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季汉刘璋-> 第778章 避而不见 第778章 避而不见
- 平原城外,秦军大营。
出使平原城请见袁谭的郑度,在午后归还了秦军大营,随同一起来的,并非是作为盟友的袁谭,而是数量载满箱子的辎车,车辙深深,可见箱子的份量很重。
“袁谭怎么说?”刘璋淡然问道。
郑度回道:“袁谭说他有所小恙,不便同大王会面。”接着郑度指向一字排开的辎车道:“这些是袁谭送给大王的礼物,也是袁谭为聊表歉意所赠。”
对于袁谭没有应下会面一事,而是拿上一些珠宝金玉奉上,刘璋并没有太大的意外,毕竟袁谭的为人和胆识,刘璋已经是有所了解了。
袁谭其人,中人之姿,胆识庸庸也。
再有一点,喜欢拘留使者的袁谭,想来也担心刘璋趁着会盟的时候拘留他吧,不放他还归平原城。
说来诸侯会盟一事也很少举行了,毕竟昔日秦昭襄王同楚怀王相会于武关时,秦昭襄王不讲武德,将会盟的楚怀王拘留入秦,所故后世之人多少会对会盟有所戒备,不敢轻易会盟。
尤其是刘璋举大众而来,瞧上去有鲸吞河北的志向,这种情况下,袁谭自是只敢缩在平原城内,而不敢出城同刘璋一叙。
“卿意如何?”刘璋问起了郑度的看法。
郑度吐露不平和不屑之意道:“袁谭此行,盖胆怯尔,他以为谁都跟他一样,喜欢监禁使者,乃至于加害使者,正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刘璋摇了摇头,他倒是为袁谭说了一句好话:“我军数万在此,而袁谭麾下兵不满万,且还是从河间败退下来的败卒,袁谭不敢出城一会,也算是情有可原。”
“到底还是胆怯,以及多疑,竟是疑心大王会去做下作的事情。”郑度对于袁谭还是不屑的态度,他认为袁谭是在以己度人,简直是小肚鸡肠。
“罢了。”没有在会盟一事上纠结什么,刘璋向郑度追问了一句:“邀请袁谭出兵,一起攻伐河间的事情,袁谭怎么说。”
“袁谭只是推脱。”郑度摇了摇头道:“袁谭以其麾下将士久战疲敝,就算出兵也助阵不了大王,因而让大王自行其便。”
“袁谭打的好主意。”刘璋发出一声轻蔑的笑声,他哪里不明白,袁谭这是想坐山观虎斗,谋图收渔翁之利。
“是好主意。”郑度嗤笑道:“袁谭此行,八成是盘算着大王和袁尚在河间虎斗一场,他则安坐平原城。”
“不过这两虎相争,实力相差不大的时候,旁观者才可收渔翁之利,而今大王以龙虎之资,对上袁尚这条丧家之犬,想来是手到擒来,哪里会有袁谭收渔翁之利的机会呢?”
“大王。”郑度吐槽完袁谭异想天开的念头后,他进言道:“这袁谭同我关中结盟,乃至于愿为臣下,如今在袁尚遁走后,却是心中存贰,如此反复的品性,与昔日的温侯吕布相去不远。”
“以臣之见,不如趁着我大军在此,拿下平原城,不给袁谭在我大军北上河间后,于我军后方搅弄风雨的机会。”
“不急。”刘璋微微摇了摇头,他现在还不想对袁谭动手,尽管他已经从内应辛毗处得知了袁谭的确是个不讲忠信、首鼠两端的人。
可在袁谭进一步做出冒犯的事情之前,让刘璋能够有理由充分的旗号去对袁谭做出攻伐,他却是打算先留着袁谭,给袁谭犯错的机会。
给出了反对的结果,这里刘璋给出了反对的理由:“袁谭、袁尚二人,实力的话,以袁尚较为强一些,而袁谭自河间兵败,已然不成气候。”
“如今孤意是先难后易,北上河间讨定袁尚,而后返身料理了袁谭,总之这一次,河北将没有袁氏的立足之地。”
“大王既是谋定,宜从大王所想。”郑度没有多言什么,他作为谋士提出建议,接不接受是刘璋的事情,况且刘璋一贯做出的决定都是正确的,少有错谬的时候,他自然是唯刘璋马首是瞻。
