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wangshugu.info
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手机阅读
望书阁 -> 都市言情 -> 影帝:我谢谢你哦->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耍花样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耍花样
- 巴黎街头。
剧组封闭了一整条街道,用于拍摄片中最劲爆的一场街头戏。
也就是轰炸巴黎的戏份。
相信任何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哪怕不记得情节,不记得演员长相。
但一定会记得埃菲尔铁塔被绿色的纳米虫弹头腐蚀,倒塌的震撼场面。
当然,第二部来了个更震撼的。
上演了一出空天弹头,一发毁灭伦敦。
就是从近地空间站,投放一根钨棒,利用重力加速攻击地壳,用冲击波造成大规模伤害。
其实纯扯淡。
就因为这部片子,华夏军部做导弹实验时,仿照电影中的技术做了实地试验。
结果钨棒只能砸出一个一平米大小的坑,威力还没有一发125炮大。
华夏科学家都感叹。
“这是把我们当老毛子了。”
当年里根搞的“星球大战”计划,不就是放卫星,满嘴跑火车损耗苏联国力。
相比第二部,虽然《特种部队》第一部的科幻成份更高,但反而剧本设计更严谨。
比如……
“麦卡伦的身高是1米8。”
“他的影子长度为46公分。”
“所以根据计算,他所在的位置,应该是在北极冰盖。”
单眼带着红外镜头,片中代号布雷克的通讯员边走边说道。
主角团是通过一张片中名叫麦卡伦的反派头目的照片,推断出了眼镜蛇的基地所在。
这位麦卡伦是祖传的军火贩子,高祖因为同时卖给英法两边武器,被带上了烧红的铁面具。
基本就是游坦之那模样。
中西方文学果然是共同的。
麦卡伦监守自盗,用北约的资金制造纳米虫弹头,又派人去抢夺,用于威慑全球。
其结局是被眼镜蛇指挥官注射纳米虫改变样貌,和祖先一样带上了铁面具。
并从此化名为迪斯特罗,也就是原版兵人的名字。
演麦卡伦的这位叫克里斯托弗·埃克莱斯顿。
出演过长寿英剧《神秘博士》,并饰演第九代博士。
《神秘博士》这片子为全世界诡异,奇幻文学作品都提供了大量素材。
尤其是几个知名反派怪物。
量子态,一旦被观察到就会停止运动,视线挪开就会发动进攻的哭泣天使。
只要一挪开视线,就会彻底被观察对象遗忘的怪物“寂静”。
后来的科幻韩剧《寂静之海》,基本1:1照搬了《神秘博士》中的《火星之水》。
是非常明显的抄袭。
这老哥能演《神秘博士》,相当于在国内出演了《神探狄仁杰》,《乡村爱情》这种国民度的片子。
不过在剧组时,张远基本很少与这位交流。
因为老哥脾气不好。
不是那种癫佬,神经病。
而是特别傲,那种学院派的傲慢演员。
这老哥还演过《雷神2》中的黑暗精灵老大“麻辣鸡丝”。
因为“念完经打和尚”,拍完戏,挣完钱了说片子和自己的角色烂,自己演这戏就是为了赚钱恰饭,被漫威给拉黑了。
这种人你说他是艺术家心态假清高也好,或者说是对作品不满也罢。
就是不太好沟通,张远也没必要热脸去贴冷屁股。
在片中,他饰演的麦卡伦因为一张照片,从而被顺藤摸瓜,发现了北极基地位置。
这种分析方法是现实存在的,叫球面三角学。
理论和公式有一堆,不赘述。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物体与自身投影的比例,再加上日期,能够推断出物体所在坐标。
或者知道坐标,反推日期也可以。
64年那会儿,小鬼子就是通过《人民画报》的铁人王进喜封面照,推断出了大庆油田的具体位置。
用的就是球面三角学。
在得知具体位置后,一帮小鬼子战争余孽破防了。
因为他们发现,侵略战争时期,岛国科研团队曾经在此地进行过石油勘探。
最近时只距离大庆油田的开采地不到50公里。
于是有一帮余孽又给出论调,说如果当年发现大庆油田,就能获得太平洋战争的胜利。
他们每次都是这么说。
还有“命运20分钟”,说如果中途岛海战自己发现了对方的轰炸机编队,如果南云忠一没有来回倒腾鱼雷和高爆弹,他们就能赢得海战,并一路打到老美本土。
怎么那么多如果呢?
