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1978:开局被返城女知青骗婚-> 521 少林寺试映,全香江翘首以盼(求全订)

521 少林寺试映,全香江翘首以盼(求全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章节报错

    “老大,邹文怀的人又打电话来了,说晚上在半岛酒店摆和头酒,无论如何要赏面,价钱随便我们开!”

    袁长仁接完一个电话,苦着脸对袁合平说。

    “又是半岛酒店?这半个月都第几次了?”袁合平烦躁地抓了抓头发,说道:

    “金公主那个雷老板,派人送了张支票过来,说是预付的稿酬,连剧本大纲都不要,只要肯点头合作就行!”

    “新艺城的麦嘉更绝!”袁长仁压低声音,说道,“说只要肯透露名字,他们新戏的武术指导,就包给我们袁家班,抽成再加三个点!”

    兄弟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脸上看到了同样的无奈,和一种近乎荒诞的滑稽感。

    这些人,平日里或许对程学民那个北佬嗤之以鼻,或在报纸上隔空打打嘴仗。

    现在却像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围着他们这两个知情人,想要挖出那个他们绝对想不到,也不敢想的人。

    “挑!让他们挖!使劲挖!”袁合平终于忍不住,骂了一句,带着一种破罐子破摔的狠劲,说道:

    “等哪天他们真把那个鬼才挖出来了,看到底是谁后的傻眼!是邹文怀的脸绿,还是雷觉坤的眼凸!那才叫好看!那才叫精采喽!”

    袁长仁也被兄长的情绪感染,苦笑中带着一丝报复性的快意,说道:

    “到时候,只怕全香江的电影老大,下巴都要掉到地上!看他们还敢不敢小瞧人!”

    尽管对外守口如瓶,但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和越来越诱人的条件,袁家兄弟心里也难免打鼓。

    这天夜里,兄弟俩再次悄悄来到了长城酒店,敲响了程学民的房门。

    程学民刚结束《救赎》的夜戏,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依旧清醒。

    听完袁合平带着歉意和忧虑的叙述,他并没有像上次那样轻松地表示理解。

    而是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

    房间里只亮着一盏台灯,光线昏黄,将三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墙壁上。

    “小程老师!”袁合平语气沉重,说道,“现在的风声越来越紧,我们怕……迟早有一天会瞒不住。

    邹文怀,雷觉坤他们,都不是省油的灯。万一……万一真的查到你这里,会不会对您……对您新电影《少林寺》有什么影响?”

    程学民抬起眼,目光在袁家兄弟焦虑的脸上扫过,忽然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冷峻和算计:

    “袁师傅,你们觉得,他们为什么这么想挖出这个编剧?”

    袁长仁脱口而出:“当然是因为《奇门遁甲》卖座啊!谁不想赚钱!”

    “没错,是因为卖座。”程学民点点头,说道,“但他们想挖人,不仅仅是为了钱,更是因为……

    他们感到了威胁,或者说,看到了他们无法理解,无法掌控的新玩法。他们害怕了。”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楼下霓虹闪烁的街道,背对着袁家兄弟,缓缓说道:“香江的电影圈,看似热闹,其实格局固化很久了。”

    “邵氏、嘉禾、金公主、新艺城,几家老大瓜分市场,什么样的片子能卖钱,什么样的片子不能卖,似乎已经有了定式。

    突然冒出《奇门遁甲》这样不按常理出牌,还能大卖的电影,等于是在告诉他们,游戏规则可能要变了。

    他们急着挖人,是想把这种变量重新纳入他们熟悉的掌控之中,或者,至少不能让它被对手抢去。”

    他转过身,昏黄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轮廓,继续说道:“既然他们这么想找,那就让他们继续找好了。找得越凶,说明他们越不安。”

    “《奇门遁甲》的成功,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他们的焦虑。这种焦虑,对我们来说,未必是坏事。”

    “您的意思是……”袁合平似乎有些明白了。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时间。”程学民点头,说道。

    《少林寺》马上就要上映,《救赎》的拍摄也在关键阶段。

    这两部新电影,关乎着程学民东厂的成败,毕竟这都快六月份了,他们东厂只有开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创汇一分美金。

    所以,时间上程学民得提速了。

    保底也是必须保证,《肖克申的救赎》要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出现,留给程学民的时间不多了,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

    跟着程学民走回沙发坐下,语气变得沉稳而坚定,说道:“他们要挖,就让他们在外面兜圈子。”

    “袁师傅你们兄弟俩,继续按照我们商量好的说辞应付,态度要诚恳,诉苦要真实,就是咬死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帮忙,其他的,一概不知。把水搅得越浑越好。”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有时候,一个看不见的对手,比一个看得见的对手,更能让他们分散注意力,也更能让我们在暗中布局。

    等过段时间,我再给袁师傅你们写个本子,再刺激刺激一下他们!”

    “啊?!好的好的!小程老师你放心,我们知道该怎么配合你的!”

