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其他类型 -> 我就是总裁-> 第一百三十九章共产主义新农村 第一百三十九章共产主义新农村
- 于硕讲故事似的讲着桃花镇桃花村的变迁,方展听的如痴如醉,都想把家搬来这里生活了。两人聊着想着就来到了一个农家院,院子是用碗口粗的原木一破两半成板条,板条的长短一样树皮朝外钉的,夹起栅栏都是一样高,外观看既整齐又有些复古。每一根木条都像是原木的,小院的对开门也是和栅栏一样的原木钉的。
来到小院门口,因为方展的身高隔着栅栏也能把院子尽收眼底,这是一个很纯正的农村三间房。农村最常见的三间房有两种,一种就是:一个坐北向南的正方,按照老规矩应该是老人住。然后就是东厢房和西厢房,如果家里子嗣多,东厢房应该是长子住,西厢房是次子住。
还有一种三间房就是于硕家的这样,一栋房三个门,一个门是一间房。于硕家的是自建房设计就按自己的意愿建的,所以每一间都是两室一厨,面积应该都是一样大的。每间都是两扇大玻璃窗,擦的跟海水似的,都能直接看到室内了。这一家子一定都是很爱干净的人。
小院也很干净,水泥地面,进院门的左手边用油布棚了一米宽的雨棚,下面靠北是堆放着整整齐齐的劈好的木绊子,方展的佩服了,介绍一个用来少活动绊子而已,用得着摆的那么整齐吗?找个墙角堆一堆不就行了。靠绊子垛是两辆山地自行车,应该是于硕弟弟和妹妹的吧。因为弟弟上初中,妹妹上高中,都是要去镇里上学的,所以每人一辆。
小院右手边和南边的地面都用砖头砌了30公分宽的花池,想必夏天这个小院一定是花团锦簇、花香四溢吧。但是方展还是注意到了东南角有两棵树,两棵树挨的很近,树头交错,分不出那个枝桠是那棵树的,方展知道,这一定是桃子村长分给她家的桃子种的那棵树吧?
觉得自己走神了,方展摇了一下头。
“阿展,你怎么了?”这是于硕第二次这样叫他,心里美呀。
“没事,看这小院看着看着就走神了。对了,这两棵树为什么这么密啊?”方展微笑着看着他的硕硕。又观察起小院,
“这是桃子村长当年给的桃子的桃核,当时也没想到会长出桃树,这里种了好几个桃核呢,结果就长出两棵树,小树苗的时候不觉得密,等知道密的时候就不敢移苗了,害怕移苗不成功还不如让它们亲如姐妹般地拥在一起慢慢变老呢。”于硕看着当年自己种下的两棵桃树,就觉得真幸福是自己留给爸爸妈妈的,想想心里都美。
方展看着他的硕硕那美滋滋的样子,真想把她拥入怀中狠狠地亲个够,不对,亲不够。他又有点走神了,就听见于硕朝屋里喊:
“爸、妈,我回来了。小弟、小妹,姐姐回来啦!”三扇门开了两扇,探出四个脑袋。东边门是爸爸妈妈和弟弟,很明显弟弟和爸爸妈妈住东边一间,西边的是妹妹,妹妹自己住西边一间。在农村住哪一间都是有说道的,父母必须要住在东边,然后按长幼依次排序。
“啊,姐。”随着叫声东西两个门里就像两只小鹿蹿了出来。看到方展后下意识地停下了脚步,怯怯地仰头看着方展:
“这人也太高了,太帅了吧。”两个小东西在心里腹诽。
“你们好啊,这是给你们的见面礼,看看喜不喜欢。”方展拿出两个手提袋给姐弟俩一人一个。两个小东西一看是笔记本电脑,高兴地跳起来。
“喜欢,喜欢。谢谢姐夫。”姐弟俩是何等聪明,知道此时此刻该讨好谁,怎样讨好。
“不谢,喜欢就好,以后有什么喜欢的就和姐.....姐说哈。”方展很想自称姐夫,开始看到于硕的眼神还是改了姐。
“啊,啊,硕硕回来了?这位是......?”爸爸妈妈慢慢悠悠地走到院门口,他们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很少见到陌生人,又是这么俊的小伙子,都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说话了。
“爸妈,他是姐夫,你们看,给我们买苹果电脑啦。”妹妹心急嘴快抢了姐姐的话头。
“于研、于博,你们的家教呢?怎么可以随便收别人的礼物?”爸爸很严厉地说教。
“是啊,爸爸,他又不是别人。”弟弟帮腔。
“叔叔阿姨好,我叫方展,和硕硕是同事,也是她的男朋友。来的有点急也不知道该带什么样的礼物,二老不要嫌弃就好。”方展既礼貌又谦逊,没有丝毫嫌弃农村人的样子,看样子也不是装出来的,爸爸心中暗喜。
“快进来,不嫌弃,不嫌弃。于博快帮大哥哥提一下礼物。”于硕妈妈叫儿子过来接礼物。硕硕的爸爸这是对自己的子女寄予多大的希望啊,名字都是这么给力,硕士、博士。
于硕挽着方展的手臂进院,方展看了一下于硕挽着的手臂,心里甜滋滋的,这是不是说明于硕完全接受了自己了呢?