其实就是军国主义余孽野心不死的幻想。
实则小鬼子无论怎么折腾,都不可能赢。
岛国人几千年来都是如此,总以为不断磨练战术,就能天下无敌。
但因其民族特性所带来的战略短视却从未更改。
“哇哦!”
街边的围观群众发出阵阵惊呼。
一辆道具车上,张远探出身子,与蛇眼搏斗。
电影中看着车速很快,其实现场很慢,都是靠剪辑和镜头让观众感觉刺激。
老巴黎群众也爱凑热闹。
尤其看到张远与帕克老哥两人近距离肉搏,拳脚相加,就更来劲了。
老外就爱看拳拳到肉的打斗!
相较于在巴黎街头看热闹的老外,帝都电影院中,同样在看银幕上张远拳拳到肉打斗的这位却高兴不起来。
甚至满脸愤恨。
陆穿非常不开心。
尤其是得知自己的电影次周排片不如《叶问》后,相当郁闷。
而后出门带上口罩,去影院看一看这部击败自己的对手到底如何。
结果看了一半就起身离开。
“什么玩意!”
“这种片子竟然比我的《南京南京》票房更高?”
“打来打去的,有什么好看?”
“一点都没有艺术价值,也没有历史价值!”
人都是主观的。
有句民间俗语叫“癞痢头儿子自家的好”。
哪怕满脑袋大包,家长也不觉得自己孩子难看。
再加上陆穿看一半就跑了,甚至没看到后半部分日军占领城市,以及打十个的高潮部分。
先入为主再加上不看完整就下定论。
这种行为和网络喷子无异。
他当然不能理解为啥《叶问》的票房能超过《南京南京》。
与其说为什么,不如说《叶问》如果超不过《南京南京》才奇怪。
商业爽片的受众,本来就比沉重历史题材多的多。
这是市场决定的。
而且张远同意在这档期上映,就是看中左右俩片子,一部是《南京南京》,一部是《拉贝日记》。
这俩戏太惨了!
尤其《南京南京》,看完了都容易抑郁。
心理素质差的晚上都会做噩梦。
因为华夏人是人,是有良心的人。
任何有正常三观的人,看到如此内容,心情都不会好。
更何况还是自己的同胞,先辈。
某些不是人玩意看了就未必了。
题材太过沉重。
就像学生在高考后为什么会撕书。
发泄!
情绪长时间压抑后,是需要宣泄渠道的。
而《叶问》就是那个最近的宣泄渠道!
刚看完一部华夏人被欺凌,如动物般屠戮的影片,其情绪可想而知。
此时还有什么比一部拳拳到肉打鬼子的电影更爽快的。
因为这两部影片“致郁”,更显得《叶问》爽快。
商业片只需把爽发挥到极致就成。
除了影片自身外,现在还有同行做负数来反向加持。
按照雷总的话说,那不爽死了。
这是最简单的人类行为学和心理学。
张远不光同意,还乐意让片子与他们一块上映,就是想沾沾这俩“致郁系”影片的光。
别人都在挨鬼子打,只有叶师傅在打鬼子,观众看完谁更痛快,可想而知。
这就是取巧。
但甭管是什么招,好用就成。
观众爱看,投资人赚钱,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但陆大导不是这么想的。
凭什么!
我花了前后四年拍摄的电影,票房竟然还没有一部拍了几个月的动作片高。
不可能!