    “反正外面的事,我们来应付,绝不会让他们打扰到您这边的正事。”

    袁氏兄弟听到程学民,又要给他们和平影业写新的剧本,简直不要太狂喜!

    要知道!

    无论是太极还是长城的人吓鬼,人吓人系列,还是他们的奇门遁甲,这可都是票房的保证!

    只要程学民帮着写剧本,那必定是票房保证,就等着大赚特赚吧!

    等送走袁家兄弟,程学民脸上也是露出了古怪的脸色!

    都在找那个《奇门遁甲》的鬼才?

    这要是让那帮人知道,这个奇门遁甲就是出至他程学民之手,会不会直接傻眼,被打击到道心瞬间破碎?

    反正别的不多说,其实程学民还是蛮期待,他这个《奇门遁甲》的马甲,被嘉禾他们给挖出来的时候。

    接着,程学民就继续投入到了少林寺的后期制作,以及《肖克申的救赎》的同步拍摄工作中!

    香江的雨季缠绵不休,湿热的空气仿佛能拧出水来。

    长城电影那间混音室的门被推开,一股胶片显影液,和旧空调冷气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

    程学民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将最后一本混录完成的《少林寺》样片胶片盒,轻轻放在工作台上,发出咔哒一声轻响。

    连续几十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冲刺,声音的每一处细节,棍棒破风的呼啸、僧侣吐纳的沉喝、瀑布奔流的轰鸣,甚至角色细微的呼吸节奏,都已精准地镶嵌在胶片齿孔间的声轨上。

    他走到窗边,猛地拉开厚重的窗帘,午后的阳光刺破乌云,在他疲惫却锐利依旧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傅先生!”程学民的声音因长时间指挥混音而有些沙哑,但带着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说道,“可以通知下去啦!”

    “明天上午九点,一号标准放映厅,内部试映。烦请我们相熟的那几位影评人前来观影!

    “还有邵爵士和方太那边,也发一份正式的邀请函。”

    傅齐接过还带着机器余温的胶片盒,感觉重若千钧,连忙点头说道:“好的没问题,小程老师!我马上安排!你先回去休息一下吧,脸色很差。”

    他看着程学民深陷的眼窝,和下巴上新冒出的胡茬,忍不住劝道。

    程学民摆了摆手,抓起搭在椅背上的外套,说道:“不了,我去《救赎》那边看看夜景的布光。”

    说完,他头也不回地大步走出混音室,背影在狭长的走廊光影中拉得修长。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香江电影圈的小圈子。

    第二天上午还不到八点三刻,长城公司一号标准放映厅门口,已聚拢了不少人。

    收到邀请的媒体记者架起了相机,镁光灯在略显昏暗的走廊里不时闪烁。

    受邀的影评人,文艺界人士低声交谈,气氛凝重中透着掩饰不住的好奇。

    邵爵士和方逸铧女士那边,并没有亲自过来,而是安排了一个经理过来。

    剩下的基本就是左派自己人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初版《少林寺》的导演陈文。

    他穿着朴素的中山装,早早便到了,独自坐在前排偏左的位置,腰杆挺得笔直,双手紧握放在膝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周围的窃窃私语似乎都与他无关,他的全部心神仿佛都已沉浸在对即将看到的画面的期待、审视,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中。

    这部他曾倾注心血却中途搁浅的项目,如今被一个来自内地的年轻人接手,会呈现出何等模样?

    他不断回想程学民的《太极》,那部片子的确灵气逼人,但《少林寺》题材更厚重,格局更大,他能否驾驭?

    八点五十八分,放映厅的灯光次第暗下,只剩下安全出口微弱的绿光。

    嘈杂的人声瞬间平息,被一种紧张的寂静取代。

    沉重的丝绒帷幕缓缓拉开,雪白的银幕亮起。胶片通过放映机片门的哒哒声,在寂静中格外清晰。

    没有冗长的片头,直接切入画面。

    隋末乱世,荒芜的黄河滩涂,烟尘蔽日。

    于承惠饰演的反派王仁则纵马驰骋,鹰顾狼视,镜头凌厉地扫过被驱役的民夫惨状。

    紧接着,少年由李连洁主演的觉远目睹父亲被杀,雨中逃亡,昏厥在少林寺山门前……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

    陈文的身体微微前倾。

    镜头语言,叙事节奏,与他当初设计的文人化,偏重考据的风格截然不同!

    程学民的镜头充满动感与力量,每一个画面都像绷紧的弓弦。

    而当少林寺大门开启,晨光中武僧练武的宏大场面展开时,陈文忍不住轻轻呵出了一口气。

    那不是表演,那是真正的功夫!

    长镜头下,李连洁和众多全国武术冠军出身的演员们,将少林棍法、拳法、刀术演绎得虎虎生风,拳拳到肉。

    没有花哨的剪辑技巧,全是实打实的长镜头真功夫!

