑,就投了2千块,亏了就当买教训,以后再也不碰了。
怪不得杜笙给人提投资建议,从来不带高倍率,还是他看得透啊。”
看到这儿,刘施诗忍不住笑了。
这博主说话真逗,跟身边吐槽大A的朋友一个样。
她继续滑到下一张,也是最后一张。
“最喜悦的时刻——妹妹考上北大!”
标题旁边画了个蹦起来的小人,满是欢喜。
博主写道:
“我妹太厉害了!今年高考考了669分,全市第五,稳稳进了北大。
全家高兴得跟过年似的,这可是爷爷临走前最惦记的事儿。
我问她‘你觉得谁帮你最多?’
本以为她会说妈妈或者哪个长辈,结果她说是人人网。
她说人人网的知识库有好多学习笔记和资料,都是往届高分学长学姐传上去的,帮她少走了好多弯路。
备选时刻是我学术论文获得奖励,哈哈!
妹妹说人人网有用,我是百分百赞成的。
毕竟我也靠这上面的资料补了不少课。
只要你想学,那儿啥都有。
对了,人人网知识库也是笙哥牵头弄的,必须再谢一次笙哥!”
“负负得正”这条微博,从一个普通大学生的视角,絮絮叨叨说了自己2008年最难忘的十个瞬间。
比起媒体总结里那些“重大意义”“历史影响”的官话,她的文字全是家长里短的实在话,反而火得很快。
微博底下点赞16万,评论也堆了上万条。
有网友说:
“博主写得太真实了!
2008年真是有哭有笑的一年,虽然每个人经历不一样,但好多回忆都是共通的,
看你这总结,一下就把我拉回去了。”
另一条评论被顶得很高:
“这些事儿有个最大的共同点。
全有笙哥的影子!
之前没觉得,经你这么一盘点,才发现笙哥是真厉害,方方面面都能影响到咱们的日子。”
“可不是嘛,真正的国际人物,就是能变成一代人的共同回忆。
以后说起来2008年,绕都绕不开杜笙。”
“何止2008年啊,往前数哪年没有他的事儿?
每年文化输出的影响力都爆棚。”
还有人补充:
“其实这总结里,也就提了笙哥微不足道的些许闪光点。
我觉得2008年的特工系列,必须有姓名!
打赌今年春晚肯定有‘华夏特工,飞檐走壁见谁秒谁’、‘笙哥牛掰普拉斯’这些梗,太火了。”
一条长评论看得刘施诗直乐:
“时间过得真快,千禧年跨年好像就在昨天,转眼都2009年了。
我也来凑个总结:
最好听的歌是《一起向未来》,最好看的电影是《大宗师》,最惊喜的手机是奇迹,
最想要的车是奇迹幻影,最大的骗局是叶问美化及隐瞒,最可爱的人是奋不顾身救灾的子弟兵,最大的收获是我家闺女牙牙学语了!”
刘施诗翻着评论,看见这么多人称赞杜笙,心里甜滋滋的。
她觉得“负负得正”总结得是真好,小手一点就给这条微博点了个赞。
她却忘了,自己登的是倌方大号。
“少女时代-刘施诗”,这账号粉丝千万,她一点赞,关注列表里的粉丝全看见了。
这相当于她亲自下场推荐:
“2008年总结”的词条热度噌地又涨了一大截,直接挂在了热搜第一。
旁边杨蜜凑过来看,见刘施诗盯着手机傻笑,也不打扰。
大家都知道她有个爱好。
喜欢上网看别人夸杜笙,不光她这样,杨蜜自己也爱翻这些评论,每次看都觉得特骄傲。
这会儿刘怡霏正跟刘施诗头挨着头,一起看网友们的留言,俩人脸上都笑开了花。
唐鄢端着水果走过来,见她俩这模样就知道在看啥,笑着说:
“又在看大家夸你们啊?”
刘怡霏抬头,眼睛亮晶晶的:
“你看这条总结,写得可好了,好多人都提到表哥呢。”
唐鄢凑过去扫了两眼,点头道:
“这博主挺真诚的,不像有些营销号光说漂亮话。
其实普通人的回忆里能有笙哥的影子,才说明他是真的做事了。”
杜笙从书房出来,看见几个姑娘围着手机笑,好奇地问:
“看啥呢这么开心?”
“看你的年度成就展!”
杨蜜把手机递给他:
“一个几万粉的博主总结2008年,十条里八条有你,现在全网都在跟着回忆呢。”
杜笙接过手机翻了翻,摸着下巴笑:
“这姑娘观察得挺细啊,连人人网知识库都提到了。”
“那当然。”
刘施诗自得一笑:
“我还给他点了赞呢,现在更火了。”
杜笙挑眉:
“你大号点的?”
“对啊……”
刘施诗才反应过来,吐了吐舌头:
“忘了切换小号了。”
刘怡霏笑着打趣:
“这下好了,全国人民都知道‘少女时代’认证了这条总结,表哥的排面更足了。”
窗外阳光正好,屋里的人聊着网上的热闹,偶尔传来几句笑。
2008年已经过去,但那些藏在普通人回忆里的瞬间,那些关于杜笙与少女时代的点点滴滴,还在被大家念叨着,慢慢变成了岁月里闪闪发光的碎片。
就像那个博主说的,无论苦甜,总归是往前走的一年。
而有些人有些事,就成了这路上最难忘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