他先把论点立住了,结论就是“不可能”。
已经钻了牛角尖,再开始反推缘由。
回到家里便非常生气的拍了桌子。
“怎么了?”此时陆大导的女友秦兰上前询问。
俩人就是因为《南京南京》这部戏结缘。
秦兰也是老恋爱脑了,时常倒贴的那种。
“观众没品味。”
“还有那个叫张远的小子,耍滑头,搞花样。”
“对!”
“他一定搞花样了!”陆穿一拍巴掌,越说越来劲,越说越相信。
秦兰和张远不算太熟,想安抚男友。
但对于他说张远搞花样……
拍戏时,偶尔听到同组的高媛媛聊起对方。
从话语间能感受到一丝念念不忘。
能让那么漂亮的高媛媛念念不忘,一定不是凡人。
非凡人搞花样,并非不可能。
“准是他和院线私下有协议,在排片上动了手脚!”
“一定是,他与那帮香江佬搅在一块,肯定动用了这种手段。”
发行电影是件技术活。
这也是张远为什么要和那帮香江佬,还有中影合作的原因。
院线不是一两家,而是全国有几十家!
大大小小,不一而足。
一部电影要上映,得和这么多院线挨个打招呼,签协议。
甚至有些电影为了获得优先条件,还会和单独院线,甚至单独影院签保底分成,或者保底排片。
不过这些协议未必是合法合理,能公开的。
有些电影的“幽灵场”,就是制片方与院线签了协议。
影院必须保证把纸面票房做到一定数额,才能拿到额外收益。
总之,工作琐碎又复杂。
没有渠道,人情,随便来个小人卡着你就很难受。
陆穿这么怀疑也是合理的。
但就算有保底,而且这片子就是上头下了保底命令,让院线不能减少排片。
可人家影院也要吃饭的。
首周可以,但之后还得谁卖的好,谁能给我赚钱,我给谁多排片。
就像超市供货,肯定是哪家的产品买的好,给的返点多,我把谁的产品放在货架最明显的位置。
他现在主观否认《叶问》是产品好,那就只可能是返点多了。
“上映前这家伙就在网上搞了一波宣传。”
“让凯歌非常难堪。”
“现在又搞到了我头上。”
之前张远给乐子人塑造的人设是“选片眼光好”。
现在《叶问》的票房相当不错,更加加强了这个设定。
网络上调侃陈诗人的更多了。
陆穿和陈诗人一样,也是帝圈成员,肯定向着自己人说话。
如今有种同仇敌忾的感觉。
“你别生气了。”
“不行我打听一下,或者私下与对方联系一下。”
“问问情况。”
“不行!”陆导当场拒绝:“我联系他,不就成了我主动求饶?”
我不要面子的?
“随你吧。”秦兰拍着男友的后背,轻摸胳膊安抚。
“你调整一下心情,之后还要宣发,跑路演。”
“这部戏花了你很多心血,还得好好宣传。”
陆导挠了挠头,轻点几下,算做答应。
情绪压下了,但也没压多久。
另一边,张远这头忙完白天的工作,一回酒店就被7个超模给围上了。
“张,今天我在莎玛丽丹百货看到一条黄金手链,非常漂亮。”
“带在我的手腕上一定美极了。”
“我看到了一双鲁布托的新款红底鞋,哇,太美了。”
“今天看到了一件香奈儿的外套,黑色真丝,我可以来你房间穿给你看。”
想把他当凯子,给她们买东西。
虽然现在提的这些东西,不算太贵。
最高的也就几千欧。
但张远知道,这是试探。
一旦答应,这些欲壑难填的主准会开出更高的价码来。
以这七个货的消费能力,一天花100万欧都是轻轻松松。
老子赚多少够你们嚯嚯的。
再说了,就是旅伴,又没打算带回家。
我犯得上花那么多钱吗?
