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网游动漫 -> 霍格沃茨:我能看到你的名字-> 148 回望的坐标

148 回望的坐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房门被维德反手合上,将室内的光线与外面潮湿的走廊相互隔绝。

    转过身的时候,维德神色如常地问:“教授,我还以为你最近不会离开英国。”

    “据说我们的朋友汤姆有了一个绝妙的劫狱计划,但是他大约还要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邓布利多将斗篷搭在衣架上,走向房间内那张旅馆布置的旧扶手椅,坐了下来,随后道:

    “所以我也能抽空出来转一转……怎么样,美国‘普通人’的生活还习惯吗?哦!”

    他惊愕地起身,然后从旁边的外套下面摸出了一只眼睛很大的蜗牛。

    “抱歉,维德……我不知道你还在自己的衣服里养了宠物。”

    维德无奈地垂下肩膀,走过去接过蜗牛:“别开玩笑了,教授。我不信你看不出它只是一个魔偶。”

    蜗牛在维德的怀里颤抖,仿佛受到了很大的惊吓,一双眼睛都弯成了波浪线。

    邓布利多饶有兴致地探头看看它,身体微微前倾,对这只琥珀色的蜗牛认真地说:

    “请原谅我的冒犯,小家伙。我不是故意坐到你的身上的。”

    蜗牛魔偶小心翼翼地从维德掌心探出脑袋,两根触角摆动着,神奇地让每个人都理解了它的意思——“没关系”。

    “感谢你的宽容。”邓布利多笑呵呵地说,随后直起身,目光从蜗牛转移到维德脸上,问:“这个可爱的小家伙不会说话吗?”

    “会。”维德道:“但并不是每个魔偶都很健谈,它恰好属于容易害羞又喜欢安静的那一类。”

    他伸出手掌,蜗牛便顺着他的手指飞快地爬到床上,钻到枕头下面,把自己藏得严严实实,只有一对触角偶尔探出来。

    邓布利多看着这一幕,眼中带着深深地笑意,仿佛连跨越千里的疲惫都消失了。

    “确实非常有趣。”他对维德道:“我大概理解,你为什么总是偏爱这种小动物的形象了。”

    维德笑道:“除了可爱,它们能让看见的人都放松警惕,谁在谈话的时候,会警惕自家窗台下面的小虫子呢?”

    “比如说……”邓布利多道:“这两天布满纽约的那些小蜗牛?”

    维德点了点头,并没有隐瞒的意思:“其实绝大部分都是正常的蜗牛——蜗牛卵在合适的温度和湿度下,只要几天就能孵化,风暴来临之前,我们培育了大量的蜗牛,它们是最好的障眼法。”

    邓布利多想到刚才那只蜗牛飞快躲藏的模样,心中了然——即使有人怀疑到维德,恐怕也很难将他布置的魔偶找出来。

    因为人们能直接看到的,其实全都是真正的蜗牛。

    并且,他无法不注意到一个词——

    “我们”。

    与维德为伴的,到底是他的魔偶……还是巫粹党?

    在邓布利多思绪漂移的片刻,维德起身,取出了厚厚的一沓文件。

    “我虽然是为肃清者而来。但是到了美国以后,才得知这边潜藏着一个远比肃清者危险、也比他们邪恶的组织——普罗米修斯。”

    “教授,您先看一看这个。”

    邓布利多接过文件,首先就注意到最上面的一迭文件纸张泛黄,卷曲的弧度,还有在频繁的翻阅下泛起一层细密绒毛的边缘。

    这份文件存在的时间已经很久了……那么,是谁把它转交给维德的呢?

    他的脑海中顿时闪过了一个老朋友的身影。

    邓布利多心中涌上一股愠怒,随后才看向后面的内容——

    秘密绑架、诱骗、贩卖展现出魔法资质的孩子,连一些戒心不强的成年巫师也变成了那些人的猎物。

    解剖、基因解析、器官移植、嵌合与杂交、特异性病毒研发、感官过载实验……

    能想到的,或者不能想象的极端邪恶,都被呈现在白纸黑字上。

    就算是死亡,“实验体”也无法得到安息,遗体的每一部分都会被利用得彻彻底底。

    原来梅贝尔等人的遭遇并非极限,那群人还能做出更加非人的举动来。

    文字的部分已经让人难以解说,更不必说,中间还穿插了大量的血淋淋的图片。

    当然,受害的并不只有巫师,绝大部分还是普通人——是流浪者、边缘人群、战败国家的俘虏、甚至是本国“无端失踪”的公民和伤残的士兵。

    无论哪种肤色或是种族,亦或者是国别与信仰,在那些人眼中都没有差别,全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耗材。

    像哈灵顿那样,直接将实验用在自己身上的人很少很少,大部分普罗米修斯成员都在等待实验成功率被拔高到没有生命危险的程度。

    在此之前,无数的普通人就成为了他们通往胜利的踏脚石。

    之后的文件,是在飓风事件中那些死者的所作所为——

    那些道貌岸然的政客,光鲜亮丽的社交达人、富可敌国的财阀,每一个都对普罗米修斯的所作所为心知肚明,同时每一个人都在为那份计划保驾护航、提供资源,并期待着实验成功的那一天。

    不可否认,邓布利多就是为了纽约一夕之间集中出现的大量死亡事件而匆匆赶到美国,直到敲门之前,他都一直在心里权衡着该怎样展开这场谈话。

    然而在看完资料以后,他眼中惯常的温和与宽容被一种更深邃、更冰冷的东西所取代了。

    这一刻,就连他也认为,这些人……确实该死。

    甚至有种他们死得太过轻易的感觉。

    然而,在看向维德之后,邓布利多难以察觉地深吸一口气,将那瞬间涌起的怒意重新压回理智深处。

    维德本身性格就有些危险,身旁还有格林德沃那些人的鼓动……他们不会约束他,只会赞赏他的果决,乐于看到他放下道德和原则……

    所以,邓布利多决不能让自己成为那个进一步点燃引线的人。但如果只剩下苛责与说教,那也将会是他最大的失败。

    他必须成为一根缆绳、一个可以回望的坐标……不要让眼前的少年被风暴卷入迷途。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