而后刘璋挥手让郑度退下,他则是斟酌起了眼前的战事。
先袁尚后袁谭,这条战略的产生,一方面的确是因为袁尚实力强些,而袁谭不成气候,早处理晚料理结果大差不差。
但另一方面,刘璋是出自对他那位同宗刘备的担心。
刘备前面攻取右北平、辽西等郡,和袁尚不是在同一个战壕,而是彼此对立的两个战壕,关系称不上友好。
可如今,刘璋举动征讨河北,有着鲸吞河北的气象。
这样的情况下,袁谭和袁尚两兄弟心中惊恐,刘备也当多少会有些担忧,担忧袁谭和袁尚兵败后,刘璋会顺势攻取右北平和辽西,乃至于一路北进,夺取辽东。
唇亡则齿寒,是一条颠破不破的道理。再加上刘备也不是目光短浅的人,那就有很大的概率出现袁尚和刘备勾结的情况。
所故刘璋即刻北上攻伐河间,就是不打算给袁尚和刘备联手的机会,这是以快打慢的法子,只要你的攻速够快,敌人就很难来得及应对。
“着令。”刘璋定了主意。
“沈弥和娄发作为先锋,急速北上,不使逃窜的袁尚所部有休养调整的机会。”
“另,甘宁所部奔向渤海,汇合沈弥和娄发二将,一起拿下渤海,而后三将兵马汇合,杀向河间。”
这里还有对吴懿、张任所部的命令,吴懿、张任前面受命于刘璋,自常山国出发奔赴幽州,一来牵制幽州的兵马,二来伺机攻取幽州,现在吴懿、张任还是受着同样的命令,不过他们需要考虑袁尚奔赴幽州的可能。
在沈弥和娄发出动后,刘璋也开始动身北上,袁尚在哪,他这位主帅也合该在哪,追着袁尚砍就完事了。
北上的那一日,刘璋顾念着平原城内的袁谭,他安排了阴溥和孟达,一北一西,屯驻在平原城的边界地带,监视着平原郡内袁谭的动向,以防袁谭有什么异样的举动。
平原城内。
在刘璋大军抵达平原城下后,袁谭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安稳,毕竟数万虎狼之师就在自家隔壁安营扎寨,等闲人都不可能不去担忧。
尤其是在刘璋遣使邀请袁谭会面,而袁谭托词拒绝后,袁谭时不时生出忧惧的念头来——拒绝会面一事如果触发了刘璋的怒火,小小的一个平原城,是否能挡得住虎狼一般的秦军。
多少次,袁谭都想着是否干脆的抛弃平原城,遁走到大河南岸的齐国去,那里青州别驾王脩还在坚守,是他可选的一个委身之处。
不过好在,秦王刘璋并没有因为他拒绝会面,而对平原城大打出手,反倒因为他奉上金银珠宝,做出了回礼的举措来。
紧接着,秦军开始出现北上的迹象,让袁谭心中更是大定。
尤其是秦王刘璋为了申明盟友之义,着令秦军退出了平原郡,将平原郡交到了自家的手上,这不免令袁谭感慨刘璋有古君子之风,简直是仁厚长者。
不过这里还是有一二小瑕疵,那就是秦军各有数千兵马,屯于平原郡的北面和西面边境地带,瞧上去是用作监视平原郡所用。
只是这一小瑕疵袁谭也能理解,毕竟秦王就算再放心和他的盟友之谊,但该有的防备还是应该有的,不然秦王刘璋也不会有今日之煊赫。
这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呀。
“郭卿。”在最后一批秦军北上后,心情大好的袁谭向郭图问道:“你说秦王如果荡平了河间、幽州,会不会返过身来对付我们。”
“到时候,我等又该如何自处。”
郭图捋着胡须,从容言道:“公子勿忧,这少公子同秦军的这场大战,于少公子而言,是生死存亡之战,于秦军而言,不过是为了疆土功勋。”
“所故两方的斗志,当以少公子略胜少许,如此一来,两方大战,虽是少公子兵力逊于秦军,但结果当是两败俱伤。”
“秦军就算能够讨定少公子,也是惨胜,一时间当是没有什么气力对付我军。”
“再者……”
随着郭图的话,袁谭蹙起的眉宇微微展开了些,他追问道:“对于眼下的时局,郭卿还有什么高见?”