但一毛不拔,这帮人肯定立马翻脸,转头就跑。
说不准还会出去说自己坏话。
所以他想了个办法。
不能让对方联合起来,得分而治之。
“美女们,我没有你们这样的品味。”
“不过我知道,以你们的容貌,配得上这世上任何珠宝,华服。”
“当然!”这些超模齐声回道,同时做骄傲状。
“所以我正在考虑,定制一艘博纳多的游艇,至少得150英尺以上,才配的上你们。”
“方便我们之后在加勒比度假。”
“哇!”
“那很棒哎!”
博纳多是法兰西的帆船游艇制造商,相当出名。
这帮超模连初中物理都不懂,但任何奢侈品牌都能如数家珍,一说就明白。
再加上张远“拥有”私人飞机,这帮脑袋空空的大洋马听他说要买游艇,无需任何证明就相信了。
甚至已经开始畅想自己该在游艇上穿什么衣服,或者索性不穿衣服。
“我能看的上的博纳多游艇,至少要1000万英镑。”
“所以我最近的资金有些紧张。”
“不,怎么可能?”对方一听这话,纷纷皱眉。
蠢,但没有那么蠢。
一听就知道他是不想花钱。
“你可是我们见过最优秀,最棒的华夏人,怎么会因为一条游艇就资金紧张。”
“啧啧啧,不会的,我们相信你。”
说着几个女人还歪着脑袋,将睡衣的肩膀放下来半边,用于诱惑。
论挑唆男人花钱,她们的水平都是世界一流。
“你们说的对,光是一条游艇,不会让我资金紧张,毕竟我都用的起私人飞机。”
“我说的吧。”女人们以为他上钩,个个带笑。
“不过最近我还有一笔大开销,花了太多的钱。”
“买车?”
“不。”
“买船。”
“不是。”
“买房子?”
“不对。”
“张,你真无聊,只是一些小首饰,你就扭扭捏捏。”
“我没想到你这么无趣。”
“我都怀疑你的飞机是租来的。”
张远:差点破案。
“当然不是。”
“不过你们应该先听完我的话。”
张远面带笑意。
“我之所以会资金紧张,是因为刚刚买了一支F1车队。”
“什么!”
听到这话,7个老姐的嗓音都变尖了。
“布朗GP,你们可以谷歌一下。”
最高级的谎言,是九成九真话,百分之一的假话。
他说的没毛病,布朗GP的车队网站上能查到他的照片。
反应最快的澳洲大妞米兰达不知从哪儿掏出手机。
张远这铁盗部传承的,都没看明白她是夹在哪儿了。
反正拿出来就搜了下。
“我哦,真的是你!”
“你是F1车队的老板!”
F1在欧美可比国内出名多了。
因为F1车手本来就很喜欢找歌手,明星或者模特交往,能互相带名气。
而F1车手这种高级运动员,高净值人群,也是超模们的“猎杀”目标。
张远也没想到,自己这车队股份算是买值了。
还能在国外泡妞用。
确定他真是车队老板,之前的飞机,游艇更加做实。
这帮大妞很清楚,车队没有几亿欧元的资本,根本别想玩。
能玩的都不是一般人。
也不会知道张远是有好几亿资产,只是负资产。
所以看人不能只看表面,谁知道口袋里的钱是不是自己的。
“现在相信了吗?”
“买下车队,花了我太多钱。”
“所以我最近的资金比较紧张。”
“甚至连这次从洛杉矶到巴黎的航空油费都是刷的信用卡。”
“不过嘛……”张远扫了圈女人们。
“七个人的首饰,衣服,我没有那么多钱。”
“但一个人的首饰,衣服,我还是负担的起的。”
“也许我还能带一两个人去F1法国站的赛场玩。”
一听到能出风头,这帮洋妞更来劲了!
不能让她们联合起来,得让她们内斗!
张远说罢,边自顾自的往套房走去。
而这帮大洋马们则瞳仁火热。
互相对视后,便争吵,甚至撕吧了起来。
她们为了能去赛场扬名,添身价,争先恐后的争夺着“侍寝”名额……