他们跟着爸妈一起去了爸妈的房间,一进门是厨房,东西两边是卧室,很显然东屋是爸妈的卧室,西屋是弟弟的卧室。弟弟是回到自己房间看礼物去了。
原来爸妈刚刚正在做饭,于硕把方展让东屋:“阿展,你去陪我爸聊聊天,要么下象棋也行,我爸就是下棋水平不怎么高。”然后就来到厨房:“妈,我来帮你吧。”
“谁说的,我可是村里连续三年的象棋冠军呢。今年春节活动我可是不用参加选拔直接进入决赛的。”爸爸很是不服气的一脸气骄傲。
方展很喜欢于硕家的家庭氛围,叔叔阿姨和自己父母的性格差不多,对子女从来都不是家长作风的训斥,辱骂,自己从小到大挨打只有那一次,就是被老师无辜差评而没能上重点高中。看看硕硕的父母和家庭熏陶,难怪于硕的心理素质、修养和教养都这么好,所以骨子里的东西不是学几天就能够融入骨髓的。表面上可能会装一下,但是装不了永久,比如黎嫚,比如姚琪琪,这骨子里的东西还真不是盖的。
于硕父母不知道硕硕她们要回来,所以没用提前备菜,于硕妈妈歉意地说:
“不知道你们回来,家里没有什么菜。你们今天不走,明天我去镇上买点菜回来好好给你们做点好吃的,今天就先对付对付吧。”
“阿姨,这已经很好啦。我们就是来桃花镇出差,看看离家这么近就回来了。没有打扰到你们就好。”
“不打扰,不打扰。”一家人围坐着餐桌吃饭,温馨和谐,方展很是受用。
吃完饭,妹妹于研就站了起来,抢先道:“姐,我来洗碗,你陪姐夫在村里转转吧。”
姐夫?嗯,这是第二次称呼姐夫,不错,我喜欢。方展心里念叨着,心里早已乐开了花。
“是啊,硕硕,陪你对象好好看看咱们桃花村。去吧。”爸爸对于硕挥了挥也催硕硕。
刚才下棋,他感觉到了,这小伙子不错,可以托付终身。于硕的爸爸没有文化,小时
候家境贫寒读不起书,只是小时候用零食和小伙伴换着看小人书的时候,自学的字还不到一箩筐。但是他还是从中学到了许多道理,学到了怎样的接人待物和什么是礼义廉耻。所以他的孩子虽然出身寒门,但是绝不能贫到连祖宗的规矩都一起贫没了,这是他于长安的底线。
今年的冬雪姗姗来迟,已经进入了十二月也只下了一场雪,还是一场不大的雪。路两边的空地上是薄薄的一层雪在路灯下,就像天女撒下的碎银一样亮晶晶的。
路面上没有雪,是村里的义务工清理的。义工一栏内有规定:凡是下雪天不轮岗,全村男女老少都要上街清雪,这个义务工可以累计。或给奖励或抵消因为犯错而受的惩罚,抵消多少惩罚视情况而定。正因为这个村长制定的所有制度,都利民利村而无公害,所以全村村民无一人反对,并都能自觉遵从遵守。
于硕和方展手牵手漫步在桃花村的小路上,微黄的路灯拉长了两个人的身影,渐渐变短、重叠、又变短、渐渐拉长。他们从村子的东头走到村子的西头,又从村口走到村子的北头。村子的东西南北总面积大约有3000多平方米吧,全村住户240几户,这其中有三分之一是有了桃子以后才过来的外来户。
“你们村很美,夏天一定更美吧?”两个人默默地走着,方展打破了沉默。
“是啊,我们村原来没有这么多住户,人口多是从有了桃子以后就有了外来人口。那些外来人看到了桃子的生意,就花钱在这里买了宅基地,他们买的宅基地都是有年限的,户口依然不在我们这里。我们村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所以村民也都不富裕。村里还有很多荒地因为产粮低所以没有人开肯。有了外来住户以后,他们是没有土地的,没有土地就没有粮食吃。所以那些荒地他们和村委会申请后就被他们开了。”
“那他们不是有两份土地种?”方展虽然不知道农村的土地政策,但是当兵的时候也有去过农村,还是知道一点的。
“那些年,国家对农村土地有明文规定也有政策。开荒地前三年可以不交公粮不交税,但是这些人不行,他们在这里种的是桃花村的地,就属于租种我们村的土地,所以是要交租的。这样那些地不用荒废了,村里还有了收入。所以啊,桃子村长真的很厉害,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给了村里人生路,也鼓了自己的腰包,他来了以后我们村越来越好了,就是邻里之间也都和谐了呢。”
两个人边走边聊走到了村北头,方展隐约可以看到了那一片光秃秃的桃树干。
“那就是桃园吗?”方展借着村子里路灯射过来的微光,朦朦胧胧地看着七杈八杈的树干问。
“是啊,这就是我们村的桃园。各家有各家的园子,游客上谁家的园子自己选择,不像刚刚开始那会,家家派人抢游客,那时候我家是最惨的。因为于研于博都上学,爸爸妈妈年龄又大,根本抢不过他们。每次都是游客没人领的时候,爸妈才会过来领游客。呵呵。”
“硕硕,我们回吧。”
“好。”二人手牵手走在乡间小路上,丢下了两个长长的影子。
这里还真有点共产主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