“再者么。”郭图淡然笑道:“辽西刘备,当是不会放任少公子为秦军所灭,何者?有少公子在,秦军与辽西隔着幽州,两不相干,而秦军若是夺了幽州,必然会窥伺辽西、辽东之地,以求全取幽州。”
“所故,臣下料定,少公子多半会发书于辽西,求得刘备出兵相助,而刘备麾下,有万人敌关羽、张飞等骁将,足以同秦军周旋一二。”
“有少公子和刘备在,秦军安得闲暇窥伺我平原郡。”
“善。”袁谭抚掌赞道:“听郭卿一席话语,谭如拨开乌云见青天也。”
“还有。”郭图继续阐述他的观点和看法:“中原曹操,与少公子有盟友之谊,会当出兵救援少公子。”
听到曹操二字,袁谭眉宇间露出不喜,前面曹操图谋青州,又与袁尚结盟对付他,让他对曹操的观感不是很好。
郭图察于细微,他瞧出了袁谭的不喜,不过他还是继续说道:“听闻前面少公子遣使许都,求援于曹操,而曹操已然应诺。”
“如今曹军先锋人马已经出发,想来曹操不日也将抵达大河南岸,筹备渡河袭扰秦军后方的事宜。”
“北有少公子、刘备,南有曹操,河北之地,秦军就不要妄想定于一时了,如此公子就有机会和时间慢慢筹划。”
“大善。”袁谭颔首点头,眉宇间的忧烦一扫而空,只剩下踌躇满志的目光,好似瞟见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如郭图所言,袁谭打算坐山观虎斗,先积蓄力量,然后伺机而动,总之,河北是他的,魏公也合该由他出任。
……
辽西。
在听说秦王大举出兵的情况下,刘备放弃了在蓟县同审配角力的行为,也是蓟县为审配守御的无懈可击,而辽东辽西土地贫瘠,出产不阜,不足以供应大军连年征战。
所故刘备为了节省粮草辎重,也是为了静观时局的需要,干脆的从蓟县退兵返回了辽西,而后他分遣斥候和间细,密切关注着河北州郡的情况,尤其是秦军的动向。
“吴懿、张任二将,为秦王所遣,自常山国北上,似是有意谋取幽州。”田畴作为刘备的谋臣,他道出了最新收到的消息,同时给出了他的看法。
“虽是间细以为吴懿、张任是有意谋取幽州,然臣下以为,事情未必如此。”
“此臣下之见,吴懿、张任所部兵马不过两万,且多新卒,当是只作为牵制幽州,以防审配从容调遣幽州兵马南下助阵袁尚。”
“田卿言之在理。”刘备微微颔首,审配虽说野战不行,但守御起来就好比乌龟一般,将蓟县打造成铁桶一座,让刘备是无可奈何。
所故,在刘备看来,单以吴懿、张任的兵马,要说任务是图谋幽州、攻取蓟县,那就是天方夜谭了。
“袁尚呢?”刘备关怀起了袁尚的情况。
田畴答道:“秦军主力是兵向平原,袁尚闻之,担心被袁谭和秦军内外夹击,所故退走奔向了河间。”
“退走河间,袁氏这是气数将尽吗?”刘备为袁氏叹息了一声,念想往日袁绍在时,河北声势是如何的煊赫,如今袁绍亡故,袁谭、袁尚兄弟相争,河北又是如何的凄惨。
“主公。”田畴拱手进言道:“袁尚若亡,秦军当是兵向我辽西了,到时候,只怕是我军兵少,不足以当秦军大众。”
“臣下的意思,是派人和袁尚接触一二,或可与袁尚结盟,并力对付秦军,以免唇亡而齿寒。”
“嗯。”刘备斟酌一二后,他点了点头,认可下了田畴的建议,毕竟当下局势如田畴所言,他和袁尚似乎是被绑在一块了,袁尚若亡,他的辽西多半也难以保住。
“不知何人愿意为使?”刘备向一众文武问道。
简雍出席道:“臣下愿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