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都市鉴宝:我的眼睛看穿一切-> 第1945章 外来人口 第1945章 外来人口
- 罗俊青点头,道:“是的,这个主要是因为发展的原因。”
“我记得就算是江城这些大城市,好像也就只有五六十的外来人口占比吧?”
杨枫问着。
罗俊青点头,道:“是的,不过这个是因为不同阶段的原因,杨先生应该知道在江城或者是其他的大城市,他们因为发展的时间久,所以很多人是已经有了户籍了,可是在这里,目前大量的人还只是来工作。”
“我明白了,也就是说来这里的人,大部分人都还来不及入户籍,所以按照户籍来算,这里大量都是外地人口?”
杨枫问着。
罗俊青笑着,道:“这个还是因为不少白水城其他地方的人来到这里呢,否则这个比例会更夸张,毕竟东河镇还有附近,本来也就只有十来万人,其中大部分还在外打工。”
“嗯,那也就是这两年其实这里还是入籍不少的?”
“是的,目前这里根据估算,总人口大概在三百多万,目前还在高速增长,估计过完年之后就能到四百万左右了。”
罗俊青说着,又道:“根据统计机构的口径,有一些让我们比较意外的是,本来以为这里大部分吸引的都是附近的人,不过现在实际来看,除了附近城市的人之外,即便是在江城,也有不少人来到这里。”
“这倒是让我有些意外。”
“目前这里流入人口之中最多的,还是附近的几个城市,但也有差不多百分之十左右,是从各大城市来的,这些其实一部分是总部的人,还有一部分则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来这里的。”
罗俊青给杨枫简单的说着这里的一些情况。
杨枫听了之后若有所思,道:“起码说明这里的吸引力,比想象中要大很多。”
“是的,这里毕竟才发展了不到四年。”
罗俊青说着,颇为感慨道:“这个速度,已经是难以想象了,毕竟曾经的这里也仅仅只不过是一个小山村和小镇。”
“对了,这……”
杨枫刚要再说什么。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前面突然传来了剧烈的鞭炮声。
“噼里啪啦!”
鞭炮的声音在楼栋之间回响。
杨枫看了,倒是突然觉得有些奇妙。
毕竟在大城市里,其实大部分时候都还是禁放鞭炮的。
而在这里,反倒是能看到如此多鞭炮,在刚刚修建好的马路上齐鸣。
罗俊青好像也察觉到了杨枫的想法,才道:“这个目前当地的政府也还在讨论这件事情,毕竟当地有着自己的民俗,虽然外地人非常多,但是这个世界本来也不该是因为后面来的人多了,就将原来的人所有的习俗都驱赶出去。”
“嗯,这个很好。”
杨枫点头,道:“但是我也理解,在城市发展的时候,这样的情况总归是不好,到时候慢慢协商就可以了。”
“是,不过这个是他们当地的事情,我们也不好插手。”
“嗯……”
杨枫若有所思,随后才又道:“算了,不提这些了,我看前面好像就有个摆摊的地方,咱们去那边坐一会儿?”
他所指的,是一个路边的行道。
这里本来是一排商铺。
但是因为过年了,许多商铺都已经关门。
本地人却是在这里支起遮阳伞,在下面放上了桌椅,又准备了一些喝的。
许多年轻人聚集在旁边,喝着东西,看着眼前过去的游神,好不惬意。
这个地方因为空出来了许多。
所以过年的时候,倒是正好方便了他们。
罗俊青正好也给杨枫解释道:“过年期间,如果有空余的地方,因为管理人员也全部过年了嘛,所以这些地方正好也就让那些想要出来过年挣点钱的人摆摊。”
“嗯,过完年之后呢?”
“后面会恢复正常的管理,但是在过年的时候毕竟这里还留着不少人,许多本地人,还有不想回家过年的,便都在这里有个伴。”
罗俊青说着,指了指不远处的商业街,道:“你看那边,现在还有许多店开着呢,其实大家或许也是图新鲜,后续还需要慢慢的调整。”
杨枫看着远处,若有所思。
这毕竟是一个全新的城市,所以许多地方没有办法照搬已有的经验。
杨枫看着眼前的城市,颇有几分感慨,道:“这个地方很不错,也适合作为地区的防守区域,如果将来真的有什么变故,这里估计也能成为一个非常不错的聚居点。”
他的声音这一次不大,不过却能让罗俊青刚好听到。
罗俊青觉得奇怪,不知道杨枫突然的话是什么意思。
杨枫没有说什么,只是道:“对了,最近公司的情况怎么样了?”
他终于问到了公司的事情。
罗俊青早就已经准备好了汇报这个。
听到杨枫问起,罗俊青才连忙道:“目前公司的项目,按照进度来看,一年前的项目已经基本全部完成了,我们在过年之前,也将今年规划的项目还有投资这方面,都做好了一半。”
“也就是说,明年也能把今年规划的项目还有投资这些解决?”
“是的,目前我们的部门协调的效率很高,在会议上我们主要负责规划还有决定投资等方面,然后通过时间表去确定要抓紧办好的事情。”
罗俊青大概的跟杨枫汇报了一番。
杨枫听了很是满意,道:“辛苦你了。”
“不,杨先生能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参与一个这样城市的崛起,我非常荣幸。”
罗俊青提起这个的时候,忍不住抬起头,语气之中都带着几分振奋和激动。
其实罗俊青这样的人。
他在被安排到这的时候,就已经是不缺钱的人了。
工作多年的他,财务自由的不管是去哪儿定居,都绝对不会有物质上的缺乏。
到了这个层次的他,追求的更多是精神上的需求。
而恰恰在东河镇工作的时候,才让他感觉到了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城市,而在他的协力之下,如今变成了这繁华模样。
周围本来没有任何一个大城市的破落地区,在这个时候陡然出现了一个大城市。
许多人起码是不用背井离乡,乃至于稍微花费一些时间,就能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