    棍棒交击的闷响,腾挪跳跃的破风声,吐气开合的呼喝,通过昨晚才刚刚最终确定的混音效果,如同惊雷在放映厅内炸响,震得人耳膜发嗡,心潮澎湃。

    “这……这根本不是电影,这是武术纪录片啊!”后排一个影评人忍不住对同伴低语,声音带着颤抖。

    “你看那眼神!李连洁那靓仔,眼神里有戏!从懵懂少年到复仇使者的转变,层次分明!”另一个资深影评人扶了扶眼镜,喃喃道。

    当影片进行到高潮部分,十三棍僧救唐王,雨夜突袭王府的戏码时,整个放映厅落针可闻。

    巧妙利用地形、水缸、竹竿的实战化打斗设计,将紧张感渲染到极致。

    程学民对声音的极致运用,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雨声、刀剑碰撞声、呐喊声、身体砸地的闷响、远处传来的更鼓声……交织成一曲令人血脉贲张的战斗交响乐。

    陈文导演放在膝盖上的手,不知何时已经紧紧攥成了拳头。

    他脸上的肌肉微微抽搐,那不是愤怒,而是极度震撼下的生理反应。

    他脑海中不断对比着自己当初的拍摄素材。

    那些更注重意境,更文人化的慢节奏叙事,在程学民这种充满原始生命力,节奏紧凑如暴雨倾盆的呈现方式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他原本以为程学民至多是在《太极》的基础上有所精进,却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充满野性与力量的康庄大道!

    这不是超越,这是颠覆!

    影片在一曲苍凉雄浑的《牧羊曲》和觉远受戒,目光坚定望向远方的镜头中结束。

    当完字出现在银幕上时,放映厅内陷入了长达数秒的死寂。

    然后!

    哗!!!

    如同堤坝崩溃,掌声毫无征兆地爆发出来,从一开始的零星迅速汇成雷鸣般的洪流!

    灯光尚未亮起,许多人就已经激动地站了起来,拼命鼓掌,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放映室的方向,寻找那个年轻导演的身影。

    陈文导演是最后一个站起来的。

    他缓缓起身,动作有些僵硬,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仿佛要将胸腔里那股澎湃的情绪压下去。

    他转过身,正好看到程学民,不知何时已站在放映厅入口处,背对着走廊的光,面容隐在阴影中,只有挺拔的轮廓清晰可见。

    陈文拨开人群,大步流星地走到程学民面前。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新老两代少林寺导演的历史性会面上。

    记者们的相机镜头对准了他们。

    陈文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程学民的手,用力摇晃着,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哽咽:

    “程导演!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我陈文……服了!心服口服!”

    “这部《少林寺》,你拍出了我当年想拍却没能拍出的魂!少林功夫的魂!中华武术的魂!”

    程学民脸上带着谦逊的微笑,反手也握住陈文的手,说道:“陈导,您过奖了。”

    “是您和前辈们打下了基础,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做了一些新的尝试。没有您之前的探索,就没有今天的《少林寺》。”

    “不!不是尝试!是成功!是巨大的成功!”陈文用力摇头,转向周围的人群,声音提高了几度,仿佛要向所有人宣告:

    “诸位!我陈文今天把话放在这里!程学民导演的这部《少林寺》,必将载入中国电影史册!这才是真正的功夫片!这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大片!”

    放映厅内的狂热气氛尚未平息,嗅觉灵敏的媒体,已经将程学民和陈文团团围住。

    “程导!谈谈感想!对票房有何预期?”

    “陈导,您真的认为这部《少林寺》超越了您最初的构想吗?”

    “程导,请问您对刘家良导演的《武馆》有何评价?”

    程学民应对得体,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感谢各位的厚爱。《少林寺》是我们全体剧组人员心血的结果。”

    “至于票房,交给观众评判。我对我们的电影有信心。”

    对于刘家良,他则巧妙避开直接比较,“刘师傅是南派功夫的大家,我很尊敬他。市场很大,容得下多种风格的作品。”

    然而,媒体的报道可不会如此温和。

    当天下午,香江的报摊就被各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淹没:

    “《少林寺》内部试映引爆全场,陈文导演心悦诚服:后生可畏!”

    “真功夫震撼香江!程学民再造票房神话?”

    “邵爵士力挺,陈文叹服,《少林寺》未映先火!”

    “北派功夫片碾压南拳?刘家良《武馆》遭遇最强挑战!”

    电台,电视的娱乐新闻,更是全天候滚动播放试映会的盛况,剪辑进去的精彩打斗片段,和陈文激动称赞的画面,不断刺激着市民的神经。

    茶餐厅里,电车上,人们热议的不再是程学民之前的毒舌言论,而是《少林寺》中那令人眼花缭乱的真实功夫和震撼的视听效果。

    这股由官方媒体和业内权威背书的热潮,如同海啸般席卷全城,也毫不意外地冲垮了刘家良最后的心理防线。

    ……

    求月票求全订,谢谢!谢谢!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